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弥衡就走了,曹操众文武进言,弥衡目中无人了,主公为什么不杀了他,这个人对咋们团队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影响到咋们的内部团结。

    曹操说,我想到一个办法整他,不急,几天后,大家一起来看好戏。

第一百四十六章 曹操戏弥衡,董承来找刘备() 
三天后,弥衡前来,弥衡写了几篇出彩的文章,准备给曹操念上一段,又准备了对答曹操的问话。

    曹操不听他念锦绣文章,也不问他问题,曹操说:我的队伍里的谋士又能出策,又能上战场杀敌,现在诸候并立,咋们每天都要打仗,我们先考最基础的,你去外面击军鼓给我军壮威。

    弥衡说:你现在便去敲给你看。

    曹操说:你先去换件鼓手的衣服。

    弥衡直接把衣服脱光了,说:我们生下来就光着屁股的,别看着有些人穿着丞相的衣服,其实脱光了都那鸟样,说不定某人不如我这个鸟样。

    曹操大怒,当场要把弥衡拖下去砍了,孔融劝进,杀了弥衡,这天下的士人都说您没有容忍名士的肚量,你丞相肚里能划船,不跟他一般计较,就当放个屁把他放了。

    曹操说:呆在我这里,我待候不了,我现在跟张绣打仗,下个月我就收拾他,张绣肯定要找刘表结为联盟的,这个弥衡自诩聪明才智,不能曲就,我就派他去做说客,搞不定刘表就叫他不回来。

    弥衡这个人也比较傲气,第二天真的卷铺盖跟曹操去做说客去了,在刘表那里呆了个吧月,刘表不待见,叫他去找黄祖,黄祖同意他就同意。

    弥衡没办法,又跑去找黄祖,呆了几个月,看不惯黄祖,没耐心,老毛病又犯了,又开始瞎说,黄祖那是江夏郡最高行军政长官,你敢用话诽我,直接把他给剁了。

    弥衡这个人还是比较悲剧的,要是在治世,倒也是一个历史大文豪,遗作可以留给后人上上语文课本,可惜找死了,没办法,身不逢时。

    至于曹操是不是有心害了弥衡,我的结论是否定的,以下观点。

    第一点:曹操搞招聘工作也跟我们现在比较类似,咋们现在可以搞测试题,那都是非常科学的,汉朝不这样搞,汉朝时选拔人才都是士家豪门垄断做官,曹操打破陈规选人才,首先要看几点,第一你有没有服从能力,第二你有没有耐心,第三有没有忠诚,第四有没有智慧和武功。

    第二点:曹操叫击鼓,你马上应承,这说明你有服从能力,曹操叫你换套衣服,有两个选择,第一你不换找理由反驳曹操,曹操认可,说明你有应对各种场合机智,可以当个行军参谋一点问题没有,第二你去换件衣服去击鼓,说明你忠诚,专业,能屈能伸,不重其形,跟我曹某人是一路人,做个贴身秘书也是可以的。

    第三点:曹操派弥衡去刘表处做说客,是想有个对比,磨练一下弥衡的心性,这些臭老九(知识份子)去见识一下,你们所谓的汉朝廷的皇亲贵族和我曹某人比起来如何。

    第四点:弥衡心性转变,回到许都认个错,为曹操服务,曹操也会给他相应的位置,可惜弥衡一去就不返了,刘表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他一点也不笨,而是相当的聪明,直接送给荆州军阀黄祖那里去了,刘表的大军基本上黄祖把控的,这个以后再论。

    曹操准备下个月再去找张绣,休息一两个月,朝廷运行紧紧有条,这次他准备带郭嘉去征张绣。

    再说刘备,刘备正在菜园子里种菜打发时间,国舅董承经常来找他,刘备被封了豫州牧,左将军,职位还是比较高的,不这没自己队伍,也就是个空架子。

    曹操对他还是不错的,不过对皇帝就不咋样,皇帝在曹操眼里其实就是供养的一只波斯猫。

    董承今天又来找刘备,主要目的是想把刘备拉到自己那一派系里,董承入府后,在刘备的后院的菜园子里找到了刘备。

    董承道:“刘皇叔,怎么有雅兴在府上种菜,这都是下人才干的活。”

    刘备说:“闲的无聊,种菜养花。”

    董承道:“刘皇叔文武双全,空有一身抱负又无用武之地,要是献帝掌权,刘皇叔就有很多事干了。”

    刘备不接他的话,自己又没兵马,也没有政治资源,这个地方就像一个笼子把他关起来了,过不甚是不自在,不种菜养花能做什么,要是上窜下跳的,过不了几天就被咔嚓了,这点觉悟他刘备还是有的。

    刘备道:“国舅此来何事,请入内座。”

    刘备讲完,停下手中活计,往后院亭去,亭中有桌椅,刘备引董承入座,刘备府上只有两个佣人,关羽,张飞另住一府,曹操另有职位给关羽,张飞二人,倒是刘备成了闲人。

    两人座定,刘备倒水奉茶,桌上有点心可用,刘备道:“国舅请用茶。”

    董承端起茶杯,叹气道:“我哪里是什么国舅,不过是关在笼中的一条狗罢了。”

    刘备道:“国舅何出此言?”

    董承道:“曹贼挟天子,把持朝廷,无人敢有异言,这朝廷如他后花园,玄德有感乎?”

    刘备道:“国舅小声,隔墙有耳。”

    董承道:“玄德怕乎?”

    刘备道:“我等寄人篱下,皆要看人脸色也。”

    董承道:“玄德知献帝否?”

    刘备默然不语,董承又道:“曹操欺君,玄备不见乎?”

    刘备叹气,“我也知,但如之奈何?”

    董承道:“我等策反曹操近臣杀了他便是。”

    刘备道:“谈何容易,曹操近臣,皆是寒士,乃他忠诚之人,如何会受命于我等。”

    董承道:“我观你二弟,三弟皆有万人敌,近得曹贼身,一刀了结便是。”

    刘备道:“此事需从长计议。”

    刘备心里一万个***奔过,曹操是那么好杀的吗?杀了曹操这又乱成什么样子了,董卓之鉴历历在目,杀了曹操,谁去把持朝政,自己和董承吗,你董承可以做王允,我刘备自认没有能力做吕布。

    曹操可不是董卓,曹操手下有王佐之才,有奇兵之才,有战略大师,有虎将十几人,人才济济,你杀了曹操有什么用,马上就用人扶持曹操的儿子做个继承人,曹操大势已经成了,只有蠢货才去捅马蜂窝,只有董承这个蠢材才有这种想法。

    董承道:“不知玄德有何计策。”

    刘备道:“我自请兵外出与尔等相互呼应,曹操必然忌讳。”

    董承也知刘备想跑,这个人聪明的很,不上当,搞道义绑架对刘备没有什么效果。

    董承道:“玄德乃英雄也,曹操好不容易逮到你,怎么会让你跑路。”

    刘备低头,思索不语,董承见他无话,又叉开话题,“曹操征张绣,偷其嫂,被张绣差点砍掉脑袋,着实可笑。”

    刘备尴尬,刘备也好色,也喜欢听美人弹小曲,不过表面还是道貌岸然的,曹操不同,见到长的有点姿色的,丰满的就上,一点不讲究。

    曹操私德是有非议的,君子先正已身,才能正天下,曹操不讲究,好色便好色,从不遮掩有时候还公开跟下属们讲黄段子。

    只要搞得到钱,只能搞得到美人,只要能打败对手,消灭敌人,曹操一般不讲究,盗墓他干过,其他人就干不来,面子拉不下来,曹操打到哪就玩到哪,看到花姑娘那就先收了,曹操的儿子,女儿是很多的,没事就造人玩,至于打败对手,消灭敌人,不管是来投降的三教九流还是名士,寒士都收为已用,没有什么有色眼镜。

    不像士人高傲,看不起人,有阶级划分,就像后世也是这德性,开车的看不起骑自行车的,骑自行车的看不起走路的,走路的看不起扫大街的,自我优越感,曹操就没有这么情况,不讲究出身,不讲究私德,有才有能就用,而且能把你安排到适合你能力的位置上。

    刘备这个人一辈子装孙子,装着装着就习惯了,没办法穷怕了,穷人有个什么特点,没有什么大的理想,要不是蓝华说你利用这个皇家名片行仁义,跟高祖一样结交好朋友,你肯定能像高祖一样一跃成龙,也许刘备不知道在哪里卖草鞋。

    穷人的理想一般是别人给他的,他自己是没有的,曹操有理想,没蓝图,荀彧给他设立了一个蓝图,曹操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座标,刘备是有想法,没机会,这想法是小时候算命先生蓝华瞎编的,刘备就记在心里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内部矛盾不断,又征张绣() 
刘备也不知如何接董承的话,董承来找刘备的目的,是试探刘备的态度和立场,他并不天真的认为拥有仁义美名的刘备马上给你准确的答复,他要做的就是吹耳边风,鼓惑刘备去为皇家集团卖命,刘备可不是年轻时候那样热血沸腾,一点就着,刘备经历了十余载的磨难,受尽冷眼与不屑,看透人情冷暖,知道如何明哲保身,又最大的扼取自己的利益,他的理想是要坐华伞盖车,即使做不到刘邦那样,也希望有一天做到名正言顺的皇叔级别。

    刘备不愿意卷入这场政治斗争之中,没有把握的事情,刘备另愿去隐忍,刘备丝毫看不到董承这帮人能扳倒或者杀死曹操,曹操也是一个英雄人物,不比董卓,他拥有处世的智慧,一群顶级的士家智囊团聚集在曹操身边。

    皇派处于劣势,这些朝臣们没有事情可做,就会用心去经营权力,策反曹操的谋士,让自己这一派强大起来,就会话语权,有权力就会给家族带来丰厚的报酬和利益,搞政治皆是如此,权力就像春药,让人欲罢不能,人性便是如此,他可以让一个男人活得有成就感,这比征服一个美女,比得到爱情更容易上瘾,当然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征服美人,得到爱情之人的,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

    并不像现在这个社会,父系社会已经向母系社会开始转型,未来世界的主宰者变成了女性,这是必然驱势。

    在那个年代,体力活,脑力活都是男人的事情,小农社会模式,男人是主要的生产力,田地是生产资料,女人是附庸品,当然得到权力的女性除外。

    董承这帮人没事就去找曹操的谋士聊天,搞策反,一般是试探一下对献帝是个什么态度,要是忠于大汉的,那肯定是忠于献帝的,如果是曹操的铁杆粉丝那就没有什么好谈的。

    那些寒士对大汉没有什么感情,穷的劈里叭啦的,对这个国家哪有什么感情可言,曹操给了他们荣华富贵,又给了他们封候列将的机会,他们成为了曹操的第一批死忠铁杆粉丝。

    士族门阀为什么心怀大汉呢,并非他们读圣贤书,读的就变成了仁义君子,忠君爱国了,大汉关系他们共同利益体,这是一个家族传承。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家族的忠诚和名声是很重要的,家族都是靠这种忠诚去维系的,忠君爱国是一种信条,忠于曹操就不爱国了吗?

    不能这么讲,曹操这个大家族后来变成了超越刘氏家族的存在,曹操为什么没有做皇帝呢,不是不想做,是不能做,一大批士家门阀跟着他后面看着他,他不敢冒这个风险,第二大家都是因为你忠于汉室,跟着你的口号立的旗帜一起创业的,一起恢复汉室的,你篡汉是要背骂名的。

    那他儿子为什么就敢干,不是后来又被人篡了吗?这是偶然吗,不是,这是必然,因为在那个时候,大家没什么好比的,没有什么忠诚可言了,比谁的拳头狠,谁的力量大,曹丕篡汉丢掉了忠诚和名声,那么司马懿篡魏就变得明正言顺了。

    那个时候士家门阀变成了只忠于拳头,儒家的那套已经完全行不通了,乱了几百年,直到唐朝才稳定下来,唐太宗和魏征搞改革,才有了贞观之治,才有几百年江山,之前都是乱武的一踏糊涂的,那是丛林法则,反正乱的很,没眼看。

    郭嘉病死,荀攸病死,荀彧自杀,程昱罢官,毛阶罢官,孔融被杀,崔琰被杀,蓝华(贾诩),钟繇,陈群,都是实用主义者,得重用,蓝华闭门不出,不结豪门,官至太尉,钟繇只修书法,不问世事,其子钟会便是后魏重要的权臣之一,陈群修官制,九品中正制,最后也捞了个尚书令,深得曹丕重用。

    董承说了半个时辰,刘备只听不答,偶尔会应上两句,表示认同,关羽来找,董承起身离开,关羽对董承没有什么好脸色,并不行礼。

    关羽心高气傲,也没有什么朋友,自势甚高又自卑,只有刘备,张飞交好,若是交其他朋友,也是君子之交,关羽交友其一看其品,其二看其才,其三看身世,品德好,能力好,寒士,便相交朋友,情投意合,若是品德有缺,关羽不交,若是武不济,文不备,不交,若是出身高贵,士家豪强,也不交。

    关羽和张辽关系不错,张辽符合这三点,除此之外,历史上倒没听说关羽还有其他朋友,黄忠,马超皆是名门士家,黄忠乃是黄承彦,黄祖一系,同出黄香一脉,马超自诩是马援后人,糜竺也是富贾之家,关羽皆是瞧不起这几个人,虽是同为刘备重臣。

    公元197年,吕布占了徐州,刘备就去了许都奉天子,做京官,还做的很大,左将军,豫州牧,至于为什么得到这个官,那是曹操智囊团的杰作。

    天下未定,南有荆州牧刘表,益州有刘璋,曹操是希望刘备能作表率,至少在迎来献帝的二三年时间内,曹操是非常优待皇族的,后来为什么反感,主要原因是曹操不管怎么做,都换不来献帝,外戚,皇家贵族的信任,他们将曹操当成董卓,不干正事,只想夺权,即使曹操还权给献帝,这个国家会怎么样,也会被权臣搞得乌烟障气,曹家,夏候一族皆有灭族之险,至于那些迂腐的士家顶级谋士在治世都会被几个太监玩死,何况现在诸候并立,君子能斗得过小人吗?

    答案是不能的,军阀,权臣,外戚皆是大患,曹操能放权吗?

    不能,曹操只有不断的对外发动战斗,士人,外戚,才会收敛一些。

    曹操想打吕布前先打张绣,刘表和张绣可不是省油的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