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极大明-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由校拿回“天潢玉牒”放回怀中,阴冷冷的命令道:“拿下尤世功!”

    这回没有任何人再抗拒朱由校的命令了,跪在尤世功身后的两名卫兵起身扣住尤世功,将他摁跪在地上,脸贴着地面。此时的他懊悔不已。

    朱由校对尤世功说道:“尤将军还有何话要说。”

    尤世功脸贴着地面,害怕至极的颤声道:“末将知罪,求皇上饶了我这一回,末将一定痛改前非,杀敌立功。皇上,您就饶了我这一回吧!”

    “辽东是我大明北方屏障,辽东不保,京师必危,天下震动!辽东如我大明之基,朕不畏艰险微服前来沈阳,意欲于此。非常时期必然非常手段,你身为辽东重将,违抗将令,还大言不惭,视军令为儿戏,在此关键时刻饮酒,若是城门被破,朕的身家性命也被你害了,还有脸求饶!”

    “陛下,末将知罪!末将一定痛改前非!”

    满桂在旁俯首求道:“皇上,如今外面大战,士兵们都不知道皇上御驾亲临,如果把尤将军推出殿外处斩,让士兵看到必然士气低落,后果不堪设想。”

    朱由校凝眉沉思,道:“言之有理,朕暂且记下,但尤世功有过不罚,置军法何地?着降什长,入为行伍待罪立功,满桂接任参将一职,负责东门守护!”

    朱由校说完,卫兵们放开尤世功,他跪地猛磕头,道:“谢皇上谢皇上不杀之恩!”

    “出去守城!戴罪立功去吧!”

    “是,末将定不辱没皇上!”说完,尤世功起身就要冲出殿门,忽然外面战斗声音消失,一个满身是血的士兵冲进来,带着兴奋的口音喊道:“将军,金兵退啦!”

    尤世功一脸不高兴,对着冲进来的小兵道:“别冲我,对里面的公子汇报!”尤世功不敢说出朱由校的身份,但又不敢用手指他,努了努嘴示意。

    士兵呆望着,不明白尤世功什么意思,他不知道,就在短短的一盏茶的功夫,他们的主将尤世功如今已是比他大一级的什长了,和普通士兵没什么区别。士兵不明白,一个劲的看着尤世功挤眉弄眼,气的尤世功恨不得上去照她脑门扇下去,真是笨死了!

    朱由校已经知道了战况,笑了笑摆手,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小兵这话听到了,一溜烟跑了出去。

    朱由校对左右到:“你们跟朕来,到外面看看情况!”朱由校走出殿门,站在城楼上,向远方望去,满桂和尤世功在其左右,卫兵们找来盾牌,随时准备护佑朱由校,现在他们已经知道了朱由校的真实身份,自然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一辈子没见过皇帝长啥样,如今能作为皇帝的卫队,这比打鸡血还兴奋。

    朱由校看到金兵们在收缩,向河边退去,这更加印证了朱由校的猜想,这里看样子是金兵的佯攻,南门和西门才是主攻地点,现在估计西门或南门已经处于大战了,还好有熊廷弼前去督战,那里的防守力量也不弱,倒比这里放心多了。

    不过,朱由校有点不明白事,金兵退到河岸后就不再渡船回去或转向,而是驻扎在河沿不动,构建防御工事,看到这一幕,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百七十一章侦查遇险() 
满桂和尤世功看的也纳闷,两人对望几眼也没看出端倪。尤世功皱着眉头自语道:“金贼们在干嘛?难道要在咱们的眼皮子底下安营扎寨?”

    满桂听到尤世功的话,摇摇头说道:“不可能,这么近距离背河扎营,一旦咱们两面夹击,他们退无可退,战又不足,这纯粹是死地,乃是兵家大忌!”

    “那就奇了怪了,他们在干嘛?”尤世功挠起了头。

    朱由校也在暗自纳闷,金兵如此反常的举动,真让人摸不着头脑,东门面前紧靠辽河,不是开阔之地,大军难以铺开,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用兵,所以东门是最有险可守,也是沈阳城防守最薄弱的地方。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金兵在他眼皮子底下的行动都看不明白,这仗如何去打?金兵熬玩什么把戏?

    越看不懂,朱由校的心里就越害怕。

    他突然担忧起来,紧皱着眉头对左右命令道:“速派人去其他城门查看战况,及时报来!”

    左右得令,急速的前往各处城门查看。

    朱由校目不转睛的观察金兵的一举一动,只见他们在河沿一字排开,士兵列阵待命,不时还有骑兵运送过来,有些士兵已经开始挖土构建工事了。

    难道真要在这安营扎寨?努尔哈赤不会这么蠢吧?

    一定有阴谋!

    朱由校与尤世功、满桂边探讨边等待哨兵的消息,不久,被派去查看各处城门情况的哨兵回来了,他们气喘吁吁的回道,其他三门均无战事,一切平静如常,未见金兵一兵一卒。

    听完消息,朱由校、尤世功和满桂脸色都极为惊讶,朱由校更是吃惊的脑懵懵的响,他的猜测出了问题。

    金兵这么反常理的事居然能做出来,这是什么套路?努尔哈赤阵营里个个都是战场上的高手,谋略也不乏高人,朱由校不敢轻视。

    到底是什么?难道是诱我等出城迎战?他的脑海中又闪出一种假设。

    金兵声东击西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看样子只有诱我出战的可能性了。

    哼!朕才不会上这个当!

    朱由校与尤世功、满桂在城上观察了好一阵子,只见金兵在挖土筑基没有其它的动向,三人越看越糊涂,尤世功已经失去了耐性,请求出击消灭这一股金兵。朱由校不同意,看上去这股金兵不足三千人,一半警戒,一半挖土,但保不准会从什么地方冒出大股金兵。

    朱由校拒绝了尤世功的出战请求,他现在不过是行伍,已不再是将军了。

    面对如此反常,朱由校不放心,按照他的猜测,金兵的重点不是东门,有可能是其他城门,于是,他决定去其它城门查看。

    朱由校简单的嘱咐了满桂和尤世功,带着卫队前往南门。

    此时熊廷弼刚刚离开南门去往西门,贺世贤刚送走顶头上司,朱由校又来了,现在贺世贤虽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但也毕恭毕敬。

    朱由校在贺世贤的陪同下登上城楼,面向城下,只见黑乎乎一片,在城墙上有限的火光下毕竟看不远,四周很沉寂,并无任何风吹草动。

    贺世贤向朱由校汇报了这里的情况,他一直戒备着,并未发现任何动静。

    朱由校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了,他很不明白金兵的意图,如此黑夜也观察不到金兵的动向。

    难道在漆黑的远处暗藏着金兵的主力,他们也在同样的观察城上的动静,只要城上有一点动向或破绽,他们就会抓住这个战机冲上前来?

    太多的疑问在朱由校的脑海中闪出。

    越是弄不清金兵的意图,他越是好奇、紧张、担忧。

    这时,强大的好奇心在驱使着他要弄清情况,朱由校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出城查看。

    朱由校让贺世贤挑选一些精骑兵充当护卫,随他出城查看。

    贺世贤虽然心里有些不愿意,但也不愿违背,毕竟朱由校是京城来的,熊廷弼对他又十分恭敬,只得遵照朱由校的命令,挑选了五十命精壮骑兵护卫。

    朱由校披上盔甲,跨上战马,看着眼前的城门缓缓打开,吊桥平稳落下的一刹那,朱由校纵马一跃,第一个冲出城门,其他护卫也紧随其后出城。贺世贤在城楼上低望着朱由校出城消失在黑夜之中。

    这个时候出城侦查是很危险的,说不定周围就埋伏这许多金兵,贺世贤隐隐感觉有些地方不妥,当朱由校消失在自己的视线时,他忽然有种负罪感,内心似乎在责备自己为什么不劝钦差呢?或者让钦差留下,他出城侦查。

    为时已晚,为避免出现意外,能让朱由校遇险后能快速回城,他命令吊桥不得收起,城门紧闭,一旦发现他们回来,立刻开门迎进来。

    朱由校带着人向前奔走,约三四里地就到了辽河边,他停在这里向四周观察了一下,四周虽然漆黑,但在半轮月光之下能隐约看到周围地形轮廓,这里地势平坦,周围沉静,河对岸没有任何动静,看样子金兵并没有在这里行动。

    朱由校决定沿着河岸行进,他下令将马足裹上,这样在河边行进就没有马踏沙砾的声音,只有河水湍湍的流水声。

    朱由校紧张的前行,他的心情是很矛盾的,既想遇见金兵,又害怕遇见,遇见了金兵就知道了他们的意图,可也将他们置在危险的境地了。

    他命令所有的士兵睁大了眼睛警惕观察周围。

    他们溯游而上,不多久就会到达东门,现在朱由校已经感到了不安,这一路上没见到一个金兵的影子,他已经确认金兵不是声东击西,而是声东击东,虚虚实实,金兵的重点很有可能就是东门!

    努尔哈赤到底要干什么?!朱由校心头狠道。

    忽然,不知是谁哑然失声道:“有人!”这一声虽然不大,但在广袤的黑夜间十分清晰,水流之声也掩盖不了惊声。

    所有人都“唰”的绷住了,朱由校定睛向前看去,似有一团黑乎乎的影子在攒动,那团黑影好像也发现了他们,也驻足不动。

    朱由校轻声命令戒备,都慢慢的抽出刀剑,将朱由校围在中间,屏住了呼吸注视着前方的黑影。

    半轮月色如萤火之光,谁也看不清谁,自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但有一点,对方绝非是友,一定是金兵的侦查兵。

    许久,对方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慢慢的向朱由校这里靠近。

    朱由校心里“咯噔”一下,心道:莫非对方察觉到我们也是侦查队伍,要进攻?

    正在想对策的间隙,对方忽然突出两三骑出来,近与朱由校二三十步喊话,呜哩吧唧的,朱由校和他的骑兵们听不懂说什么,不过猜想大概是在问:你们是谁?干什么的?

    闪忽间,朱由校已无多想,如果不回话无异于自曝身份,回答也是暴露,队伍里没人会女真话。朱由校来不及多想,现在已是退无可退了,只有与对方大拼一场。

    朱由校大呼一声,五十名骑兵的战马厮鸣长啸一声,留下几个保护他的,其他的骑兵都猛冲出去。两三名金兵反应迅速,一看不对劲,猛然掉头逃回。对方的队人马也明白了过来,他们早已准备就绪,随即拔出刀来迎战。

    朱由校想凭借着自身人多的优势速战速决,否者一旦拖延可能会引出附近的金兵。

    四十多人的明军骑兵快马加鞭冲杀过去,距离不是远,眨眼的功夫就冲进了金骑兵的队列中,朱由校在后听的明军的喊杀声和听不懂的女真声交织在一起,还有兵器撞击声和战马的嘶鸣声,已分辨不清敌我。金兵毕竟个个身经百战,虽然人数不多,但却能和两倍于己的明骑兵战成平手,朱由校想速战速决的希望破灭了。

    双方都在努力的厮杀着,几乎陷入了胶着状态,拼杀一阵,双方都感到吃力,但谁也不想就此退出,谁退出意味谁溃败,很有可能会被对方追着歼灭。

    不一会儿,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由校人数优势凸显了出来,逐渐占了上风,金骑兵渐感不支,个个“哇哇”大叫,听不懂再喊什么,不过朱由校这里已经感到要消灭这股侦察兵了。

    朱由校正在窃喜之际,忽然也看到了在他的对面有和他一样的人在驻马立于阵前观察着厮杀!他虽然看不清,但从身形上来看,此人气若镇静,仪表铮铮,且他感觉到,对方也在注视着他!

    朱由校吃了一惊,对方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他还不跑,在这里干什么?!要是他早就撤了。

    正当他们要消灭这小股金兵时,忽然前方远处一片火光闪动,一阵急促的马踏声传来,朱由校大惊,这是金兵的援兵,一定是觉察到了这里的情况从东门附近驰援而来的。

    这里离东门还有一段距离,不应该会惊动那里的金兵啊!

    驻立在朱由校身边的士兵也惊然失色,指着前方的火光哑然道:“大人,是他们的援兵!咱们快撤吧!”

    朱由校愤然,咬着牙一勒马,大叫道:“撤!”

    喊完,扭头向回跑,只要能回到南门,他们就安全了。明军们都已然惊慌,听到撤的命令,都扭头回撤。金兵看到援兵到了,都兴奋起来,挥着刀追赶。

    两军一前一后,站在沈阳城墙的明军眺望远处隐约的火光沿着河岸移动,还以为有什么大的动静,遂都警戒起来。

    朱由校向南门狂奔,金兵在后紧追,不多时,就见到在黑暗之中的南门上的灯火,他喜出望外,狠抽了几下马鞭,向南门奔去。

    就在这时,在朱由校前方出现一队兵马,手持火把格外耀眼的向他奔来。朱由校大骇,难道这里早已有金兵的伏兵在这?朱由校惊的立马不前,此时在他的右边是湍湍的辽河,左边四五里处是沈阳城墙,后面是追兵,前方是金伏兵,这下子成了绝境,朱由校脑子瞬间成了空白。

    一个士兵急切道:“大人,怎么办?”

    朱由校也茫然,他对这次的冒险行动悔恨,但也无可奈何,面对这样的形势,他明白其中的严重性,宁可战死沙场绝不被俘,身为大明皇帝,被俘的下场是极其严重的,前有宋之“靖康之耻”,后有明之“土木堡之变”,决不能让历史重演!想到这,朱由校狠道:“冲!只要冲过去达到南门,咱们就有活下来,冲不去,死亦其所!”

    士兵们个个凛然,慷慨道:“愿随大人!”

    “好!”朱由校,拔出佩剑,指向前方的一片火光,喊道:“弟兄们!宁战死!绝不苟且!杀!”

第一百七十二章东门遇困() 
朱由校一腔豪气,带着赴死之心冲杀过去,明军们个个义勇当前,也都拼着血劲喊杀。

    就要接近前方兵马时,忽然对方大喊问道:“前方可是袁公子!”

    正要冲进对方的朱由校听到喊声忽然愣住了,士兵们也都喜出望外,不用多说,这一定是自己人。

    朱由校定睛望去,显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