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龙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真龙志-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急驰而去。大约跑了一天一夜,确信追兵没有跟来。然后七人转到事前和

    “大铁锥”商量好的接头地点。在这里张良隐藏得有足够的给养,包括食物、

    金银、化妆道具以及武器等。张良做事非常细心,行动之前早就预料好各种

    可能的变化,这种细心成为其未来成功的关键要素。

    张良并没有留在这个据点等“大铁锥”,事情有两个方向———其一是大

    铁锥战死,那么在这里等待将毫无意义,需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筹划复仇大

    业。其二是大铁锥被捕,不排除大铁锥在严刑逼供之下,会供出这个接头据

    点。如果是第二条,那么越快离开越有好处。张良经过理性分析,立即做出

    决策:派出一名死士化妆火速去东海区域通知“仓海君”恒寿,让他注意避一

    下秦军风头。其余等人,化妆成秦军骑兵,连夜北渡黄河,寻找一个安全之

    所躲避秦军通缉。

    这个逃亡计划非常完美,比刺杀计划更完美。原因很简单,无论刺杀成

    败,从此之后张良等人都需要逃亡,所以,在行动之前,张良把这件事想得很

    透。秦军的服饰、口令以及沿途关口的通关文书等都有伪造!!

    很快,秦军查出了张良在咸阳的几名线人,并将这些线人处以极刑。有

    一名线人供出了张良的身世和形貌,秦军挂出通缉画像,令帝国上下无不震

    惊!这次全国大通缉却极大提升了张良知名度,那时候六国遗老多如牛毛,

    原本像张良这样的亡国公子不计其数,这一次张良却以实际行动告诉大

    家———我张良,能做你们敢想却不敢做的事情!

    满天撒网的通缉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张良和他的死士们仿佛突然从地

    球上消失了一般,任随秦军如何严把关口和要道,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搜捕和通缉行动持续进行了一个月,就在秦军躁动与盲目之中,张良却

    早已悄然渡过黄河,来到一座叫的小城,他在这里乔装打扮、隐姓埋

    名,准备躲过这一阵风声再说。很快,他和死士们听到“大铁锥”和线人的死

    讯,大家悲痛欲绝。

第一百二十章 猝然临之而不惊() 
张良逃到之后,开始带几名死士深居简出,过起隐姓埋名的

    生活。

    不过,这一段时间,却是张良内心得以迅速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不停地

    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省,寻找失败的原因,和未来真正想要的方向。“我究

    竟想要做什么?我如何才能实现我的目标?大韩国如何才能光复?重建韩

    国之后如何才能令其强大?”这些问题不停地在张良脑海深处旋转,折磨得张

    良寝食难安。

    张良是一个非常善于自我反省的人。第一次“学礼数月”之后,迅速发

    现学礼之路并不适合自己,纵然自己学得像孔子一样名满天下,但如今强暴

    统一天下、横扫六国,自己不可能去秦国做官,这条路注定将没有前途!第

    二次“博浪沙刺秦”之后,张良迅速反省,大秦帝国并非只有一个秦始皇,如

    果秦始皇真的被刺死,还会有秦二世、秦三世、秦四世等,大秦帝国也绝

    对不会因为一个秦始皇死掉就迅速灭亡,要想真正复仇,光靠刺杀是远远不

    够的!这就是张良的学习能力,每一件事情结束,对于张良却只是思考和

    提升的开始。在人的一生当中,只有时时警醒、时时反省、时时超越,才能够

    在不经意中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快速进阶。

    反省归反省,但张良却始终找不到答案。他需要一次头脑风暴、需要一

    次脱胎换骨式的自我蜕变、需要从思想到灵魂实现飞跃,才能找到亡秦复国

    的最佳答案。

    这时的张良,表面上看还是一个失败者,是一个全国通缉犯,是敢于犯

    强暴逆鳞之人!实际上,张良自己都不知道,随着秦国全面搜捕和通缉张良

    的画像传到帝国各处,张良的名气一夜之间火速蹿升。

    为什么呢?大家试想,荆轲、高渐离等刺杀秦王失败,身死国灭,但这些

    人还成为六国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甚至数千年后还被所有中国人赞扬。

    张良多牛啊?不但年纪轻轻就敢于在官道上刺杀秦始皇,而且在五万秦军

    包围之中,毛发未伤地全身而退!这份胆识、这份智谋、这份冷静还有这份运

    气,令江湖中的所有英雄豪杰竖起大拇指!

    张良的大名,这时不能说家喻户晓,但只要关心一点时势的人,必然都

    已经听说过。

    就这样,张良的名气,惊动了一位世外高人,这位世外高人就是黄

    石公———

    这黄石公是何许人也?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有一条却是事实:这位

    “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人物,肯定是位高人,他常年隐居在谷城地区,有点

    像传说中的鬼谷子,自己不喜欢世间纷争,却喜欢培养有潜力的弟子,借弟

    子的手来验证自己的学说和思想。超牛,培养了四个名满天下的

    学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这四个人牛到什么程度?孙膑是齐国兵

    马大元帅,庞涓是魏国兵马大元帅,苏秦是历史上第一位兼任六国的丞相,张

    仪则是大秦帝国的相国,帮助大秦帝国完成统一之前的最后清扫障碍工作。

    不过,鬼谷子在历史上的排名,还是与黄石公相去甚远。因为他有四名

    学生,却不如黄石公一名学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四人的成就加起来,

    也敌不过张良后来所创造的成就。

    黄石公就是这样一个人,选弟子的条件极度苛刻,终其一生,经纶满腹,

    却仍然难找到一个满意弟子。

    不知道黄石公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到张良正在这个小地方躲

    避通缉。于是老先生千里迢迢从谷城赶到,想亲眼看看这位刺杀秦

    始皇未遂、从五万秦军中全身而退的“刺秦英雄”究竟是不是可造之材??

    黄石公打算对张良进行一系列考核,从人品到性格再到谋略,这可不是

    闹着玩,张良还蒙在鼓里呢。张良究竟能否通过这次残酷的考核呢?黄石

    公又会安排哪些内容来对张良进行考核呢?张良究竟会从黄老先生那里得

    到什么宝贝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

    却说黄老先生来到,并没有霸王硬上弓地去找张良,告诉他必须

    要拜自己为师。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跟踪和观察。黄老先生非常有耐心,那

    是必须的,万一收到庞涓这样的弟子,连是非黑白都搞不清楚,自己的一世英

    名不就毁了吗?他悄无声息地跟踪和观察张良有多久,史书上没有明确记

    载,但根据张良在避难的时间、学成兵法的时间来推敲,黄石公对张

    良的观察期超过一年。

第一百二十一章 无故加之而不怒() 
这一年中间,黄老先生发现张良三大优点:

    第一、深居简出,学习极为勤奋。

    他发现张良绝对不是一般刺客,一般刺客大多迷恋于武功,没有事情做

    的时候,往往会喝酒、习武,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刺杀能力为目标。张良不同,除

    了练一些强身健体的花拳绣腿,张良基本不习武功,他更多的时间是在看书。

    这一点非常像黄石公年轻时,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突破自己的局限性。

    第二、极度自律,生活作风绝佳。

    按说以张良富二代、官二代的背景,闲得无事,必然会饮酒作乐、出入风

    月场所等,但这些坏习惯张良几乎都没有。他不爱酒色、甚至身边连个侍奉

    的女人都没有。究竟是张良心理不正常呢,还是天下能打动张良的女子没有

    出现呢?这个不知道,反正张良每天准时起床、练剑、看书、化妆(因被通

    缉)、出去逛街采买东西、回家、继续看书、吃饭、再练剑、再看书、睡觉

    如果不了解详细情况,你可能会误认为他是一位退休的老干部。

    第三、有正义感,遇事敢于挺身而出。

    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最打动黄石公的地方。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张良带着六死士到下邳城中办事,时间拖得太

    晚,于是就选了一处比较大的酒家吃饭住宿,准备第二天再返回。他们在楼

    上包间吃饭,忽然楼下酒家大堂里传出动人的歌声———

    “转过千山万水,

    只惦念家乡小桥炊烟;

    阅尽人间春色,

    只惦记家中慈母白发!

    回来吧,漂泊远方的游子,

    故国虽已不在,

    这里还有那浓烈的泥土芬芳!

    回来吧,浪迹天涯的勇士,

    梦想还会生长,

    请珍惜我给你的每一份守望!”

    曲声婉转悠扬,和着古筝轻弹,整个酒家大堂中传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最关键的是,这首歌的歌词似乎是为张良“量身打造”一般,把张良漂泊

    异乡、寻求复国的内心痛苦全部都演绎出来。张良不禁走出包厢,想看看楼

    下究竟是何方人物,竟然能写出这样的歌曲。

    只见酒家大堂之中,一位全身白衣的绝色女子,端坐中央,面前古筝端

    放,正纤指微弹,这女子旁边跟着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老者正手持铁钵,向

    酒家里的客人请求施舍。显然这女子和老者是这酒家的常客,酒家的小二

    和掌柜都没有阻拦她们。

    这时,突然从右侧包厢中冲出七八个秦**官,这些军官个个膀大腰

    圆,看起来至少是中级以上军官,几个小子把桌子一踢,大喝道:“你这女子,

    是哪里人氏?故国?现在都已经是大秦天下了,你公然唱反叛歌曲,岂不知

    道是死罪?”

    老者立刻迎上前,赔罪分解道:“军爷冤枉,小老儿和侄女是韩国人氏,

    我们只是思念家乡,绝对没有任何反叛的意思,请军爷恕罪啊!我们这就

    走,军爷您继续喝酒”

    “我呸!没有任何反叛的意思?你说了就算?!我告诉你,老子说你反

    叛,你就是反叛!叫你侄女跟着老子们回军营,侍奉好了军爷们,你们才不

    是反叛!!”为首的军官使劲一推老者,直接将老者推倒在一丈之外,老者头

    磕倒在桌子边上,顿时流出鲜血。

    女子面不改色,走过去将老者扶起,冷静地对老者道:“伯父不用担心,

    反正我们背井离乡,早已经活不下去,不如索性与这些禽兽拼了!”说罢从古

    筝之下抽出一柄利剑,那柄宝剑光芒夺目,隐隐有龙吟之声,竟然是一柄罕

    见的利刃。

    一群秦**官轰然大笑,竟一齐围了过来,都抽出腰间的大刀或宝剑,将

    这名女子困在中央调戏。女子见对方势大,立刻掉转剑锋,架在自己颈间,

    喝道:“你们这些禽兽再过来,我就血溅当场!滚开!”

    这些军官又是一阵轰然大笑,为首的军官淫笑道:“她的样子好可爱!

    竟然用死来威胁我们!老子们哪个不是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来吧,自刎

    给我看看,老子们还没有欣赏过美女自刎这场戏呢!”说罢进一步逼近———

第一百二十三章 扬长而去() 
这个淑子是张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就是后来张良的妻子,她不但一

    生支持张良的事业,还为张良生育了一对儿女,男孩名叫张不疑,女孩名叫

    张小月。

    黄石公对张良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十分满意———

    “英雄救美”这个事情虽然落俗套,不过张良救得非常冷静、专业、从容

    自如。张良派韩锋白白杀了一个秦国将领,却成功引诱走其他秦兵,没有留

    下任何破绽,也没有暴露自己身份,这就是高明之处。要成就大器,就需要

    张良这份智慧与冷静。

    但是考核到这里,显然还不够,还有一场更残酷的考核。

    这一次黄石公决定自己出马,要和张良先生过过招,看看这位小朋友是

    不是真的能达到自己的所有要求。

    老黄对张良观察已久,自然对他的行踪非常了解。这天早晨,他算准了

    张良练完剑、看完书出门采买的时间。他来到一座叫“圯桥”的地方,他就坐

    在桥头的台阶上等张良。他确信张良会来,但不能确信张良能不能经受得

    起这次的考验。

    张良果然一秒钟都不差地出现在“圯桥”,不过,这一次张良遇到了一件

    头痛的事。嘿嘿,张良经过“圯桥”的时候,竟然有一个奇怪的老头,他总是

    挡在自己面前,不让自己过桥。这个老头显然就是黄石公,张良让了老黄三

    次,心想,你不让我过,你自己总要过桥吧?我让您先过,我再过,行不?谁

    知道今天撞地邪,这老黄不仅不过桥,别人谁过他都不拦,偏偏张良一上桥,

    他就挡着张良,也不和他说话。

    妈的,这不是找事欠揍吗?张良非常生气,差一点发作;不过,仔细看这

    老者又不像是失去理智的人,便硬是忍了下来。继续冷静地目视老黄,看看

    这人会有什么后面的动作?

    老黄很调皮,他看张良不硬闯了,便冲着张良笑笑道:“小伙子,懂不懂

    尊敬长者?!过来这边,我跟你说点事!”

    张良被他给笑乐了,心道,老子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你还敢冲我

    笑,还挡着我的道?!行,我看你今天想玩啥花样?!他冲着老黄头施礼道:

    “老人家有何指教?小子有何不当之处,敬请教诲。”

    老黄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