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臣们说:这才吃几天饱饭,就不知道怎么姓什么了。

    刘备说,我刘备以仁义立国,义弟被孙权杀害了,我怎么可能无动于衷,我要替义弟报仇,而且还要夺回荆州。

    即然大臣苦劝无用,大臣们说,你去打孙权吧,败了不要回来哭。

    刘备大军开动就后悔了,没有军事参谋,又没有虎将跟随,这要和孙权打了起来,输赢都是吃亏。

    但是刘备有另一种侥幸的想法,刘备希望曹丕出兵和他瓜分东吴和荆州的。

    刘备和曹操就有这种默契,刘备跟曹丕没有。

    刘备想最后只剩两家了,相当于刘邦与项羽之争了,楚汉相争,汉刘邦一统华夏。

    曹丕不这么想,你们两家使劲打,我座收渔翁之利。

    刘备后来病倒在床上,托孤诸葛亮,你之才能甚曹丕十倍。

    生曹丕的气,这玩意不是个东西,不如他老爹曹操万分之一,跟我一点默契都没有,这个白眼狼,眼中根本没有什么大汉。

    刘备真的准备跟孙权开战吗?

    刘备其实是不愿打孙权的,骑虎难下,不打不行。

    刘备也不是真打,雷声大雨点小。

    陆逊是看穿了才敢接这个茬,我不理你,反正曹丕不出兵打我们,我们向曹丕称臣,曹丕正看好戏。

    刘备为了显示自己的军事力量,军营扎成一片,十里连营,多壮观,吓都吓死你。

    孙权也怕呀,怕归怕,但不可能把荆州还给刘备!

    孙权要顶住压力,把压力全交给了陆逊。

    有人问孙权的时候,刘备几十万兵马压进,这是要灭了我东吴。

    孙权说:孤头疼,你找陆逊去。

    有人说,主公要不咋们把荆州还给刘备吧!

    孙权说:孤头疼,你找陆逊去。

    还真有人找陆逊来了,陆逊说,别急,我有破军之计,你们再等等。

    问急了,陆逊就跑军营去,把来找他的人,挡在外面,不让进。

    刘备大军跑来打孙权,见孙权怕的要死,不理也不见他,也不派来人和谈,刘备心里就慌了,什么情况,孙权不是应该派使者来,跟我谈判吗?把荆州还给我,让我退兵,给我个台阶下吗?

    孙权的使者没有人,打听消息的东吴士大夫跑过来问刘备,这有多少兵马呀?

    刘备说五十万大军。

    这个人说:不信。

    刘备说:来人带他去参观一下。

    这个人一看,十里连营,吓坏了。

    刘备说怎么样,没骗你吧!

    这个人说,您这是要灭吴呀!

    刘备说孙权不仁,休怪我不义。

    这个人也无话可说,回去了就给孙权施加压力,孙权说找陆逊去。

    这个人真的跑去找陆逊去了。

    陆逊说,你来找我什么事。

    这个人说,我去刘备那里了。

    陆逊说,怎么样。

    这个人讲,十里连营。

    陆逊说,好,我们去干掉刘备。

    可能就这样,一把火把刘备大营烧了个干净。

    刘备正在睡大觉,大营着火,四面都是敌军,脸都吓白了。

    刘备被将领拖着就跑,逃到永安,永安也不安全,又退到白帝城。

    刘备一败,脸都丢光了,本来这一趟就是为了面子来的,恐吓孙权,要孙权交出荆州,以后攻打曹魏,二路出兵,一统华夏。

    这下倒好了,以后只能跟东吴重修于好,慢慢发展,联合对抗曹魏。

    想到这里,刘备就气,咋一不小心就栽了这么大个跟头,以前是曹操惯着他,现在曹操死了,没有人惯着他。

    以前收复荆南四郡,那是诸葛亮的荆州人脉关系,以前收复益州,那是庞统,法正的奇谋妙计,益州的士大夫集团对刘璋的集体反叛。

    现在呢?把荆州士大夫集团,益州士大夫集团,得罪光了,跑来打一仗,本想捞点好处,现在赔的连底裤都没有了。

    没面子,太没面子了,这以后会被孙权,曹丕当作笑柄。

    一想到这里就病了,刘备想起刘表,袁绍时的处境,可能大家此时的心态是一样,一样的,袁绍输给了曹操,也是郁结于心,没两年就挂了。

    刘备打败了,能跟孙权联盟吗?

    联盟的话,自己这个皇帝没法做了,面子挂不住,后半辈子都成为别人的笑话。

    不联盟那就只能灭国了,不联盟说不定身边人就把自己给谋害了。

    刘备终于知道刘表当时死的时候多么痛苦和矛盾,自己也要经历同样的事情。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

刘备传(十七)() 
    刘备郁结于心,病倒了,没脸回成都,刘备把诸葛亮,李严招到白帝城来托孤。

    刘备病床上讲了一段话。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大概意思讲一些,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必能保家卫国,终定大事,什么大事?还定中原的大事。若我大儿子成器听话,辅之,如果我大儿子没有才能,你可以重新立个儿子当皇帝。

    刘备交待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不直接说,孔明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我任你为辅国大臣,辅助新皇帝,北伐中原,一统汉室。

    这才是一个皇帝应该讲的话,托孤嘛,就这么讲。

    刘备或换个讲法,刘备说你有很才能,我儿子当皇帝了,你辅助他长大,假如他以后有才能,你就辅佐他,假如没有才能,你就废掉他。

    而且这个自取是有很多歧义的,很多人理解成自已当皇帝,有些人理解成刘备还有二个儿子,刘永,刘理,从其中一个里面选择辅佐。

    意境又不同了,那我们怎么正确理解这段话呢?

    我的看法是双关语,刘备给诸葛亮的定位。

    刘备的死忠有哪些,关羽,张飞,诸葛亮,三个人,至于赵云,马超,魏延那些都是外来户,赵云过于耿直,马超有勇无谋,魏延鲁莽好胜。

    刘备给诸葛亮的定位是王佐之才,等同萧何,搞政治,搞后勤的。

    托孤给诸葛亮是最合适的人选,在刘备看来,诸葛亮正直,有能力。

    刘备究竟是不放心诸葛亮,试探一番,还是肺腑之言?

    这是一句双关语,我认为这是一句肺腑之言,若子无才,君可自取的意思是你自己干也行,另选我一个儿子辅之也行,随你便,信任。

    刘备的恨与绝望,恨曹丕不是个东西,又绝望什么?自以为技高一筹不会犯曹操赤壁之战大败的错误。

    刘备,曹操都没有赢,他们的敌人可能是整个时代,必然的一种结果,刘备不攻打东吴也是死,抑郁而终,被人骂死,攻打东吴只有战败一途,更没面子,也是一死。

    刘备,绝望,有心无力,才讲下此话,随便你吧,你愿意当皇帝,愿意辅佐,都随你,我累了,就这样。

    刘备弥留之际,只会讲真话,也没有心思再给诸葛亮下个绊子。

    诸葛亮涕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诸葛亮为什么哭呢,感动,因为刘备太信任他了。

    诸葛亮的回答,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用的是臣敢,而不是臣愿,臣敢大即表明诸葛亮的一种魄力,说明诸葛亮认为得自己是没有能力接手这种重任,但是刘备这么信任他,不行也得行,不行就亡国。

    后来的话意思就更好解释,我敢使劲的我力气,忠诚蜀汉,辅佐少主,保待操守,直到自己死去。

    刘备和诸葛亮对话,会引起疑问,是因为刘备的两个字,自取。诸葛亮的两个字,臣敢。

    刘备的自取表达了出刘备的信任,诸葛亮的臣敢表达了诸葛亮的决心。

    做到一个士大夫的修身齐国平天下,以正合,谋大道,成事在天,无悔人生一场。

    就这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

    也有人讲刘备生前,不怎么重用诸葛亮,刘备死后,诸葛亮辅国,扫清了一切政敌,大权独榄,名誉天下。

    我们在这里要搞清楚,诸葛亮的才能是什么?

    诸葛亮的才能是搞政务,外交,不是打仗,不是搞军事参谋,诸葛亮前期的功劳是出使东吴。

    诸葛亮是做后勤工作的,同期的有荀彧,历史著名的有萧何。

    不管是佐世之才,还是军事天才,不是说给你当什么官,就什么官职的,第一是要看军功,第二是要看需要性,法正是军事天才,奇士,刘备是要对外发动战争的,这个时候军事参谋的法正官职理所当然的要提到高位。

    法正两点都符合,法正帮助刘备定汉中,功劳很大,这个时期刘备强敌很多,将一个军事天才推上尚书令,护军将军的职位是很合适的。

    刘备在白帝城,走过了最后的人生,享年62岁。

    总结刘备这一生,巅沛流离,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打仗也是败多胜少,有了诸葛亮后才开始有了根据地。

    刘备得荆州环环相扣,非常的奇妙,而很多时候,这段历史我们将它归于历史偶然事件,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谋的成功案例。

    我们先介绍一下三位后起之秀,也是刘备的核心谋士团,徐庶,庞统,诸葛亮。徐庶是水镜先生的学生,庞统是荆襄奇士庞德公庞山民的侄子,诸葛亮是荆襄名士黄承彦的女婿,黄承彦又是刘表的姐夫。

    荆襄的上层阶层构造,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看出刘表的无能,另选一个人去扶持,这个人就是刘备。

    怎么让刘备得荆州呢?

    第一步:观察:派徐庶去投刘备,观察刘备为人,格局,领导能力。

    第二步:布局:将庞统派去江东投周瑜,帮助周瑜打败江夏黄祖。黄承彦劝进刘表,保两子性命,刘琦任江夏太守,刘琮继刘表位投曹操,刘表自杀。

    第三步:表演:刘备三顾茅芦请出诸葛亮,故意让曹操抓住徐庶老母,糜夫人跳井,甚至刘备连自己的儿子刘禅都送给曹操,使徐庶投曹营做卧底不至被曹操怀疑。不过刘禅被不识相的赵云救回来了,吓得刘备狠狠的惊摔了阿斗,大概那个时候阿斗刘禅摔出了一点问题,曹操也挺配合的,不杀赵云。

    第四步:联盟:孙刘联盟,共抗曹操。

    第五步:战术: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第六步:借口: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以刘琦之名出兵收复荆南四郡。

    第七步:夺位:刘备过江东与孙权联姻,与孙尚香结婚,关羽秘密杀害刘琦。其中关键点,曹操就那么容易上当吗?曹操为什么不接受贾诩的建议,搬师回朝,派大将驻守南阳,南郡,用离间计分化孙权,等个三五年,荆南四郡不战而降,孙权不战而降。

    有三点可能。

    第一点:曹操不准孙权降,只有开战,大家都有军功捞,这个从曹操写给孙权的信里就看得出来,与将军会猎于吴,而不是孙权孙将军你投降我,归顺朝廷。曹操压根就不想孙权投降,就要打他。

    第二点:输赢无所谓,打输了更好,十万士兵,死光都无所谓,反正七州之地大把百姓,输光了再招兵买马,打输了说明孙权很力害,下次打赢了,说明曹操更力害。

    刘备比曹操好不到哪去,刘备裹着樊城十万百姓,一起出逃,为徐庶母亲和刘备家眷给曹操捉住而找了块遮羞布,曹操聪明多疑,不这么干,徐庶还真没办法入曹营给刘备做卧底。

    第三点:曹操称丞相,大权独榄,朝臣们成了摆设,不愿跟曹操合作,你曹操喜欢怎么搞都行,你喜欢怎么讲都可以,不合作,爱咋地爱地,输了更好,输了你曹操就肯找我们合作了。

    即然曹魏军事集团,都准备着一场大败仗,荆襄士人集团设了一个圈套等着曹操来钻就没有人说给曹操听了,曹操打败了,非常狼狈,哭道,若郭嘉在不至孤如此。

    曹操知道,自己连船的时候,没有人提醒。

    如果是我,我会跟曹操讲,你连一半也好呀,把水陆两营隔开点。一半一半,保险。曹操肯定会接受这个建议的,没有人提醒,常识。

    我会接着讲,敌人要破曹军,肯定会用诈降火功的,只需另起一水营,与曹军主营隔开,专门安置降将,做到有备无患,曹操也会接受这个建议。没有人提,

    这么浅显的建议,我都知道,连曹操的几十个顶级聪明的谋士不知道,大家不说,大家都想看曹操笑话,难怪曹操说,若郭嘉在不至孤如此,没说错,你们这些人,没有一个人当曹操朋友的。荆襄士人集团来一场战争赌博,曹操败,孙刘胜,成了必然,一场精心设计暗算曹操的阴谋。

    都说拿百姓当回事,其实百姓都不过棋子罢了,在政治博弈中百姓的性命连蝼蚁都不如,那些满口仁义道德,为国为民的政治投机客各尽表演天分。

    成王败寇,有脸讲面子的袁绍,刘表,不是被活活骂死了,就被活活玩死了。而不要脸的曹操,刘备,孙权却笑到了最后,成功建国,三分天下。

    三分天下后,曹操,刘备,先后而去,孙权却是活得最长久,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孙权即仁义,又奸诈,孙权活的最久,当皇帝也是最久,下章讲孙权传。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

    

孙权传(一)() 
    孙权出生在公元182年,曹操是155年,刘备是161年,孙权比曹操小27岁,比刘备小21岁,孙权的父亲孙坚和曹操同岁,也就是孙权是个军阀二代。

    我们看三国演义,经常听到诸葛亮讲,江东孙权历三代,踞江东而守天险,国强民附,可做外援。

    孙权接手江东集团的时候,不过十八岁,孙坚搭配了武将系统的人脉,孙策在这个基本上开拓了江东基业,孙权接手后,需要守基业,接着将这个基业扩大。

    孙坚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孙策,老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