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189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1898-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小岩除了在飞艇基地与前北洋水师的炮手们讨论飞艇战术外就是在军营参与练兵。

    他对义和团很失望。这些人各个都是被洗脑的,他们所谓的兄弟之情凌驾于军法之上。为此张绍曾这个大魔王已经为此斩杀了一百名拳名,然并卵。

    义和团的团民对于胡小岩的新军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有味。若是时间足够王廷帧还是愿意努力一下的。但大战将起,在与胡小岩请示之后,他命令张绍曾统帅义和团的五千余人,这支部队还是以冷兵器为主,少量装备火器为主的方式,以作为炮灰使用。这些义和团无论怎么训练,一旦演习,立刻就将平时的教导忘到一边,端着步枪发射一颗子弹后,就开始将步枪当枪矛来使。他们还当曼夏利步枪是燧发枪呢!

    这天胡小岩正在观看新军的训练,安徽留守的李锦招募了四千名新兵,刚刚到达军营。这批新兵因为训练的时间不足,战斗力有限。但比起义和团来,至少在纪律方面是完爆之。一对一义和团胜,超过五个,这批新军就可以完虐。胡小岩对此非常满意。

    这批新军装备的是1888式委员会步枪。这种枪在德国已经是退役的了,德国的军备库还有几十万支库存,威廉二世大手一挥就赠送了胡小岩万把支。但子弹一颗子儿也没有。胡小岩不得不为委员会步枪的子弹掏了腰包。

    再看了新军的打靶训练,胡小岩就更加满意了,素质不错,大约7成以上都打中了靶子。至于精确率,胡小岩也没有太在意。新兵嘛,他很理解。李锦干得不错。

    就在胡小岩得意洋洋的时候,刘振声黑着脸走了过来。

    “大人,巡抚大人带兵来了。”

    胡小岩收了笑容。带兵来?报应来得还算慢的了。要知道克林德被放回去也有两天了。他对克林德可是不怎么客气的。加上他得罪的盛宣怀和虎视眈眈的满清王爷,能忍到今天才出手,这批政治家还真特么的狗狠。

    “好。你们先训练着,我去瞧瞧。”

    瞧瞧当然不是真的瞧瞧。进了大堂,就见恩铭正虎着脸坐在上首。

    “下官胡山石见过巡抚大人。”胡小岩作势要跪。

    “免了。”恩铭起身,右手虚抬。

    胡小岩也就顺势起身。

    “山石!你这是何苦呢?”恩铭皱着眉头。

    “不知大人所为何事?山石不明白!”胡小岩假装不知。

    “你!”恩铭指着胡小岩,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快随我入京面圣!”恩铭有些恨铁不成钢,胡小岩第一次进京,恩铭就有提醒过,他认为胡小岩的产业必然会引起王爷们的贪念。他想让胡小岩出钱免灾。可惜胡小岩根本不以为然。

    像状元商人张謇以及盛宣怀这些人做生意当然不用担心官府的压力。这些人后面都是一大堆官员做保护伞的。可是胡小岩身后有什么?李鸿章现在都自身难保!恩铭还是王爷们派去监督胡小岩的。到现在王爷们在安徽霸占的田亩已经超过10万亩了,有胡小岩的轻重工业区在加紧招人,因此也就没有闹出什么人命。没了土地的农民在工厂的收入反而比从前种地还要高。而大农场也因为胡小岩不限量地收购出产所以收入颇丰。但大农场再怎么搞也没有工业赚钱呀。

    “好啊,那就走吧。”胡小岩不以为意。他回头朝霍元甲点了点头。

    “看好家门,待我归来。”

    霍元甲一脸气愤,若非胡小岩很平静地吩咐。他早就出手了。请人入京,哪有带兵来请的?

    果然胡小岩虽然没被上镣铐,左右却都有持枪的绿营兵“保护”。他只是笑了笑,然后上马。现在该是试探王廷帧和张绍曾等人忠诚的时候了。

    进了京城,北京城的气氛居然还是很平静。偶尔也有一些人携家带口地离开,不过不多。

    “火车站封锁了吗?”

    “没有!”恩铭也并排骑着马,他可不是普通的文人!能拉弓,能骑马!

    胡小岩朝着城门方面做了个手势,随后不再言语。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北京这座大清国的中心城市完蛋了!

    胡小岩走后没多久,一批人马就将军营给围住了。一个小太监捧着圣旨进了军营。

    “王廷帧、张绍曾、蒋雁行、李锦、曹福田、张德成接旨。”

    王廷帧站立不动,回头看向部队。曹福田和张德成原本已经踏出的脚步又缩了回去。

    “臣王廷帧等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廷帧、张绍曾调任山东绿营参将,蒋雁行、李锦任安徽绿营参将。曹福田、张德成任安徽矿业总司保安团千总。钦此谢恩。”

    小太监说完,收起了圣旨。他的身后呼啦啦站出几排举着枪的绿营兵。

    啊?嗯?

    王廷帧抬起头,忽然轻轻一笑。

    “臣接旨。”

    “大人!”

    王廷帧对身后的声音充耳不闻,他起身接过圣旨,随后抖出几枚银元塞给小太监。

    “大人辛苦。”

    “王大人,哦,不!王参将客气了。”

    “大人!”

    王廷帧依旧笑容满面,他回过身去,却见手下的老兄弟站在那各个双眼怒目圆睁。而曹福田和张德成这时候已经站起来了。他们乐呵呵地走过来。

    王廷帧变了脸。走过去行个军礼。

    “立正!”

    张绍曾等人闪电般立正行礼。

    “稍息!”

    王廷帧怒骂:“你们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军令为天职!看看你们各个像什么样子!”

    他回过身来笑的如同狗腿子:“这些人不天不招呼,就上房揭瓦。让大人见笑了。”

    小太监笑眯眯地:“参将大人客气了。那么诸位时不时准备一下启程?”

    王廷帧点头哈腰:“好的,好的。只是军营谁来接管?”

    “本官刚毅!”小太监身后一员战将挺身而出。

    王廷帧闻言一愣。

    “小人曹福田、张德成见过刚毅大人。”

    刚毅眼睛也不抬:“免了。”

    “那下官这就去收拾行礼!”王廷帧立刻答复。

    “免了。太后有旨,你们立刻启程!”刚毅动了动嘴皮子,他身后的亲兵们动了动枪栓。

第九十九章 北京形势() 
“怎么,王参将是要抗命不尊?”刚毅眯着眼睛。小太监很识趣地退到最后。绿营兵的步枪再一次瞄准。

    王廷帧朝后面摆了摆手。

    “哪里,下官只是有些不明白。”

    “不明白也得揣着。王参将吧。”刚毅伸出右手。

    王廷帧深吸一口气,有些恼怒也有些释然。他回头看了看正在立正的新军。新军在高层军官的情况下依旧站立不动,而义和团组成的冷兵器军团却已经早早地松松垮垮地将新军给围了起来。

    这群傻子,难道不知道新军的步枪里面全是实弹?就凭义和团那几把大刀长矛就想威胁新军?

    “郑大人,你想给本官收尸吗?”王廷帧高声喊道。

    胡小岩根本没有被送进皇宫,想来那位太后娘娘现在是不怎么待见他的,杀又杀不得,关又关不得。只能好吃好喝地供着。

    这就是胡小岩写大国崛起和科技至上以及翻译大英帝国百科全书的目的所在。这也是他比严复袁世凯等人的高明之处。像严复,官场上固然无人敢动他,可如果没人用他,他照样得抓瞎。但胡小岩就不同了,他是理论联系实际,没人敢用,也没人敢不用。否则舆论那一关,无论是谁都承受不住。

    胡小岩最大的失误之处就是征兵,现在想想,也许那个保安团就是慈禧那个老娘们故意扔出来的骨头。无论哪个朝代私自募兵绝对是死罪,这个保安团其实就是个坑!像盛宣怀也是做洋务的,可是他却得到了慈禧、李鸿章、张之洞等一大批官员的信任。几乎没有人和他作对,原因就在于他手上没兵,大家都对他很放心。

    软禁地点是东城雍和宫,无他,离皇宫近尔。东城雍和宫原本是皇家居所,只是后来乾隆时期才改为喇嘛庙。喇嘛嘛,大家都明白,是真正的清朝国教。有很多人也许不服,说佛教才是国教。其实不然。满族入侵中原以前是不信佛的,他们只有原始的喇嘛信仰,加上后来融合了草原和西藏的喇嘛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特色的喇嘛信仰。原古老的喇嘛才会变成后来的有着浓郁佛教气息的喇嘛教。便于统治蒙古,喇嘛教被广而推之,以至于清朝末年的蒙古全部兵力加起来也凑不齐一百万正规骑兵,比之清朝初年那是远远不如的。

    因为喇嘛教教化蒙古有功,喇嘛教在宫廷内自然是地位崇高。否则东城雍和宫这样一个场所就不会是赐给喇嘛教而不是佛教或者道教了。在满洲人看来无论佛教还是道教其实都是乱臣贼子的聚集地!因为只有佛教徒和道教徒不用像满洲人一样养辫子!这就是变相的不服从朝廷体制。

    如金大侠的上写顺治帝居然跑到五台山出家为僧这种事情在现实当中是不可能发生的。顺治帝何等身份?其出家一事何等机密?他又怎么会去汉人的和尚庙去做汉人的和尚?真要出家也只会去关外做喇嘛。再不济也是去蒙古做喇嘛。绝对不会去全是汉人的五台山!

    胡小岩被软禁的地点放在东城雍和宫,也是此理。这里面全是满洲人可以信任的喇嘛,不至于关个几天后,胡某人大模大样地被汉人接走了。而且这里离皇宫近,巡逻守卫也是极度深严,一般人想要越狱逃走那是千难万难。慈禧这个老娘们也算是费尽心思了。

    这个时候的京师九门提督是庄亲王载勋,而北京城内的义和团则由其他几位王爷统领,比如载濂、载漪、载澜等等。掌握了九门提督和义和团,慈禧就控制了北京城。这也是慈禧等人敢于悍然软禁胡小岩并夺取其兵权的依仗!汉人中出一个李鸿章就够了。胡小岩不仅掌握兵权还敢于跟洋人开战?翻了天都!

    北京英国使馆,盛宣怀见到了英国大使窦纳乐。

    “大使阁下,您的要求我们已经办到了。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和谈?”盛宣怀有些焦急。今天按照英国大使的要求,他们开通了大使馆的电报线路。之后抓捕了胡小岩。

    “盛大人,你看。我们大使馆现在处在贵国乱民的包围之中,一日包围不去。和谈一日不得成功。您还是先撤了外面的包围圈,并严惩那批匪徒吧。”窦纳乐一点也不着急。虽然比利时荷兰等小国的使馆区被烧毁。但英法等国的大使馆目前却稳如泰山!里面不仅有一千多人的职业军人保护,外围还有满清派来的武卫军在监督义和团。为首的是武卫军右军的将军董福祥。至于武卫军中军的荣禄早就在天津被杀了。

    盛宣怀顿时气恼!如果武卫军和义和团全力进攻,区区东交民巷的大使馆区如何攻不下来?一个方面是慈禧本人对于是战是和,还没有定论。另一方面也是盛宣怀等人不愿意打破大使馆。否则到时候想要谈判就千难万难了。

    “窦纳乐先生,您要知道。在这样坚持下去,本官就再也无法保证使馆区的安全了。还请大使先生好好考虑下吧。”盛宣怀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

    要知道谈判,他都促成了东南互保,否则大使馆早就被打下来了。迫于压力,袁世凯的新军也早就不得不出兵天津。到时候大战就不可避免。

    也正是阻止这场全国性的大战以及保存实力的想法,盛宣怀的东南互保之策才会如此顺利。

    除了大使馆的盛宣怀这时候有些茫然若失,他觉得自己似乎办错了。洋人根本就没有和谈的意思。他回头看见楼上的一扇窗户里有个人影正端着一个酒杯看向楼下。

    窦纳乐微笑着端起酒杯,走到窗户边,看着走远的盛宣怀。心中暗暗给盛宣怀打了个十分的好评。英国早就对大清国不满了,即便有了**,国内的货物还是很难运到内陆。所赚取的利润还是太过稀少,根本配不上日不落帝国的身份。大英帝国应该获得更多!而这次的义和团运动恰恰就是最好的机会。

    至于外面那群拳匪?窦纳乐先生对着窗外举起酒杯,一口喝干。谢谢你们给了我这次机会。

    克林德先生也正看着窗外,只是他与窦纳乐先生的极度乐观的心态完全不同。

    “胡先生已经被软禁了?”他有些不可思议地问。

    “是的,我亲眼看见那位巡抚押着胡先生进了喇嘛庙。”副官低头回答。

    “这怎么可能?在参谋部给出的资料里面显示这位胡先生是个极有主见又对清国没有好感的文明人!他怎么会无端端地被抓?如果我没说错,他手下有超过一万的兵马!”克林德疑惑地问。

    “是的,先生。如果加上之前他收编的义和团的匪徒,还有新进来的援兵,他至少有一万五千人可用。还有那可怕的飞艇部队。”

    “那么他为什么要束手就擒?”

    “我不知道,先生。”副官更疑惑。

    “先生,您为什么不告诉窦纳乐先生关于飞艇的事情?”

    “反正我们德国没有出兵,英国人死多少也不关我们的事。”克林德想到英国人将要面对那些可怕的飞艇,终于心情好了很多。

    “听说他们在布尔人那里又吃亏了。如果英国人在中国再一次地栽跟头,相信我们的皇帝陛下一定会非常非常开心的。”

    副官低头。

    克林德没有告诉副官,飞艇目前还属于机密,是德国将来会用来对付英国人的利能晚一点暴漏,给英国人更少的反应时间当然是最好的。

    英国人从来就是德国人的靶子!原本威廉二世还是想着出兵占些便宜的。但小毛奇阻止了他。小毛奇在参观了240米长得大飞艇升空和攻击效果之后,明确阻止了威廉二世对中国的军事行动。他认为八国联军不可能是有飞艇部队的胡小岩的对手。

    小毛奇指示克林德立刻置身事外静观其变,在事情没有彻底清晰之前不能发表有偏见的言论。克林德一开始对参谋部的电文是有些不理解的,但见识了胡小岩飞艇的轰炸效果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