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治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政治家-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事吧?是不是太累了?休息一下吧!”商华问道。

    范芳华摇头说:“没事,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也就吐了?过去身体还是很好,怎么莫名其妙也就吐了?”

    武若彤看到了这个情况,突然问道:“会不会是……怀孕了?”

    “什么?”商华突然一阵惊讶。

    因为商华刚才也是一时没有想到,可是突然想起来了,有不少妇女怀孕的时候,因为内分泌失调,很容易呕吐,这个在古代名为“害喜”。

    “不会吧?就一次而已,就怀孕了?”范芳华心里也都非常紧张的问道。

    商华也都有些犯嘀咕,因为之前他跟武若彤一起同房的时候,因为父母刚刚去世未满时间,成婚已经是犯了大忌讳了,可是如果还要生孩子,那很令人诟病的。再加上武若彤才十六岁,也就是一个萝莉而已,并不适合那么早生育。所以他和武若彤同房的时候都是商华故意挑时间的,故意算好了生理期确保在怀孕可能最低的时候同房。所以在特意规避之下,商华跟武若彤成婚一年了,压根没有任何怀孕的迹象。

    可是这次来到了南越之后,范芳华给商华侍寝之后,这个是没有特意挑选生理期的。甚至别人也都不懂得这个生理期,也许是这个原因才让这个一炮命中了。

    “如果是这样,那我也就算是有后了?”商华突然心里有些紧张,这个做父亲的事情,他也是第一回啊!

    在后世因为各种原因,都是普遍晚婚晚育,所以当年商华后世三十一二岁都没有成婚,更没有孩子。可是这次当父亲,也是真正的第一次,让他同样是不知所措。

    在场的三个人,都没有这个经验,所以也都急急忙忙的赶紧回去,请求林邑国的那些有经验的人来判断。

    “芳华公主应该是怀孕了,应该也就是在半个月之前那次。不知道为什么,芳华公主的害喜来的比较早,所以……”

    听到了这个消息,这样也都露出了微笑。至于范芳华也都同样露出了笑容,任何女人都是应该是给丈夫生育的。在古代生育几乎是女人的唯一职责,如果不能够生育的女人,哪怕地位再高,哪怕她是一个公主,那也是要被人鄙视的。

    何况范芳华既然作为林邑国的公主,哪怕林邑国只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国家,可是那也是一个国家啊!作为公主,对于“宫斗”这种东西自然不算陌生。尤其是她也都一定程度的了解了汉族的传统,对于子嗣的重视。

    虽然她知道自己不会是正妻,所生的孩子也只是“庶子”,不可能是嫡子。可是哪怕是庶子,只要是第一个生下了孩子,那这样地位也都是彻底稳固了。只要第一个生下了孩子,她的地位将会万分稳固,就算是武若彤这个正妻也都无法把她怎么样。

    如果是儿子,那更好了,只要有了一个长子,哪怕是庶出长子,这样她的地位同样会得到很大提高。女人对于男人而言首要的价值也就是生育后代,只要能生育一个后代,那地位将会稳固很多。尤其是现在武若彤没有生育的情况下,那个更是价值无比重要,对于她将来在商家的地位是惊人的提高。

    退一万步来说哪怕是一个女儿,不是儿子,那也是可以稳固地位了,武若彤也都不可能把她怎么样了。

    “若彤,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商华问道。

    武若彤翻白眼,有些冷淡的回答:“这种事情我又没有经验,你问我我问谁?”

    “哎呀,我怎么这个时候问她这种问题?我去,真是脑子进水了!”商华自己自嘲想。

    这种问题去问武若彤,那不是在让武若彤心情不爽吗?这次来南越,武若彤可是接连收到了两个打击啊!不但商华收了一个侍妾,还是一个小国公主。可是更无语的是这个侍妾居然第一次就怀孕了,这样让武若彤这个正妻更是无语啊!这都什么事儿,让武若彤尴尬万分。作为正妻的没有先怀孕,反而让侍妾抢先了。虽然对方注定是庶子,可是那她心里也不舒服。别的女人怀了自己丈夫的孩子,哪一个女人能够彻彻底底心安理得的高兴呢?

    “要想女人不吃醋,母猪都会上树啊!武若彤虽然也许能接受我纳妾去收了别的女人,可是要想她贤惠无比,和别的女人亲如姐妹毫不吃醋,是不可能的了!罢了罢了,难道我还能够限制她,不让她吃醋吗?有气主动发出来就好,好过憋在心里以后不知道憋出什么坏水呢!”商华想。

    虽然武若彤给了自己脸色看,可是商华还真的无法心安理得的教训她!商华认为自己能纳妾,已经是侥天之幸了,难道还要理所当然的逼迫自己妻子不吃醋吗?何况逼迫她们“不吃醋”治标不治本,哪怕她们表面上不吃醋,到时候背地里不知道憋着什么坏水呢!

    武若彤给商华脸色看,商华接着了,反正先让她出一口气再说。反正只要把气发出来了,以后大家还是可以好好过日子的,不然这口气憋在心里大家都难受!

    反正商华被自己老婆给脸色看几天,又不会掉一块肉,反而多纳了一个妾,多了一个女人,还是自己赚大了。

第74章 漕运() 
广州城之内,商华跟自己的两个老朋友高季辅和马周再次见面了,这次他们也是被武士彟派来了南方,负责跟商华一起督办这个粮食推广的事务。om其中高季辅是田曹参军,自然是他的分内职责,马周是被武士彟派来了南方,辅助高季辅的。

    至于商华,也都从南越乘船回到了广州暂且休整。因为商华的侍妾范芳华目前怀有身孕,所以不适合直接乘船到北方了,暂时留在广州适应一下生活也可以。不然一个从小生活在南越的人,突然到了寒冷的北方,这样肯定是水土不服。不如在南方过度一下,这样不但有利于大人,甚至有利于她肚子里面的孩子。怀孕时候的女人不能够被太大的刺激,水土不服更是大忌讳!

    “商华,这次你可是赚大了。出了一趟公差,居然还带回来一个小妾,还是林邑国的公主,这种公差我倒是愿意出啊!”高季辅吐槽说。

    商华老脸一红,自己这么做是在不合适啊!

    “好了,别说这些了,我们还是赶紧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些粮食吧!现在趁着冬天,让那些农闲时候的百姓赶紧去学习新的耕种技术,来年开春马上去进行耕种新的占城稻。尤其是这些稻谷,将来如果能运输到关中,这样可以避免我们关中的人口压力太大,被迫迁都啊!”商华说。

    “迁都?”高季辅和马周都被吓了一跳。

    迁都两个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两个字,这个背后的意思太大了,可是从商华嘴里好像却非常肯定将来恐怕要迁都。om可是目前完全没有这个概念,这样让他们都好奇了。

    “两位,难道你们不认为关中的粮食不够吃吗?我们大唐关中虽然目前人口不多,可是将来呢?要知道人口可是不断增加的,一旦增加了?肯定会造成粮食不足。虽然关中一直都是粮食主产区,可是同样也要看到关中是我们的首都啊!首都地区,往往别的人不多,就是官多!从三省六部到各种衙门,还有再加上包括各种的没有实际官职的勋贵。”

    “更可怕的是这些还是在编的官员,还有很多很多倍于此的普通底层书吏。官员身边的仆人,各种侍女,皇宫的各种宦官。这些都是脱离农业生产的人,都不会增加任何的粮食产量,甚至还要凭空消耗粮食。轮流番上的士兵,都有十几万啊!”

    “官府的我也就不多说了,民间的还没有算!首都首都,那也是会聚集很多人的,到时候天下的商旅,甚至是很多外国的商旅,包括外国的常驻世界留学生。甚至在关中置业的富豪,在关中以靠着方便的位置投资建设各种手工业。这样一大群都是不但不会增加任何粮食产量,相反会吞噬大量的粮食。那个时候,脱离农业生产的人都足足恐怕不下数百万,你说这样关中的粮食够吃吗?不从外面调集,这样是不可能满足的!”

    听到了商华这个说法,让高季辅和马周也都被吓了一跳,如果真的是按照这个推理,接下来关中的粮食还真的不够吃啊!

    商华也算是清楚了这个情况,因为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长安已经是号称是拥有百万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这个是骄傲,可是同时也一个负担!上百万人口的负担,这样运作一个庞大的城市,这个可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最后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都受不了了,出于各种政治和经济上共同作用的因素,他们虽然没有正式迁都,可是却早就已经把朝廷长期驻扎在洛阳,已经是事实上的迁都了。

    “将来我认为南方一旦得到了足够开发,我们江淮将会成为天下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甚至我们北方的粮食到时会都未必能够自给自足,甚至完全依赖于南方的北上运输。所以到时候我们恐怕要有很多粮食需要进行漕运,送往北方和关中。到时候我们的漕运压力很大,必然要进行相应的征集。”

    “可是一旦征集民夫,漕运索要征集的民夫必然也是惊人的数量,那样同样会伤害到百姓农时。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如将来把我们官府所组织的漕运改变成为商运。我们目前已经有了飞剪式帆船,已经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了航海的成本,将来我们可以从海上进行运输,速度不但更快,甚至可以运输数量更大。从海上运输,比起从内河运输快多了,并且几乎每一个沿岸港口都可以作为卸货的地方。尽快的分配到北方各地,接下来顺着水路输送到关中。”

    “商运比起官运好得多,因为如果让官府来组织人运输,这里面的有什么破玩意,你们应该也是清楚俄。”

    商华这样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商华对于那些官府组织的各种工程什么,他非常清楚这帮官员的秉性。很多时候官府运输,往往夹带私货,夹带很多各种私人的商品。

    至于别的什么修建工程,如果一旦让官府来主持修建,这里面的猫腻比起招投标来说多了何止一点点!虽然招投标也许仍然有猫腻,可是可以让那些官吏操作的空间少了很多,是一个进步了。

    这个也就是为什么商华认为还是由商运为好,因为商业运输不但相对花费成本更低,官府也只是一次招投标而已,不用太多事情。如果官府自己运输,这里面很容易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从后世明清时候的漕运部门就可以看出情况了,明清时期的漕运已经形成了一个上到官府,下到普通民间帮派的数以十万计的人靠着漕运吃饭,结果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让朝廷都要胆战心惊。

    商华当然不希望历史重演,自然是希望能够尽快的实现商运,避免太多官府直接插手产生的问题。

    “可是,我们朝廷从哪里来这些钱?如果直接商运,花费可不小啊!”高季辅说。

第75章 政见() 
高季辅说如果按照商华的建议,这个成本肯定很高。om高季辅有一些话故意省略了没有说,那也就是其实古代的朝廷做事听没有节操的,古代朝廷想要百姓帮做事,也就是发动徭役。所谓徭役也就是百姓帮助官府出力做事情,并且不但是无偿的,还要自己准备口粮。

    这个是古代盘剥百姓的一种手段,并且这种徭役非常的坑人,一旦时间拖久了容易耽误农时。在一个农业化社会里面,一旦耽误了农时轻则产量锐减,重则一年颗粒无收啊!

    可是这样对于官府有一个好处,那也就是无偿的,基本上是不花钱的。一旦商业运输,委托商人运输,?可是要花费不少的。

    “老高,其实你们没有算过一笔账?如果我们征发徭役而因此耽误了农时,不但是百姓的损失,到时候也是我们的损失。我们不如干脆统一对百姓征收一部分的银钱,然后委托商人去组织运输,只要不是军事物资,甚至是部分我们和平时期并且是腹地的军事物资,都不是不可能委托商人运输的。”

    “这样不但百姓不耽误农时,并且商人会节约成本,避免很多我们官府里面的一些人手脚不干净。至于说花费的问题,我想应该其实并不大的。首先我们会从百姓手里征收一部分钱,然后为了将来让商人组织剩余的劳动力进行运输,这样我们肯定不但花费更少,还可以节省很多隐性的不必要的花费。om”

    马周主动问:“商华,你的意思是,官府不适合管得太细?”

    “当然,我的意思也就是这个意思。官府其实不适合直接插手太细致的东西,只要天下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那官府也就是不要轻易的去干涉。尤其是不要轻易去组织百姓做这做那,哪怕是包括我们的徭役或者一些别的事情。”商华说。

    商华认为其实作为官府不要管理太细致,这样对于双方都不好。尤其是很多古代官府经常组织一些百姓去修建各种工程,先不说他们是否能够组织好,就说官员和商人的思维不一样。甚至很多官员都会趁机从中上下其手,哪怕每一个环节增加百分之一的成本,累计下来绝对不少了。

    可是商人却会使劲的压缩成本,因为这些钱都是自己的钱,官员不是自己的钱所以不心痛啊!官府只要做好政策就行了,不要轻易的插手具体的运转。

    “你的意思是说,无为而治?”高季辅问道。

    商华摇头说:“也不能彻底这么说,我的意思是不要直接干涉,可是没有说彻底不干涉。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有软件和硬件的方法间接干涉,可是却不要直接用命令干涉。也就是说直接由朝廷下令不能这么做,或者是如何如何,这样其实是有违常规的。我们应该主动的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方式来进行间接的影响,而不是通过朝廷直接下令禁止和严厉刑罚来禁止。”

    商华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这些方法,比如说如果要发展某些行业,并非是直接采用命令和严厉刑罚去禁止,可以采用别的手段。比如说软件方面的手段,也就是通过提高这个行业的税赋,让这个行业的税负压力更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