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极大明-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这样,大军经过三夜的急行军,静悄悄的接近铁岭,而此时他们的行踪还没有任何人发现。

    一场出其不意的战争就奥打响了。

    努尔哈赤就在铁岭,而且守军顶多千人,这让朱由校内心十分激动,要是in鞥活捉了努尔哈赤,他将彻底改变历史!

第二百一十四章兵临铁岭() 
在抚顺的金兵们,莽古尔泰带着八旗军们纵情的抢掠一日,虽然只是抢没有屠杀城中百姓,但难免不会遇到抵抗的,还是死了不少人。皇太极无奈,又不好当面斥责莽古尔泰的行为,只能装做不见,暗暗更加增强了他为储的决心,他要废掉女真人的这种屠掠政策,实行怀柔之策,大凡成就大事者是不可能靠屠杀夺得天下的。

    抚顺攻下了,下一步就是如何进攻沈阳了。

    在抚顺三日后,三大贝勒留下少部分守军后向沈阳进发了。

    他们兵分三处围住沈阳的三处城门,只留东门。东门距辽河最近,无法开展兵力部署,所以也无需派重兵看守,只需一队人马巡查便可。金兵多是骑兵,机动性强,一旦有情况可立即大规模出动。

    他们围城不攻,目的很明显,不是围点打援就是要困死沈阳,因为皇太极早已探得沈阳的粮草不多。

    站在沈阳城上的熊廷弼带着祖大寿、曹文诏瞪将领望着不远处的金兵营寨,脸上的忧色十分显然。

    祖大寿脸色也是难堪,他丢了抚顺,让一世威名扫地,陷沈阳危机,内心愧疚。面对当前局势,他向熊廷弼请命,“大帅,让我带兵杀出出去,与贼兵决一死战!”

    熊廷弼摇头,愧疚的叹息道:“是我没能窥测金兵的用意,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让你率兵驰援沈阳,以致抚顺空虚而陷,这都是我的责任,祖将军不必在意,将来在朝廷那我会自请罪。”

    祖大寿宽慰道:“沈阳城中兵力不足,大帅调我入援无可厚非,只是敌人太狡诈!也是我疏忽调走了抚顺城中的大部兵力。”

    两人互相自责,曹文诏在侧插了一句:“陛下调走”

    他的话还没说出口,熊廷弼就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让他闭嘴。他们心里知道他要说什么,他想说的是皇帝调走的军队更多,抚顺最强的骑兵也调走了才造成两城的兵力不足。

    被熊廷弼狠狠瞪了一眼的曹文诏自知失言,脸色“唰”的红起来,难为情的低头喃喃的说:“我是说陛下带走的粮草也不少,咱们城中的余粮支撑不了多久”

    这又是一个现实的难题,皇帝不光带走了军队,还有不少粮草、器械,朝廷筹集的粮草运的又十分缓慢,听说到现在还没出关。

    没了粮食,想守城也守不住啊!

    熊廷弼的心又绷紧了,金兵现在是对着城门驻扎,又有机动的骑兵来回于三座城门巡查,想縋城而下都难。

    将士们的心头都笼罩着紧阴云,暗暗盼着援军的到来。

    在代善的营帐内,莽古尔泰和皇太极端坐着商议军情。

    他们既定的策略是围点打援,而且已经探得消息,李如柏的大军已经达到了辽阳。

    辽阳距此不过七十里,急行军的话一天就能到,可是李如柏到了辽阳后就不再前行,而是驻扎了那里,让他们围点打援的计划有点落空。

    三大贝勒就是为此而着急,才聚到一块商议。

    代善为人沉稳,莽古尔泰脾气焦躁,不愿多费口舌,站起来直嚷道:“干脆直接攻城吧!我愿意带兵攻取沈阳,攻下城池功劳算咱们三个的,攻不下我一个人担责!”

    皇太极瑶瑶头,说:“我已探得沈阳城中粮草不多,咱们只需围困此城,待城中粮草耗尽不攻自破,咱们只需防住援军便可。”

    莽古尔泰白了他一眼,不满的说:“援军呢?到现在一个没来,李如柏是不是已经觉察到了咱们的计划?”

    “有可能,”皇太极凝思的回道:“李如柏也是名将,不能草包,他又可能觉察到了咱们的意图才在辽阳按兵不动。”

    “那怎么办?”莽古尔泰着急的说。

    皇太极笑道:“五哥不必这么着急,放心,李如柏会来的,他要不来,熊廷弼也会饿死!咱们就安心的等吧!”

    代善抚头赞道:“八弟说的对,李如柏不来,熊廷弼没了粮草也会拼死突围的,五弟且安心的等待。沈阳现在就是一座死城!”他起身走到莽古尔泰身前,伸出收来抚慰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沈阳还有祖大寿,若是强攻恐怕难以取胜,砸死你们不可意气用事啊!”

    莽古尔泰一听祖大寿的名字,气不打一处来,当初要不是他的突然出现,说不定他早就把李如柏斩于马下了。他登时恶狠狠的起身,怒道:“你们就这么怕一个祖大寿?我倒想再会会他!”

    “五弟!”代善愠色道:“不可鲁莽行事,现在咱们输不起,要小心从事,不可胡来!”

    莽古尔泰气呼呼的,他对代善还是比较尊敬的,现在他毕竟是长兄,而且为人和善,遇事沉稳。

    三大贝勒将目光都关注到了辽阳的“李如柏”。

    高第在辽阳城中的驿馆是闭门不出,辽阳官员守将求见他也一律不见。许多人纳闷,都不明白为李如柏为何将他们拒之门外。

    高第心里清楚,他就是疑兵,吸引女真人的眼球的,自然不能露面。努尔哈赤在辽东布置的眼线太多,万一他暴露了身份就会是皇帝的计划失败,那他承担的责任可就不是罢官夺职那么简单了。打仗不行,保密再不行那他还能干什么?部将们也知道这其中的原因,都纷纷紧闭其口,有人问起就说李总兵偶感风寒不方便见客。

    在夜色星空下,朱由校已经能看到远处的一点点微弱的荧光点缀在这片大地上,那荧光就是铁岭!

    目测看来,天亮之前就能到达城下。

    朱由校下命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天亮前到达城下。

    深夜,努尔哈赤已经熟睡,站在铁岭城上的金兵们也无精打采的,他们除了看着天上的星星和一片望不见任何踪影的旷野外,什么事也做不了,铁岭城内的百姓们让他们屠杀的基本没人了,空空的就是一座死城,周围也不会有人威胁,因为周围连个蟊贼都没有,就算有也早已吓跑了。所以,在铁岭上站岗放哨是最无聊和最安全的事了。

    而他们不知道,危险正悄悄地靠近。

    东方的天空已经能见到一丝的曙光,天上的繁星还没有完全褪去,朱由校已经能隐隐约约的看到铁岭城墙了。

    在铁岭城上无聊的金兵感到脚底下在微微的颤动,本能的直觉告诉他们有大批人马在行动。金兵们想:三大贝勒这么快就凯旋回来了。紧接着感觉不对劲,沈阳的方向在南边,他们就算回来也应该是从南边来呀,我这是西城门,怎么会有动静?

    他们警惕了起来,擦亮了眼睛仔细的盯着前方观察,但昏暗下他们什么也看不清,只能感觉到有大批的人马在向他们靠近。

    在此的一个额真牛录命人将这段城墙上的火把全部点燃,想尽量的照亮这里能看的远点。

    火把全部点燃了,西城门变得灯火通明。朱由校见到铁岭城上忽然点亮这么多的火把,心知守城的金兵已经发现了他们。

    不过已经晚了!

    动静越来越大,步伐越来越清晰,黑压压的影像也显示出了大军的轮廓!

    “不好!有敌情!”

    金兵们惊恐起来,他们不知道这是哪来的军队,但一定不是自己人!

    只有百十人在西门上的金兵们彻底的惊慌了,他们都是有着百战经验的,光凭耳朵也能听出这只军队的数量少说也有万人!

    “快!”牛录额真惊慌的喊道:“快去禀告大汗!”

    明朝大军已经在铁岭西城门下摆开了阵势,此时东方的天空已经泛白,金兵们看清了这些整装威武的大军,望一眼就生畏的肝胆俱裂!尤其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大军的旗帜上赫然写的一个“李”字,这是金兵们最为熟悉的明军军旗——李如柏的大旗!

    李如柏怎么会突然到来?难道是从天上飞过来的吗?

    刚刚睡醒的努尔哈赤还未穿衣,外面就传来了急促的声音,一名金兵惶遽的跑过来想向大汗禀报,却被守卫拦下。

    守卫的对他说:“大汗还未起,不得惊扰!”

    报信的金兵气喘吁吁的语无伦次的慌张道:“快,快禀报大汗,外面,城外有明军,大批的明军!”

    说话间,在内屋的努尔哈赤听到了金兵的声音,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打开屋门,吃惊道:“什么明军?”

    报信的金兵跪地禀道:“西城门突现大批明军,现已兵临城下了。”

    “来了多少人?”

    “不下万人!”

    “什么?!”努尔哈赤的脑袋“嗡”的炸响,简直不敢相信,守卫的几名士兵也是腿肚子一哆嗦,差点没站住。

    努尔哈赤不敢相信,西便怎么会有明军呢?而且还不下万人,他这千把人怎么能首的住?

    “你可看清了,若是谎报军情我定斩不饶!”努尔哈赤怒喝道。

    小兵也是吓得浑身哆嗦,磕头道:“奴才不敢,是真的,看旗号应该是李如柏军。”

    “李如柏?”努尔哈赤再一次的震惊了,“他,他不是在辽阳么?”

    努尔哈赤的眼中充满了血丝,眼睛睁的大大,忽然,他想到了什么!

    遭了,怪不得皇太极在奏折上说李如柏在辽阳按兵不动,原来那是假的,真正的李如柏秘密绕道铁岭来了!

    好一个疑兵之计啊!李如柏真是越来越会用兵了!

    朱由校和李如柏在中军之中,仰望着铁岭上忙碌的惊恐的金兵,明军们笑了,这是他们头一次的感觉到轻松,一万五千人要是攻不下这么座小城,那他们可以叫“乌合之众”了。

    朱由校的心更加兴奋,能活捉努尔哈赤将是天大奇功。他对李如柏淡淡的命道:”攻城,能捉到努尔哈赤的,朕赐他一等公,赏金万两。“

    李如柏驱马到军前,对大军喊道:”弟兄们,建州贼首努尔哈赤就在城中,你们谁能活捉贼首,朝廷就封他一等公爵,赏金万两,一世的荣华富贵!弟兄们,机不可失,杀呀!”

    明军们群情激昂,兴奋无比,高呼之声响彻风云,震撼着城上的金兵。

    ”杀啊!活捉努尔哈赤!“

    明军疯狂的开始了攻城,他们的眼睛里血红血红的,努尔哈赤只有一个,封爵的也只能有一个,一万五千人谁也不愿意落入他人之手,都争先恐后的杀奔上去。

第二百一十五章弃城而逃() 
努尔哈赤的危机时刻到了,面对西门外惊天的厮杀声,他已经没有时间再犹豫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着城池还没有破赶快的逃走。

    额亦都、何和理、安费扬古三人也急急慌慌的赶了过来,他们是唯一陪王伴驾的重臣大将了。

    三人的脸色十分的恍然,也不顾什么君臣之礼了,见到努尔哈赤就急切的催促道:“大汗,外面已经准备好了快马,您快走吧!”

    努尔哈赤铁青的脸色震怒不已,他一生中从未棋逢对手,“萨尔浒之战”打的明军精锐尽失,辽东的大半土地也在他的掌控之下,蒸蒸日上如同朝阳生辉的大金国却在短期内连连受挫,以至于今日被明军突袭铁岭,置已于万险之中!

    若是换作平日面对困局,他会气血上涌的与之拼博,但此刻他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还没有建立储君,一旦他有不测,大金国不被明朝灭掉也会葬送在拥有重兵的几个儿子手中,他们一定会为争夺汗位而骨肉相残,大金就会因内乱而自灭。这恐怕也是明朝皇帝最愿乐见的事情了。

    撤!

    不,是逃跑!

    此刻,他只有逃出去安全了才能保证大金国的延续。

    面对急切的三位大臣,努尔哈赤艰难的点点了头,虽然他极不情愿,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耻辱,但是大局不得不让他背负着人生中最不光彩的一面¬——弃城败逃!

    努尔哈赤衣服也来不及穿了,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睡衣就慌张的向他居住的临时的居所门外走出去,门外早已给他准备好了一匹快马,三大臣和几名亲兵跟在他的周围,保护他出东门离开。

    努尔哈赤被人扶着上了快马,刚要启程,何和理改变了主意,对努尔哈赤说:“大汗,你们走吧,我留下来。”

    众人吃惊,安费杨古道:“你干什么?这里不能呆了,你留下来干什么?”

    何和理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下脱下自己的战袍,双手捧着奉给努尔哈赤,眼睛噙着泪水说:“大汗,臣跟随您戎马几十年了,今天也许就是咱们最后一别了,这盔甲您穿上,以免暴露您的身份,我留下来为大汗抵挡一阵子,为您争取更多的时间。大汗,”泪水已经顺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滴落在脚底下,激动的他两唇微微颤抖,“您保重!”

    他已经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努尔哈赤深情地望着何和理,一个跟随他几十年的异姓兄弟,今日却要生死离别,他知道,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安费杨古、额亦都已经无声的哭泣。

    努尔哈赤伸出颤抖的双手接过还有体温的铠甲,在侍卫的帮助下穿上。这身铠甲是带着何和理生命的托付,也是带着大金国的嘱托。

    没人说一句话,安费杨古和额亦都也没有任何话说了。此刻,无声胜有声,曾经豪情的五位异姓兄弟怀着豪情壮志跟随努尔哈赤打下了一片属于女真人的江山,如今费英东、扈尔汉战死沙场,现在将又有一位开国大臣要血染疆场。

    “保重!”努尔哈赤流着泪深深地说出两个字,便驾马离开了。

    额亦都、安费杨古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们敬以深情的眼神,传尽了几十年的兄弟之情,便忍痛的转身追上大汗。

    在拂面的风中,吹落的他们三人的泪珠飘洒在空中,晶莹透亮,在落地的那一瞬间是美丽灿烂的。

    望着远去的背影,何和理久久的没有挪动一下,他想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