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表后来又被冠了一个称号,八顾,八顾大概意思品德高尚,以身作表,引导士林一股清正之风。

    刘表表为荆州牧,短短两年就座稳了这一州之地,地方治理的紧紧有条,又被冠以八厨之称,八厨的大概也民间士林的称呼,当时朝廷搬到了许都,刘表是被列要被消灭的名单之中的,所以八厨的美名也只是在荆州一带传播,所谓厨,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善于治政,是个内政高手。

    到底刘表有没有这个本事,他的性情,人格又是怎么样的?

    刘表是有领导能力的,同时的人格缺陷也不少,成了土皇帝后就开始不思进取,郭嘉的点评是坐谈客尔,意思就是开座谈会比较在行,浮于其表,夸夸其谈,至于那些政务,军事都不是他的善长的领域。

    刘表的的领导水平也算中等偏上的水平,出生在官宦士家,受到的文化教育比较高,刘表身边的谋士也大多数都是名士。

    荆州之地还是有很多有能力的寒士的,僻如孟公威,石广元,崔州平都是人才,治理一郡一县是没有问题的,诸葛亮也是比较出名的,不过做个公务员,县丞,相当于现在县长秘书之类的工作。

    诸葛亮做了几个月,不愿意干的,很多寒士都是这种想法,另愿隐居也不愿意出仕,怀才不遇。

    刘表把谋士召来开个座谈会,主要是讨论曹操跟袁绍打了几个月了,要不要出兵的问题。

    刘表也拿不定主意,出兵的话,又怕打不过,曹操联合孙权打自己,连自己老窝都有可能被端了,不出兵又怕错失良机,矛盾的很。

    两边文武座好,刘表发话:“我请诸公到来,请大家讨论一下袁绍,曹操在官渡打了几个月了,胜负难分,不知我现在帮谁是好。”

    这话如果从个人利益角度来看是没有问题的,那从他人角度来看,这话问的有点蠢了。

    当时开会的时候,我们提前介绍一下,刘表的几个重要的官员。

    韩嵩是刘表的别驾,邓羲是刘表的治中,别驾的意思就是大家同乘一辆车,答对的文官,帮忙处理公务的助手,现在相当于省秘书长,治中一职相当于州牧副手,如果刘表是军政一把手,那么治中就是副省长级别。

    一个助手,一个副手,这两个人都是刘表的心腹人物。

    职级都很高,不过没有什么实职,因为是流亡北士,军务,政务还是要荆州士人集团的支持。

    蒯越,章陵太守,实权人物,军政一手抓,属于名门旺族,还有二个兄弟,蒯良,蒯祺都是刘表的智囊团成员之一。

    如果讲刘表,首先要讲到势力,大家知道管理他是分了等级和势力,或者是派系的,刘表代表的正统皇权的任职,名正言顺,手握军政大权,刘表的手下又分为二派,流亡北士和荆州士人集团。

    荆州士人集团又分为两派,蔡家和蒯家为首的两派,蒯家垄断经济,蔡家垄断军事,蔡家也有三兄弟,蔡帽,蔡和,蔡中。

    蔡帽的姑母嫁给了太尉张温,大姐嫁给了黄承彦,二姐嫁给了刘表,大姐就是诸葛亮的岳母,二姐就是蔡夫人,刘表的大老婆死了,蔡夫人就扶正了。

    所以蔡氏的地位在荆州是很高的,刘表虽然大权在握,但是他坐的不安稳,也需要荆州名门旺族的扶持。

    蒯家也是当时的大族,蔡,蒯两家就成了刘表的左臂右膀,流亡北士就成为了刘表智囊团,刘表这样才坐这个荆州牧,坐的安稳起来。

    伊籍的官职大概就是一个主薄,傅巽,刘先是刘表的谋士,韩嵩后来做了待中之后,刘先就做了刘表的别驾。

    流亡北士是没有办法做什么太守的,这个太守之职基本上都是被蔡家,蒯家,黄家,刘家垄断的,荆州七郡,大概一家可以分一二个郡左右。

    我们知道历史上两个比较出名的人物,江夏太守黄祖,长沙中郎将黄忠,隐士黄承彦都姓黄,他们渊源都是出自名臣黄香这一族氏。

    荆州的势力就一目了然了,汉灵帝之时的名臣豪族撑起的场子,刘表能坐稳这里也是有这个因素的。

    这个势力属于汉灵帝时期的旧势力,新势力想掘起,这个旧势力就要先灭亡,不然像诸葛亮,庞统,徐庶这些佐世之才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当时荆州名士有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三个人,司马徽和刘表的治政观点是不同的,于是他选择了修学教化,黄承彦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黄承彦是搞科研的,刘表对这个是不重视的,那庞德公为什么也不出仕。

    庞德公清楚的认识到,刘表需要的不是他的才能,也不会听他的,是想借用他的名望招揽人才,对付,压制蔡家,蒯家的权势。

    大家会说,这不是很好吗?

    关键是刘表怎么用人才的问题,庞德公推崇庞统,诸葛亮,司马徽教出的学生,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刘表用了吗?

    答案是否,为什么不用,没办法用,刘表需要的是有资历,有资源,有政治背景的名门旺族去支持他,让他刘家能拿到最好的政治资源,使他刘表大权独握。

    刘表需要的座上宾客,有疑问不惑,你帮我解惑,帮我解决问题,我给你的子,侄们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干干。

    刘表就这种人,刘表甚至不需要那些王佐之才,有能力的人对我没用,我要蔡家,蒯家,黄家三家的权力受他限制,让自己势力发展壮大,要的是什么,要的民望,要民心,还有忠诚和有见解的建议。

    刘表做了荆州牧,还需要民望,民心吗?

    刘表座的不安稳,那些太守,武将基本上都是荆襄人士,流亡北士根本插不进去,刘表一心想着争权夺利,他担心外敌一来,自己这个州牧就不稳了,别看他风光的很,其实内心惶恐的很,一听曹操要打他就病死了。

    刘表长期在跟荆州士人集团搞内部斗争,黄祖,文聘是他的左臂右膀,黄祖一挂了,刘表基本上失去了一个大靠山了。

    曹操大军压进,蔡帽,蒯越,蔡夫人就直接投降了,这其中就是有这个原因,荆州几派斗争太激烈了,基本到了临界点,蔡帽,蒯越也怕刘表搞什么遗诏让文聘搞事,把他们做了。

    刘表治理荆州搞成这个样子,其实人人自危,士家大族一点安全都没有,刘备本来是毫无希望的,赤壁大战后,曹操败亡,刘备成为了最大的军阀,扶持刘琦上位,至于刘琦是被刘备手下某个谋士给做的,还是刘琦每日惶恐不安,自己病死的,这个不得而知。

第一百六十七章 刘表众谋议袁曹之战,出兵之事() 
刘表发话,韩嵩起头接话道:“主上蒙尘,曹贼窃命,我等当起兵攻许昌,迎天子入荆州。”

    刘表作思考状,邓羲道:“诸候相争何来正义,我等坐观二人斗得你死我活,再作打算。”

    刘表也深以为然,点头,又望韩嵩。

    韩嵩驳道:“只怕失了机会。”

    邓羲又道:“袁绍兵万数十万,拥四州之地,曹操兵马也有了十万,拥三州之地,岂非一战而定,我等一州之地,若是与曹操,袁绍为敌,便是引火烧身也,此时只可观望,不可以冒然出兵。”

    韩嵩不以为然,讲道:“我等身为臣子不思为国尽忠,解救于皇上于水火,又是何居心,想当年董卓把朝,八顾又是何等威名。”

    刘表眼神闪烁不看韩嵩望过来的眼神,想当年刘表可是刺头,骂完董卓就跑出京的,现在叫他去攻曹操他是有点不敢的。

    刘表叫谁去攻击曹操,这是个大问题,至于对刘表来说是这样的,自己的家底就两支军队,一只文聘为帅的镇北军,五万兵马左右,另一支是黄祖的镇江军,还不到五万兵马,至于蔡家的军队,刘表是指挥不动的。

    刘表是不敢叫文聘去攻打曹操的,没有八成以上的胜算,刘表是不敢动的。

    第一点担心曹操设套让他钻,调转头来打他。

    第二点曹操和袁绍是发小,没有永远的仇恨,只有永远的利益,刘表出兵,曹操和袁绍就议和,曹操转过头来打他,这种可能性也是刘表考虑环节之一。

    第三点黄祖跟孙权有深仇大恨,孙权会不会派周瑜来打荆州很难说,他首先要护住自己的地盘。

    第四点内部不团结,荆州士家豪族很多是不想打仗,他们知道刘表这个人没有军事领导能力也不会重用军事奇才,荆州要是和袁绍,曹操打仗是必败无疑的。

    即使刘表想去打曹操他也是力不从心的,刘备劝了几次,刘表都没有出兵,那刘表为什么在一次日常会议上讲,玄德,你看咋们是不是又错失了一次良机呀。

    刘表为什么讲这种话,不是后悔没有在曹操和袁绍大战的时候没有出兵的一种后悔感叹,而是想将这种****提出来,打压主降派,给主战派信心。

    刘表是很重视刘备的,因为刘备是个英雄,而是又和刘表是宗亲,刘表让刘备屯兵新野是想保护他,而不是不重视,不重用的他。

    刘表知道这个太守没有缺了,被荆州利益集团给瓜分了,刘表只拿到了一个太守,那就是刘度的章陵太守。

    刘表划个地给张绣做个太守,是希望张绣帮他守门,哪知道张绣直接就投了曹操,刘表这就急了。

    刘表做这个荆州牧,其实是不稳的,他要平衡各方的权力,分配各方的利益,他想压制蔡家和蒯家,但他又只是一个士人,又没有自己的势力。

    孙权和曹操开战的时候,孙权不会因为鲁子敬说打就打的,砍个桌角,说句,马的,说要是说投降我就砍了他。

    刘表不行,刘表不是孙权,孙权的父亲,哥哥,那都是本地军阀,威望高,旧将多,像朱治,程普,黄盖,孙河,吕范,鲁肃,周瑜都是主战派,也都是大权在握,张昭是主降派,他本身就是流亡北士,他主降,天下统一,那些臣子,可以继续做他的臣子,孙权就不好说了,这是个现实。

    那刘表呢,刘表比孙权还不如,他没有他老子给他留下来的政治资产,他战战兢兢,不敢妄动兵事,又不想投降曹操,天天担心荆州士人集团在他背后捅刀子。

    他做荆州牧这些年就培养自己的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力,又不得不和荆州士人集团进行合作,不得不把大块的蛋糕让给荆州士家豪族。

    刘表看向蒯越,又看了一眼蔡帽,黄祖在江夏没有过来开会,荆州七个郡,这二家就拿了三个太守,黄祖拿了一个,刘度一个,还有两个,一个是韩玄,一个赵范。

    韩玄是刘表入荆州时带来的,任长沙太守,跟韩嵩是族亲关系,至于赵范则是本地一个中门旺族,庞德公的姻亲。

    后来刘备来了之后刘表的胆子就壮了,就开始布置自己的人马,太守的位置拿到了五个,而蔡,蒯两家势力大大的被削弱了。

    蒯越若有所思,见刘表看自己,是想听听自己的想法,蒯越的想法跟刘表不同,他想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家族,自己跟蔡帽没得比,蔡帽再怎么样也是刘表的大舅子,自己不过是一个士家豪门,早晚一天刘表要下手的,刘表这个人心机太重了,眼里又容不下人。

    蒯越道:“我等若是出兵胜算几何?又何人为将,出兵几何?”

    刘表答:“我大军十万,水师五万,可以叫文聘领五万兵马以攻宛城,再叫一上将领万人兵马打汝南,直袭许都。”

    刘表不知胜算如何所以不作答,他希望蒯越能帮他算清这笔政治帐,战兵十五万,水军是没有办法充当步战军,而且要防孙权打过来。

    大军有五万是文聘的统领,有二三万是江夏黄祖统领,还有二三万兵马是地方守军,像黄忠这种中郎将就领了五千兵马左右。

    蒯越心想,刘表是不愿意出兵的,抢什么皇帝呀,自己当个土皇帝不知道有多爽,接来了自己怎么搞得定,刘表的想法,是曹操跟袁绍开战,自己不做点什么说不过去,他又不知道做什么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反正不做什么,好像丧失了机会,而且自己不举个奉天子婊子牌坊,就好像自已有私心,即使最后不能成功出兵,刘表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还是赢得了政治立场的。

    大家会认为,刘表是倾向哪一派,是那一派说的有道理,而不是他不想出兵去打曹操,迎献帝的,但这种会议肯定要开的,这种话题也是要经常拿出来讨论,讨论的。

    刘表没有安全感,只能通过一些话题,来观察自己手下的想法,不合自己意的就打压,冷落,疏远,这就是刘表的政治手段。

    蒯越太了解刘表这个人了,说了也是白说,蒯越有着自己的想法。

第一百六十八章 忆住事,刘表入荆州() 
董卓入京,天下分裂,各地郡守自己蓦兵击贼,这天下就有有枪就是草头王,什么叫宗贼,宗贼简单来说就是民兵保卫团,一个县有十几个镇,那时候是没有镇的称呼,叫乡里,乡里就招蓦保民团,当时是有这个权力的,招来保护乡里,以挡小股黄巾烧杀抢掠。

    小乡一般招个三五百壮力训练,大乡一般招个八百一千壮力训练,养兵是非常耗钱,粮的,乡里民兵团是哪来的钱,粮,只能找大族开口要,你不给也得给,这些民兵团有一面看起来正义的旗帜,你不给就是不尊国家政策,我们就有权抄你的家,甚至是代表国家的权力直接定你的罪,拿下你。

    那搞到最后变成什么样子,那些民兵团里当官的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名目张胆的抢大族,甚到比黄巾军还恶劣。

    这个民兵团在士家大族眼里就便成了宗贼,我们知道,乡里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前两个管征收田税,后一个管地方治安,乡里立祠堂,开宗室,宗贼也就是三老为首的宗室之贼。

    一个大族是没有那个权力去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保卫力量的,这个违法当时的法律的,士家大族,只能靠训练家丁,用钱财打通关系等等方法以保一时的安宁。

    刘表到荆州后,士家们就看到了希望,刘表是中央任命的,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