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呀。

    关羽,张飞,赵云,那都是将才,武将要配谋士的,简雍,孙乾虽然有些料,但是打仗出谋那是短板,不是长项,万一他们哪天分派任务,没有谋士在旁边提点一下,一冲动丢了城池怎么办,自己打个汝南城打了数月都打不下来,这其中有善守,善谋之士分不开的。

    关羽,张飞,赵云三个人的能力是有的,但是打大仗起来就说不好了,跟着自己常常搞搞偷袭,诈败,诱敌之类的还勉强,假如以后要分兵了,肯定要全局战略的,这种人才最多来个五六个的,多多益善,这样刘备就觉得稳妥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刘备思人才,曹操急求成() 
徐庶的想法不同,刘备虽然有刘秀之姿,但是士丈夫还是希望天下能尽快统一的,武人希望打仗,士人是不希望打仗的,曹操能越快消灭诸候越好。

    像徐庶这种人不多,司马徽跟刘备曾经就说过,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时,司马徽这句是什么意思?

    直白的翻译说,诸葛亮是个千里马,刘备是个伯乐,但是诸葛亮跟了刘备是搞国家分裂,曹操也没有像王莽那样自立为王,曹操是迎献帝平天下,诸葛亮助刘备是不可能打败曹操的。

    这句话是曹操没有进攻荆州时司马徽说的,曹操要打荆州,刘表死了,曹操兵临城下,刘琮就投降了,当时的贾诩就说咋们不打了,收兵回去,巩固这个胜利果实,用不了几年江东那边就不战而乱了,江东内部矛盾重重,曹操练几年水军,再顺江而下,江东就可以收拾了。

    曹操不听,坚决要打,这一打就出事了。

    至于曹操为什么要打,我觉得肯定不是一种偶然的心血来朝,肯定是一个阳谋,荆襄的寒士集团肯定有团队运营,利用曹操的人格弱点,去激起了曹操的好斗心和欲望膨胀感。

    大家知道曹操也非常好色,扬州又盛产美女,至少诸葛亮从刘备那里得到的消息,曹操这个人的好色,贪功,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曹操团队里面有没有间谍,或者说是有好功之臣,又或者说有一心想上位的谋士,那肯定是有的。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激周瑜就是用铜雀台,江东有二乔,这样的话来激怒周瑜形成联盟的。

    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问题的动物,曹操又特别好色,这估计也是曹操发动赤壁之战一个成因,左拥大乔,右拥小乔,享尽美色。

    当时江东连孙家的豫章太守孙贲都有意向投靠曹操,何况江东士家豪门的心思,江东势弱,曹操势强,一般人都会选择势强的作为依靠,这是基本人性,但是政治是从不缺乏赌徒的。

    不管这一段是否是史实,事实上曹操独断专行,坚绝要干掉刘备,打过江东去,这段我们在曹操发起赤壁之战的一次军事会议上作详细解读,我们现在聊正题。

    刘备叫徐庶介绍人才来为他做事,徐庶在大脑里想了一圈,感觉想来的人还真不多,除非刘备做出成绩来,一些人才才会自动投上门来,现在真还有点困难。

    徐庶叹气道:“主公有所不知,我识得之人,皆有治一郡一县之能,更有善兵谋者更甚于我,善治者王佐之才,主公现今势弱,若是曹操来攻,我等做出成绩,定会有人来投。”

    刘备也是自知,但求才若渴,假如都像徐庶这般,有点污点,又无士族门阀背景,该有多好。

    刘备道:“若是元直有才人介绍于我,我定当亲自前往奉之。”

    徐庶道:“我知主公求贤若渴,我当去为主公背书一番,成与不成,当看造化。”

    刘备起身行礼:“我刘备若是有所成就之日,定不负元直之情。”

    徐庶哪里敢受此重礼,刘备还是他主公,当然主公给自己属下行礼感恩,那是任何属下的无上的荣耀,徐庶也是非常感动的。

    徐庶起身反行跪礼,“主公在上,徐庶当行一拜,愿为主公肝脑涂地,尽心尽力。”

    刘备直腰去扶徐庶起身,心中也是高兴,收人收心,他想徐庶肯定会为他到处去宣扬他是支潜力股,是刘秀的化身,那曹操是王莽的化身,要窃汉,要革命士家门阀。

    两人又回到位置,又随便聊了几句客套话,刘备见徐庶心事从从,又见天色不早了,便叫徐庶去访友,早去早归。

    徐庶心中想事情,他想怎么样把李严忽悠到益州去,把庞统,诸葛亮,崔州平招到刘备的团队里来。

    徐庶是准备把李严丢到益州做棋子,把庞统招进来做军事谋士,让诸葛亮去江东做说客和周瑜的谋士,这个战略布局太庞大了,自己要想办法说服这些人,得想得说得过去的说法,编个远景给他们,这才是最费脑的事情。

    徐庶后面真的做到了,不过徐庶去了许都后,只能把诸葛亮身边做首席谋士,把庞统丢到江东去给周瑜做了军谋,这战略局就稍微的改动了一下,庞统是接替了诸葛亮成为周瑜的谋士的任务。

    至于徐庶离开刘备投曹,我们后面再详细讲。

    诸葛亮被刘备请出来,诸葛亮这个人没有什么过人的战绩和资历,拿得出手简历大概就是书读的比较多。

    诸葛亮被请出山,许都的权力中心智囊团会认为刘备这下请了不经世事的书呆子,哪知道诸葛亮跟了刘备之后,学习能力非常强,最关键是的刘备有了诸葛亮的政治资源和人脉圈,一下子就稳定了荆州局势,让刘备坐稳了这荆州之地。

    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又以寒士法家为自己的治国理念,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很难得到主公的认可的。

    就算是诸葛亮到了益州用他的寒士法家理念,结果又怎么样?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穷苦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哪有钱读书,至于诸葛亮在益州开学堂搞教化,把名士谯周请出来,把自己的书籍都搬出来供寒士们学习,又和刘巴,法正修蜀科,结果政治清明的官吏是有了,但是武将却成了稀缺品。

    后期蜀汉无大将,瘳化作先锋,就是这个道理,将才是在血与汗中磨练出来的,在无数大战中淘汰生存下来的,这是一个必然。

    诸葛亮的军队没有这种资源可浪费,就连搞搞军事演习都觉得浪费北伐军事物资,缺乏将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诸葛亮一死,蜀汉基本上都是沿用诸葛亮的原来的国策,内耗,导致了经济大崩溃,人心浮动。

    即然是即定的一些历史,很多事情是难以评论功过是非的,很多政客都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想将这个国家建成一个什么样子,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人们总是在摸索中前行,又不断修修补补,王朝的诞生到覆灭或许只需要几十年,或者数百年,这种社会进程就像化学反应一样,不断加速,成为社会前进的一种历史经验,一种养料供后人学习和改进。

第二百一十四章 刘备往荆州见刘表,路遇刘泌同行() 
徐庶走后,刘备继续和手下喝酒,厅里座着还有关羽,赵云,孙乾,关羽这个人很难看得起士丈夫的,不过跟徐庶关系确很不错。

    第一点徐庶跟他是一样喜欢正义之事,见义勇为,杀了恶霸,四海为家,相同的命运,就会有心心相惜的感情。

    第二点徐庶这个人确实有能力,在战阵演练,军资调度,内勤管理,任人事务上都做的非常的不错。

    第三点这个人不像名士一样文纠纠书生气,君子六艺,皆是精通,没有什么有色眼镜,瞧不起武将等情况。

    刘备只顾喝酒,心里想着事情。

    刘备在想徐庶这个人才跟萧何一样,可惜这种人才太少了,又担心自己的能力留不住,要是多几个这种人才就好了,万一徐庶有个什么三长二短,自己又白搭了。

    关羽见刘备有忧虑重重,问道:“大哥,何事烦恼。”

    刘备道:“我想若是如徐元直如此谋士,多几人便好了。”

    关羽道:“我当是何事,荆襄名士甚多,我当为大哥去访来便是。”

    刘备看向关羽脸上丰富,讲道:“二弟,你且识得荆襄武将?”

    关羽道:“荆襄武将皆多不入流之辈,我闻文聘尚有些武力!”

    刘备道:“荆襄之地,寒士不少,但多是隐居山野,我有一日拜访同窗好友,见其子少有机辩,请他为谋士,你猜其如何应之?”

    关羽答:“不知。”

    刘备道:“此人言我贩席织屡之辈,又有何能许他前程。”

    关羽站起,“此人欺人太甚,大哥何言何人,我上门杀之。”

    刘备道:“二弟,你且座下。”

    关羽座下气愤不减,气喘声响。

    刘备安慰道:“高祖斩白蛇,有樊哙,萧何二人,后又聚得天下英雄,才有这数百年的基业,如无高祖之容人之量,又如何成事。”

    关羽道:“大哥,我等窝在新野弹丸之地,何时有出头之日。”

    刘备道:“二弟莫忧,曹操若是大权在握,必会行改忤逆之事,我每每与曹操反,必会引来群英相会,共举大事。”

    关羽跟曹操相处过一段时间,也是知道曹操为人的,刘备说的他是认可的。

    关羽道:“大哥,不如我等以攻为守。”

    刘备道:“军资不足,兵缺粮少,若是战起,又有不济,只待天时便从新野而出,想当时光武先帝刘秀八百兵起事,经六载平定天下叛乱,只待天时,地利,人和向我,必有一番作为。”

    关羽道:“大哥所言及是。”

    刘备道:“我等满饮此斛。”

    刘备与关羽喝了一杯,又望孙乾,赵云。

    赵云跟没事人一样,在那反望刘备,赵云不是很忙,他经常在军营,难得刚过年,休息几天。

    刘备开酒会,邀请赵云来陪酒,赵云倒是无所谓,反正有酒喝,有故事听,长见识的好事,不来白不来。

    赵云的话少,不问不答,刘备看他,他就回望,也不知道说什么。

    赵云的职位是军司马兼刘备私人卫队保安大队长,刘备就三千嫡系部队,一千兵马给关羽,一千兵马给张飞,另一千兵马自己带,分二百骑兵给赵云,让他做卫队的保安大队长。

    关羽和张飞没有什么正式的官职,刘备是豫州牧,封两个将军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封什么朝廷不认可,有什么鬼用,干脆就不封,挂两个中郎将的名号。

    后来诸葛亮来了就封了个军师中郎将,估计关羽,张飞的职务就往上升了个杂号将军。

    赵云的职务还要低一些,大家都没有什么军功,不能乱封职务,这个军职都是论功行赏的,你说封什么官职,没有相应的军功,军士不服,你缺失公平,任人为亲就没有了威严,就乱套了。

    刘备现在的企业就像私人作坊,不讲究,徐庶来了就好了一些,搞成了私企,建立了企业文化,建立了十年战略规划,诸葛亮更牛,来了之后就搞成国企,拿出了金字招牌,平分市场的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

    刘备看了一眼赵云,又转过去看孙乾,孙乾见刘备看他,行礼讲道:“主公,若是无事,我去准备一去,我们去襄阳去刘表去。”

    刘备点了点头,又看向关羽:“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带子龙,孙乾去见刘表。”

    关羽道:“大哥尽管放心,有我在新野丢不了。”

    刘备起身讲道:“今日议事,就此作罢,你等先散了吧。”

    这个酒宴结束,刘备回屋换了套衣服,赵云领了几个身手好的宿卫,在府外等刘备,孙乾去准备礼物,收拾路上的行礼,干粮,去襄阳至少要七天左右。

    半个时辰后,刘备一行人十几个,骑着战马就出了城。

    走了三天,刘备看到一个车队,遇到了老熟人刘泌,刘泌这个人长沙郡下面的一个小县的县令,也是去给刘表送贺礼的。

    刘备呆在荆州有三年多时间了,经常去拜访一些刘姓的宗亲,刘泌也拜访过一二次,也算是亲戚关系了。

    刘备远远的叫道:“刘元简。”

    刘泌回头看去,见刘备骑队正向自己来,尾后不有数十米,刘泌叫停车队,向刘备招手喊道:“玄德。”

    数息之后,刘备便追外刘泌车队,刘备,刘泌并马前行,赵云,孙乾落个一马距离左右。

    刘备道:“元简这是要去何处?”

    刘泌回道:“正往襄阳,为刘荆州拜贺。”

    刘备道:“我也去襄阳,为刘荆州拜贺,我等一同前去,如何?”

    刘泌道:“能与玄德同行,甚好。”

    刘泌的年龄大概也有五十多岁的样子,比刘备还大,不过也是一个老好人。

    刘备道:“元简备如此多礼物?”

    刘泌道:“也非什么稀罕物,主公一份,大公子,小公子各一份,蔡夫人一份。”

    刘备汗颜,他只准备了刘表的一份,且只是几幅字画而已。

    刘备眼睛张望,见一个少年,着铁甲领一队十余兵士,随着马车前行,刘备问道:“此人少年是何人。”

    刘泌道:“我外甥罗封,现任县尉之职,家境贫寒,少时便引入家中习字教武。”

    刘备知刘泌是没有儿子的,育有一女,这种事情很常见,刘备没有子待,可能不育不孕,不过后来刘备夺了荆州,就去长沙看好了这病,长沙有一个名医叫张仲景,是个和华佗齐名的名医,后来就生了刘禅,刘理,刘永,这个后面讲。

    刘备四十多岁,不可能不跟老婆睡觉的,那肯定还是身体有毛病,占了荆州之后,刘备找名医调养了两年,毛病就给治好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刘备与刘泌相商,刘泌荐人() 
刘泌见刘备不答,又道:“刘使君不知可曾听过一事?”

    刘备吃惊道:“不知元简所讲何事?”

    刘泌道:“刘景升有二子,一子琦,一子琮,琦为大夫人所生,大夫人以故十余载,另一子乃蔡夫人所生。”

    刘备道:“元简意思刘景升要立嗣?”

    刘泌道:“正是,这立大难矣,立小又怕生变故。”

    刘备道:“立大即可,此事倒也好办。”

    刘泌道:“蔡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