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操现在还有四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彰,曹冲,曹家侄子一大堆,堂,表人才也是很多的,僻如曹仁,曹洪,曹纯,曹休,夏候家也是人才济济,夏候家二兄弟,还有子待。

    曹操祖上是姓夏候的,曹操的父亲被过继给大太奸曹腾,就改姓曹,曹家跟夏候家利益是一体的,忠诚度很高。

    前方打仗,曹操也不敢搞大鱼大肉,条件也不允许,古时开军事会议是边喝酒,边吃肉,有灵感,有气氛。

    酒还是有的,肉就是那种肉干就酒,排队还是有讲究的,曹操坐正中间,荀彧座左边首位,荀攸坐左手次位,荀攸是荀彧的侄子,所以座次位,荀攸又是战略在师,荀彧是内政高手,一个专搞打仗取胜的方法,一个专搞后勤,这两个人算得上是曹操重要的依仗。

    座左手边第三位,第四位是谁,是毛阶,刘晔,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后世不出名,完全是曹操的当芒掩盖了才华。

第一百六十四章 曹操开军事会议,谋士各有见解() 
刘晔是谁,发明投石车的文臣,这个人还有一点非常力害,每料必中,跟诸葛亮有一拼,后来荀彧死了,他就成为曹操的重要的谋士之一,许劭的评论是有佐世之才。

    曹操的光芒太盛了,盖过了他很多的人才,僻如荀攸,郭嘉,刘晔,满宠,毛阶等等,荀彧比他侄子出名,是因为他是个内政高手,提出了几大治政之策,可圈可点,属于总经理,使曹操快速的掘起。

    荀攸战略大师,规划战局,郭嘉战术大师,临战奇谋不断,知人心,善变通,刘晔洞察根本,有识有见地,满宠治政,政务,守城皆有不错的能力,毛阶正直能吏。

    郭嘉大概是易先生的百家里提到,家喻户晓,天生鬼才郭嘉,那有毒士之称的贾诩,他的光芒历史上记载有几点。

    第一点叫郭,李反攻长安。

    第二点曹操征张绣,差点把曹操干掉了,守住了曹操三次进攻。

    第三点袁绍跟曹操官渡之战的时候投了曹操,解决了曹操的后顾之忧,刚好那个时候孙策也挂掉了,宛城这个地方是拒守刘表出兵的咽喉位置(这简直是曹操的幸运之年。)

    第四点阻拦曹操不要发动赤壁之战。

    第五点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巧妙的解决了曹操坚难决择。(这个后面详细讲)

    第六点不结党私营,做个缩头乌龟,官至太尉,终得善终。

    至于第七点是在提拔人才方面,外交贡献上,郭准挡了诸葛亮十几年,在民族政策上和匈奴,乌恒问题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小说,不是正史,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一点上进行想象。

    公元200年,曹操文武集团人才济济,是没有一个诸候可以比拟的,袁绍的四大谋士,四大庭柱对于曹操来说那都只是为他准备的,袁绍不会知人善用,而是刚愎自用,不进忠言,自以为是,骄纵自满。

    郭嘉是在袁绍那边呆过一阵子的,他提出了十胜十败论,这个是非常有名的,跟隆中对差不多,曹操也拿不定主意跟袁绍来场大决战,这个战争风险太大了,而且很多朝臣也是反对的,郭嘉在军事会议上抛出这个观点后,就像是一个舆论炸弹,给曹操的文,武集团打了一个强力剂,吃了一颗定心丸。

    曹操坚定了和袁绍大战的决心,同时曹操内部空前团结,朝中旧臣给袁绍写投降信也是有的,不过都是一些对曹操有成见的士官。

    曹魏集团大小官员数百名,多多少少是会有一些人打着投降的心思的,这个是必然的,但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和武将,这个时候是空前团结的。

    右手边座着谁,首位是郭嘉,下手位是蓝华,第三位,四位是孔融和董昭,孔融大家都熟,北海相孔融,小学的时候课本就有他的典故,叫孔融让梨

    董昭是谁,董昭这个人不是董承,跟董承没半毛钱关系,虽然都姓董,一个国舅,一个是迎曹操接献帝的重要谋臣之一。

    这个人原来是投袁绍的,后来袁绍轻视他,就转投了张扬,献帝路过张扬的地盘,董昭就叫张扬跟曹操联合,放曹操过路。

    董昭觉是张扬这个家伙不怎么地,就跟献帝一起东归到了洛阳,又跟曹操一起谋划将献帝迎为了许昌,曹操迎献帝也是曲折重重,这段我们跳过了,怕时间线有点乱,其中功劳比较大的就是钟繇和董昭。

    钟繇被任命了司隶校尉,守长安城,防刘璋,马腾,韩遂,张鲁,负责防守西边军阀,进行外交劝降,钟繇做这个司隶校尉也是非常合适的位置,钟繇没有参加重要的官渡大战,还有谁没有来,陈群,程昱,也没有来,陈群当时是辞官了。

    陈群是负责曹操的军纪的,这个人跟曹操举报郭嘉,说郭嘉作风有问题,曹操没有处置郭嘉,同时又奖赏了陈群,陈群不爽,就找个借口辞官了。

    程昱负责许都的暗卫,当时叫暗卫,后来就改成了锦衣卫,程昱是总头头。

    在下手的两边座着就是夏候敦两兄弟,曹仁,曹洪,曹纯,于禁,李典,乐进,至于许楮在大帐外面喝酒,徐晃投了曹操后被封为校尉,领一营兵马,没有过来开会,是曹仁的手下。

    张辽也没有来参加官渡之战,他在防守曹操的大后方,防江东来偷袭。

    讲了这么多,开始讲正题。

    曹操说军粮不够了,大家讨论,这个仗还要不要继续打下去。

    曹操觉得这个仗打得太苦了,袁绍拿出对付公孙瓒的那一套,大军压进比耗资源,袁绍跟公孙瓒就这么打的。

    围点打援,围你主力,然后打你粮草运输线,比拼战争物资和心理压力,你说袁绍不会打仗,那是不对的,袁绍打仗是很力害的,假如不力害,他也不会在短短几年之内打残张燕的黄巾军,把那个自称天下无敌的白马将军公孙瓒打的龟缩在易京不敢出来。

    曹操天天愁没有饭吃,袁绍则军营里开parrty,曹操是不想打了,因为过军粮支撑不到半个月了,再打下去假如不能取胜,到时后撤,被袁绍几路追击则会损失惨重。

    曹操眼睛扫了一眼众人,荀攸首先开口说话:“主公,我等再坚持些时日,便会有粮草运到。”

    曹操又望向其他人,荀攸心想,曹操看不到胜利希望是有点不想打了,至于袁绍内部发生内乱的事情,那都是飘无虚渺的事情,再打下去,又要强征粮草,说不定自己大后方首先就乱起来了。

    谋士都各想对策,孔融见没有人接话,自告奋勇的讲道:“我愿去袁绍去议和。”

    曹操心里好笑,讲道:“文举以何条件相许袁绍?”'

    孔融道:“我们共奉天子便是。”

    曹操道:“不知如何共奉?”

    孔融道:“他乃要献帝,我等让给他便是。”

    郭嘉道:“主公,不可。”

    孔融不语,蓝华望向孔融一眼,心想: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孔融,梨都能让,皇帝自然也不稀罕。

    郭嘉道:“公还记得十胜十败否?”

    曹操道:“未曾忘记。”

第一百六十五章 郭嘉十胜十败论,蓝华献计策反许攸() 
十胜十败论(刘邦,项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您知道的。汉高祖只有智力胜过项羽,但是项羽虽然武力强大,最终还是被刘邦逼的在乌江自刎。现在袁绍有十败于您,您比他有十胜,袁绍虽然强,却不能把您怎么样。袁绍礼仪太多,您自然得体,这是道胜于他;袁绍以反叛力量统天下,而您则复兴汉室用来统帅天下,这是义胜于他;东汉灭亡在于对待豪强过于宽纵,袁绍以宽济宽,不能整饬危局,而您拨乱反正,以严治政,全军上下都依法行事,这是治胜于他;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而内心则多疑,用人却怀疑他,所任用的只有亲戚朋友,而您用人时表面上简单容易却内心明白清楚,用人从不怀疑,只要有才就胜于他,不在乎离您远或近,这是度量上胜过他;(别人提意见时)袁绍有很多谋略,却很少下决定,失败在下事很慢,而您有计谋就实行,应变能力无限,这是谋略胜过他;袁绍谈论、让物用来提高名誉,会吹捧装裱自己的人大多投靠他,而您用诚心对待别人,不为虚荣,忠诚、正直、有远见的人都愿意为您所用,这是道德上胜过他;袁绍见到人饥饿寒冷,忧虑地讲着他们,在脸上就可以看的出来,他所看不到的,却忧虑不到,目前的小事对您来讲,有时会有疏忽,到了大事时,与四海的情况相连接,给他们恩赐,都超过袁绍的声望,即使看不到,但忧虑都是完整的,这是仁胜于他;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迷惑造乱,而您用道德统治下士,邪恶的事不能行使,这是您明智胜过他;袁绍无法分辨正确和错误,而您认为正确就用“礼”来推行它,错误就用法律来纠正它,这是文胜于他;袁绍善于虚张声势,不知道用兵的重要之处,而您用少克制多,用兵像神一样,士兵都依靠您,敌人害怕您,这是武胜于他,曹公有了这十胜,所以击败袁绍没有什么可难的。)

    郭嘉道:“主公可叫荀文若去许昌征粮,不过月余,便有粮草运到,若是现在大好机会不抓住,打持久战就很难。”

    曹操点头,回去征粮草,也是一个办法,只是怕大后方出问题,曹操又望荀彧问道:“不知文若可征几月粮草。”

    荀彧见曹操问到自己,答道:“可征得大军一月粮草。”

    曹操皱眉头,心算,现在八月,若是征得一月,这仗也不过打到九月中旬。

    曹操问:“我三州之地,为何只征得十万石粮草?”

    荀彧答:“皆种夏粮,六月战争,刚征数十万石。”

    曹操叹气道:“有劳文若。”

    荀彧道:“我明早便启程回返征粮。”

    曹操点头,望向蓝华,蓝华闭目沉思,曹操望过来,蓝华不知,他正想着事情,想什么,想着历史上不是说许攸会来投曹操的吗,怎么还没来?

    曹操见蓝华不作声音,问道:“文和可有策法。”

    蓝华见曹操提到自己名字,睁开眼睛说道:“主公,恕我失礼。”

    曹操道:“无妨,不知文和可否有计?”

    蓝华肚中早有腹稿,讲道:“奉孝所言极是,我等再坚持些时日,自有转机。”

    曹操道:“袁绍围打公孙瓒几年,也未曾有所转机。”

    蓝华道:“许攸可是主公好友?”

    曹操道:“正是!”

    蓝华道:“主公可识得许攸为人?”

    曹操道:“识得。”

    蓝华道:“那便是好,我有一言,当入不得他人之耳。”

    曹操心喜,当知有料,讲道:“我侧耳来听。”

    曹操起身,走近,都言贾诩毒士也,当有毒计教之,当可一试。

    曹操侧耳相附,蓝华低声讲道:“可叫人写信一封交给监军审配,揭发许攸贪墨军资,审配必会向袁绍进言,此大战之期,袁绍必会拿下许攸,我等再叫一人去许攸耳边吹风,他必会来投。”

    曹操连连点头,他知许攸为人,这计当是不错,只是结果如何当去一试,成与不成,当看造化。

    曹操回位,脸上露笑,此等计策,当是不能与众人讲,说不定第二天就被袁绍知道了都说不定,只是亲信秘密实施。

    蓝华又道:“袁绍军纪散乱,谋士各有派系,不出月余,必会生乱,我等只需坚持数日,必有转机。”

    曹操道:今天会议就开到这里,大家都散了吧。

    蓝华走时,曹操叫住了他,两个人共同商议细节问题,主要是策反许攸来投,策反一个人不容易,许攸不可能单身一人来投曹操的,要投的话也是全家来投,许攸犯个事,最多被袁绍凉到一边去,只要官渡大战打完了,袁绍气消了,又会招来了,许攸又不傻瓜,曹操得到了许攸就能打败袁绍吗?

    多了一些胜利的机会,八百兵马敢击重兵把守的乌巢吗,曹操还是亲自带兵,那么胜负的关键是什么?

    曹操给他的承诺,首先许攸家人没有危险,许攸没有后顾之忧,曹操急需得到袁绍的致命弱点,决定这一场大战的胜负关键。

    颜良,文丑被关羽斩了,袁绍要杀了刘备,刘备找个机会跑了,大家说刘备为什么老是关键时刻就跑了呢。

    刘备第一次在曹操那里跑了,衣带诏事件没有被波及,占了徐州,被曹操抽空又打跑了,刘备投了袁绍,又感觉得到了危险,请命去联合刘表出兵攻曹操后方。

    当时有比刘备更合适的说客吗?

    没有,刘备跟刘表是宗亲,刘备这个人能说会道,素有英雄之名,他去做袁绍说客是最合适不过的,所以刘备成为了首要出使荆州的关键人物。

    刘备是没有这个能力完成这个任务的,刘表要出兵早就出兵了,刘备去做说客同样也是说服不了刘表的。

    刘备在古城与张飞汇合后,身边就有了张飞,关羽,赵云,周仓,谋士有简雍,孙乾,糜竺几个人。

    古城算一个县城,刘备知道是守不住曹操来攻的,而且这个时候主动出击才是正途,刘备带着一大队人马,大概有二三千人这样子,去荆州做说客。

    刘表接到这个消息后,就开了一次会议,刘表的文官集团还是蛮丰富的,有蒯越,蒯良,韩嵩,伊籍,傅巽,邓羲,王粲,刘先,蔡帽数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士家豪门,家族显赫,知名人士,这些人有没有本事,答案是有的,除了伊籍,傅巽这两个名气稍小一些跟了刘备之外,其他的后来都在曹魏做了重要职位。

    荆州当时是非常大一个州,鱼米之乡富饶,包括了我们现在湖南,湖北,河南部分区域,兵家必争之地。

第一百六十六章 刘表开座谈会,荆州势力() 
刘表被称为八骏之一,刘表身高八尺,长的英俊,参加运动会的时候被评比为八骏,八骏就是八个帅哥,古时候也是认颜值的,就跟现在咋们选美大赛一样搞评比。

    刘表后来又被冠了一个称号,八顾,八顾大概意思品德高尚,以身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