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许都了就给汉帝问个安,然后开始朝议怎么收拾袁术。

    这个时候汉帝也基本上成年了,曹操对汉帝还是比较尊重的,比起董卓,郭李,那是要好上数倍的。

    但是总有一些不安分的朝臣,当着汉帝说曹操的坏话,当着曹操说汉帝的坏话,为什么这些朝臣要这么干呢?

    很简单,闲得蛋疼,从政治角度出发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有些人天生是这种性格,喜欢受追捧和被重视。

    第二点:博上位,自己出的叟主意,一旦被用,名利就来了。

    第三点:看不起曹操,道不同,不相为谋。

    曹操的压力还是蛮大的,汉帝也是希望自己拿权的,这个时候汉帝对曹操的南征张绣的看法是曹操奸诈,养寇自重。

    一个受汉室感召的小寇降了汉,而曹操又把他整叛了。

    当然这种事存在很多客观因素,但朝臣和汉帝不这样看,只会觉得曹操养寇自重,给自己和属于将领赚功绩。

    袁术称帝对于朝廷来说,对于曹操来说是不能容忍的,首先要清理的对象。

    朝议一致认为,第一要务是建立起汉室的威严和威信,收拾不臣。

    即然袁术敢称帝,分裂国家,这种罪恶是最大的,首先要灭了袁术,才能保障大家不去效仿。

    汉帝向各州发诏,将袁术定义为窃国大盗,号召各州牧,刺史举兵灭袁术。

    汉帝诏一下,没有人理他,袁绍和公孙瓒打得火热,没空,刘表和孙策打得正起劲,没时间,刘备说我们响应一下,叫关羽领五千兵马配合一下,刘璋说我出十万石粮草,运到前线许都去,只有这么多。

    汉帝一看,这些诸侯都在乱打一气,还大言不惭的向朝廷进言,我们再为朝廷平叛。

    就因为曹操经常的以汉帝的名义下诏,这些诸侯开战都没停过,也不敢停,停了就没借口了,想立个国,都办不到。

    你不打仗,你有脸罢个刺史的位置,不向朝廷入贡,不入朝廷复职受命,是不可能的。

    僻如汉帝向袁绍下个旨,你在干什么,袁绍马上回封信,公孙瓒杀了刘虞正在造反,我在收拾他。

    汉帝又下旨问公孙瓒,你在干什么,公孙瓒说袁绍造反,挑拨刘虞杀我,刘虞被袁绍害死了,袁绍嫁祸于我,还起兵攻打我,汉帝快来出兵救我,我要保命。

    诸侯都有借口,孙策也有,袁术称帝了就没有借口了。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曹操传(十一)() 
    袁术立国,马上就成了众矢之地,虽然其他诸侯都很忙,道义上还是向声援一下曹操的,我们都在打仗,就你曹操最闲,袁术你收拾吧。

    现在没钱,没粮给你,其实我们也不够,先挂帐,打赢了,等我有钱了,再说。

    袁术估计也是被其他诸侯怂恿的,如果袁术立国成功,而且不被朝廷灭掉,其他诸侯等个几年纷纷效仿。

    曹操肯定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枪打出头鸟,汉帝还在,朝廷还在,袁术立国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其他诸侯都想称王称霸,甚至想做皇帝,袁绍想法找个刘姓做皇帝,过渡一下政权,公孙瓒想建个小朝廷做土皇帝,刘备想做汉高祖,最好汉帝把曹操做了,或者是曹操把汉帝做了,自己可以号召天下英雄讨伐曹操,马腾,韩遂几斤两,自己心里有数,但是乱世以至,将相王侯宁有种乎?这是两个军阀的相法,刘表,刘璋就比较矛盾了,正宗的汉室宗亲,他们的想法可能是汉室一统了,这汉室没人了,我这叔叔也可以过把皇帝瘾了。

    想归想,但不实际,刘虞不干,刘璋,刘表更不敢干。

    袁术一称帝,首先孙策就和他决裂了,袁术本想自己干儿子孙策,那是江东小霸王项羽。自己连小项羽都能收为已用,又有玉玺在手,自己不是天命所归是什么?

    袁术没想到的是自己一称帝,以前那些臣子,朋友都离他而去,自己的谋士阎象干脆将袁术的粮草偷偷的赠给了百姓。

    曹操东征,十万大军一到,大败袁术,袁术弃军而逃,

    曹操四路分兵追,袁术最后饿死在准河边,孤立无援,自作自受。

    曹操征张绣的时候,也没闲着,当时是叫刘备攻打袁术的,袁术和刘备打得火势,结果吕布偷了刘备的老巢,吕布这个人也发起了善心,小沛给刘备驻,自己驻徐州,反过来了,吕布得徐州后,就和袁术联盟。

    袁术也大方,为了称帝把女儿要嫁给吕布。

    吕布不干,你称帝,你袁术什么东西,要文不能文,要武不能武,汉帝都在那摆着,你还称帝,你先想着活命再说,这时候称帝是嫌命长,不同意,断交。

    历史上讲,吕布去问陈宫,陈宫说袁术贼也,断交。

    吕布虽然奸诈小人,唯利是图,不要脸,但吕布还知道生死存亡,先活命,不能成为众矢之的,袁术则蠢的没办法,以为老爹名望高,四世三公,天命所归。

    刘备驻扎在小沛也不安分,不用几个月就得到了军资赞助,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曹操的赞赏。

    刘备当时还是比较忠诚朝廷的,当时刘备得陶谦赠徐州后,曹操迎了汉帝,马上向朝廷纳贡称臣,代徐州牧。

    曹操以汉帝的名义给刘备下了个诏,叫他攻打汝南袁术,打下来就给他封个豫州牧,刘备也不客气,领兵就和袁术干起了来。

    袁术想占徐州,刘备忠于汉室,二个军阀在徐州边境与扬州边境打了一年多。

    袁术联合吕布偷了徐州,这样刘备才无家可归,刘备丢了根据地,只能求助曹操,曹操说我也困难,你打吧,打得赢就打,打不过就来投靠我。

    刘备没办法,硬着头皮和吕布干起了,干了几场,没打赢,曹操见刘备与吕布打起来了,马上给朝廷请了个旨,给刘备封了个官,豫州牧,朝廷承认,刘备走到哪向人介绍,就说自己是刘豫州。

    打不过吕布怎么办,刘备就和吕布求和,吕布也无所谓,你不想打了,就不打了,你对我有收留之恩,你有情我有义,我把小沛给你驻扎。

    刘备驻小沛后,召了上万兵马,吕布害怕了,这怎么得了,找了个借口攻打刘备,刘备战败,带着仅剩下的千人兵马,回许都。

    公元197年刘备回许都后,向朝廷复命,被朝廷封为左将军,认皇亲。

    曹操一见刘备后,一交谈,这人是个英雄人物,资助刘备兵马去攻打称帝的袁术。

    刘备领着曹操的兵马和粮草就去攻打袁术,当时张飞也是猛,一矛就挑落了袁术大将纪灵,可能是袁术称帝后,没饭吃,心中又有愧,自已撞上去的。

    几年前纪灵可是能和关羽战十几回合不分胜负的虎将。

    袁术大将战败就往扬州跑,在淮南九江那个地方停下来了,当时又值干旱,袁术没饭吃,只能吃河里的蚌。

    袁术被收拾了,袁术如丧家之犬逃到准南,自生自灭,曹操和刘备合军又转头攻打吕布。

    公元198年春,曹操和刘备开始攻打徐州的吕布,这个时候曹操的三大谋士,郭嘉,荀攸,程昱出谋划策,不用半年时间,吕布就被打败活捉了。

    古时候冷兵器时代战争,有几点重要的因素。

    第一点:名将统率,所谓的名将是指将门之后,军中有威望,将领多服从,士兵遵守纪律,打起仗来,将士用命。

    第二点:奇士辅佐,所谓奇士是指有智慧的军事天才,善捕捉战机,研究对手,使奇谋,出奇致胜。

    历史上的名将有白起,霍去病,乐毅,韩信等等。。。。。。

    历史上的奇士有孙武,张良,陈平等等。

    历史上的王佐之才比较有名的有管仲,萧何等等。

    只讲几个最有名的,大家也认识。

    曹操有郭嘉,荀攸这些所谓的奇士,也有荀彧这种王佐之才,为什么打个张绣打了几年都打不下来。

    可能大家对战争有一种误解,有名将,有奇士,有王佐之才,肯定能打胜仗。

    第一点:战争的胜负有时候是为政治服务的,输一场,赢一场无所谓,只要该打赢的时候,肯定能打赢。

    第二点:攻城战,十倍攻之,数倍围之,攻战为下,攻心为上,假如对手有强大的后援和后勤补给是很难在短时间取得战争的胜利的,春秋战国打了几百年,才从数十个国变成七个国家,这七个国家打了百年最后才被强秦一统,说明战争并不是简单的军事力量和一场战争的胜负能决定的。

    第三点:三国前期的时候都喜欢斗将,大将一亡,城池就丢了,后期战争变得保守,不再为了军功拼命的时候,战争就变成了攻坚战了。

    曹操攻打宛城张绣,攻打了二三次都没有攻下宛城,因为张绣和刘表联盟了,刘表算是强援,有充足的粮草和军队。

    曹操攻打袁术能快速的取得战争的胜利,因为袁术没有后援,失了将士,谋士之心,所以快速的败亡。

    曹操攻打吕布,吕布也是一样情况,没有后援,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攻打吕布的战术。

    第一点:大军围住吕布的城池,再分几路将外围城池攻克,徐州城就变成了孤城,城只能出,不能进,粮草库存不够支一年的。

    第二点:两军相战互有胜负,困在城中的将士想活命,肯定会另谋他路。

    第三点:地理位置接近水源,攻城可以用水淹。

    吕布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不用半年时间就被曹操收拾了。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曹操传(十二)() 
    曹操传(十二)第1/1页

    曹操抓住吕布后,问刘备,吕布是杀还是留着,刘备答,公不见丁原,董卓事乎?

    曹操一听,就叫人把吕布拖出去砍了。

    这是三国演示的一段,有没有这回事,有可能。

    这段故事,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有三种。

    第一种:吕布是三姓家奴,刘备仁义,曹操尊重刘备意见,询问刘备,刘备为曹操好,叫曹操杀了吕布。

    第二种:吕布是万人敌,曹操收了吕布,如虎添翼,刘备认为以后会和曹操交战,提前除掉这个后患,这是大智慧,云淡风轻除隐患。

    第三种:曹操试探刘备,这个试探又是双向的,如果刘备说,天下未定,公得绝世猛将,如虎添翼也。

    如果你是一个军事家,领导者,站在曹操的角度,擒了吕布,你会怎么干?

    肯定是矛盾的,想用但又不敢用。

    你可以问你最亲近的人,或者忠诚你的人,他肯定会站在你的角度帮你想,你可以问夏侯惇,问郭嘉,荀攸,他们不会骗你吧,你问一个外人,问刘备,是什么道理。

    那只有一种可能,曹操想杀吕布,但是吕布是降将,跟他套近乎,杀降将不可行,以后谁还投降你,要找借口。

    如果曹操问郭嘉,问荀攸,问夏侯惇,那情况就不同了。

    第一种情况,将吕布收为已用,这人不忠诚,怎么用,给他将军他做,让他镇守一方,万一又被策反了怎么办?带在身边,这可是万人敌,万一像杀董卓,丁原一样,干掉了自己怎么办。

    矛盾,非常的矛盾,打败吕布是预料中的事情,吕布是杀,是留这个问题,曹操肯定也想过很久,曹操身边情愿围着一堆庸将,也不愿意将一个定时炸弹揣在蔸里,曹操也怕死。

    最后结论是拿来试探刘备,刘备忠于汉室,大汉皇叔,又有仁义美名,这个人如果讲吕布留下来,那肯定心怀鬼胎的,连刘备也想办法做掉,如果刘备说把吕布杀了,那肯定是为了曹操生命安全着想,得想办法用这个人。

    怎么用,曹操也想过很久,不知道怎么用刘备,做个州牧,肯定不行,曹操被陈宫卖了一次,差点就投了袁绍,曹操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再发生。

    让刘备在朝廷里为官,这种人才放在朝中啃老,太可惜了。

    刘备也是识人心的角色,曹操不问自己属下,来问自己,这个本身就有问题了,我只是一个过客,你就这么信任我?

    我说留你就留,你说杀你就杀,如果你想留,你不会来问我,你想杀,没有借口,想用我的嘴来告诉,为什么要杀吕布,杀了吕布,其他人还不敢反驳,不敢有意见。

    刘备看得出来曹操的想法,刘备会换位思考,吕布这个人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自己腾个地方给他安身,吕布反客为主,抢了自己地盘,这点曹操是知道的,明知故问,自己如果说不杀,自己脑袋就得搬家了。

    刘备说杀了,这种人养不熟。

    曹操一想,刘备说的有道理,那就杀吧。

    吕布怕死,望向刘备,当初我可是救了你的。

    刘备不理他,将死之人,没有必要废话。

    吕布哭着眼泪哗啦的,脑袋就搬了家,接着就是张辽。

    张辽宁死不降,曹操说杀了吧。

    这个时候也不问了,吕布都杀了,还在乎多杀个张辽。

    这个时候关羽跳出来求情,张辽是个正人君子,有情有义,有勇有谋,这种人不能杀。

    曹操还是很给面子关羽的,问了张辽几个问题,张辽如实作答,曹操觉得这个人还不错,那就卖个面子,收为已用。

    关羽为什么会替张辽求情?曹操为什么又会卖这个面子,不怕张辽事后找曹操报仇吗?

    关羽和张辽都是穷苦出生,草莽英雄,心心相惜,有交情,张辽也确实有大将风范,执行力高,做事靠谱,是非分明。

    高顺就不同了,高顺有能力,但是曹操最后还是将他杀了。

    没有人求情就该杀吗?

    这就是领导者的艺术了,降将中杀一批,降一批,杀谁,降谁都讲究艺术,给自己属下去着磨,给天下武将去着磨。

    高顺也可能是个老实巴交的将领,有能力,但是这个人可能没有台阶下,死了也是白死。

    曹操杀了吕布,收了降将,打下了徐州就搬师回朝,

    刘就在许都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