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葛亮想的到,司马徽算得出来。

    为什么这么讲,历史上司马徽去见刘备,讲过一句话,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时。

    司马徽和刘备交谈一番,从刘备那里得到了曹操的一些重要信息,才有感而发,曹操是个聪明人,是个雄主,不是王莽,项羽那种蠢货,才会有感而发。

    孔明得明主,刘备仁义,有志向,抢一两块根据地一点问题没有,曹魏政权这辆历史的战车,曹操掌控着方向,即使刘备得益州,得荆州又能如何?

    司马徽的无力感,感叹之言!

    曹操的智慧可能在郭嘉,荀彧,荀攸之上,驾馼权术,生存智慧等等。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政治蓝图。

    为什么三顾而出,我的结论有三点。

    第一点:政治作秀,突出刘备礼贤下士。

    第二点:鲜明对比,曹操请一次不出,就会放火烧山,刘备请一次不出,再去,再再去,直到请出为止,曹操不尊重读书人,刘备尊重读书人。

    第三点:政治信号,与荆州集团合作的低姿态和决心。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诸葛亮和刘备的一段对话,叫隆中对。

    隆中对的原文是这样的。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诸葛亮自我介绍,种田时喜欢唱歌,身高1。9米,以管仲,乐毅比之,别人都笑话我,惟好友崔州平,徐庶,深信不疑。

    管仲是谁?春秋时齐国的丞相,有法家千古一相之称。

    乐毅是谁?春秋时燕国的大将军,他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齐国七十座城池。

    大家为什么笑话他?

    你到处跟人讲以后要做丞相,要做大将军,肯定有人要笑话你了。

    诸葛亮的梦想,做管仲,做乐毅。

    徐庶是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是徐庶推荐给刘备的,需要刘备亲自去请,才能请得出山。

    刘备三顾乃见,即然见到了就开始请教一番,

    刘备:“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量自己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我们简单的理解一下。大汉将倾,曹操挟天子发号施令,皇帝无能为力,我自不量力,欲立恩信大义天下,然而我的智慧和能力浅薄,时至今日,以失败告终,但是我的志向还在,不知先生有什么办法?

    刘备这段话是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匡扶汉室,重振朝纲,清君侧。

    如果是你,你怎么回答?

    先整块根据地,然后守住发展,攻打曹操,打败曹操。

    刘备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智慧能力都不够,那具体的方法呢?

    诸葛亮给出了答案。

    军事战略:先占荆州五郡(荆州有七个郡),联合江东,先生存,再入益州,以益州作为争霸之基。

    备注:荆州八郡,南阳,南郡,江夏,荆南四郡。

    战略短板:江东不可图,孙权占江东已历三世,有天险可守,民心依附,曹操这个时候不能和他开战,不是对手。

    方法:为什么将军能得益州,将军是帝室之冑,益州刘璋暗弱无能,守不住这块根据地,益州将士思明主,将军信义著于四海,求贤若渴,将军入川后,可以占距益州作为帝王之基,南抚蛮夷,外结孙权,若天下有变,荆,益两路出兵,则天下可定也。

    

诸葛亮传(四)() 
    诸葛亮的隆中对非常著名,为刘备规划了未来几十年的国策,正是如此,刘备得以建国称帝。

    刘备听后热血沸腾,想归想,真正实施起来是困难重重的。

    刘备得荆州有几个条件。

    第一点:刘表死,刘琦任江夏太守。

    第二点:孙权联盟,共同抗曹操。

    第三点:曹操打败仗,退出荆州战场。

    第四点:三分荆州,曹操一部分,孙权一部分,刘备一部分。

    曹操占南阳郡,孙权占南郡,刘备占荆南四郡,联盟后,孙权占南郡借给刘备。

    诸葛亮的这个战略实施起来非常的成功,刘表是自杀,还是他杀,不好说,反正是死了,刘琦调任江夏太守,保存了实力,同时也让刘备收复荆南四郡,变得轻松,刘琮投降了曹操,也死了。

    缺一不可,如果刘表不死,直接投降曹操,刘备大概只能跑益州去,刘璋给个地盘让他住,叫他去打张鲁。

    如果刘琦不任江夏太守,刘备没有水军,没有收复荆南四郡的名义。

    刘琦是刘表长子,拥有继承荆州牧的权力,刘琮为次子,继承是不合法的,也得不到支持。

    曹操不吃败仗,一切都是枉然。

    曹操不占南阳,兵马全退走,也没刘备什么事情,孙权会占领荆州,只有曹操大军压进,占距南阳郡,孙权才会感到压力,把重心放在防守江东策略上,将荆州借给刘备。

    诸葛亮,鲁肃的政治蓝图都是三分天下,曹魏的智蘘团的想法呢?

    可能没有人想几年内,十几年内平定天下,没有好处?

    乱世建功立业,列将封侯,机会多多,天下太平有什么好处,曹操又不能称皇帝,曹魏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曹操不称皇帝,称皇帝区别还是很大的,曹操不称皇帝,大家都有一块遮羞布,匡扶汉室,重振朝纲,曹操称皇帝,大家遮羞布都不要了,诸侯都称皇帝,即使刘备,孙权被曹操收拾了,这天下叛乱再出英雄称王的多了去。

    诸葛亮出山后,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这个官职是刘备自已设的一个官职,相当于刘备的军事参谋长。

    刘备按传统封诸葛亮一个军师,有份无名,不够份量,其他官职都不适合,只有自设个响亮的名号,才能解决官职问题。

    刘备当时的官职是左将军,豫州牧,张飞,关羽是没有职称的,关羽有个侯爵,汉寿亭侯,曹操封的。

    在刘备那里就只有一个偏将军的称号,也没有士兵和谋士叫关羽偏将军,一般叫关将军。

    为什么曹操封关羽汉寿亭侯,古时候取名字,封什么都图个吉利,汉寿,大汉的寿命,关羽一死,曹操就挂了,汉朝就结束,可能也有这个原因,迷信,三国游戏就是这么玩的。

    诸葛亮被刘备封为军师中郎将,足见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关羽,张飞吃醋,不能说军师的坏话,我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诸葛亮出山时是公元207年27岁,火烧博望坡,是刘备烧的,公元202年烧的,诸葛亮投了刘备,都干了些什么事呢?

    出使江东,促成孙刘联盟。

    三国演义有一段,刘琦和诸葛亮关系很不错,刘琦问计诸葛亮,蔡夫人要杀他,有什么自安办法,诸葛亮说不知道。

    刘琦把诸葛亮请来,叫诸葛亮到楼上找书,然后把梯子抽了,诸葛亮下不来,刘琦说,你不帮助我,我就不给你梯子。

    诸葛亮没办法,讲了一个申生,重耳的典故,意思是叫刘琦出外避祸,刘琦向刘表自荐为江夏太守。

    不管是真是假,可能罗贯中写的时候,推测是常有的事情。

    刘琦任江夏太守,是诸葛亮的主意,还是刘表的主意,最终结论,刘琦需要去任江夏太守就对了,历史上重要的一环。

    诸葛亮最善长的是心术,而非军事。

    赤壁之战,诸葛亮的重要的功绩是作为刘备的使者出使江东,促成孙刘联盟。

    这也算功劳吗?简雍,孙乾也可以出使江东?

    孙权为什么要和刘备联盟?刘备啥都没有。

    诸葛亮出使江东,要释放什么信号呢?

    第一点:荆州集团全体投靠,支持刘备。

    第二点:能在赤壁战败曹操。

    第三点:三分天下。

    第四点:曹操不接受孙权投降。

    综合以上四点,孙权只好联盟,用鲁肃的战略,重新制订国策。

    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曹操收兵回朝,周瑜围攻江陵,收复南郡,刘备表刘琦为刺史,渡江收复荆南四郡,刘备与孙权联姻,借南郡给刘备,刘琦身亡,刘备领荆州牧。

    一环连一环,曹操也是默许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即然曹操也默许了三分天下,为什么没事就跑来打孙权呢?

    第一点:打孙权,不让孙权找刘备麻烦,孙权没有曹操来打,孙权就想心思打荆州。

    为什么这么讲,关羽怎么失荆州的?

    当时曹操没有攻打孙权,在指挥汉中战役,孙权就袭取了荆州。

    第二点: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但不认为孙权也是个英雄。生子当生孙仲谋,说的是生儿子,有孙权这么无耻有胆识就好了。

    第三点:曹操希望从后汉政权过渡到曹魏政权,他的敌人只有孙权一个,坚决的消灭的对象,刘备需要扶持,让他建立后汉政权的延续下去,苟延残喘,几十年后,投降曹魏或者是一上将兵进巴蜀,收拾益州。

    孙权攻打江夏用了八年时间,周瑜取南郡用了一年半时间,曹仁镇守,没有援军,最后曹仁突围退走。

    刘备攻打荆南四郡只用了半年时间,是刘备战争能力吗?

    显然不是的,关羽攻打长沙,张飞攻打零陵,赵云攻打桂阳,刘备攻打武陵。

    三国演义关羽攻打长沙,魏延斩杀了太守韩玄,魏延开门投降,张飞攻打零陵,是县吏巩志射杀零陵太守开门投降,赵云攻打桂阳,是直接投降了。

    三个城池都取的都非常容易,刘备攻打武陵,是诸葛亮用计取下。

    这简直就像演戏,刘备兵马只有一万人,分兵去取,一支队伍二三千人,攻打有三五千人驻守的城池,可能打得下来吗?

    很难打得下来,这就需要荆南四郡人脉圈子的提前策反工作,大家配合演戏,给刘备集团的四人大将功劳,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都需要功劳。

    取城之功,四个城池一人一个,诸葛亮取武陵城时还需要表演一下他的军事能力。

    创业需要什么?

    需要完整的策划方案,企业制度,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里就有赏罚制度,刘备集团里也有军功制度,如果想集团化,正规划,安排是很重要的。

诸葛亮传(五)() 
    诸葛亮就是这个操盘手,运营的非常成功。

    一个军事集团最难的就是分配利益,来保障将士的忠诚度,给他们奋斗的目标,保障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诸葛亮做到了,没有诸葛亮的时候,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就上,没有任何的规划,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没有明确的分工。

    刘备得荆南四郡后,生息二三年,就被张松,法正迎接入川。

    得荆州是诸葛亮,庞统,徐庶的功劳,得益州是张松,法正,李严的功劳。

    公元211年,刘备将荆州托给诸葛亮,刘备领庞统,简雍,黄忠,魏延,霍峻入川,兵马四万左右。

    公元214年,刘备攻打成都时庞统身亡,诸葛亮,张飞,赵云水陆并进入川,与刘备会和。

    公元214年秋,刘备劝降马超来投,刘璋出城投降,诸葛亮受命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诸葛亮干的是什么事情,萧何的事情,搞后勤,法正干的什么事情,张良的事情,军事参谋。

    庞统呢,韩信的事情,不过庞统死了,刘备没事的时候就哭一下。

    刘备跟法正出去打仗,诸葛亮搞后勤,诸葛亮治理蜀地,严刑峻法,施行仁治,诸葛亮入川后修蜀科。

    蜀科是什么东西呢?

    巴蜀科学,科学发展观的那一套,也称为法典,八务,七戒,六恐,五惧。

    听名字都觉得很吓人,当时巴蜀的法律,非常的严格。

    但是有一个人犯法,诸葛亮却重不追究,这个人就是法正,法正这个人瑕疵必报,经常打击政敌,有人告他状,说法正这人私德不好,法正就杀了人家全家,被告到诸葛亮那里,诸葛亮说这个人主公很重视,没有人的私德没有问题的,不要因为小的瑕疵而掩盖朴玉的光泽。

    法正的官职,护军将军,尚书令,诸葛亮的官职,军师将军,丞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