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璋听完,对自己的属下讲,你们看,这是我刘家的人,非常的不错,我应该请他来帮忙。

    刘璋的话讲完,肯定还有谋士死誎的,不过刘璋这句是定调了,不再由你争论是非的时候了。

    即然刘璋已经定调,其他人反对也没有用。

    刘璋派张松去跟刘备谈判。

    一个有求,一个有意,刘备就领着庞统,简雍,黄忠,魏延,霍峻,刘封,五万左右兵马就入川了。

    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全留在了荆州。

    为什么是这种布局呢?

    第一点:要收拢荆州系的将士之心,就要给他们立功。

    第二点:入川之行,前途未卜,生死莫测,前程未定,后路不得有失,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都是死忠,守荆州最保险,。

    第三点:庞统有谋,以奇致胜,黄忠,魏延勇冠三军,这个搭配没毛病。

    第四点:刘备,关羽,张飞兄弟关系太好,容易坏事,到时是听庞统的,还是听刘备,关羽,张飞的?

    第五点:刘备入川就是要去干坏事的,诸葛亮行事太正,不合适陪同入川,庞统心狠手辣,黄忠经验老道,魏延果敢不怕死,霍峻低调保守,刘封是个保险,刘备死了,刘封这个义子可以接手工作。

    综合以上几点,这个搭配是不错的选择。

    刘备入川走了一半,法正,孟达领着五千兵马前往迎接,一路护送,将刘备护送到涪城,法正孟达回成都复命。

    史料记载,庞统,法正,张松三人一直劝刘备袭杀刘璋,而刘备并未答应,刘备说:我并没有恩情和信用给益州百姓,杀了刘璋,反而背上骂名。

    刘备更是指责庞统,汉室同宗,不可同室操戈,兄弟相残。

    庞统,法正,张松三人是否提出这种建议呢?

    我的想法是张松有可能是献过这种计策,庞统和法正不可能提出这种方案。

    从张松的角度来看,张松的哥哥张肃是广汉太守,张任跟张肃有没有关系,没有史料证据,不过在古代,同姓同朝为官的话,都会扯出点关系的,攀上祖上几辈也会结交一番,三国演义里是张任用弓箭射死了庞统,三国志里写的是刘璋的弟弟,刘珍用弓箭射死了庞统。

    那真实的历史又是怎么样呢?有人说三国演义不可信,三国志是真的。

    刘珍历史上没有什么记载,刘璋的弟弟那肯定也跟刘璋一样,可能是一个吃喝玩乐的家伙,箭术就那么好?

    不可能,那只有一种可能,刘珍是守城的指挥官,庞统指挥攻城战的时候,刘珍对张任说,你箭法好,帮我射那个骑马的谋士。

    张任搭弓就射,就将庞统射死了。

    庞统不会武功,身边又有亲兵保护,不可能那么容易被敌将射死。

    难道是刘备要庞统死?庞统是做了什么事情,让刘备忌恨,让周围的将士,谋士对他如此憎恨。

    庞统之死,可能是因为张松之死,益州士大夫集团猜测或者是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是庞统策划张松被刘璋杀害,为刘备有借口攻打刘璋。

    这件事情得罪了益州士大夫集团,刘备想得到益州集团,士大夫,武将的信任与合作,只能牺牲庞统了。

    庞统一死,益州的很多顶级谋士和武将纷纷投诚刘备,就连刘璋最后也出城投降了。

刘备传(十三)() 
    庞统又是怎么样策划谋害张松的呢?

    法正又是怎么样反杀太庞统的呢?

    我们的智圣诸葛亮又是怎么为庞统报仇干掉法正的呢?

    在刘备传里我们只是提一下,在诸葛亮传里我们再详细解读一番。

    刘备攻打刘璋是没有借口的,刘备在没有借口的情况攻打刘璋,是不正义的,不正义的战争大部分都会输掉,即使最后赢了,政权不合法,也会出现叛乱,最后让其他人有借口颠覆政权。

    所以法正和庞统更不会让提出让刘备袭杀刘璋这种愚蠢的建议。

    张松为什么提出这种计策?

    是试探刘备还是另有图谋?

    张松一冲动就给刘备献了巴蜀图,回成都后,可能是被张肃,法正指责了一番,而这时候的张公松很害怕,因为把柄捏在刘备手上了。

    张松希望刘备能尽快的搞定刘璋,得到益州,夜长梦多,刘备还未得到益州,说不定自己就被刘璋杀了。

    一是试探,二是为了保命。

    这可能是张松劝刘备在宴席上袭杀刘璋的动机。

    刘备能杀吗?不能,他杀了,这益州怕是难得到了,只有刘璋对不起他,要杀刘备,起兵围攻刘备,刘备反抗反刘璋,把刘璋的的武将,谋士,一个个给抓起来劝降了。

    我们往前推做个场景,刘璋召集益州的大小官员开会。

    主题是张松去许都回来了,带来了关于益州命运的消息。

    张松把去许都见曹操的经过,遭遇在开会的时候一讲,讲完还总结了一下,曹操这个人不把我张松放在眼中,拒之千里,爱理不理,至于张松有没有讲曹操的坏话,我们就不多费唇舌了。

    益州大小官员听张松讲完,心里想什么?

    曹操瞧不起益州官员,就算投降曹操也不会得到重用。

    张松是谁?张松是益州士大夫集团的代表,世家门阀,名门旺族,曹操不待见,曹操只想给那些寒门武将立功封侯,陪养自己忠诚的嫡系。

    连张松这种益州名士都不待见,那我们呢?

    一群座在底下的人,心情沉重,思考何去何从。

    这时候张松就讲到一个人,一个叫刘备的人,面阔耳垂,长手至膝,人中龙凤,大汉皇叔,屈栖新野,传闻有喻此人便是光武帝刘秀在世。

    大家一听心里就乐了,还有这么一个人。

    但是表面上不能这样讲,马上就有人当面就骂张松了,要说汉宗正统,主公刘璋才是正统,一个山野遗孤,又无名望,又无兵马,怎可相提并论。

    大小官员都纷纷附合,刘璋心里不是滋味。

    刘璋说:先这样,大家都散了吧,张松你去趟荆州,去见刘表,看他有什么想法,顺便观察一下刘备,如果有时间过江东见见孙权也行。

    张松就这样去了趟荆州,见到刘表,刘表有什么想法,没想法。

    张松见刘表,刘表问侯:刘璋还好吗?

    张松说:还好,还好。

    刘表说:找我有事吗?

    张松说:曹操平定了乌桓,接下来曹操可能会攻打您,又或者攻打我们,你有没有主意应对?

    刘表说:没有,我准备投降朝廷。

    张松说:曹操是逆贼,您是皇亲,一个皇亲不思报效朝廷,反而去投曹贼,是何道理。

    刘表心里想骂,你给我滚,但是嘴里不能这样说,刘表说:我正为这事烦恼,你们益州牧刘璋是什么想法,有何应对办法,想好了来告诉我,或者写封信给我,你先请回吧,最近身体不好,不能接待你。

    张松叹气一声,起身就走了。

    在驿馆住了几天,又跑去见刘备。

    刘备一见张松,客气的很,奉为上宾,喝酒聊天,刘备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张松被洗脑了,越听越过瘾,越听越睡不着觉。

    刘备说这样好了,我们睡一张床上,我给你讲个够。

    刘备讲什么?

    伟大的事业,神奇的遭遇,兄弟的情谊,诸侯们事迹。

    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一直过着枯燥的生活,很茫然的时候,突然有那么一个人走进你的心里。

    这个人到处闯荡,有很多不凡的遭遇,现在准备创造一个全球五百强企业的梦想,让你拥有数不完的财富,地位,美女。

    我听了都会入迷,何况张松。

    张松和刘备彻夜长谈,被刘备忽悠一愣一愣的,张松想着送什么好东西给刘备才能对得住刘备的一番盛情,干脆把西川送给刘备,以后跟着刘备混,这种主公太好了,太有爱了,天天搂着你睡觉,还有讲不完的故事。

    曹操就洽洽相反,有人想跟他睡,听他聊天,只要走近他床边,他就拿刀捅死了。

    张松回到成都后,跟刘璋讲,刘表这个人是个草包,不行,咋们跟他没办法联盟,我看刘备这个人不错,是个英雄,有正义感,如果咋们到时有难,曹操攻打我们,可以把这个人请到成都来帮我们。

    刘璋听完心想,刘备要兵没兵,经常被曹操打败,请到成都来有用吗?

    刘璋说:刘备这个人没兵,没将的,怎么能帮得到我们。

    张松说:我听刘备讲,为什么打不过曹操呢,主要是因为没有根基,主公有根基,刘备有虎将,又有能力,搭配使用,肯定能打败曹操大军来袭。

    刘璋说:只能这样了,死马当活马医,如果曹操出兵攻打益州,就请刘备入川帮忙。

    刘备这个人的名声在外,确实如此。

    孔融被围,请刘备,陶谦被围请刘备,当然刘表没有被围的时候,刘备自己就送上门来了,省去了很多人力成本。万一不跑荆襄避难,跑益州去了,曹操南征刘表,说不定刘表还要请人去益州请。

    为什么说张松是庞统害死的呢?

    历史上讲张松是被他哥哥广汉太守张肃告发检举的,这说不过去。

    张松在入川前二三年就和刘备有见过面,张松暗投刘备,张松和法正,孟达都有暗通曲目,难道没有和自己的哥哥先通通气吗?

    显然肯定是有的,刘备都入川了,刘备呆在巴蜀几个月,张松才被检举的,早不举报张松,晚不举报,这个时候举报,整个张家都会受牵连,张肃有那么蠢吗?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用张肃的名义写了封信举报了张松,害死了张松。

    刘璋杀了张松后,起兵攻打刘备,这个时候刘备就有借口了,反攻刘璋,进而夺取益州了。

    谁干的,可能是庞统干的,刘备是默许的。

    作为领导者知道也当做不知道,你跟我讲,我肯定是拒绝的,但是你偷偷的干,我肯定猜得到,因为这种事情,没有那么巧合。

    

刘备传(十四)() 
    张松,法正,孟达代表着什么?

    张松,益州世家门阀,名门旺族,佐世之才,益州士大夫集团代表。

    法正,益州奇士,军事家,军事参谋。

    孟达,军中将领,不算名将,也不算匹夫,只能算是庶族将领。

    三个代表人物,代表着益州集团与刘备接洽。

    适逢乱世,刘璋暗弱无能,益州集团想请刘备入川做领导,做管理,首先是派出这三人代表人物,其他的都盯着看着。

    结果怎么样?

    张松死了,法正得重用,孟达得用。

    刘备有攻打刘璋的借口,把张松牺牲了,张松不管怎么死的,益州士大夫集团都会把责任推到刘备头上。

    刘备知不知道不重要,假如不知道,那就得刘备的首席谋士庞统来承担这个责任。为了达到目的,牺牲在所难免,在潜规则下就是这样的。

    益州集团牺牲了一个张松,荆州集团就得牺牲一个庞统,合理利益交换。法正得到首席军事参谋的位置,诸葛亮和益州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不管是后来的董和还是李严,平分政务府的位置,以达到平衡。

    刘备得益州称王,法正任尚书令,护军将军,这个位置是曹操的张良的位置,荀彧,荀攸干过的位置,足见法正对刘备的重要性。

    刘备入川后,没有进攻张鲁,反而诓了刘璋大量的军资粮草,收买人心,拢络益州士大夫和武将,刘备没有攻打刘璋的借口,出师无名,当然当璋也没有攻打刘备的借口。

    张松的死引发了刘璋与刘备的战争,刘璋攻打刘备,刘备反攻刘璋,益州的士大夫,将领纷纷投降了刘备。

    庞统在攻打雒城时中箭身亡。

    为什么我们说是法正害死的庞统,可能是法正提供的线索给益州集团。

    打个比喻。

    庞统正领军攻打雒城,守城主将正指挥防守战,一个谋士跑了过来讲,将军,城下那个骑白马叫庞统,将军只需叫人将他射杀,我军必能大胜,这个人是刘备的首席军师,只要这个人一死,刘备肯定会退兵回荆州,益州之围可解。

    守城主将肯定会叫来神射手专门射杀庞统。

    庞统能活吗?很难。

    一般打仗时,很少有见对方谋士被杀,因为要给自己留后路,僻如战败被俘了,你当时杀了敌军的重要人物,你肯定也活不成了。

    这叫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刘璋的弟弟刘珍,可能是听这个谋士讲只要杀了这个谋士,益州之围便可解了。

    所以才痛下杀手,法正借刀杀人,而且庞统必须由刘璋的亲属来杀,刘璋如果有一天战败,或是投降,刘璋是不能留的,但刘备的仁德,正义不能丢,将刘璋派到荆州去做官,荆州集团会对付他,但是没有借口,怎么办,刘璋的弟弟杀了庞统,荆州系就有借口除掉刘璋了。

    益州系,荆州系,一块蛋糕,刘备来切,刘备来分配资源,分配利益。

    当然哪些事情,哪些人去做,聪明的人会考虑很多,十年后,几十年后的事情都考虑进去,都要推出来。

    借刀杀人,暗杀这种事情经常做,打击政敌,制造借口,达到某种目的,谋权上位。

    刘备也没有办法,读书人之间的权力争斗就是这么的残酷。

    我们现在讲政客,什么是政客?

    是以政治活动为职业的人。

    古时候这些人啥也不干,就想着怎么阴人,咋们又不是政客,所以是很难理解其中的一些关键所在的。

    所谓的奇士,大概就是跟咋们现在的政客差不多。

    刘备围成都时,又派李恢去劝降了马超,马超领着兵马就来了,接着简雍入城劝降刘璋,刘璋就投降了。

    公元213年的时候,刘璋杀张松攻打刘备,刘备反攻刘璋为张松报仇,刘备从葭萌关一直打到雒城,一路劝降益州武将,谋士,围雒城打了一年多,雒城是由刘璋的儿子刘循驻守的,能守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