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刘备之处,诸葛亮被奉为上宾,心中甚感欣慰,且不知刘备待人皆是如此。

    至刘备三人结拜,刘备便常领关羽,张飞到处蹭酒,或府上宴请,听高士谈古论今,解说当今时势,刘备偶尔会应上两句,关羽,张飞则只听不讲,只为二人长得见识,做得上将,皆如此故。

    昨晚徐庶来找刘备,便是将诸葛亮荐予刘备。

    徐庶与刘备言:诸葛亮其人先从鬼谷传人祝公明,后从水镜先生,其岳父又是墨公传人,习得纵横之术,精通法,论,经,略,术,农,技,乃是世之奇才也,刘备若想得荆州,非此人不可。

    刘备知徐庶其能,乃精通兵事,时势,略也,徐庶所荐,刘备欣喜若狂,彻夜未眠,府上早早设宴摆酒上肉,邀请两人前来赴宴,又叫上几人作陪。

    刘备一见,其人年纪尚轻,心中便凉了一截,不过转头一念,甘罗八岁便为宰相,人若貌相,待慢了奇才,错失了奇才,大事如何能成,刘备收起怠慢之心,想着如何讨教一番才是。

    诸葛亮的身份也是独特,荆州名士黄承彦是他岳父,水镜先生是他老师,庞德公是他师伯,刘表,蔡帽,蒯越是他姻亲,徐庶,马良,崔州平,庞统,刘巴皆是诸葛亮的世交,其兄诸葛谨又在江东为孙权所谋,荆州人事诸葛亮心中早有乾坤。

    注:诸葛亮的姐姐嫁给了蒯祺,黄承彦是蔡帽的大舅子,刘表又娶了蔡帽的妹妹,这关系也是复杂的很。

    徐庶所言刘备若想得荆州之地,非此人不可,说的倒也贴切。

    诸葛亮若出山辅佐刘备,需刘备重礼想聘方能一石二鸟,三顾茅芦便成了必然,我们来分析一下三顾茅芦的意义就能看清问题所在。

    曹操若定北方,则拥七州之众,士人归顺朝廷,便是顺应天命,刘备若想得到荆州的民心和士家门阀的支持,得到荆州这块根据地,他需要表现出自己的仁德和尊重士人的态度。

    第一点:曹操对士人态度强硬,手段恶劣,士丈夫不想出仕为官,便威胁强迫,甚至放火杀山。

    刘备需要做出相反的事情来,形成鲜明的对比,便有了三请诸葛亮,为刘备赢得礼贤下士的美喻。

    诸葛亮肯定不会献这种计策,诸葛亮行事皆正,此计只有精通略,术的徐庶才会行之,刘备三顾茅芦请出诸葛亮,是演个双簧给荆襄士人集团看,以显示刘备对荆襄士人集团的尊重态度。

    第二点:曹操用人只重才,不重德行,武重文轻,独断专行,独罢朝纲,弄权干政。

    曹操性格,作风非常像王莽,王莽是很遭士人集团,权贵憎恨的,王莽新朝一立就开始搞改革,革土地主的土地和私营项目。

    在儒礼的封建时代,社会三六九等,文第一,武第二,忠君爱国为先,礼乐法制仅次,曹操是个现实主义者,理性主义者,他不管你那么多,他将自己变成一个弄权的军阀,随自己的性子来。

    刘备要赢得支持,刘备则需要与荆襄士人集团共利共治,建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僻如兴复汉室,我来做光武帝刘秀第二,大家可以作为原始股进入到权力中枢,封侯列将,荫及子孙,光宗耀祖等等。

    刘备要表现出仁德,仁义,礼贤下士,不拘小节,选贤用能,爱民如子等作风,才能将他的名望提升到一个值得托付,值得信赖的主公级别上。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残酷,刘备虽有英雄之志,英雄之魂,却没有英雄之基,没有佐世之才,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常叹:得孔明如鱼得水,刘备是条成精了鲤鱼,他是多么希望有一天能鱼跃龙门,以成帝业。

    刘备每与曹操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曹操多疑,刘备信任,曹操好色,儿女一大堆,刘备连后代还没有一个,这个倒是反得很彻底。

    按理说刘备这种性格应该能得到名士的投效与支持,说不定刘表哪天心血来潮,将荆州牧的位置让给刘备。

    为什么刘备现在人才不济,兵乏粮缺?

    人分两种,一种现实主义,一种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简单来讲叫利益主义,所谓的利益主义,是谁给的多,我就跟着谁干。

    理想主义刚好相反,僻如刘备的理想是兴复汉室这个兴复汉室可以理解成延续,重建汉王朝,不管是西汉也好,蜀汉也好,都算成功,刘秀重建的汉王朝叫西汉,刘秀号光武帝,刘备建立益州政治叫蜀汉,刘备号章武帝。

    又僻如诸葛亮要做管仲,要做乐毅这样的名相,名将,志向非常的高远。

    张飞,关羽的理想是要做樊哙,曹参,赵云要做英布等等,这几个愿意是刘备期许的愿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创业公司刚开始建业的时候首先要定一个目标,僻如要做到世界五百强,或者改变人类的生活方法等等。

    在这个共同的理想下面,就分了个人理想,僻如你想做,你想做,你会分多少股票等等。

    理想主义者只有跟着刘备才有机会成功,跟着曹操则不可能实现,跟着曹操最多给你个主管将军干干,跟什么,,成为股东差远了,而且曹操还多疑,说不定哪天怀疑你,就找个借口把你做掉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再说历史隆中对,三顾茅芦之惑() 
    刘备三顾茅芦请出诸葛亮是具有政治色彩的一次表演,意图明显,曹操请名士用强,刘备用三顾的方式,对比一目了然,刘备曾说我之所以成功,便是每与曹操反。

    徐庶为刘备军师,诸葛亮又与徐庶乃是世交好友,见刘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算即刻拜刘备为主公,刘备定也不会亏待诸葛亮,军师的职务肯定是少不了。

    诸葛亮年少,虽学腹五车,但无经验,也没必要如此佼作,要三请才出,如果是徐庶的一个计策,就能解释得通了。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不选刘备,还能选谁?

    诸葛亮理想的主公早就选择好了,只是现在的诸葛亮感觉时机尚未成熟,诸葛亮若是一心种田老死山野,他便不会自比管仲,自比乐毅了。

    演义中徐庶去曹营之时,刘备送君十里,徐庶走远,又回,将诸葛亮荐给刘备,言诸葛亮有卧龙之称,乃是佐世之才,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其才胜我十倍,刘备一听,大喜过望,拜谢徐庶,至于刘备有没有交待徐庶去了曹营做个缩头乌龟,不问不答,这样才能活得久,就不得而知了。

    次日刘备准备厚礼,往隆中,见一人老叟,边走边唱,问其姓名乃是黄承彦,刘备问此曲何人所作,老叟答乃是自己女婿诸葛亮所作,这下刘备更高兴了,叫老叟前面带路。

    第一次未见到,诸葛亮访友去了。

    第二次下雪天,刘备又去,在一个小酒馆里遇到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孟公威等人,也是一个劲的吹诸葛亮的才能。

    三往乃见,去了三次见了一次面,诸葛亮有睡午觉的习惯,刘备便守在诸葛亮茅芦外等待诸葛亮睡醒了好相见。

    这一等便是一个时辰,诸葛亮醒后,叫其弟诸葛均将刘备引入茅芦讲话,给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设想,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开头便是自董卓以来,这天下四分五裂,诸候并起。

    诸葛亮强调曹操兵乏粮缺,跟强大的袁绍决战,最终获得胜利,以弱胜强并非天时,乃是人谋。

    曹操现占七州之地,又挟天子,此成不可争锋,江东孙权以历三世,地险而民附,不可图之,可作外援,荆州之地乃是天资将军也,其主不可守,将军有意乎。

    根据地定下来后,再谋帝王之基。

    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翻译成就是民有钱国家也很强,刘璋不懂得珍惜,聪明的人才都渴望一个开明的主公来领导他们。

    我对这个翻译不是很赞成,在这乱世,有一条至理名言,高筑强,广积粮,缓成王,那这一段理解成,刘璋没有那种称王称霸,守基业的能力,益州的人口众多,沃土千里,而刘璋没有蓄军资以作争霸的打算,益州的奇士,名士多么希望一位明主去带领他们以图大业。

    隆中对有一句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成就帝业,指明刘备的道路,得荆州则可有兵源与军资,入益州则可成就帝业。

    陈寿的隆中对与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存有出入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三顾茅芦而出,并没有写三往乃见,而陈寿的更详细,这段历史最终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没有具体,是否故意忽略还是别有隐情?

    我们知道徐庶的才能是战略高手,跟荀攸专业差不多,搞战略的首先是大势把握,搞政治宣传等等工作。

    蒯越帮助刘表平定荆州宗贼之乱,也是用诈计,徐庶用的是一种阳谋,不会用谋的人,不是一个好谋士,一个写书的人他首先是记事,而不是用天才的脑袋去想怎么搞阴谋诡计,假如一个记录者没有郭嘉,法正,庞统的军事天才能力,他是写不出环环相扣的人谋兵术,最后写出来的都是巧合,都是躲在草丛里几路齐出,打得对手落花流水,或者是把水堵起来,一淹了事,城就破了。

    如果一个记录者没有诸葛亮,荀彧的那种权术的本领,他写出来的也只有民多少户,军资几许等等,会忽略很多重要的线索,导致历史的很多疑案,也导致我们看不到历史上很多人谋的高明手段,我们看到的历史,看到的战争情节,或许只是某个运气使然,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也只是体现在敌方主公的自大和将领的粗心大意造成,又或者是一些历史事件的偶然现象。

    三国演义里我是没有看出那些所谓天才谋士出了什么非常高明的计策,只感觉很古板,显然历史肯定不只如此。

    即然需要做一次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政治表演,那肯定不止徐庶,刘备知道,这次刘备请的几个陪客也肯定知道,关羽,刘封,简雍,糜芳。

    刘封是刘备的收的义子,糜芳是刘备小舅子,简雍是刘备外交官,关羽是刘备的二弟,都不是外人,张飞,赵云,陈到,孙乾这些人为什么不都请来呢?

    刘封,关羽,糜芳都是守荆州的将领,简雍虽然跟刘备一起进益州,但是荆州和东吴的外交事移上都是交给简雍的。

    那这个默契度就非常的高了,关羽在现场,他也能猜出刘备三顾的政治手法,即使刘备不说,以关羽跟随刘备这么多年学习和经验,是很容易猜得到的。

    刘备需要关羽扮演黑脸,白脸的角色,僻如张飞要烧诸葛亮草屋的时候,关羽可以拦一下,僻如张飞要打诸葛亮的时候,关羽可以拉一下,又僻如张飞啥事没有,关羽也可以激一下等等。

    这样的行为会被记录下来,荆州士人集团可以将这个事件做为评书去讲,刘备是如何三顾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把这个事件还原过来,就显得非常的真实,不似作伪。

    刘备请关羽来座陪也是非常有心机的,至少对于几十年左右逢源,死里求生的刘备,细节问题做的非常的好。

    隆中对什么时候流出来的呢,我们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有一段蔡帽告刘备的状,讲刘备写什么反诗,可能所谓的反诗就是隆中对的内容,大概时间我猜测是公元207208年,刘表病重,诸葛亮知道刘表时日不多了,便给刘表加了把火,也直接导致了蔡帽和蒯越劝降了刘琮直接投了曹操。

第二百四十五章 刘备策对诸葛亮,荆襄三杰谋大事() 
    酒过三巡,刘备便开始问话,诸葛亮拘谨,又是来客,只做答应。

    刘备问:“孔明何许人也?”

    诸葛亮答:“徐州琊琅郡人也。”

    刘备感叹:“建安元年备受陶恭祖让徐州,受位不过二载,徐州便被吕布所趁,只惜自己无能,不能保地安民,造福一方,备甚是愧疚。”

    诸葛亮道:“使君无需自责,吕布乃是无忠之人,使君收留,皆是一片善意,只是曹操,袁术,吕布三人各有心思,使君并无外援,失了徐州也非使君过错。”

    刘备道:“孔明家中还有何人?”

    诸葛亮答:“父母早亡,还有一兄名诸葛谨,乃在江东孙权处为谋,还有一弟诸葛均随我左右,隆中耕种为生。”

    刘备道:“可是大名鼎鼎的诸葛子瑜?”

    诸葛亮道:“兄长名声不显,不及使君夸赞。”

    刘备道:“子瑜先从刘正礼扬州刺史刘繇,备便知晓。”

    诸葛亮若有所思,不知作答。

    刘备又道:“不知孔明祖上何人,兄弟二人如此了得?”

    诸葛亮道:“先祖诸葛丰,曾任司隶校尉一职,父亲诸葛珪任泰山郡丞一职,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一职,于不久前离世。”

    刘备叹道:“诸葛玄乃大才也,我甚是仰慕,只可惜无缘相见便以仙逝。”

    诸葛亮道:“刘使君如何知晓叔父?”

    刘备道:“我与刘景升相聊之时,刘景升刘表,提及诸葛玄便叹气哀思,道:玄有大志,惜早逝也,不能同汝共济一番大事。”

    诸葛亮道:“刘使君一言,亮叔父在天之灵,定会欣慰。”

    刘备默哀数息,又道:“孔明先祖诸葛丰,其人正直不謏,元帝忠士也,乃备先祖不进忠言,备愧之。”

    刘备讲完,开始哀泣,席中众人倒是习惯,当做无事,不望刘备与诸葛亮,自顾饮酒,但也听得真切。

    诸葛亮不知所措,不知如何相劝,望向徐庶,徐庶见诸葛亮望来,点头一笑,也不相劝刘备。

    刘备见席中冷场,长袍拭脸,讲道:“不知孔明何时到的隆中。”

    诸葛亮转头望向刘备,答道:“兴平二年,曹操二路攻打徐州,琊琅郡便受祸害,曹操纵兵入县,抢粮掠妇,杀人放火,我便随兄长去投叔父。”

    刘备叹道:“曹操乃世之奸雄也,把持朝政,比之董卓更甚。”

    诸葛亮道:“刘使君所言及是。”

    刘备问:“孔明可喜听故事?”

    诸葛亮道:“愿闻刘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