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金手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金手指-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燕山中同样藏着许多流民,能不能将这些人迁移到乌罗护部,如果可能的话,人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燕山中的马贼和流民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会不会经常发生冲突?流民是一个松散的团体,还是有人领导?”

    王朋一连问了刘伯进几个问题,刘伯进张张嘴无法回答,抱歉道:“这个实在无法回答,不过从我看见的流民打扮来看,他们在燕山中过的并不好,可能会受到马贼的压榨,这种事情只有了解了才能知道,大头领问这些做什么,难道……”。

    “问问而已!”王朋哈哈一笑,把话题揭了过去。

    就在王朋和刘伯进谈话时,距离营地不到三里的一块巨大岩石后面,一群马贼正在窥视着商队的营地。这群马贼正是刚刚逃走的一片云,在短暂惊慌失措之后迅速的冷静下来,有些不甘心的重新聚集手下马贼返回战场附近,发现商队已经离开,一路跟踪而来。

    黑夜中两个伪装巧妙的马贼弯着腰撅着屁股出现在一片云的面前,压低声音道:“首领!我们侦查过了,商队外围根本就没有巡逻队,只能看见营地里有稀疏几个人在走动,应该都睡着了!”

    黑夜里只能看见无数双愤怒的目光闪烁,其中就有一双一片云的眼睛,一片云走到马贼探子面前,用同样的声音道:“你真的看清楚了?”

    “真的看清楚了!”

    一片云眼睛中闪过疑惑之色,冷哼道:“下去吧!我们回去!”

    “回去!”

    一片云身后的马贼无比惊诧,差点要叫出声来,自己这些人半夜摸到商队的附近可不是来看风景的,就这样回去有点让人沮丧了。

    “你们知道什么,这叫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一定是商队知道我们还会来,故意挖的陷阱等着我们往里面跳,你们要是想死的话,就自己去劫营送死去吧!我一片云可不会上当!”

    马贼一听是陷阱,立即闭上了嘴巴,白天里的一场战斗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谁都不敢想像再次掉入陷阱的后果,立即连声称赞一片云英明,将身体再次隐藏在黑暗中。

    (本章完)

第306章 唐版混血儿() 
王朋根本就没有设下什么陷阱,不过计谋还是有的,白天的一场激烈的战斗,让刚刚上战场厮杀过的新兵身心疲惫,这时候如果有一支马贼偷袭商队,商队多半会损失惨重,不如摆出一个空城计吓唬一下周围的马贼。

    事实上已经吓破胆子的马贼根本就不敢对商队发动偷袭,尤其是看见白天里防守严密的商队,夜间防御变得松散时,早就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要是真掉进什么陷阱中,同样战斗力全无。

    当王朋听见准备偷袭的马贼已经退了,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对监视的暗哨道:“继续严密监视,这些马贼不会就这样死心的,一定还会跟踪我们,必要的时候可以干掉几个马贼探子,敲打一下!”

    “大头领真是神机妙算,心中藏有千万兵”,刘伯进拱拱手佩服道:“把马贼吓退了也好,真要是再打起来,又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王朋可不这样想,如果不是如今自己没有了再战的实力,真不愿意就这样放一片云轻松的离开。一片云始终都是一个大祸害,不管他是不是马贼王,以后这条路必须保持畅通,才能从大唐将人源源不断的送往乌罗护部,一片云是这片草原上的毒瘤,一定要清除掉才行!

    王朋抬头看着南方有些出神,口中喃喃道:“不知道甄郎这时候有没有出海去倭国,但愿等到回来时,乌罗护部已经安定下来……”。

    在距离商队数千里之外的京城中,同样有几个人谈起了甄乾,这些人不约而通的记起甄乾,完全是因为一封国书。

    京城兴庆宫勤政务本楼中坐着一位不怒自威的老人,此人正是整个大唐至高无上的皇帝李隆基,夜深了,李隆基披着一件裘皮大袄盘腿坐在御案前,手指有节奏敲击在金丝楠木制作的桌几上,金属般的敲击声在大殿中回荡,清脆而显得空明。

    “陛下!已经二更天了,贵妃娘娘请陛下安寝!”

    在李隆基的侧面躬身站立着一个没有胡须的太监,一脸和善如同和蔼的邻家老爷爷,怀抱拂尘,双手插在袖笼里,里面有刚刚送进宫里的一些密谍文书。

    “睡不着啊!”李隆基伸了一个懒腰,刚看见身边的老太监时脸上的威严消失了,“大伴!你说说这个甄乾送遣唐使到扬州到底想做什么?真的想做隐士,还是想沽名钓誉?还有遣唐使刚刚送来的国书,竟然想让甄乾担任遣唐迎送副使出使倭国,不惜答应朕派遣倭国一名皇子到大唐来求学,这是在和朕做交易,岂有此理!要是朕不答应他们呢!”

    李隆基口中的大伴正是高力士,也只有高力士才知道李隆基每一个举动代表着什么意思,悄悄的将目光从李隆基脸上不动声色的移开,有意无意的将目光放到了李隆基面前御案上道:“这段时间,老奴派人仔细的调查过甄乾和甄家,发现此子多有出乎意料之处,没想到除了那篇《爱莲说》之外,另有几篇好诗词流传出来,请陛下过目!”说着快走几步将几张纸递到李隆基的手上,然后一言不发的站回到原地。

    李隆基只是轻轻的挑了一下眉毛,如果说盛唐时期有什么多的成灾的话,诗词能算一个,后世耳熟能详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这些人不说,至于什么王昌龄、岑参、高适、李颀、崔颢、王之涣、刘长卿都不是泛泛之辈,一年冒出几万首诗那是家常便饭,其中好诗词也有不少。

    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多了就不值钱,再好的诗词也是这样,李隆基只是在纸上瞅了一眼道:“不错!都是上上之作,‘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想对朕说,自己准备做隐士吗?”

    高力士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声不吭的站在原地,好像什么都没有听见,这时候还不能开口说话,会打扰了李隆基的思考和情绪宣泄。

    “这首《求佛》是什么曲牌,朕怎么没有看出来?”

    高力士嘴角抽了一下,刚才故意将《求佛》这首曲子放在最下面,就是想讨李隆基的欢心,急忙道:“老奴也不知,这首曲子是甄乾在扬州时随口哼唱的小曲,密谍感觉挺有意思的,便记录下来献于陛下!”高力士还有一句话没有说,他已经吩咐人,将听到此曲的女子送到京城,准备当面唱给李隆基听。

    李隆基被后世尊为梨园始祖,诗词歌舞更是样样精通,这也成为了李隆基晚年生活奢靡的一个写照。

    “哈哈!没想到这个甄乾还有这样的才华”,一想到这段时间杨贵妃每天都要对着那面琉璃宝镜照上十次八次,李隆基脸上浮现出笑意道:“朕不是封甄乾为鹿泉县县男,还让吏部给他实授一个县令,这件事情难道甄乾还不知道?”

    高力士一想到吏部给甄乾实授的县令,嘴角就猛地抽搐了一下,有些不知道如何说起。

    李隆基眼角的余光立即发现了高力士的表情,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低哼道:“说!是不是有什么不能说的事情……”。

    高力士扑通一声跪在李隆基面前道:“老奴办事不周,陛下的封赏元宵节之后才从礼部发出,至于官职……,吏部给甄乾实授了一个平州马城县令……”。

    高力士当然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平州马城县令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治下汉人不足千人,大多数都是胡人,而且还经常有歹人侵扰,所以马城县令就是一尊泥菩萨自身难保,这样一个地方,只要脑子有点正常的士子都会推辞不受,如果其中没有杨国忠的暗示,谁敢这样做!

    一个鹿泉县县男,再加上一个县令,高力士平时根本就不会过问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当初甄乾献上琉璃宝镜赢得杨贵妃的欢心,高力士就顺便打听了一下甄乾,然后就把甄乾这个人淡忘了,以至于听到吏部给甄乾委派的官职时,这才意识到可能要出事,赶紧让自己从这件事情中脱身,至于杨国忠吗?那是李隆基和杨贵妃之间的事情,还轮不到自己插嘴。

    (本章完)

第307章 金牌打手() 
李隆基一听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自己记得当初说过,给甄乾在河北安排一个官职,没想到竟然是平州马城县令。

    对于自己这个小舅子杨国忠是什么样的人,李隆基还是非常了解的,能力还是有的,帮助自己敛了不少的财,就是平时手脚伸的太长,什么好处都想要沾,对于这个自己并不在意。

    养狗还要用骨头,只有把这条狗喂饱了,才会尽心尽力的帮自己做事,至于放出去咬人,那不正是狗应该做的事情吗?

    不过想到杨贵妃让甄乾在今年自己的诞辰上再次献上宝物,也不由得头疼起来,自己总不能用刀逼着甄乾拿出好东西献给杨贵妃,毕竟还要臣子心甘情愿才好,这件事情杨国忠做的的确有点过了。

    李隆基抬头看了高力士一眼道:“你是担心甄乾会坚决辞官不受?”

    这还用问吗?甄乾又不是一个想做官的人,士子做官挑挑捡捡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谁不想到一个好地方做官,跑到蛮荒之地吃沙子,除非脑子被驴踢了。

    可是高力士不想在背后说杨国忠的坏话,杨国忠虽然在朝堂上专横跋扈,可见到自己的时候,依然是一付恭谨的模样,每年的礼物也没少送,况且还有一个得宠的杨贵妃在中间,自己可不想去搀和这件事情。

    “陛下一言决断天下之事,老奴可不敢妄议朝政!”

    “说!”李隆基皱眉道:“让你说就说,这种事情难道你还不能说吗?”

    高力士可是经常带李隆基批阅奏章,小事可以自己决断,事后和李隆基汇报一声,所以杨国忠才不敢对高力士小视。

    高力士立即诚惶诚恐道:“陛下!以老奴所见,既然甄乾和遣唐使在扬州,说明双方的关系不错,阿倍仲麻吕虽然委任遣唐迎送正使,但毕竟阿倍仲麻吕是倭人,无法彰显大唐怀柔四方的胸怀,不如就委派甄乾为遣唐迎送副使,封甄乾为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从六品官职,兼平州马城县令一职,如果甄乾出使倭国成功,自然调入朝中为官,如果出使不利,就让他回平州马城上任……”。

    高力士并没有把甄乾的平州马城县令一职除掉,这当然是任命官员的一种手段,大唐新进官员大多会放到地方锻炼一段时间,官职一般都不会太大,二三年考核之后才会调入朝中充当六部五监九司衙门中的底层官吏,算是一种积累仕途经验的过程。

    像甄乾这样的人,以前没有做官的经验,根本很难一下子就任命为县令,不过像平州这样的地方,就算给一个州主事也没人去争。但礼部就不一样了,这可是清贵的衙门,很多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如果贸贸然就任命甄乾为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一定会惹来不少红眼,所以加上一个平州马城县令,别人就不容易挑出毛病了。

    礼部,下设四司,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高力士虽然准备任命甄乾为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但真正的差事是遣唐迎送副使这个临时性官职,谁要是想争的话,就跟着遣唐使去倭国好了。

    这一招非常的狠,唐人士子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到异域番邦,在京城摆出一付平易近人礼遇有加的样子也就算了,可不想去什么倭国。正是因为如此,看似不符合礼仪的迎送,阿倍仲麻吕才能成为遣唐迎送正使,这也是没什么办法的事情。现在好了,让甄乾去倭国,既能迎接倭国皇子来大唐求学,又能符合礼仪章程。

    “让甄乾担任遣唐迎送副使!”

    见李隆基有些不愿意,至从遣唐使拒绝道士去倭国传教之后,李隆基就对遣唐使的影响大为的改观,认为这些蛮夷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要不是两国隔着汪洋大海,李隆基很想出手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倭国。

    “陛下!老奴打听到,遣唐使之所以想让甄乾出使倭国,原因是想让甄乾帮助倭国富国强兵,在国内推行改革,这是甄乾给倭国遣唐使写的《富国强兵论》,另外老奴了解到,甄乾从真定甄家分房之后,带走了六七千贯生母留下的嫁妆钱,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之内,就聚敛了五六万贯的家财,就连文安郡开国公李璀在鹿泉县遇见甄乾时,对其才学都大加赞赏,《陋室铭》就是当时作品,如今回朝正在准备和甄乾在西市上开一家醉仙楼,还有这些金银币,请陛下过目!”

    高力士让手下收集甄乾的消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把甄乾的老底摸得一清二楚,只要是没有刻意隐藏的事情,高力士的案头堆了足足有半尺高的文件,随手还把整个鹿泉县都梳理了一下,发现甄乾这些年做了不少的事情,对甄乾越发的重视起来。

    一个没有入仕做官经验的书生之言,李隆基根本没有往心里去,国子监里的监生也有上书议论朝政的权力,所谓的治国良策不过都是夸夸其谈,大多被扔在一边束之高阁。

    李隆基也没准备去看那封《富国强兵论》,可是看见眼前几枚样式各异的金银币时,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伸手拿起御案上的钱币仔细的观察,口中不由得啧啧称奇道:“朕见过不少从西域流传过来的金银币,只是如此的金银币倒是难得一见,这也是甄乾弄出来的?”

    “正是!”高力士看过那封《富国强兵论》,一下子被里面的内容惊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如果能推行的话,能为朝廷每年增收几百万贯税赋,这对于已经入不敷出的大唐财政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只不过上面写的非常笼统,应该是甄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