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极大明-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不做你的生意,你不是抢是什么?”店老板怒喝起来。

    这一下子立即引起了周围百姓们的一阵较好,他们都支持店老板,纷纷喊道:“对,就不做他们的生意!”“让他们滚出北京城!”“抓起来!杀了他们为咱们的同胞报仇!”

    朱由校听出了大概,事情很简单,民族仇恨很复杂。这架吵的简单,内涵却很深啊!

    “肃静!大家都肃静!”宗二向四周的百姓们喊道。

    百姓们的愤怒声平静了下去,几个金人却面不改色,丝毫没有惧意,朱由校不禁为之惊叹:看来是久经沙场的,刀光血影见过的多了,这点阵势也就不足为惧了。

    “不知诸位是和人?来我大明有何贵干?”朱由校抱拳拱手问道。

    其中一年轻者,目光精锐、神色自若的回道:“在下纳喇苏克萨哈,奉我主英明大汗之命出使大明。因仰慕北京的繁华,今夜与同僚夜行闹市,不曾想遇到这等不快,还望大人以两国和好为念,护送我等回驿馆。”

    “塑壳萨哈?”朱由校吃惊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暗暗思索道:此人年纪与朕相仿,莫非就是康熙年间的四大辅臣之一的舒克萨哈?只有几十万人口的金人真是人才辈出啊,想不到年纪轻轻就能为使臣,真是让我泱泱大明惭愧呀!

    “不知你来我大明有何事?自从‘萨尔浒之战’后我们两家可早就没有来往了。”朱由校感叹的说。

    “在下不是正使,恕不能相告。”

    “哦,谁为正使?”

    “大人,这不是您的该问的,请护送我们回驿馆。”苏克萨哈正色的说道:“您应该保护我们的安全!”

    朱由校“呵呵”一笑,微微点点头,转头对宗二命令道:“派几个人送他们回驿馆。”

    宗二斜瞥了他们几眼,极不情愿的应命:“是。”

    围观的百姓们一看要放他们走,顿时不乐意了,紧紧的围起来,仇恨之声不断的响起来。

    “不能放他们走啊!他们杀了我们那么多的人”

    “不能放走这几个狗贼,我是辽东人,我的妻儿就死在他们的刀下”

    “坚决不和金人议和”

    百姓们对金人已经恨之入骨,加上这数年来逃避战争灾难的撩人入关谋生,京城里有不少辽人,对金人更是恨不能生啖其肉、饮其虏血,以解心头之恨。

    朱由校何尝不是对这威胁大明安危的心腹大患恨之入骨,但从大局考虑根本不可能杀了他们,百姓们不理智,他不能糊涂。

    “乡亲们!听我说!”

    朱由校对他们大声喊:“你们痛恨金人,我何尝不是?但这里不是战场,不能随便杀戮,何况他们是使臣,常言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咱们大明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怎能干出这等龌龊的事来呢?禽兽不如才能做出这等下作的事,也只有人面兽心的人才会杀戮屠城,灭绝人性,咱们不是禽兽!咱们是人!想要报仇,就参军,到战场上杀个痛快!”

    他的一番话,说的苏克萨哈几个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很明显是变着法骂他们禽兽不如。但在这种情形下也只能忍受着朱由校的指桑骂槐。

    百姓们也被朱由校的一番痛骂额感到一些解气,但人们还是不愿意散去。

    朱由校静了一会儿,见没人让开,又说道:“乡亲们,他们只不过是使臣,你们为难他们不过是隔靴搔痒,没有什么用处,要着眼大局,你们要相信朝廷,相信圣上,今日的忍耐是为了明日的雪耻,今日的痛苦是为了明日的痛快!”

    他的一番铿锵有力的话说动了百姓,他们面面相觑,表情逐渐的松动了,沉寂的人群中慢慢起了窃窃私语声,半柱香的功夫,人们闪开了一条两三人宽的小道。

    朱由校松了一口气,百姓们总算想明白了。

    宗二瞅准时机,怕再生事变,急命几个人护送他们离开。这几个金人也匆忙的跟随侍卫而走,在走的过程中,他们把帽子重新带到头上,低着头默默的离开,没人敢抬头看周围的百姓一眼。

    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朱由校附在耳边对宗二小声的说:“走,去找孙阁老。”

    金人出使大明,这么重要的事竟然没有飞鸽传书给他,着实让他不解,看来努尔哈赤派使臣是来者不善,或者另有他谋!

    朱由校要急于了解情况!

    孙承宗此时在军机枢密处值班,自从朱由校微服出宫,他就以内阁和军机枢密处为家了,皇帝不在宫中,他作为此时大明最高的行政首脑只能殚精竭虑的在这两个最为重要的机构里呆着,寸步不敢离开。

    朱由校困倦之意全无,骑上马,加快了步伐向皇宫而去。

第三百零四章运筹乾清宫() 
雄伟壮丽的紫禁城在夜幕下显的更加深邃和神秘,静静的护城河水在微徐的风下泛起涟漪,高耸的宫墙上的宫灯发出微弱的光芒映衬在河水中,倒映着红烛宫影。

    此时早已紧闭的宫门在禁卫军的守卫下彰显着无上威严,一切静悄悄的。朱由校进了皇城,就没有了街区闹市那般的繁盛,而是寂静的鲜有人来人往。

    皇城主要是达官贵族的居住区,这里每户人家墙高户深,街道清净,正好利于朱由校策马快奔。

    很快,他们来到了承天门前,朱由校只抬头看了一眼雄伟的承天门,轻淡的舒了一口气,“朕回来了!”

    说完,便骑马上了金水桥,宗二及侍卫们在此下马,牵引着跟在皇帝的身后。

    站在承天门上禁卫军凭着照射不远的宫灯看到了他们的身影,登时戒备起来。金水桥是是禁区,晚上无皇帝宣诏或紧急情况任何人不得靠近,且除了皇帝任何人不能骑马。很明显,前方的人犯了宫规大禁。

    “喂,前方何人?”站在上面的禁卫军校尉冲着他们大喊。

    朱由校跨马立在宫门前,仰头对上大声回道:“朕乃天启皇帝,今夜回宫,快快开门!”

    “皇帝?”

    校尉为之一怔,左右互问,“圣上今天出宫了吗?”

    禁卫军们把头摇的拨浪鼓似的,“这宫门一个多月没开了,圣上怎么可能出去?”

    “其它宫门呢?那里可是开着的。“校尉说道。

    士兵们不敢确定的回道:“可能吧!谁敢冒充圣上进宫。”

    “说的不错,可也不能掉以轻心,我可是听说圣上一直在宫里,连乾清宫门都没出过。”

    上面开始了讨论朱由校的身份问题,这着实让他恼怒,可也难怪,他是秘密微服出宫,本就没几个人知道。

    宗二是不耐烦,冲着上面喝道:“我是东厂提督兼锦衣卫代理指挥使宗新,快快开门!”

    宗二在锦衣卫呆过几年,现在又兼任锦衣卫指挥使,普通的小兵们不熟悉,城上的校尉可是熟悉,就算看不清他的脸,声音是完全能听出来的,他惊骇起来,显出十分惊慌的神色,对着属下吼道:“快,快开门!是圣上回宫!”

    大明历来为数不多的晚上开启宫门的事件在这里又一次上演了,而且大多都会朱由校做下的。

    承天宫门缓缓的打开,一队禁卫军列队城门,两侧,迎接朱由校回宫。

    朱由校下了马,把马绳交给身后的宗二牵引,守卫宫门的校尉惶恐的跪在他的面前,胆战心惊的迎道:“小的不知圣驾回宫,罪该万死!万望陛下恕罪!”

    朱由校目视前方,威尔不怒的问道:“今夜谁在军机枢密处值班?”

    “是兵部主事赵忠南值班。”

    “哦,首辅孙承宗呢?”朱由校又问道。

    “在内阁,孙阁老这一个多月都没有回家,不是在军机枢密处值班就是留宿内阁,这让人们很是奇怪,不少”

    忽然,校尉似乎明白了孙承宗为什么这一个多月来不离开内阁和军机枢密处了,原来是皇帝不在宫中!他不敢往下再说了,再说下去就彻底暴露皇帝微服出行一个多月的事了。他吓的冷汗直冒,跪在地上不敢再说出一个字。

    朱由校“嗯“了一声,说道:“今晚的事不得透漏一个字,有胆敢泄露天机者,杀无赦!”

    “小的遵旨!”校尉战战兢兢的应道。

    朱由校大步的走进宫内,身后传来了承天宫门的关闭声。午门也随之打开,迎他入宫,穿过午门,就可直达他的寝宫——乾清宫!

    他边走便对宗二悄声说:“速派人去内阁请首辅孙承宗入宫,朕要见他!”

    乾清宫,可谓是宫内最为森严的地方了,因为皇帝不在宫内,不仅要瞒得住外臣,还要瞒住宫内的人,但再怎么密不透风也会有流言蜚语,皇帝不出宫不稀奇,可不出乾清宫可就不正常了,为了能最大限度的隐瞒真相,程化祥连乾清宫内的太监宫女都一个多月没轮换了,可苦了这些人,天天守在冷清的乾清宫,有的人一个多月没洗澡了,身上都养起了虱子。

    “唉,我的笑祖宗爷呀,您快点回来吧!再不来,我这把老骨头就要熬干了。”

    朱由校已经踏上了乾清宫的陛阶了,刚走上几个台阶就听到有人在御台上祷告,这声音很熟悉,一听就知道是程化祥的声音。

    朱由校边走便笑着高声应声,“谁在求神拜佛?这么灵验,把朕给念来了。”

    “谁?”一阵惊讶之声在黑不溜秋的夜晚下响起,“是圣上吗?”

    “是朕!朕回宫了!”

    “啊!圣上回来了!”

    原本十分平静的连耳边的风声都听的十分清楚的乾清宫,忽的呈现出一片杂乱的之声,朱由校还未登上御台,就听到兴奋而又慌乱的声音,“兔崽子,还在这里打瞌睡呢!快去拿灯来,陛下回来了!”

    “哎呦,快命人准备膳食”

    “别忘了热水,陛下一路劳顿,要好好的泡个澡”

    “哎呀,兔崽子,手脚麻利点,几天不敲打都笨成了这样”

    程化祥紧张而又兴奋的呼来喝去太监宫女们,安排一切。

    小太监们紧张的站成一排排手持着灯笼站在御台上迎接朱由校,程化祥更是等不及的夺过身边的一个小太监手中的灯笼慌忙走下去搀扶住朱由校,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哽咽的说:“陛下,您可想死老臣了。”

    朱由校笑呵呵的调侃道:“你是快顶不住了吧,想朕回来救你的急吧!”

    “陛下英明!”程化祥转而嬉笑起来,“您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月,老臣天天担惊受怕,外朝有孙阁老应付,大臣们进不了宫还勉强撑得住。内廷可就不好瞒了呀,皇帝这么久连乾清宫都不出,太监宫女们也就起了疑心,流言蜚语自然少不了。”

    “朕回来了,什么流言蜚语也就没什么意义了。”朱由校已经走进了阔别月余的乾清宫,熟悉的而又温馨的宫殿,此刻透发着舒适的空气。

    “给朕更衣,沐浴。一会儿孙阁老来了让他在西暖阁等朕。”

    朱由校吩咐道。

    “老臣遵旨!”

    沐浴完出来,朱由校感到神清气爽,数日的鞍马劳顿清洗而去,筋骨也让人按摩捏拿的活络了许多。

    “陛下,孙阁老已在西暖阁,您是否用过膳再召见?”程化祥迎上来,为朱由校边换龙袍边说。

    “朕不饿,去见孙承宗。”

    更完衣,朱由校只身前往乾清宫西暖阁,孙承宗听到轻快而又熟悉的脚步声,早已盼望已久、等待如度年的他猛然向外望去,未见其容,只见其袍就欣喜,苍老的皱纹顿时舒展。

    “老臣参见陛下,吾皇”

    朱由校赶紧两步上前扶起已经半跪的他,激动而又悦色道:“师傅辛苦了,朕不在的这些时日,让您多费心了。”

    孙承宗眼睛湿润,激动的回道:“为朝廷尽力是臣的本分,陛下平安归来,老臣欣慰了。”

    朱由校只一眼,就看到他的鬓角和胡须又斑白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也多了几条,眼圈周围有着淡淡的青黑色,面容苍老憔悴,人消瘦了一圈。

    看的出,这一个多月他是殚精竭虑,寝食不安。

    朱由校感慨之余,忽然发现孙承宗一直是站着的。这让他很是不满,愠色喊道:“程化祥,为何没给师傅看座?”

    程化祥“哎呦”的惊慌起来,自责的一拍大腿,“老臣糊涂了,还望阁老见谅,我这就给您拿座。”

    “不敢,不敢,我怎敢劳烦公公”

    孙承宗客气的退却,程化祥却早已麻溜的搬来一凳子,请他坐下。

    朱由校朝程化祥轻轻一挥手,示意他离开西暖阁,关上门。

    只剩下他们君臣二人,朱由校端坐在御座上,与孙承宗隔案相望,正色的说道:“朕在江南得到师傅的飞鸽传书,辽东贼首努尔哈赤再度西征,袁崇焕呈报说金兵一部驻扎大小凌河堡,又派使臣进京,看来他们是有大动向啊!”

    孙承宗一惊,反问道:“陛下已经知道金兵使臣进京了?”

    “嗯,今晚入城的时候在灯市见到他们了。”

    他起身惭色,拱手赔罪道:“金使今天才进京,微臣还没来得及向陛下通报,正愁怎么让他们觐见陛下呢!这下好了,您回来的太及时,否则微臣真的瞒不下去了。”

    朱由校嘴角微微一撇,轻轻摆手,微笑道:“他们的正使是谁?”

    “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朱由校吃了一惊,“努尔哈赤之弟,建州第二号人物,和硕大贝勒舒尔哈齐?!”

    “正是!”

    朱由校长长的呼吸一口气,后仰在御座上沉思起来。

    努尔哈赤竟然这个时候派舒尔哈齐出使大明,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他来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迷惑大明,派这么高级别的人物出使让人误以为他们是诚意的,另一个目的可能就是刺探虚实和明朝对他们的态度。

    辽东大战后,朱由校为了韬光养晦,不得不与努尔哈赤暗中媾和,撤守辽东不败而败,努尔哈赤不胜而胜,以至他不得不拿熊廷弼做替罪羊。

    和平是短暂的,战争终究要重启!

    是时候决定两国命运了,在这一山不容二虎的时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