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极大明- 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百零二章召见诸王() 
程化祥奉命派小太监曹化淳准备车马去兵部接田川氏进宫。

    曹化淳带着几个人套上一辆马车向兵部而去。兵部主事许广出来迎接,带着他们进入后堂的偏房,指着紧闭的房门说:“喏,郑芝龙的夫人和孩子就在这里面。”

    曹化淳上前敲了敲门,一个侍女为他们开了门。

    侍女一见曹化淳穿着就知道不是一般人,旁边的主事许广对他礼敬三分,她也不敢怠慢,忙行礼问道:“大人,您有何吩咐?”

    曹化淳笑道:“郑夫人在里面吗?咱家是奉圣上的旨意,来接郑夫人进宫的。”

    “啊!在屋内,公公快请进。”说着,侍女将房门完全打开,迎他们进屋。

    曹化淳进入屋内,粗略的扫了一眼,这间偏房还算干净,但是屋内陈设偏旧,还有一股淡淡的霉味,看来这里很久没有人住过,临时收拾打扫出来的。

    田川氏在屋内东头的炕上,见有人来,忙将怀中熟睡的婴孩放在床上,向曹化淳深深地行了鞠躬礼。

    曹化淳见到她先是一阵惊愕,奇异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她。

    “这是”

    他整日呆在宫里,没见过多大的世面,见田川氏穿着和服,很是惊奇,不禁的手指着她问道。

    许广客气的解释道:“公公勿怪,她是东瀛人。”

    “哦,原来如此啊!”

    曹化淳收起惊愕的表情,挂上笑容,双手抱拳回礼,“呵呵”笑道:“您就是郑总兵的夫人吧?圣上有旨,宣您进宫,车马在外面等候您呢!这就跟小的走吧!”

    田川氏十分惊讶,道:“圣上要见我?这”她看了自己这一身和服,紧张道:“我换一身衣服吧!穿这身衣服怎能见圣上。”

    “不要紧,您是东瀛人,就穿你们的衣服,圣上是不会怪罪的。”曹化淳指着侍女说:“快,侍奉你家夫人上车,不要让圣上等的太久了。”

    侍女不敢怠慢,慌张的扶着田川氏,给他简单的梳洗打扮了一下,带着婴孩随曹化淳进宫。

    在车内,田川氏心中十分忐忑,她虽然出生在名门望族,但那是在日本,这里是大明,是一个比日本大几十倍的大国,所以在她心里感觉明朝的皇帝是比日本tianhuang伟大的多的,要见这么大的国家的皇帝,可不比在日本见tianhuang,内心自然是紧张和忐忑的。

    到现在,她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被突然的强行弄进京,沿途还受到各地官员的优待,路途虽然遥远,但无微不至的关照没让她们母子受到任何委屈。

    在她冥思苦想之际,车马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承天门,到了午门门下。

    郑芝龙还在路上,由于沈焕要运送一百多门火炮,速度自然慢了许多,一个月过去了,他们也只刚刚进入山东境地。

    在乾清宫西暖阁,朱由校正与内务府的官员们商量明日在太和殿招待藩王们的事宜,曹化淳带着田川氏来到了乾清宫前,报告给了程化祥,他又进入西暖阁禀报了朱由校。

    “快宣她进来。”朱由校忙道,又对跪在地上的内务府官员们说:“就按朕刚才说的去办!你们先下去吧!”

    田川氏在程化祥指引下进入西暖阁,她双手相握紧贴小腹,低着头,弯着腰,走着小碎步来到朱由校跟前。

    “万岁爷,田川氏到了。”

    程化祥的话刚落下,田川氏跪地行大礼,日本式的行礼虽与明朝差异不大,但更加柔绵。

    “你家在日本何处?”朱由校问道。

    田川氏回道:“奴家在日本肥前平户藩,是岛主田川七左卫门之女。”

    “嗯,东瀛现在的将军是德川秀忠吧?”

    “正是。”

    田川氏吃惊的回道。

    朱由校点头微笑道:“朕对日本最佩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丰臣秀吉,他能从一介布衣统一纷乱的日本,欲并朝鲜,后犯大明,胸怀之志如此广大,朕叹服啊!如果他现在不死,朕还真不敢想像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是什么感觉。另一个让朕佩服的,他还没出生,朕就不说了。”

    另一个人,就是日后开创“明治维新”的明治天皇,一个让落后的日本步入了现代化,其功绩足以彪炳千古,与历代英明神武帝王相提并论。虽然从感情上他对riben没有什么好感,对丰臣秀吉、明治tianhuang也没有好感,但对他们作为一国之主所做出的丰功伟绩是值得尊敬的。

    田川氏答道:“陛下英明,丰臣秀吉自不量力,不值一提。”

    “呵呵,你倒是很会说话,起来吧!赐坐!”

    程化祥搬来一张小凳子,将她扶起坐下。

    朱由校打量她一番,问道:“朕记得你有一个孩子,应该一岁了吧?他在哪?”

    “在殿外,孩子还小,太闹腾,不敢打扰陛下。”

    朱由校对程化祥命令道:“快带进来,朕要见见。”

    田川氏心里“咯噔”一下绷紧了,很是不安。她想不通皇帝到底要干什么。

    程化祥抱着田川氏的婴孩进来了,此时婴孩已经醒了,没有见到母亲,正哭闹着,程化祥哄着抱了进来,田川氏一见孩子,立即起身接过来,这才止住了孩子的哭闹。

    朱由校起身走进去看婴孩,只见面额宽宏,目深清澈,“咿咿呀呀”的在田川氏的怀里嬉耍。

    朱由校心中一抹惊喜,暗叹道:这就是未来的郑成功啊!

    田川氏偷偷瞄了一眼朱由校看婴孩的奇怪眼神,惶恐道:“森儿太小,还不能给陛下行礼,奴家在这里带森儿给陛下行礼。”

    “不必了,”朱由校伸出手将要快跪下的她扶起,喜形于色道:“朕第一眼见这孩子就喜欢,朕新婚不久,还没有孩子,就收森儿为义子,赐姓朱,名成功,待六岁后,教养宫中。”

    田川氏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天大的殊荣啊!

    望着她惊愕的样子,朱由校淡淡的笑道:“怎么,你不愿意?”

    “啊!不敢!”田川氏猛然下跪,连连叩首,“奴家待森儿,不,成功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京城的西边有一座宅邸,是原是左都御史邹元标的住宅,就赐给你吧!回去好生安养,待郑芝龙到京后再来见朕。”

    朱由校一招手,程化祥会意,将田川氏扶起,送出宫去。

    郑成功,现在还是个婴儿,将来就是名震华夏的名将!

    人才,就要从小培养。

    晚上,回到坤宁宫,皇后喜迎朱由校道:“恭喜陛下,听闻今日您收了一位义子。”

    朱由校“嗯”了一声,不好意思地说:“皇后不要见怪,朕不是那个意思,朕只是”

    不等他说完,皇后“咯咯”地笑着打断了他的话,“陛下想哪里去了,臣妾还能吃一个孩子的醋嘛!有个义子也好,以后咱们的孩子有个伴了。”

    “咱们的孩子?现在有吗?”朱由校凑过去说道,几乎要贴近皇后的脸颊,呼出的热气喷在她的脸面上,更令她心跳加快。

    皇后羞的脸色红彤彤的,娇羞的半掩着面,不好意思的看他,“陛下,你取笑臣妾吗?”

    “呵呵是朕等不及了呀,朕现在膝下无子,愧对列祖列宗啊!不赶紧点,大臣又得在朕的耳边絮叨了”

    朱由校一边说,一边抱起皇后,向龙床上走去

    第二日午时,太和殿。

    殿内,东西各摆上二十四桌,每桌上摆放着同样的菜肴,四十二位藩王、世子齐聚在这里,在内务府的官员安排下,各自就位。

    一柱香的时间,朱由校缓步的来到了太和殿。

    见到皇帝到来,嘈杂自夸的藩王们立刻闭了嘴,恭恭敬敬的站起身来。

    走上御座,朱由校俯视下面的藩王们,见他们大多身宽体胖,脑满肠肥的,果然继承了老朱家的优良基因。

    真是休闲的王爷们无所事事,除了养身,就是养身体。

    朱由校笑呵呵的说道:“都是太祖的子孙,一家人吃饭,不必拘束,都坐下吧!”

    藩王们就坐。

    朱由校举起一杯,道:“朕登大宝五载,除了信王和福王,诸王还没有谋过面,论辈分,你们当中比朕高的不再少数,但作为咱们这一大家子的族长,朕得敬你们一杯。”

    “臣等不敢。”

    诸王一齐站起来,端起酒杯共同相敬。

    “来!干!”

    说完,他一杯饮下,诸王也随之一饮而下。

    朱由校扫视诸王,又道:“朕久在宫中,不知天下民俗,藩王们分封全国各地,应知风土民情,可否给朕讲讲,也让朕不出宫门便知天下事呀!秦王,你先说。”

    秦王起身,面向所有人,侃侃而谈起来

    诸王你说罢他起身,他罢另一人讲起来,像是接力赛一般,一个时辰,说的他们唾沫横飞,气氛陡然活跃起来。

第四百零三章一步一步来() 
有的说的津津有味,还不时的带着风趣引的大家“呵呵”的笑起来,每说到精彩处,朱由校也拍掌叫好,还给敬酒,气氛一下子挑起来,整个大殿充满了欢乐祥和的乐趣,藩王们的拘束少了,他们不仅了解了各自封地的风俗,也互相之间认识了彼此。

    久在封地的藩王,口音也变成了当地的口音,尤其是蜀王,说的话很多人都听不懂,但是没人见怪,反而逗的很多人大笑。

    朱由校也是真真的跟着乐了,四十二个藩王,除了信王和福王没有起身发言外,都讲了一遍,等他们说完,朱由校乐呵呵的问他们:“你们来京城有段时间了,感觉京城怎样啊?和你们的封地比如何?”

    诸王们更是沸腾起来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风采,眼睛中迸放着惊羡的光芒,个个争先恐后的起身回答。

    “京城乃是龙府,人杰地灵,繁华无限,臣的封地不可与京师相提并论。”

    “臣是第一次进京啊!进了京才知道什么是井底之蛙啊”

    “臣以为今生不会有机会进京了,有幸得陛下眷顾,入京觐见陛下,一瞻仰京师之繁华,沐浴皇恩浩荡”

    朱由校眯着眼看着他们畅所欲言,眉开凤舞的尽显羡慕之情。同时,他感觉离他要说的事越来越近了

    面对诸王像是泄了闸的洪水一般滔滔不绝的讲,朱由校笑呵呵的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笑道:“诸位都是太祖子孙,咱们是一家,京师也是你们的家,应该常来,大伙在一块聚聚,吃个团圆饭,也过过百姓的日子,多好啊!今个朕高兴,来”说着,他举起酒杯,高声道:“让咱们再满饮一杯!”

    “陛下请!”

    诸王都站起来,一同举杯,齐声道:“恭祝陛下新婚大喜,早日诞下龙子。”

    说完,他们恭敬的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楚王豪言道:“陛下,若不是祖上有制,藩王无诏不得进京的规矩,臣倒想常来京师,与陛下叙叙家常啊!”

    “是啊!”

    楚王的一句话,立刻引起了诸王的共鸣。

    “呵呵,朕与你们想的一样,”朱由校笑着说:“朕有感于骨肉亲情不能相聚一块,天涯四方相隔千里,同宗之情淡化,远不如近邻呐,何况诸王虽在各地州府就藩,但还是不如京城繁华,不如你们以后都住在京城里如何?”

    此话一出,诸王“哈哈”大笑起来。

    朱由校也跟着笑了一会儿,道:“朕说的是真的,不是开玩笑。”

    顿时惊愕,殿内鸦雀无声,诸王们怔然的相互对望,似乎没听明白朱由校的话,或者没反应过来。

    朱由校见诸王愕然,又笑道:“你们看看福王,他本就藩洛阳,朕念郑太妃在深宫之中与亲子相隔千里不能见面,这有逆天理,悖人伦,所以朕就将福王迁回京城,与郑太妃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诸王们都把眼睛看向福王,见在众人面前肥胖的出类拔萃福王摇头晃脑的,很是不在意朱由校的话,因为他们不如福王与皇帝的血缘近,而且在宫里还有个生母,他们就不一样了,几代前就藩在封地,根早就扎在封地了,何况还有祖上积累的财富、田产都在封地,哪舍得丢下来京城啊!到了京城,他们还有什么?靠着都发不起俸禄的朝廷养活着?

    藩王不是钱多人傻,这本帐还是算的清楚的。

    他们不乐意,德王先起身,拱手问道:“陛下,您是跟我们开玩笑吧?”

    “朕是九五之尊,岂有戏言!刚才已经说了,不是在跟你们开玩笑!”朱由校正色的回德王的话。

    德王吓得面色忽白,规规矩矩的坐回座位上不敢说话了。

    朱由校扫视了几眼诸王,见他们没人吭声,又道:“既然你们都没人说话,那就表示同意了,你们就搬回京城吧!朕已经给你们挑选了地方建造府邸,以后住在京城,咱们就可以经常在这里齐聚一堂,欢宴愉畅,岂不美哉!哈哈”

    朱由校爽朗的笑声没有引起诸王的回应,反而在寂静的大殿中显的他的笑声十分的奸诈。

    藩王们低垂着头,无人附和皇帝的笑声。

    朱由校感觉到了他们的集体沉默。这是在反抗,沉默无声的反抗!看他们的脸色,像是挂了霜一样,个个神情木讷,有低垂默不作声的,有摇头叹息的,也有皱眉苦想对策的。

    看得出他们没有愿意搬回京城的,不管京城多么繁华,对他们来说只是风花雪月之地,早晚也有玩腻的一天,还是不如自己的封地,天高皇帝远的,不靠俸禄也有吃不完的财产,是名副其实的当地富豪,来到了京城算什么?

    场子冷了,朱由校可不愿意,面对他们大声道:“你们都不愿意?”

    他的话在大殿内清澈的回荡,没有人回答。

    “秦王,你说,你愿不愿意搬到京城里来?”朱由校正色的指着低头默不作声的秦王问道。

    秦王朱谊漶慢吞吞的起身,脸色难看的回道:“陛下恕罪,臣臣世家封秦地已有二百四十五年,早已根深在秦地了,还望陛下怜悯臣的祖宗牌位在秦地,放臣归故里。”

    秦王的一番话,立刻引起了其他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