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掠我中原之地,食我中原之人。”

    轲比能道:“我若为鲜卑一支单于,我定与中原世代交好,并要子孙不犯中原,你看如何。”

    太平起身,豪气冲天:“好,若我入得草原换来中原数十年太平,也是值得。”

    轲比能站起,“当受我一拜。”讲完便跑。

    太平哪能让轲比能跪拜,自己乃他妹夫,怕是折煞,太平双手去托,“不可”

    轲比能被太平托起,讲道:“我等择一好时出发,呼哈儿许我三百骑,我自有二百骑。”

    太平问道:“你如何打算?”

第七十一章 太平留草原助轲比能,蓝华回京劝李傕() 
轲比能讲道:“攻回王庭部落,聚我父旧将。”

    太平道:“你与我讲讲,现在情况。”

    轲比能道:“我等坐下慢聊,我当为你讲解部落时势。”

    二人重新坐定,若兰朵一旁似是再听,也不插嘴,轲比能坐下后,开始下往。

    “乌孙部离此地不过五百里,延迟骨候精兵数万,见我部水草肥美,便想占之,但又无法明抢,只能找个借口,挑起战事。”

    太平问道:“延迟部离乌孙部有多远距离?”

    轲比能应:“不足两百里。”

    太平点头,“你继续下讲。”

    轲比能道:“延迟奈叫度步根调我部精骑数千一起去攻一部落,自己又领一部趁我部空虚,夜袭部落,乌孙部死伤惨重,延迟奈击完我部,又与度步根夹击我乌孙部落数万精骑,我父战损,我领千骑而逃,到达此地只有二百余精骑。”

    太平道:“若是我等几百骑击延迟奈,怕也力不从心。”

    轲比能道:“我乌孙部尚有忠于我父千骑,我父交往好友当有几个,也可去策应一番。”

    太平陷入思考,数十息后,想到一策,开口便讲,“我等去找与你父有旧之部,承诺好处,牵制延迟奈大军,我等再回返击乌孙部旧地,再去围击延迟部落,你看如何?”

    轲比能道:“我有去求,但我父旧交,皆是应付一番,不肯合谋。”

    太平眼珠一转,又想一计,你且过来,“我有一计,当可成事。”

    太平所习也算鬼谷之术,纵交借力,横行造势,虽尚无经验,在这草原之地,倒也一往无前,所谓纵横便是势力之间合利为谋,相辅相成,三国便是如此魏攻蜀,吴必击魏,蜀攻魏,吴必出招,数十年相安无事,若是一方势倒,另一方则存之不久,这便是三国之势,纵横之势,推演如火纯青。

    半月之后,车队归返,太平不归,写信一封,叫胡车儿交给贾诩。

    胡车儿知劝无用,叫太平自己保重,带队而归,去时月余,回时只用不过二十天,倒也速度。

    车队一路无险,白波贼与流民,兵匪倒也不敢拦路,到达高陵城中,蓝华令数百人杂兵清点安置,足足忙活两日。

    蓝华心中虽有不舍,但太平长大,自已也只能放手让他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雄鹰翱翔于草原,倒也是机缘。

    蓝华拆开信笺,仔细研读起来。

    见信如吾,孩子不孝,不能常奉身边,我待河套呼延氏部落,识得好友轲比能,又识得一女,动了感情,以结百年之好,愿父亲成全。

    轲比能乃鲜卑乌孙部没落贵族,我留在草原,助他报仇血恨,重建部落,轲比能言若有一日成为鲜卑一支单于,便与中原世代交好,此乃也是我留在草原其一因。

    父亲常言,中原乃文明,礼仪之邦,草原乃野兽丛林,若是中原弱,草原之狼必会入侵中原,生灵涂碳,中原分,草原合,中原乱则无力去分化草原各方势力,则无力威慑草原群狼,此乃天道。

    留在草原之地,我当助轲比能收复部落,纵横联谊,助他成为草原雄主,若是孩儿有个三长二短,望父亲照料母亲及朝歌。

    敬此,若父亲有言,可书信于我。

    蓝华看完,拾起一空册,磨墨写字,着笔一刻,便写一卷,用手托卷,读起。

    父训:太平也快弱冠之年,为父不在身边,你且保重,若是思家,便要回返,在外行事,切记保命为主,只有命在一切皆有希望,也且记下两军为战,攻心为上,攻战为下。

    家中之事由我在,便也无事,等你弱冠,我便想让你娶了朝歌为平妻,让你随父亲东征西讨,怕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切皆是命,为父也不强求,虽有不舍,也无办法,只作支持于你,男儿当志在四方,为国为民,有所牺牲。

    草原之上雄主甚多,怕是南匈奴不过数十载,也会并于鲜卑,羌胡,南匈奴近汉,而汉朝势危,怕不出几载,汉朝教化便会从草原之地弱去,草原之地皆是实力为尊,弱肉强食更甚中原。

    轲比能若在十载能为草原雄主,其一必先有舍,方可拢牧民之心,其二必要公平,当取部落支持,数载不到,便有成效,你跟其身边,叫他若是势成,便与中原通商,助我等牵制其他草原势力,莫让草原之狼进入中原,中原乱且不在一时,若是恢复生产,天下太平,短则十载,长则数十载。

    为父所著三卷,你要常观,从中悟道,各人领悟皆有不同,但凡也是千变万化,活学活用,切莫自大,骄纵,至此。

    蓝华读完将竹策绑起,叫人快马送出。

    蓝华治政冯翊已有三月,谷物也是下地,只待明年秋收,便有可食,流民虽是米汤吊命,但也勉强过活,治安尚好,蓝华得五千战马,万匹耕牛,耕马,也是丰厚财富。

    蓝华以献帝名义向荆州刘表,徐州陶谦去信,二千匹战马换十万石粮草,五千匹耕牛换钱千万钱,只等回信。

    待换回粮草,蓝华再安置流民五万,凡事皆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踵而至,若是太急,怕是此地先乱。

    几日之后,蓝华便接上旨,叫他回朝,蓝华不得不回,他将政事交于许帽,带杨修与胡车儿与数卫回返。

    三日便到长安城中,还未坐稳,李傕便登府造访,府丁将李傕迎入客房相商,李傕入房便讲,“左冯翊,你干的好事。”

    蓝华不知所为何事,但也猜得出一二,朝中众臣怕又是背后使坏。

    蓝华道:“李将军,莫要动怒,座下相聊。”

    李傕不坐,嘴里发声:“哼”,脸上不爽,朝向一方。

    蓝华道:“可是朝臣使计?”

    李傕道:“你叫那我用皇甫嵩,朱儁,我也未亏待二人,他二人四处写信,叫诸候来征讨我等。”

    蓝华道:“我当何事,座下讲话。”

    李傕心中怒气未平,不过见蓝华不以为然,当知定是有策相交,便坐下胡椅听他解释。

    蓝华见李傕坐下,便问道:“他二人招何人来讨?”

    李傕道:“荆州牧刘表,徐州牧陶谦,幽州牧刘虞,后将军袁术,凉州马腾。”

    蓝华道:“我当何事。”

    李傕道:“我等粮草皆有不足,他等若一人领个数万兵马来讨,我等该如何应之?”

    蓝华道:“四人皆都是自顾之辈,哪有力量来讨?”

    李傕道:“马腾与韩遂已有兵动,号称十万,数月不到必兵临城下。”

    蓝华道:“二人何故有如此多兵马,怕是诈言,号称十万我看不过二三万,所持粮草必有不足,供应不上,长期攻战必有不足,你等只需坚守关隘二三月,二人必会退兵。”

    李傕道:“若是只有二人来攻,如左冯翊所言,当要战上一战,当一绝后患。”

    蓝华道:“不可,凉州铁骑有万,你等如何能敌,当要守关,守要,他等粮草不济,便会自退。”

    李傕道:“左冯翊是长他们威风,灭我等锐气,若是他等攻来,我等只守,其一世人皆知我等无能,其二怕是军中有应,放他等入关,我等一败涂地。”

    蓝华道:“你等只需叫心腹之力把守关隘,他二人如何能攻得下来?”

    李傕道:“皇甫嵩与那朱儁如何处置?”

    蓝华道:“你怎知二人去招诸候?”

    李傕道:“天下人皆知,如何我能不知,当是二人所为。”

    蓝华道:“这样如何,先罢了皇甫嵩太尉之职,切莫造杀,他等手上无兵,也是案上鱼肉,杀了反而不美,留着二人,他等门生众多,当能为我等治理地方,谋得钱粮。”

    李傕道:“也只能如此,何人可任太尉之职。”

    蓝华道:“你看周忠如何?”

    李傕道:“尚可”

    蓝华道:“我劝你等还是早回凉州,做个小校守着边关,倒也不错。”

    李傕道:“左冯翊休要再提此事。”

    蓝华道:“若是无事,你便先行告退,我也是眼困。”

    李傕道:“不知左冯翊车队往河套之地,可为我等带来粮草?”

    蓝华道:“我只能许你万石,一个月后,我与刘表,陶谦去换。”

    李傕道:“万石太少,至少五万石。”

    蓝华不语,心中愤怒,百姓皆活口艰难,十万石粮草可活百姓二十万二三月,去养五万士兵不过二月,二十万百姓一载便可纳粮五十万石有余,李傕此帐难道也不会算。

    李傕见蓝华不语,又讲道:“我也知左冯翊一心为民,我等现在也是困难,眼见士兵皆是饿肚,士兵怕又起祸事。”

    蓝华叹气,“我便许你五万石,你知我正在安置流民,只需三载,便有粮草,莫说五万,就是五十万石也会相允,你且让百姓生息几年可否?”

    李傕低头思考,“若是贾诩有了几十万石粮草,自己也会去养兵,与我等相攻,怕是纵虎为患,但此人现在也是帮手,不放任之,怕也是自绝后路,需留意一番才行。”

    李傕答道;“当是如此。”

    蓝华点头,“若是无事,你便回府,我几日后还要回返高陵治政。”

    李傕起身,“告辞”

    蓝华道:“不送”

    李傕被管家张靖送出府外,蓝华叹了口气,明白再去拜会钟繇与皇甫嵩,献帝也该见见。

第七十二章 献帝朝议,李傕廷上发威() 
次日一早,蓝华用过早饭,辰时三刻出门,赶着马车往皇宫,献帝此刻也是起身,朝廷势力分成三派。

    以董承为首的外戚集团,其下党羽有种辑,王子服,吴子兰,简称皇派,以黄甫嵩为首,其下党羽有朱儁,钟繇,周忠等人,简称治政士族,以李傕,郭汜为首的势力,其下党羽有樊桐,张济,杨奉,段煨,简称凉州军阀。

    三方势力各不相容,明争暗斗,李傕,郭汜掌控司隶军事,黄甫嵩,朱儁名望,门生也多,地方治政尚能运转,不致朝廷众臣饿死,至于皇派,无权无钱,总想搞事,李,郭不将朝廷放在眼中,无事便来欺负他等一番。

    献帝招贾诩皆是董承主意,董承乃献帝刘协国丈,牛辅原部将,和贾诩有些交集,皇党治政不行,每天意淫权力,想着策反李,郭部将。

    蓝华心中也是了然,此次被招,虽有不爽,但朝中事要,不得不来,冯翊政事烦忙,朝中些许人每日想着上位,控制权柄,不去调解一番,怕又要出事,蓝华车上叹气,“怕又是要乱了。”

    一柱香后,车来到皇宫,马夫停车,在外等候,蓝华下车,往殿中去,未央殿有百名士兵值守,宫中士兵皆以杨定为首,杨定乃李傕部曲,杨奉之弟。

    郭汜军马三万,郭汜兵马二万有余,二人有兵合计五万,内外城皆由二人所控,朝廷众臣想弄点动静,也是无法,只是行阴谋,行策反之事。

    前有董卓之事,李傕,郭汜虽是无能,但也非蠢货,众臣若有风吹草动,必会有人通报于他二人。

    蓝华走近,带刀校尉杨定见是左冯翊,弯腰问候:“左冯翊安好”

    蓝华也认识此人,此人是李傕军中将领,李傕与蓝华聊话之时,此人也有旁观,蓝华露笑,“杨定,朝中之事尚安否?”

    杨定回道:“倒也无事,只是众臣心中不安,常背后使诈,左冯翊也要小心。”

    蓝华道:“无妨,皆是为国之事,只是有些纷争,倒也无甚大事。”

    杨定点头,“听闻左冯翊在高陵治政,尚有成就,去河套一趟便有战马数千匹而回,比那些腐儒倒是强上许多。”

    蓝华讲道:“也只是多活百姓,多种粮草,我等也有饭可食。”

    杨定道:“献帝正在殿中等候。”

    蓝华抱拳行礼,转身入殿,殿中胡床之上,献帝靠座于上,台下有几人,正讲何事,蓝华也听不清,几人,蓝华也是熟识。

    蓝华快步走近,离献帝不及二丈便停,弯腰行礼,也不行跪拜,“左冯翊见过献帝。”

    献帝坐直,伸手上扬,“左冯翊平身。”

    众人停止讲话,看着蓝华,钟繇,李傕,黄甫嵩,董承皆是在场,蓝华扫了一眼,见几人脸上皆是不爽,怕是刚才又起争论一番,没有结果。

    蓝华直身,站在左侧,献帝道:“李将军言左冯翊甚有本事,朝廷也差良才,上奏封你个尚书,为我等选拔治政之才,你看如何。”

    蓝华回道:“我怕不堪重任。”

    献帝道:“无妨,尽力而为便可。”

    蓝华弯腰行礼,“谢皇上”

    献帝又道:“李将军言太尉黄甫嵩招马腾,韩遂来攻,要朕治他二人之罪,又无证据,我等商议,罢他太尉之职,你以为如何。”

    蓝华道:“当是可行。”

    李傕也知黄甫嵩现在可杀不得,杀了黄甫嵩,天下诸候,士人必愤,司隶怕是不稳,董卓便是滥杀,结果如何,诸候来讨,士人挖坑。

    蓝华又道:“黄甫嵩留在朝中,好为朝廷用命。”

    献帝点头,“现民生不振,百姓无食,当要重振朝纲。”

    黄甫嵩道:“我看天下皆乱,我等还都雒阳,号令天下,雒阳有数十万百姓,若是治理得当,不出几载也便能重现旧时繁华。”

    李傕走出,骂道:“黄甫老儿,你是何居心,怕是我等还都雒阳,诸候又要攻来,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黄甫嵩被骂,脸红耳赤,“你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