《御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极大明-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臣知道。”

    “那好,你说给朕听听。”

    左光斗不明白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遵旨的把“卧薪尝胆”的典故讲述了一遍。

    他讲完,朱由校点点头,又道:“知道‘冒顿单于灭东胡’的故事吗?”

    “知道。”他答道。

    “那好,再与朕讲来。”

    左光斗一头雾水的讲完。朱由校又笑了笑问道:“唐太宗渭水桥单骑退突厥的故事知道吗?”

    “臣知道。”

    左光斗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一头雾水了,似乎已经明白皇帝的深意了,这次,他讲的是胆颤心惊,语句错乱。

    他讲完,已经是满头大汗了,神情也不是刚进来的时候那般坚毅,而是略显惊白。

    朱由校将御案上的一杯茶端过来,递给他,“朕看你在午门外一晌午没进一滴水,喝一口润润嗓子吧!”

    “臣不敢,臣有罪,臣知错,请陛下责罚!”

    他头贴地面的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请罪。

    朱由校没有动怒,心平气和的说:“你也是为大明好,为朕的声誉着想,何罪之有呢?只是”

    他顿了顿。

第四百一十章西山军演() 
“那午门外聚集的这么多官员是为何呀?”朱由校眯起了眼睛又冷冰冰的问道。

    左光斗颤声的回道:“臣臣等糊涂,请陛下责罚”

    朱由校不紧不慢的说:“你也是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人,圣贤书上不光教你们‘礼、义、廉、忠、孝、道’,也教你们‘齐家、治国、平天下’吧?兵书上尚有‘兵不厌诈’,何况是国与国之间呢?小到个人忍气吞声,大到国家忍辱负重,都是为了最后赢得最后的胜利!朕不敢与古代圣主明君相比,只是效仿而已,他们能做到常人所不能之事才成就一番伟业,何时在乎一点的得失呢?朕高规格礼遇舒尔哈齐,你们都觉得朝廷颜面尽失,其实不然,朕这么做就能让他们内部生嫌隙,削弱他们的实力,将来复辽就能让我们减少多少损失?少死多少士兵?这些你考虑过吗?’‘

    “是臣糊涂”

    朱由校深深吐纳了一口气,悠然的说:“好了,话不多说了,朕不罚你,想明白就好。你出去吧!午门外这么官员等着你呢!朕就不去见他们了,该怎么做,你去摆平吧!”

    “是,臣遵旨。臣谢陛下不罚之恩。”

    他胆战心惊的一步一步的躬着上身退出了乾清宫,在这过程中始终不敢抬头,额头上的汗水也不敢擦拭一下,任凭汗水滴落在地。当他退到乾清宫外时,一阵风吹来,顿感身上凉飕飕的,这才发现,他的全身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朱由校透过喜暖阁的窗户看着他走远的背影,默默的说:“这些人的脑子不笨嘛,一点就透,可就是太倔了,倔的脑子像是抽筋一样不会拐弯。’”

    在午门外等候左光斗的官员们,饶有兴致的闲谈着,他们以为这次一定能将皇帝认识到自己失了朝廷的体面,能正视言官们。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得到皇帝的待见了,自从新皇登基以来,他们这个群体屡屡遭到打压,原来的地位是“位卑言重”,现在沦为了“位卑言轻”了。

    左光斗到了午门外,看守的锦衣卫们给他打开了宫门。

    宫门缓缓的打开,逸致闲谈的官员们听到宫门打开的声音,立刻聚拢了过来。

    当他们看到左光斗的身影出现时,不是惊喜,而是意外。

    这么快就出来了?

    官员们不解,纷纷的围上去询问结果。

    左光斗一脸的郁色,对众官员的询问像是耳旁风一样,不理睬他们。

    “嘿!左大人,你这是怎么啦?”

    官员们惊讶的问道。

    “圣上没把你怎么样吧?”官员们上下端详了他几遍,没发现什么异常,“没打你板子啊!”

    “左大人,圣上到底对你说了什么?你倒是说句话啊!”

    左光斗动了动干裂的嘴唇,两眼无神的扫视了他们一圈后,轻淡的说:“都散了吧!各位同僚,咱们就别给圣上添乱了,走吧!都走吧!”说完,他就迈开步子,想离开皇宫。

    官员们都懵了,进宫才这么一会儿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连个说法都没有,他们可不愿意,这头是他挑起来的,不能每个头绪啊!

    官员们不乐意,挡在他面前不让他走。

    “左大人,你到时说清楚啊!这到底怎么回事?圣上跟你说了什么?这事就这么完了?我大明朝廷的体面何在呀?”

    “就是啊!你到是说说怎么回事?不能让我们在这里白等了一阵子,冒着被罚罪的风险跟你请愿上书啊!”

    官员们纷纷七嘴八舌的讨要说法。

    “各位各位你们想要知道圣上跟我说了什么吗?”

    左光斗提高了嗓音,压制他们乱哄哄的声音,立刻,他们安静了下来,瞪大了眼睛盯着这他,翘首以盼。

    “圣上就跟我讲了三个典故。”

    “哪三个典故?”官员们等的有些焦躁的问道。

    “第一个是‘卧薪尝胆’,第二个是‘冒顿单于灭东胡’的故事,第三个是‘唐太宗单骑退突厥兵’的故事。”左光斗伸出手指头,一个一个的数着说。

    官员们愕然了一片,三个故事能说明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啊!

    左光斗不跟他们多解释,只淡淡的说了一句,边说边拨开人群向外走去,“圣上圣明啊!我们就不要瞎掺和了。”

    望着渐行渐远的左光斗,还在皱着眉头参悟这三个典故时,已经有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大叹一口气,陆续的离开了皇宫。

    阿济格带着一千精兵,以保护舒尔哈齐的名义回到了沈阳。在沈阳外,努尔哈赤同样以隆重的大礼迎接他回国,在盛京的贝勒以上爵位者,大小官员都到城外迎接他,努尔哈赤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亲自出城,而是让代善代行。

    盛京没有明朝京师宏伟,也没有气势宏大的排场,虽然努尔哈赤尽力安排了这次迎接的仪式,但与明朝的相比还是逊色了不少,舒尔哈齐心里自然有落差感。

    在宫中,努尔哈赤为舒尔哈齐摆下了盛宴,代善、莽古尔泰、巴格类、阿济格、济尔哈朗等子侄陪同。这看上去,更像是一场家宴。

    努尔哈赤的身体刚有好转,所以不能饮酒,就以茶代酒的端起茶杯,敬舒尔哈齐,道:“你这一去一月有余,在明朝京师还住的惯吗?”

    “谢兄长关心,明朝京师就是比盛京热了点,其它的还习惯。致使没能完成大汗交给臣弟的任务,对不起大汗您。”

    努尔哈赤摆摆手,道:“这次出使,明朝皇帝拒绝我们的任何条件是意料之中的事,”

    努尔哈赤摆摆手,不在乎的说道:“这次出使,明朝皇帝拒绝我们的任何条件是意料之中的事,换做是我也不会答应。你在明朝这么久,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努尔哈赤的突然问询,他竟一时语塞,无法回答,因为,在明朝的这段日子里,出奇的礼遇让他沉浸在无限的享受中,哪里还顾得上留意明朝的动向。唯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京师里的驿馆住着许多王爷,紫禁城东侧正大规模的修建王府。

    努尔哈赤双眼一紧,露出阴森的光芒,透出一股冷冷的寒意,沉沉的又问道:“怎么?没有发现可疑的事?”

    舒尔哈齐从未见过大汗用这种眼光看他,不免心头一冷,打了个冷战,身上的毫毛都竖了起来。他不敢直视努尔哈赤,端起酒杯的手微微的颤抖起来,一时拿不住酒杯,竟滑落在地。

    “啊!大汗恕罪!”他急忙起身,赔罪道:“臣弟一时失态,打翻了酒杯。”

    努尔哈赤顿起愠色,他不知道舒尔哈齐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是避开了他的问话。这令他很不高兴,出使明朝一个月竟没有带回来任何有用的消息,真是白出使了一趟!

    “你累了,回府休息去吧,过两天再入宫叙谈。”

    说完,努尔哈赤起身,心情糟糕的向后宫走去,留下心惊的舒尔哈齐。

    这次宴会不欢而散,舒尔哈齐感到了危机。

    这是信任危机。

    济尔哈朗也看到了大汗对他阿玛的态度,感觉到了有隐情,这个时候,他忽然想起来在铁岭的时候,舒尔哈齐曾起过异心,欲趁大汗在铁岭新败逃至西城时自立,他极力劝阻了阿玛才不致祸起萧墙。

    他想去安慰阿玛,但是他被留任宫中,没有大汗的允许是不能随便出宫的,在宫内又不敢多言,只能把他送出宫门回府。

    舒尔哈齐回到府邸,他明显感觉到府内的侍卫增多了,一问才知是大汗加派了侍卫。他明白,这是在加派人手监视他。在府内,他对今天宫内发生的事越想越感到后怕。

    看来,要加快离开盛京另立门户,否则,时间越久越不堪想象。

    他与三子扎萨克图在家密谋协商,得到了三子的拥护,本想与最有实力的次子阿敏和六子济尔哈朗相商,无奈他们一个被派往西城练兵,一个留任宫中,都不能相见,他明白,这是努尔哈赤故意将两人调离,以防不测。

    九月,秋高气爽,在北京西山一脉的大昭山,一支新编军队在这里集结,准备大规模军演。这支军队总编员额两万五千人,其中作战部队两万人,分步、骑、火枪、火炮四个作战兵种,五千人的后勤保障,为部队提供粮草、弹药、构建工事等非作战事项,完全取代了民夫,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效率也就更高。

    这次军演是改制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军演,朱由校很重视,满朝文武官员也很重视,都想看看被传的神乎其神的新军到底是什么样。

    大昭山,距京城西百里之地,山峦南北陡高,中间地势低平,宛如蛟龙蹒跚,缓势拔起,山上林木葱郁,山下丘石居多,永定河又贯穿其中,由西向东,水流清澈,水浅不深,两岸很适合建立军营。

    鲁文就率领他的新编第一军驻扎在这半月有余,勘察此地,营建演习校场。

    十月初一,一切准备就绪,按照既定事程,朱由校率孙承宗、徐光启等内阁重臣,兵部官员,新任八大军长蒋达华、江明、贺耿、阿巴亥、许正升、万豪、邓长青等人,到了鲁文军营先是检阅官兵。

    与在京师校场一样,马、步、骑、火枪、火炮数兵种整齐列队,朱由校身穿戎装,骑着骏马一一检阅,他们喊着震烁群山的口号,将军队腾腾的杀气尽情流露。

    两万人的军队,一眼望不到边,旌旗飘展,士兵威武,铠甲生辉,兵器锃亮,火炮雄然,战马猎烈。

    这一次军演场阅兵,更增添了几分气势,看的随行官员们也为之热血沸腾。

第四百一十一章沙场御言() 
沙场如雪,静默肃然,军队如浩瀚之海,铠甲是光照下粼波荡漾的水纹,军旗似波涛骇浪在迎风翻滚,铁盔上的红缨如跃水的红鲤,高昂的雄立。清一色着装的将士们一排排的整齐站列,炮兵在前,骑兵在中,火枪兵在侧,步兵在后,用他们如炬的目光,凛冽的杀气带着敬仰之情注视朱由校,随着他的身影而移动。朱由校轻骑战马,在鲁文的陪同下,一一检阅,从军列的一侧走到另一侧,又从另一侧走到一侧。

    威武雄壮的军容和气盖如山的恢宏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军队就该这样,有着气吞山河的气势。他从这支军队中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透射出来的令人热血的气质,这气质就是军队高昂的精神斗志,这是装不出来的。

    朱由校也被他们恢宏的气势感染了,重铸大明军队的梦想终于从这一刻实现了!

    面对两万将士,他不禁感怀,由兴即发,立马于军前,一一扫过严整的四大兵种,使出浑身的力气对他们大声道:“将士们,朕见到你们,心里高兴呀!你们来自五湖四海,在没有进入兵营前,你们或是种地的农民、或是营生的商贩、或是富人家的家奴,这都不重要,不管你们之前是做什么的,从你进入兵营的那天起,你们就是大明军队的一分子,都是平等的!是兵营把你们凝聚在了一起,成为大明最精锐的军队,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兵团之一!”

    “万历四十七年,女真逆贼努尔哈赤悍然起兵作乱,杀我边民,攻略我城池,搅乱我辽东,致我辽东涂炭,民不聊生。朕当时尚为皇孙,不忍辽东百姓遭难,亲赴辽东李如柏兵营,对着一万多将士说过一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众将士默不作声,十分沉静,朱由校扫视他们两眼后,大声说了出来,“朕对他们说,‘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你们是一群嗷嗷叫的狼!见到敌人要狠、准,敢于亮出你们的獠牙,给敌人致命一击!’朕今日见到你们,要告诉你们,你们不是狼,朕从你们身上没有看到狼特质,朕看到的是虎啸山林的气概!朕希望你们如猛虎下山,傲视群雄,气吞山河!把失去的土地重新多回来!朕知道,你们当中一定有人的家乡在辽东,无不每时每刻想着有朝一日回到故土,这也是朕的愿望。想必你们也听到了风声,朕用你们,首战就是光复辽东、灭女真!朕要你们有百兽之王的气势扫平辽东,你们愿不愿意做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百兽之王?”

    “愿意!灭女真,复辽东,灭女真,复辽东”

    众将士高举兵器响亮的呼喊起来,声势浩荡,传遍山林,一群飞鸟惊起,从林中飞出,盘旋在空中。

    将士们声毕,朱由校又道:“有人说,显赫门楣,光宗耀祖,就要读书考功名,就要出入朝堂,入则居深府高院,出则车马相随,这些在百姓的眼里是显赫的,是高看几眼的,但朕却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的背后是有你们这些默默无闻的人再默默的付出,才有他们出有车马,入能安居,也正是有你们,大明亿兆百姓才能乐业生活!你们是他们的卫士,是大明江山的守护神,没有你们,朕能坐在紫禁城?天下安能享太平?!”

    说到这,朱由校已显激动,群情也逐渐高涨。

    “所以,你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是最可爱的人,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