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操在任济南相期间大行改革,大力整顿腐败现象,罢免贪官,施行仁政教化,最后导致权贵跑路,贪官污吏纷纷逃命,济南大震,朝廷震惊。

    只就任了一年时间,朝廷下旨调曹操去东郡做太守,拜议郎。曹操不上任,托病回家乡隐居。

    为什么不干,东郡这个地理位置有什么特殊的,为什么曹操另愿托病也不愿意干?

    东郡是夏侯氏,曹氏的势力地盘,很多东郡县吏都是曹氏,夏侯氏的族人,这出点子的宦官明显的不怀好意,你不是喜欢杀贪官,你不是正直清?吗?调你回你本郡去,让你做太守,你刚正不阿,你为官清?,你父亲曹嵩可是巨贪,你的族人那可个个都是富的流油的县吏,派你去那里做太守正合适。

    曹操当然不干,曹操心灰意冷,托病回家。

    回家后打猎,读书,修身养性。

    黄巾起义之后,各地乱成一团,天下到处都是叛乱,各州刺史也开始异动,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立刘氏皇亲为合肥侯,曾邀请曹操入伙,曹操拒绝了。

    后王芬事败自杀,接着西北边章和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起兵十万发动叛乱。

    公元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立西园典军,设立八校尉,曹操被重新启用,任典军校尉。(相当于团长级别)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牧的董卓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然而此举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同年九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行刺未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在这里曹操还干了一件坏事,曹操数骑逃难回故里陈留,路过一农户家,这农户是他的好友名吕伯奢,吕伯奢出行,他儿子接待了曹操,入夜曹操听见磨刀声,遂起身入院杀人,吕伯奢一家数口皆被曹操所杀。

    最后曹操到厨房一看,发现杀好的鸡,鸭,用来招待曹操。

    曹操悲怆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非常的出名。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解释为宁可我对不起别人,也不能让别人对不起我。

    发现别人磨刀就把人杀了,典型的奸贼。

    曹操当时的想法是自己样的?

    悲怆表示后悔,后悔也没有用,那后一句是安慰亡灵的,我们站在曹操的立场来用现在白话文重复一遍就很好理解了。

    我已经杀了你们一家,是误杀,对不起了,我曹操刺杀国贼董卓未果,刚逃出了京城,我现在要回陈留兴义兵,讨贼董卓,为天下百姓计,这个时候我不能给你们偿命了,这个时候的我肩负着伟大的国家使命,只能对不起你们了,董卓到处贴画像缉拿我曹操,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因为利益和钱财出卖我曹操,我不能因为大意而送了性命,只能对不起你们了。

    曹操要表达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

    其实这也没什么,在一个乱世,一场战争下来,死个几百,几千人那是常事,黄甫嵩颖川一战坑杀百姓十万。

    曹操杀几个人,杀了就杀了屁事没有,他还留一句废话?

    这句话说明曹操是有同理心的,跟其他人不同,曹操是一个高远志向的臣子,肩负使命的英雄人物,做错事了马上就说出来,坦诚。

    刘备杀了说不说,袁绍杀了说不说,刘备不会杀,要杀也是关羽,张飞杀,自己把责任推干净,袁绍杀了说都懒得说。

    在封建时代,百姓性命不值钱,没饭吃的时候,吃人,把自己子女和别人交换,易子而食,天灾荒年的时候就这样,没饭吃,吃树皮,吃完树皮吃草根,吃完草根吃土,吃完土了吃人。

    所以你站在那个年代看这件事情,就觉得没有什么的,曹操跟别人是不同的,有正义,坦诚,豪爽,真英雄,至少曹操年青的时候是这样的。

    我们进入到新时代,杀人那是不可原谅的,人人平等,杀人偿命,在那个年代权贵杀人,杀了就杀了,跟杀条猫狗,踩死只蚂蚁没有什么区别的。

    我们对曹操这句话难理解,就觉得曹操奸诈,只是处的时代不同而以。

曹操传(五)() 
我并不是鼓吹曹操英雄,也不是为曹操洗白,我们换位来思考,假如你是曹操,你刺杀董卓未果,董卓在每个县城贴张你的画像到处抓你,悬赏重金。

    你逃到一个县里,进城后,你找你好友借宿一朽,刚好他不在,他几个儿子在家,招待了你,晚上快睡觉时,听见磨刀声。

    你的想法是什么?

    第一点:是不是拿我人头,去领赏钱。

    第二点:是不是劫我财物,当时的战马是很值钱的,就相当于你有几千万带在身上到处走一样。

    你三点:平时你为什么不磨刀,我来借宿你就磨刀。

    我们是现代人,处理方法肯定不同,

    在乱世有一个什么特点,就是法制崩坏,走个路都可能遇到山匪路霸的,劫财杀人的事情不少见。

    在乱世需要生存智慧,可能我们不会杀人,但是万一吕伯奢的几个儿子有意图曹操的战马跟财物,惊动了左邻右舍,叫来官兵,透露了行踪,那就危及到自己的性命了。

    曹操是偷偷的杀掉了吕伯奢一家数口。

    布个场景。

    曹操着衣,提着刀,走到院中,问道:“这么晚还没睡,磨刀呀!”

    吕伯奢儿子说:“对呀,您是我家的贵客,这不是没有好菜招待您吗?我杀了一只鸡,一只鸭,明天招待您,这刀太钝了,砍不动肉,我磨一下,您也知道,我们平时哪里吃得起鸡鸭的,这刀很久没砍肉了,不锋利。”

    曹操嗯了一声,走到吕伯奢儿子的身边,用手捂住吕伯奢儿子的嘴,一刀捅了下去,吕伯奢的儿子叫不出声,就被曹操做掉了。

    快,准,狠。

    接着曹操叫人又刺死了吕伯奢一家其他人。

    曹操杀完了吕伯奢一家后,心里一想,不对呀!

    刚才吕伯奢儿子说杀了一只鸡,一只鸭,应该还在厨房,我去看一看。

    曹操进厨房一看,厨房里有一只鸡,一只鸭,杀错人了。

    悲怆道:“对不起了,这个时候不能给你们偿命了,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大概就是这样,有人问为什么不在白天的时候杀鸡,杀鸭招待曹操,要在晚上杀鸡,杀鸭。

    我们知道鸡,鸭是放养的,一大早的就放出去,晚上的时候才回笼睡觉,晚上去笼里抓鸡,鸭就容易得多。

    人都会犯错误,英雄也是一样的,他们也是人,越是伟大的英雄,他们犯的错误越多,只能这样才能真正的产生英雄,造就英雄的灵魂和生存智慧。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英雄的,如果英雄没有生存智慧,可能死了八百回,一千个自诩为英雄的,能活下来一个,成王成帝的,才是真英雄。

    曹操也一样,当然这个时代,英雄还是很多的,刘备算不算英雄,也算,孙权也算,赵云,诸葛亮都算英雄。

    我会为大家用逻辑分析这些英雄的另一面,抛开仁义道德,只讲手段和智慧。

    曹操回陈留后,就找曹氏族人,找夏侯氏族人,发表演讲,董卓怎么欺君枉上,把持朝政,我要征兵讨伐董卓,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

    曹氏族人纷纷掏钱,不多,每家意思一下,估计能凑个几十万贯钱,也就几千两银子这样的,曹氏族人出了几个人,曹洪,曹纯,曹休。

    夏侯氏族人同样也募捐了几十万贯钱,夏侯惇,夏侯渊跟随曹操左右出力。

    曹操说这样不行,这些钱也只能招到几百名乡壮,太少了。

    没办法曹操就开始找关系,搞游说,哪些豪门旺族受过曹腾,曹嵩恩惠的曹操就厚着脸皮上门拜访。

    碍于面子,这些豪门旺族多多少少会捐一点给曹操。

    有一个人叫卫兹的,陈留大富商,经营铁器,棉,布生意,被乡里举为孝廉,可能是曹腾族人的举荐,曹操上门拜访,游说一番,这个人认为曹操是个英雄,把自己家当全捐给了曹操。

    这个时候曹操一下子就身家巨亿了,招兵五千,开始训练。

    这个人为什么这么看得起曹操?

    我认为是缘份,缘份这个东西不好说,但是很奇妙,就像我们十几年前,搞互联网的,有个模式,建立了一个团队,就开始找风投,找了十几家,没有人愿意投的,但有些风投的觉得这个可以成功,投了几百万美金拿多少股权,一样形式。

    乱世很多商贾,豪门旺族都看到机会,曹操得卫兹资助,刘备得苏双,张世平资助,袁绍,袁术得到的资助那更多了,袁术回到汝南,几十家富贾,豪门旺族倾尽家财投资袁术,袁术四世三公,绩优股,属于牌子货,实业,不算风投。

    而投资曹操,刘备,一个是宦官之后,一个是没落皇亲,没人脉,没资源,没有高学历的人才团队,这样的才算风投。

    公元189年秋天,曹操去东郡找东郡太守乔瑁,朝廷司空乔玄的儿子(乔玄是副国级级别),虽然退休了,但是做了几十年官,门生众多,名望甚高。

    曹操去找乔瑁做什么?

    以乔玄的名义写了一篇讨贼檄文,呈述董卓十大罪状,发往各州郡,就是后来比较着名的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共讨董贼了。

    公元189年冬至,十八路诸侯就共聚中东郡开联盟会议,推选盟主,划分任务。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十八路诸侯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卓,冀州刺史韩稪,兖州刺史刘岱负责粮草供应。

    这十八路诸侯有哪些人?

    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这支联盟军起了个名字,关东联军,十万兵马,和我们后来的老蒋建立的北伐军类似,董卓是当时把持朝廷的一支军阀力量,政权不合法。

    董卓也是皇亲,他是董太后的侄子,董卓入京后就废了皇帝,立了一个新皇帝,独罢朝纲,乱杀无辜。

    一个月时间,联军就兵临虎牢关下,每日出兵攻打,第一战便由孙坚斩杀董卓大将华雄,董卓惊惧,又让吕布出马,吕布一个打好几个,斩杀盟军几员大将,曹操让夏侯惇出战,孙坚,夏侯惇,马腾围着吕布一阵砍杀,打得旗鼓相当,吕布力有不济就退兵。

    所谓的温酒斩华雄是不存在的,华雄是孙坚斩杀的,三英战吕布也是不存在的,三英可能是联盟军里三个武艺高强的武将围攻吕布,战了个平手。

曹操传(六)() 
董卓入京的时候只有五千兵马,后来吕布降了董卓,大概也就一二万兵马,关东联军兵马十万左右。

    董卓败了几场就吓坏了,就开始想办法离间联军,首先是拉拢孙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孙坚,孙坚不干,孙坚不上当,董卓又把袁绍的叔父拉出来威胁袁绍,袁绍也不妥胁。

    董卓没有办法,又担心联军策反自己的将领,或者是攻破虎牢关,攻进洛阳城,把自己碎尸万段,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城,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百姓,把小皇帝和群臣都架到了长安城去。

    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

    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

    联军里除了孙坚愿意和曹操一起西追,其他诸侯都不愿追击董卓。

    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利益还没分配好,老子在城里分配战争利益,儿子们在城外攻城,战争胜负是为了政治需要服务的,大家都认为董卓已经是案板鱼肉,什么时候合适打,得等老子从城里传出话来。

    第二点:不愿意做出头鸟,自己那点兵马都是花费重金招来的,死一个少一个,保存实力,渔翁得利。

    第三点:被董卓挟持的朝臣中可能有自己的父亲,叔父,师长之类的,万一董卓滥杀,杀了自己的父亲,叔父,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四点:封官许愿,得了朝廷封的将军官职去抢地盘。

    曹操和孙坚为什么敢追董卓,他们没有这个顾虑,而且他们两个人确实也是英雄人物。

    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一难。回至酸枣。

    孙坚和曹操一起追的,孙坚这个时候在干什么?

    孙坚攻破了洛阳城,跑皇宫去找玉玺,可能孙坚自己有内探,宫中有小太监偷了玉玺,藏到井里了,报信给了孙坚。

    孙坚原籍是吴郡,江东之地,那个地方以前是楚地的一部分,孙坚又同时是乌程侯长沙太守,不想做将军的不是好将领,乱世以至,孙坚可能也做过称王称霸的梦,春秋战国,楚国掘起,可能孙坚的偶像是项羽也说不定。

    曹操战败后回到联军基地,开始提意见,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听。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联军解散了,曹操的兵马基本上也打没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