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南宋-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戈扶起海东青,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眼,使劲拍了拍他的手臂,“小子,黑了,瘦了,不过更精悍了!”

    海东青呵呵一笑。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巨舰身上,一脸惊叹地问道:“老爷子,这,这就是五十四炮巨舰?”

    杨戈回头望了一眼,那眼神就如同看挚爱的恋人一般。“这就是五十四炮巨舰,无坚不摧!而本身又极为坚固,我们自己的火炮距离远了也别想对它造成多少破坏!”

    海东青不禁感慨了一番。

    杨戈取出一封书函,递给海东青,“这是汉王的命令!”

    海东青连忙跪下,双手接过书函,站了起来,拆开来,看了一遍,兴奋地道:“汉王命我们消灭刘整水军?!”

    杨戈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道精芒,“刘整的水军是目前九州岛最大的威胁,只要消灭了他,高丽军难有作为,而幕府军也难放手南下进攻!”

    海东青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随即有些担忧地道:“可刘整手中的战船三倍于我们,只怕……”

    杨戈哈哈一笑,一指旁边的巨舰,“有这样的巨舰,刘整手中的那些战船不过就是破舢板!”

    海东青兴奋地点了点头。

    不久之后,青州总督府大堂。

    杨戈笑着抱拳道:“老朽见过大人!”

    李檀连忙回了一礼,“想不到杨将军竟然亲自来了!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啊!”

    杨戈哈哈一笑,“大人不必客气!”

    “快快请坐,上茶!”

    各自坐定后,杨戈抱拳道:“汉王命我来主持东方水军事宜,还请大人多多关照啊!”

    “杨将军不必客气!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多谢!”顿了顿,“汉王给我的命令是,消灭刘整,请李大人即刻准备干粮清水,我好尽快出发!”

第629章 迷雾() 
“刘整水军实力强大!主动出击是不是太冒险了!”李檀显得非常担忧的样子,他主要是担心自身的安全,如果汉军水军遭遇不测,他十几万山东军将独自面对数十万敌军,结果难以预料!

    杨戈笑道:“虽然我军战船数量不如刘整,但威力却远在刘整军之上!且我军将士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数年来,横行四海所向无敌!而刘整的水军却屡屡败于我军,在气势上便弱了一大截!我有信心,可与刘整军分庭抗礼!”杨戈虽然乐观,但毕竟双方战船数量相差过大,因此他认为,己方只能与对方平分秋色!在他的想法中,只要能缠住刘整,此战就算是胜利了!

    李檀见杨戈态度坚决,不禁叹了口气,“既然如此,我立刻命人为你们准备干粮清水!”随即叫来军需官,令其立刻从仓库中拨出足量的粮草和清水。军需官应诺一声,退了下去。

    李檀看向杨戈,好奇地问道:“杨将军,听说你带来的三十几条战船中有四条巨舰!不知是什么战舰!”

    杨戈哈哈一笑,“其实也是炮舰!嗯,说是说不清楚的!李大人若有兴趣,便跟我等到码头看一看!如何?”

    “好啊!”随即站了起来,显得劲头很足的模样。

    不久之后,一行人来到码头。此时码头上人山人海,所有人关注的焦点,是静静停靠在码头上的那四条五十四炮巨舰,巍峨如山!

    李檀看着不远处的巨舰,整个人都愣住了,“这,这,这么巨大的战舰?”

    杨戈笑着介绍道:“这就是我军最新的五十四炮巨舰,装备五十四门火炮,威力惊人至极!四条巨舰若一字排开,一起开火,可以瞬间将一片海面变成死亡地狱!”

    李檀咽了口口水,心里不禁感慨道:‘汉军的武器发展实在惊人!短短几年时间,竟然造出了这种可怕的巨舰!在海面上还有谁是他们的对手?或许,只有蒙元凭借数量优势能与汉军分庭抗礼!’

    李檀一脸渴望地道:“杨将军,我可以上去看一看吗?”

    “当然可以!”随即便领着李檀几人朝最近的一条巨舰行去。

    此时,围在港口周围的百姓们都在好奇地打量着不远处的汉军巨舰,啧啧称奇。

    一个老渔民仰头看着巨舰,一脸失神地道:“我打了一辈子鱼,各种各样的船都见过,却没见过这么巨大的战舰!实在是,实在是太可怕了!”

    一旁的年轻人咽了口口水,“这样的巨舰,恐怕就是用撞的就能把鞑子的战船摧毁了吧!”

    另一人感慨道:“幸好汉军是我们这边的,否则的话,想想都让人害怕!”

    视线转回到襄阳。

    张良臣站在沙盘前思索着,众将也围在沙盘周围。沙盘上各方的兵力部署情况又有了变化,邓州元军已经减到了十万,另外十万已经进入河南境内,另外,蒙元又从各地调集十万军队进入河南,十万军队进入黄河北岸,目前压在洛阳周围的蒙元大军已经达到了六十万之众,这还只是正规军的数量,蒙元还在全面动员河南东部和山西的军户,三十万大军正在集结,也就是说,蒙元压在洛阳周围的总兵力将达到惊人的九十万!

    这九十万人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郭晓峰率领,屯兵黄河北岸,另一部分是由伯颜率领的主力,在虎牢关以东虎视眈眈!蒙元的意图似乎已经明朗了!

    张良臣皱眉道:“刚刚接到情报,蒙古人已经停止进攻淮南西路了!”

    朱勇哈哈笑道:“定然是慑于我军兵锋,因此才不敢继续进攻了!”

    张良臣却摇了摇头,“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我军虽然抢先一步占领襄阳,但对于淮南西路,元军应该还是有把握的!可是他们却停止了进攻?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萧山忧心忡忡地道:“会不会鞑子已经和摄政王达成了什么协议?”

    张良臣眉头一皱,“蒙元可能有此想法!目前蒙元的真实意图还难以判断,谁也无法肯定,我们目前知道的所有情况是不是迷魂阵!”

    朱勇一脸懊恼地道:“这些鞑子也真是的!摆明车马打个痛快多好!居然也学人耍起了阴谋诡计!”

    众人哈哈一笑。张良臣思忖道:“以不变应万变!以目前我军的态势,不管鞑子想要干什么,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

    众将点了点头。

    “萧山!”

    “末将在!”

    “襄阳戍卫军的整编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已经完成!按照汉王的要求,淘汰了老弱和不可靠的将士!目前十万人马,堪称精兵!”

    张良臣点了点头,思忖道:“光化,是我军与京兆府联系的咽喉之地,如果被鞑子偷袭切断,我军的处境就麻烦了!必须确保万无一失!”看了萧山一眼,“你立刻前往光化坐镇!另外我再给你增加两万戍卫军!”

    萧山抱拳应诺,疾步离开了。

    张良臣的目光回到沙盘上,‘伯颜你究竟打得什么主意?真的要放弃南下计划强攻洛阳地区?赵碧青,你会与鞑子联合吗?’

    视线转到临安皇宫。

    “诸位,对于忽必烈的提议,你们怎么看?”赵碧青看着下面几位肱骨之臣问道。

    枢密院使吴潜道:“虽然这是忽必烈的阴谋,但是他有一句话说得对,‘臣已不臣’,如果我们坐视不理,后果不堪设想!”

    枢密院副使,文天祥,道:“汉王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诛灭叛逆乃必然选择!只是,如今的局面我们更应该跳出原有的坑去看问题!我们不妨将张良臣视为一个完全的独立的国家来考虑我们的策略,这样才不会被细枝末节遮住了视线!”

    吴潜皱眉道:“皇统大事,怎能说是细枝末节?若不对张良臣予以制裁,难保不会有人效仿!”

    文天祥反驳道:“恕我直言!若数年前,张良臣从军之时便是摄政王当权,张良臣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朝高坐上首的赵碧青一抱拳,“百姓是否会反叛,不在于是否有前人榜样!若要说这一点的话,几百年前的太祖,唐初李氏家族,岂不都是榜样?百姓是否反叛,仅仅在于庙堂是否清廉自守!百姓是否能养家糊口!若如贾似道姐弟当权之时,难道没有榜样,就没有人造反吗?”

    吴潜哑口无言,他虽是忠洁之臣,但就能力而言,比文天祥就差远了。

第630章 将计就计() 
文天祥朝赵碧青一抱拳,“摄政王,蒙古人绝没有安好心!此事,表面上我们有机可乘,可以借助蒙古人的力量压制甚至消灭汉王力量!但是即便我们联合就能成功?我看未必!如今的汉王已经今非昔比了,军力强盛,民心凝聚!微臣赋闲之时,曾经去过四川,那里的景象给微臣留下了深刻印象!”顿了顿,似乎回忆起当日的景象来。看向赵碧青,“虽然微臣不齿汉王的不臣之心,但却深深地佩服其治国之能!汉王辖下民心所向,军民团结,即便我们与蒙元联合,只怕也很难剪灭汉王!退一万步说,就算最终能够消灭汉王,那么接下来会怎么样?……”

    岳忠堂哈哈一笑,“枢密院副使说到了点子上!”朝赵碧青一抱拳,“就算联合消灭了汉王,其实也不过步当年联合蒙古消灭后金的后尘!蒙古人野心勃勃,而我们的力量又不足以对抗蒙元!若汉王这一支力量溃灭,那么就等于我们失去了一个重要屏障!后果不堪设想!”

    赵碧青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她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要是真的要她与张良臣兵戎相见,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赵碧青看了岳忠堂一眼,“我觉得我们的政策应该遵从之前我同右丞相商议的结果!就算要同汉王兵戎相见,也必须等到蒙元被消灭,至少无法成为威胁之后!我们的当务之急有三,一是发展,改善民生,二是消灭贾似道姐弟残余,三是利用汉军与蒙古人交战之机做大!”

    众人一脸佩服地抱拳道:“摄政王英明!”

    岳忠堂微笑道:“其实我们大可利用目前蒙古人想要同我们联合这件事情!……”

    赵碧青流露出不解之色,“右丞相何意?”

    岳忠堂笑了笑,“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既然蒙古人有求于我们,我们大可提出要求!……”

    赵碧青思忖着问道:“右丞相的意思是,诓一些好处?”

    “正是!我们可以要求蒙古人把占领的淮南西路土地吐出来!”

    吴潜皱眉道:“这可能吗?”

    岳忠堂笑道:“可能性还是有的!就是达不成目的也没什么,反正不会更坏!如果成功,那么我们便可不费一兵一卒收复淮南西路失地!何乐而不为呢!”

    众人点了点头。

    赵碧青笑道:“既然这个计策是右丞相想出来的,那么就由你去与鞑子的使节接洽吧!”“是!”

    当天晚些时候,行馆大堂。

    “摄政王同意了?”元朝使者兴奋地问道。

    岳忠堂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件事我们当然非常愿意!毕竟像张良臣这样的叛逆,必须尽早除去才能安心!”

    元朝使者在肚子里暗笑。抱拳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尽快签订协议,互派人员吧!”他口中的‘互派人员’,指的是元朝派遣一名王子前往临安,而南宋则派遣一名王族成员前往大都,这其实就是互为人质,算是对约定的一种保障吧!其实这种方法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年代就已经有了,不过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作用!

    岳忠堂为难地道:“我们也想尽快达成协议!只是……”看了使者一眼,“如今淮南西路许多城池被贵国占领,如今朝野舆情凶凶,摄政王也很难办啊!”

    使者看了岳忠堂一眼,“阁下的意思是……?”

    “很简单!你们大元退还河南西路所有土地,那么和议可成!”

    使者皱了皱眉头,“这件事我无法做主,容我回禀!”

    岳忠堂很理解地点头道:“这是自然!”随即一抱拳,“我们就等待贵使的好消息!”

    襄阳,做为天下闻名的第一坚城,就如同一位巨人一般,屹立在汉水南岸。浩浩汤汤的汉水呈几字型绕过襄阳东去。在襄阳的对面,汉水的北岸,座落着另一座坚城,樊城,与襄阳组成了一把坚固的巨锁,锁住了元军南下的通道。

    张良臣站在襄阳的北城楼上,向北望去,只见汉水奔涌不息,在一片云雾蒸腾的景象中隐隐可见一座巨大的城池,那便是襄阳的前卫堡垒,樊城。眼前的景象似幻似真,恢弘而壮丽,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迟进小跑着登上城门楼,来到张良臣身后,“汉王,临安来使者了!”

    “哦?让他上来!”

    使者跟随迟进顺着墙梯朝城门楼上攀登,一路上他注意到顶盔冠甲手持兵刃立在两侧的军士,不禁心中震撼,他感到这些军士透出一种让人非常不安的杀伐之气,就好像猛虎一般!临安的禁军与他们相比简直就像是绵羊!他不敢去看,连行动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使者被领到张良臣身后,迟进一指张良臣,“这便是我们汉王!”

    使者连忙抱拳道:“小人见过汉王!摄政王命在下带来她的一封亲笔书函!”

    张良臣转过身来。

    使者连忙取出书函,双手呈上。

    张良臣接过书函,拆开来,看了一遍,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惆怅之色。对使者道:“你回去告诉摄政王,她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不会误会她的!”

    使者抱拳应诺,准备离开。

    “等等!”

    使者连忙问道:“不知汉王还有何吩咐?”

    张良臣命人取来案桌及文房四宝,随即就在城墙上写下了一封长信,封装好,交给使者,“交给摄政王!”

    使者双手接过,朝张良臣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张良臣走到墙垛边,望着远方,思绪万千。

    当天晚些时候,张良臣接到蒙古人正与南宋接洽的消息,张良臣不以为意。

    迟进不解地问道:“这件事不同寻常,可为何汉王并不关心的样子?”

    张良臣笑道:“你忘了今天摄政王派人送来的书信了?”

    迟进一愣。

    张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