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操下旨召降刘琦,刘琦问计诸葛亮。

    诸葛亮道:“若江夏在,表弟你且有性命,若表弟降了曹操,如何还有性命。”

    公子琦对此深信不疑,又相问诸葛亮,守城之法。

    诸葛亮向公子琦荐一人,此人便是关羽,刘琦不习军事,将水军指挥权交予关羽,不过二三月,关羽便建立心腹,将江夏水军据为己有。

    船队顺江而下一个时辰至曹军水营,关羽身先士卒,战船迎上,关羽手下少有一合之力,关羽见曹军之中有一头目正指挥抵抗,叫人拿来弓箭,搭箭便射,此将中箭,落水身亡。

    关羽大喊,降者不杀。

    曹兵皆以丧胆,只是将领一旁驱赶,不得不迎敌,此时群龙无首,又见敌将喊降,纷纷丢下手中刀箭,授首待俘。

    关羽叫亲卫,去找来一名曹兵头目,相问敌情,又叫手下士兵,收俘上岸。

    曹兵头目带到,关羽相问:“可知曹操往何处逃了。”

    曹兵头目答:“不知!”

    关羽道:“你所属何部?”

    曹军头目道:“此处驻扎乃是李典将军部。”

    关羽道:“李典将军何在?”

    曹军头目道:“水寨火起,李典将军领一营亲卫往丞相楼船护驾。”

    关羽道:“曹操楼船何处。”

    曹军头目道:“东南角三里外那艘最高火船便是。”

    关羽望向自己身边亲兵,讲道:“你叫上数十人,将降兵驱上岸看管。”

    身边一亲兵走出,抱拳道:“领命。”

    关羽又道:“廖化何在?”

    走出一将,抱拳听令。

    关羽道:“我令你领水军,在这江面,收俘落水曹兵,若降则驱上岸边,若是不降,则杀之,若有敌军大将,则用绳索捆绑,特殊看管。”

    廖化乃是关羽军中一将,时任都伯一职,经验老道,人又圆滑,甚是忠诚于关羽,关羽拟为左右。

    廖化道:“化,领命。”

    关羽又道:“周康何在?”

    周康走出,抱拳行礼,“周康听令。”

    关羽道:“你速去点五百善骑之士,与我上岸速追曹操,若能生擒曹操,我等必能立下这不世之功。”

    周康领命后,速去点了五百骑士,十余艘船靠岸后,直扑曹操后寨,曹兵此时只顾逃命,只管得了关羽。

    关羽骑上赤免马,身后跟着士兵,迎着曹操楼船去,一路若有无人战马,关羽便收为队中供士兵骑乘。

    不过曹操以逃了数个时辰,想追上谈何容易。

    ………分隔线…

    曹操被几位将军裹挟逃走,一路有曹兵汇入,曹操心中大喜,笑道:“孤险些丧命周瑜之手,奈何孤福大命大,天命所归也。”

    曹操又走一个时辰经过一峡谷,曹操道:“周瑜不过如此,若在在此设伏,孤定难逃脱也。”

    曹操话声刚落,只听见一声吼:“甘宁在此,久侯丞相多时了。”

    曹操一急,拔马绳打马,马便跑起,张辽,曹洪,于禁领本部兵马护在身边。

    甘宁居高射箭,箭雨二拔,便叫士兵冲锋。

    李典与夏侯惇领兵挡住,曹操逃出峡谷,身边不过数百士兵。

    曹操叹道:“幸孤跑得快,不然丧命此地也,甘宁勇猛,孤早有所闻,今日一见,果不虚传也。”

    张辽,于禁应声,不作回答,此时两人心情也甚是不爽,数十万大军,这赤壁火起,主公跑得比兔子还快。

    曹操也知众文武心中不岔,自己这一逃,军中群龙无首,众武将皆要围在自己身边保护,若自己有丝毫差池,众武将便无了依仗。

    曹操以袁绍为鉴,输便是输了,孤一辈子不知输过多少战役,若皆如袁绍,输了便吐血,拿问下属,如何成得了大事,这兵马打完了,再行征召,自己若是死了,这天下不知乱成什么样子。

    曹操心中想着逃回宛城,便安枕无忧,也不叫兵士停歇。

    这一逃,便是一天一夜,众士兵肚饿,有气无力,张辽劝道:“主公,众士兵肚饿,若不埋锅造饭,怕是力有不支。”

    曹操道:“孤倒是忘了,孤肚中也有些饿,暂且在此休息一番,埋锅造饭。”

    曹操下马观望四周,倒也无异样。

    荀攸,程昱,蒯越,皆下马,跟在曹操身后。

    曹操望向众文臣,“你等无需自责,皆乃孤之过也,孤现在想起,那江上老汉定是周瑜叫人扮来骗孤,铁锁连船。”

    荀攸道:“我等皆是北士,不识水战之事,虽觉丞相妙计,但心中却是不安,今日想来却是有些蹊跷,周瑜果不虚传也。”

    曹操摇头,程昱道:“我研究过周瑜此人,此人想不出此计,定是有兵家鬼才指点江山,却也不知何人。”

    曹操道:“或是荆襄奇人所为,刘备驻荆襄十余载,图谋计划,便是等着兵我大军兵屯长江,一把火烧个干净。”

    蒯越道:“荆襄有鬼谷传人,也有兵略大才,庞统,诸葛亮虽年少,却有凤雏,卧龙之称,两人之中,一人习兵术,一人习纵横,皆是不凡也。”

    曹操嗯了一声,似有想起何事。

    曹操问道:“徐庶何在?”

    蒯越道:“未曾跟上,或在逃兵之中,徐庶乃丞相参谋,将士必会贴身保护,不会有何险情。”

    曹操脸上精彩,眯着眼睛,讲道:“此人倒也算个奇才。”

    蒯越道:“此人不若诸葛亮与庞统,无奈丞相捉了徐庶之母,不得不降曹。”

    

第二百六十四章 曹操回朝,献帝朝议() 
曹操并不接话,若是讲出心中怀疑,于事无补,只做刘备笑话。

    曹操道:“还有多少路程到达宛城?”

    众谋士不知,张辽近身抱拳行礼:“还有一天一夜路程。”

    曹操道:“可有追兵追来?”

    张辽正待回答,只听远处声音响起,“赵子龙再此等侯丞相多时了。”

    曹操一听赵子龙,脸色发白,讲道:“谁去与孤挡住。”

    张辽道:“臣愿往。”

    曹操道:“快去。”

    话声刚落,便骑上战马,于禁,乐进领百人士兵围在曹操身边,众谋士也快速跨上战马,丝毫不比曹操动作慢上多少。

    曹操也不管身后,只顾赶马跑起。

    一口气跑了数里之外,才松了口气。

    见无追兵,才放慢马速,拿起马背上水壶,拧开水壶便喝,哪知壶中以空,曹操道:“何人壶中有水?”

    于禁道:“丞相。”

    于禁将自己水壶双手奉给曹操,曹操接过猛饮一口,随后将水壶挂在马背之上。

    曹操又道:“孤,肚中饥饿,何人有饼。”

    蒯越道:“卑职这里还有些。”

    蒯越讲完,便从袍中拿出一饼,奉给曹操。

    曹操接过,一脸嫌弃,这饼一股叟味,曹操肚中饥饿,也不计较,刚送嘴边,前边有一声音传来。

    “曹贼,哪里逃,程普来也。”

    曹操抬头一看,前方程普领数百兵马杀出。

    曹操一惊,讲道:“吾命休矣!”

    乐禁道:“丞相快走,我替丞相挡住。”

    曹操道:“后有追兵,前有拦路,何处逃也。”

    于禁道:“我护丞相快走,只需逃过此地,不过十里,便有接应。”

    于禁话音刚落,只见一声吼,“张颌来也。”

    曹操大笑,“孤有张颌,何惧周瑜也。”

    曹操被张颌大军拥在中间,程普与张颌交战,数个回合,不敌张颌,打马撤兵。

    曹操入宛城,以是次日午时。

    宛城太守乃由满宠与李通镇守,满宠李通出城十里将曹操被迎入城中。

    满宠在城中军营设宴,为曹操接风。

    曹操坐上席中主位,桌上有酒有肉,两边文武坐满。

    曹操端起酒碗便敬,“我敬诸公!”

    曹操讲完,猛饮一口,随后将碗置桌,哈哈大笑,“待来年,孤再起大军,定能灭了孙权。”

    席中众人,附合道:“丞相威武。”

    曹操看了一眼自己长袍,又用手摸过脸面,看了一眼手掌,皆是污泥。

    突又大哭,席中众人皆是不解,刚丞相还开怀大笑,不过数息又嚎嚎大哭,何故出?

    太守满宠问道:“丞相何故?”

    曹操道:“若奉孝在,不至孤如此。”

    席中文武,皆是大眼瞪小眼,一脸羞愧。

    曹操自知言重,便再不讲,笑道:“我等饮酒,孤肚中也是饥饿。”

    曹操饮完酒,用完肉食,便被引入一府息身,待女服待曹操泡澡后,曹操也是困极,倒在炕上,便以睡熟。

    不用曹操吩咐,收拢败兵,将领,皆是满宠与李通安排,事无巨细,做的周全。

    刘备与周瑜不敢追来,曹操虽战败,兵马死伤有半,不过还有数万兵马,宛城又布有重兵,攻来便有去无回也。

    曹操赤壁驻北军不过五六万,荆襄水军二三万,疫情万人,赤壁所屯兵马不过十万左右,且北军分散,南郡,襄阳,樊城,各置一上将,领万人兵马驻守,曹操此败也未伤筋动骨,待次年,又可再战。

    周瑜攻入曹营兵马也不过二万余人,加上关羽数千兵马,不过三万,三万水军攻打曹操十万兵马,也非所传那般,周瑜一战,破敌百万。

    曹操战败,休整几日,便领军回朝,曹操知自己战败,朝中定有不稳,不便在此耽搁时日。

    …

    曹操赤壁战败消息,很快便传入京城。

    献帝召众臣早朝,文武两边站满,朝中重臣有荀彧,司马朗,毛阶,钟繇,华歆,杨彪,邴原,曹丕,曹休,董昭,余下者皆历不见经传。

    众臣到齐后,小黄门便去后帘请献帝主朝议。

    献帝被小黄门迎出,坐上龙椅。

    众臣行礼:“参见陛下。”

    献帝道:“众爱卿有礼。”

    众文武直腰,此时再无座朝,因曹操势大,入殿不跪,座着朝议便被废止,自五胡乱华后,唐朝便兴起站着朝议,也便是因此而来。

    献帝道:“丞相传来消息,正往回朝途中,且叫朕与众爱卿出城相迎,众爱卿可有议论?”

    荀彧皱眉,心想:曹操越来越不将汉室正统当回事,行事如此,以后何人能制?。

    邴原道:“丞相战败而归,丞相叫人去相迎,是何用意?”

    献帝道:“我也不知,朕将众爱卿请来,便是相问此事。”

    荀彧行礼道:“臣愿书信一封丞相,相问一番。”

    董昭见荀彧接话,驳道:“丞相定论,自有道理,献帝照做便是,若再等荀令君书信,必会引起君臣相疑也。”

    荀彧道:“汉法制,若大将军征讨四方大胜而归,君主出城十里相迎,则合乎情理,丞相大败而归,若是出迎,这七州百姓猜疑丞相有欺君之心也,丞相归来,只可偷入城中,怎可如此声张?”

    献帝道:“荀令君可书信一封丞相,问明原由,若讲得有理,朕出十里相迎,也非难事。”

    献帝话音刚落,只见曹丕,嗔道:“父亲所为,自有道理,父亲攻必克,战必胜,皆是文武齐心,将士用命,父亲叫献帝相迎,便是安抚前方士兵,对父亲南征讨伐刘表的肯定,父亲常年在外征战,哪次不是先败后胜,有小败有大胜,灭吕布,杀袁术,克袁绍,定乌恒,皆是不世之功也,献帝出城相迎,有何不可,尽在此处争议一番。”

    献帝被曹丕如此训话,心中甚是不爽,但也不敢发作。

    董昭却又来谏,“丞相此次出兵,取荆襄南阳,南郡两郡,怎可无功?此两郡县有数十,荆襄之地有半,若非丞相受奸计暗算,一时大意,战败一场,虽未尽全功,但也有大功也,待次年整兵收复江东,指日可待。”

    席中有待郎抱拳走出,讲道:“臣附议。”

    献帝望向司马朗,见司马朗心不在焉,又望钟繇,钟繇微笑扼首示意,并不接话,献帝心中叹气,又望向荀彧。

    荀彧一脸神伤,献帝道:“就依董爱卿之言,七日后,我等出城十里迎接丞相回朝。”

    献帝讲完,身心疲惫,起身下朝,往后殿去。

    献帝心中苦恼,自国舅董承谋害曹操无果,反被曹贼所害,曹操便将皇后处死,又将自己女儿嫁给自己为皇后,自己想找人倾诉也无,有时宫中太监与宫女也来取笑一番。

    献帝几次想让位与曹操,并叫曹操封自己个安乐王,曹操皆是不应,自己每日提心吊胆,担心害怕。

    朝中也有忠士为孤鸣曲,只是曹贼势大,若有风吹草动,便举起屠刀,毫无手软,孔爱卿(孔融)便是为孤讲了几句公道话,便被曹贼寻一借口杀之。

    

第二百六十五章 皇后训斥,献帝出城迎曹操() 
献帝往后宫,去见自家皇后,皇后乃是曹操女儿,姓曹名节,

    献帝见到曹节简单的行了个礼,“见过皇后。”

    献帝心中不爽,但也不敢失了礼数,若是让曹操知道,定又叫人教导一番,让自己懂得礼数与分寸。

    曹节曲腰行礼,“见过陛下。”

    献帝不屑道:“平身吧!”

    曹节直腰相问:“陛下何事苦恼?”

    献帝道:“还不因为你父?”

    曹节忧道:“我父出了何事?”

    献帝嗔道:“你父亲打了败仗,却要我出城十里相迎,简直是荒谬至极。”

    曹节道:“我父亲可有受伤?”

    献帝揶揄的笑道:“你父亲可好的很!”

    曹节怒容脸面,斥道:“是谁在你落魄,无饭可食之时,将你迎来许都,供你吃住,又是谁在群雄割据,不贡朝廷,替你扫荡四海,是谁常年冒着生命危险在外征战,现海内七州之地皆定,陛下才有这安身快活,陛下尽忘恩负义,不思回报,且如此做作。”

    献帝被骂,哑口无言,数十息后,叹息一声。

    献帝道:“朕,知错了,你且不要将此话与你父亲,兄长言之。”

    曹节哼了一声,便不再理献帝。

    献帝心中烦燥,讲道:“皇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