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袁绍说开打也没有那么快,他要准备粮草,要调动兵马,后勤工作由许攸,沮授,郭图,田丰四个人负责,审配,逢纪开始调动,集结军队。

    高览,张颌带兵并州来集结,颜良,文丑带兵从冀州出,总共兵力二十万,征得粮草二百万,这是做好了一年的战争持久战。

    这一准备就用了二三个月,大概是公元199年三月,袁绍的兵进黎阳,曹操二个月前就收到袁绍集结军队准备来攻打自己的消息。

    曹操开了一个军事会议,这个军事会议的规模也很大,谋士差不多都召集齐了,。

    曹操说:袁绍现在集结几十万大军来打我们,大家拿个主意,我们该怎么打这场战争。众谋士心里都有腹稿,曹操和袁绍早晚要发生一场大战,来决定北方霸主地位。

    在场的有哪些人呢?

    尚书令荀彧,尚书令相当于国务办公厅主任,职责大概就是参政务,百官之长,位于三公,丞相之下。

    待中荀攸,待中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参军机,国家顾问。

    军师祭酒郭嘉,这个职位是曹操想出来的,这个职业相于现在的军队的总参谋长。

    五官中郎将程昱: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军法委员监检察长,监察百官。

    少府孔融:九卿之一,掌皇宫财政的。

    当然在场的还有毛阶,刘晔,满宠,钟繇,陈群,这些新贵,大将有夏候敦,曹洪,曹仁,曹纯,于禁等等。

    还有一些重要将领则驻守城池,没有招来,僻如夏候渊,关羽,张辽,朱灵,于禁,李典,乐进,徐晃等等,没有招来开会,要防守城池,这个战略部署是属于丞相参谋部制订后再叫一上将去调兵遣将进行集结。

    曹操发话了,大家都要出谋划策,荀彧身为行政长官,他最有权先发言,荀彧道:主公不要太多担忧,袁绍这个时候发动战争是想在咋们兵乏粮缺的时候跟咋们进行大战,主公切不可退缩,我们是无路可退的,他想跟主公打大会战,我军就跟他一战定输赢,这是一个好机会,不能错过。

    曹操说:这仗不好打,袁绍兵多粮足了,我军的兵力不足,战略要地皆要防守,一要防张绣,二要防刘表,三要防孙策,说不定韩遂,马腾这个时候也要出来打长安,我军现在能和袁绍大战的兵马不会超过十万。

    大家都低头思索,孔融见没有人说话,他就开始讲了,他是主和派的,战争一响,黄金万两,要钱等于要命。

    孔融说:这种战争需耗费大量物资,伤亡很多士兵,朝廷现在也不富裕,年年征战,国库空虚,咋们跟袁绍谈判,先发展几年再发动战争,我军兵力处于劣势。

    程昱说:我们能给袁绍什么好处,他才不会发动战争?何况一个逆贼来打咋们,咋们跟他讲和,这说不过去,他能提的条件,就是献帝,就是曹公投降于他,这种谈判是不存在的,袁绍即然发动战争,曹公只需用献帝的名义发告天下,袁绍为反贼,我想没有一个诸候敢出兵帮他的,我们出兵征讨逆贼有一面正义的旗帜,得到百姓,士家的支持,这场战争虽然难打,但是最后的胜利还是会属于我们的。

    毛阶说:我赞同程昱的说法,我军兵力少,粮草储备也没有袁绍的充足,但是我们的兵马是一支平叛的正义之师,肯定能打败袁绍的,想当年曹公举义旗,不过数载便平定了三州之地。

第一百五十八章 郭嘉议战略,官渡大战实力对比() 
孔融说:袁绍有许攸,沮授,田丰,郭图四大谋士,又有逢纪,审配两个军事天才,颜良,文丑,张颌,高览四庭柱,我军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袁绍拥四州之地,带甲百万,粮草无数,我军十万兵马如何是其对手。

    荀彧说:话不能这么说,别只看到对手的优点,他缺点是很多的,特别是袁绍这个领导,是没有曹公会领导和用人的,袁绍内部矛盾重重,军纪缓散,谋士们政见不一,我军只需要找到其弱点,逐一击破,袁军必会溃败。

    孔融说:我对比一下,曹公打个张绣打了好几次都打不下来,袁绍没用几年就打败了公孙瓒,又清理了冀州的黄巾贼乱和地方军阀,将四州之地治理的紧紧有条,这个武略是我们比不了的。

    荀彧说:袁绍兵多粮足,其兵不精,污合之众,田丰虽有谋略,其人刚直犯上,必会得罪袁绍,袁绍必不会进其言,许攸贪而不专,审配专权无果,逢纪这个刚愎自用,郭图小人也,如何是我等对手。

    荀彧是管政务的,对这个事分析的入目三深,确实后来发生的剧情跟荀彧猜测一模一样,荀彧不愧是曹操的首席政务官,打仗打的就是资源,打的是财政,打的是后勤保障。

    曹操的这仗打的是很辛苦的,如果官渡之战输了,曹操的结局会怎么样,袁绍也不会最终取得北方的霸主,即使曹操从官渡退兵,还是会赢得跟袁绍作战的最后胜利,这个是必然的,曹操集团有这个能力。

    曹操官渡之战赢了,大家看不到曹操打持久战的历史剧情了。

    曹操笑道:荀公若之言正何吾意,不过我军跟袁绍进行一场大决战,后方防守问题怎么部署。

    郭嘉道:这个主公可以放心,刘表座谈客尔,不足为惧。

    我们分析一下,刘表为什么在曹操和袁绍官渡大战的时候不出兵。

    第一点:曹操以献帝的名义发动对袁绍的战争,是平叛,袁绍定义为逆贼叛党,曹操是代献帝平叛,名正言顺。

    第二点:刘表出兵相助袁绍,那刘表也成了逆贼。

    第三点:刘表重名声,没野心。

    第四点:军事上没有一个独立大军的人才,没有占领舆论高点,他的两个主要的将领一个文聘,一个是黄祖,刘表是很难指挥得动他们的,曹操没有称公,称王,这个舆论不好编造,后来曹操称公了,诸葛亮才把曹操定义成曹贼,称公那是只有皇帝的儿子才有殊荣,曹操称公就失了道义。

    郭嘉又说:孙策这个人比较轻率,他会趁我们和袁绍大战的时候来攻打徐州,不过主公不用担心,孙策的军事行事,可能是他自己一厢情愿,江东士家肯定是不会支持的,他能出兵不会超过一万兵马,只需善守将士守住重要的城池,孙策不得进必然就会退兵了,孙策这个人身为主公,常不设防,又轻慢士家,用不了多久,必会被人暗算,孙策一死,这江东没有几年是不会发动对外战争的。

    郭嘉又分析:张绣会不会从宛城出兵偷袭我们,我认为不会,张绣虽然和我们有过节,但是他的谋士贾诩是个聪明人,他肯定会我军与袁绍大战的时候和张绣一起投靠主公,以换来主公对他们的重用和原谅。

    曹操说:若是如郭嘉所言,我后顾之忧皆去也。

    钟繇道:我跟马腾,韩遂素有交情,我可以写信一封,叫他遣子来质,两人也是忠于汉室之人,若是我亲自书信,定会来投。

    曹操道:如此甚好,我许你个司隶校尉,驻守长安城,全权处理这个马腾,韩遂招降的一切事议。

    钟繇领命,拜谢。

    曹操又问荀彧咋们可以征集多少粮草。

    荀彧说:十万兵马,三十万石粮草,钱数百万,可供三个月的战争物资。

    荀彧说的十万大军是包括了运粮的苦差,杂兵,精兵,战马等等,所谓的十万大军,大概是五六万士兵,二三万苦差,苦差就是背粮食的,搞建筑的,二三万杂兵,杂兵的装备就差了一个等级,连草席甲都没得装备的壮力,精兵大概就二万左右,嫡系部队也就万人。

    这就是曹操官渡之战的整体军事实力,号称十五万大军,搞后勤,打杂,背粮食,挖坑的壮力二三万人,战兵六万人,杂兵数万,骑兵凑一凑也大概在四到五千左右。

    袁绍号称七十万大军,其实是也那么多的,大概人数是三十万左右,三十万兵马里面还有水分的,袁绍这个人爱面子呀,为了凑量拉壮丁来充数,战兵也就十五万左右,骑兵大概万人,十五万战兵,还有二三万兵力分布在这个官渡附近的城池里守战争物资,还有二万多兵马打游击。

    官渡之战袁绍三十万大军,一半是壮力,一半是战兵,这场战争是曹操六万战军,五千骑兵,对战袁结十三万步兵,一万骑兵。

    袁绍大军集结完毕,准备月初发兵,田丰几次劝进,不得见,公元199年四月初,袁绍校场点将兵发延津,田丰披头散发,不知道从哪里冲出来,抱着袁绍大腿求袁绍杀了刘备,停止发兵。

    袁绍抽出剑来,当场要杀了田丰,沮授跪地求情,刘备也跪地求情,袁绍就卖了个面子,没有杀田丰,就叫士兵将田丰关押在邺城的大牢里。

    袁绍领着三十多万人马就往延津出发,颜良,文丑为前锋打头阵,高览,张颌,高干为中军慢慢开动。

    话分两头,蓝华跟司马荣成亲,以有一年有余,蓝华在三国找到了自己的家的感觉,司马荣怀胎十月,难产而亡,蓝华悲愤不已,留下一子,蓝华将其取名为贾穆。

    蓝华心中的偶像便是岳武穆,便其一字作为自己长大的名字。

    蓝华又叫段煨将张角家人送来,一起照顾,曹操几次征张绣,皆无敌而返,蓝华与曹操打了几仗,各有胜负。

    胡车儿在与曹操的战争中,被夏候渊弓箭射杀,蓝华损一妻,损一侄,曹操则损一个儿子,一个侄子,一个大将。

    蓝华经过数月的悲伤之后,重新振作起来,事情还有很多需要去做的,蓝华时感力有不济,在这群雄争霸的乱世,活下去是第一法则。

    蓝华有空便去探望一下司马徽,诸葛亮年方十八,在刘表处谋了份差事,做了一个县令主薄,司马懿被周仓关在嵩山一寨以有数月,蓝华一直犹豫不决,是否杀了此人。

    年前蓝华叫祝公道之弟祝公明去刺杀孙策,想改变这三国之势,祝公明化身曲阿小将行策孙策,奈何孙策命大逃过一动。

    蓝华杀曹操的计划也是落空。

第一百五十九章 蓝华遇左慈,知因果() 
第一局蓝华掌农民军局,以张角身死而告终,第二局蓝华变身贾诩掌军阀局,以董卓身死而告终,第三局蓝华掌献帝局,以郭,李二人内斗而告终,第四局蓝华掌杀局,孙策,曹操皆是死里逃生,蓝华以失败告终。

    第四局蓝华掌蝴蝶局,诸葛亮与司马懿,二人是三国时代最重要的两颗棋子,若是一子没,这三国时代会变成什么样子,蓝华不敢想象。

    至少在蓝华的手上,现在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蝴蝶,他犹豫不决的原因,正是因为他搞不清楚这个历史会不会变得更糟糕,也没有人去告诉他。

    他并不是神,如果神,任何因果和线性的运动规律是可以通过推演和计算得出未来的样子,他不行,他只是一个凡人,他不会轻易的去杀任何一个人。

    那些曾经另他骄傲和自豪的超前意识和历史观也正误导他走和歧路,他发现越是挣扎,这张网收得越紧,就像是这个历史由他在进行创造,他是上帝的一个宠物猫。

    或许是轴心,每个零件都楔和在一起,如果没有他传授张角的世人平等的观念,没有传授他所谓一十二条教义,三十六条教规,或许这个天下还是好好的,天下诸候也不会战争。

    又或者不是因为他为董卓所用,董卓也不会入京,洛阳也不会烧毁,又或者他不叫郭,李反攻长安,太多的或者和如果。

    因为生存,蓝华一直在挣扎,一切就好像注定和冥冥中自有天意,他没有答案,他觉得司马懿应该杀掉,但他丝毫没有杀司马懿的冲动跟情绪。

    这或许就是一种不可逆的历史建造效应,因为看上去无懈可击,他甚至想有一天有人告诉他,是要杀了诸葛亮还是司马懿,这个世界就安静了,老百姓也能幸福快乐,或者是没有战争了。

    蓝华没有答案,也没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做。

    蓝华往一路走,一路想,他正去往师尊祝公道的居所,今日是月末,曹操和袁绍都在准备调兵,来场大会战,张绣这里倒是太平,冷清的很,自从胡车儿死后,他身边只带了一个随从,蓝华每到月末便会上山送些肉,酒之类的。

    上山的路倒是好走,有石阶一层一层,蓝华行至半山腰,便遇一老道,大概七十岁左右,一身白色麻布短衫,衣上补丁数个,头发花白,躺你石阶之上,怀中还有一个酒葫芦,边喝边叹气。

    蓝华停下一石阶,离老道,不过数尺,眼观老道,心中思索。

    随从见有一老者挡住去路,见人来也不让路,走上去前,讲道:“这位老人家,您且让过,我等上山有事。”

    蓝华也不劝阻,他看这老道如何应对。

    老道叹道:“世间事,世人了。”

    老道说完起身,向山下走去,蓝华随从道:“真是个奇怪的老道。”

    待走过蓝华数步之远时,蓝华转身问道:“可是左慈上仙?”

    老道言:“哪是什么上仙,不过一糟老头罢了。”

    蓝华道:“我有一事不明。”

    左慈道:“我刚才已讲。”

    蓝华道:“我有好酒,前方山腰有一亭,我等边喝边聊如何?”

    左慈道:“也罢,即然你我有缘,当点化你一番。”

    蓝华叫随从在此等待,自己领左慈去山腰亭中喝酒聊天。

    左慈不喜席座,也不喜垂座,就是到哪躺哪,蓝华一脸无奈。

    左慈道:我葫芦里酒少,你且将美酒,给我灌满,蓝华接过,拿壶往里倒,一壶酒入葫芦未满,蓝华顿觉奇怪,又灌几壶,还是未满,蓝华一笑,再也不灌。

    笑道:你这空间之宝贝着实了得。

    左慈起身,手一伸,蓝华手中葫芦飞出,左慈稳稳接过。

    蓝华也不吃惊,因为早他麻的习惯了,无所谓了,奇怪的事情太多了,见怪不怪了。

    左慈道:“你为何不惊?”

    蓝华说:“我听于吉讲道,有何好奇怪的。”

    左慈道:“小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