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金手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金手指-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者,跟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笑啊、跳啊,热闹极了。

    还有的坊内,进行揣高跷表演,有许多人踹着一米五左右的高跷,装扮成文武状元、历史人物、神话人物……,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更有甚至高跷的高度达到了三米多,有的一个高跷上站着几个人……,高跷上的人作着各种动作,引来周围的人一阵阵叫好声。

    “怎么今天怡红院门口有这么多人?”

    王天行也有些傻眼,今天过节难道不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吗?为什么今晚的青楼生意还是如此的火爆!

    看着怡红院门口人潮涌动,甄乾有些哑然失笑道:“看来我们选的不是时候啊!”

    甄乾当然没有逛窑子的兴趣,想利用青楼来一个金蝉脱壳,甩开身后的跟踪者,但没有想到今天喝花酒的人挤满了怡红院的大门,看得甄乾哭笑不得,自己还真会挑时间啊!

    “算了!我们另外找其他地方吧!”

    说着几人从人群中挤出来,往小河边走去。

    “这位郎君请留步”,身后突然响起一道声音,一个青衣小帽男子从身后挤了过来,拦住了甄乾一行人的去路。

    甄乾脸色微沉,没想到跟踪之人终于按耐不住跳了出来。

    “你是叫我吗?”

    面前男子摸了一把头上的汗珠,朝甄乾施了一礼:“请问这位郎君是否就是鹿泉县甄乾甄大郎?”

    见男子问话,甄乾微微的诧异,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道:“你认识我?”

    “真是甄大郎,我家老爷果然没有看错!”

    “你家老爷?”

    男子见甄乾脸上露出迷茫之色,用手一指旁边的怡红院小楼道:“我家老爷是沂州费县王家,也就是甄大郎的亲家,老爷请甄大郎随小子上楼一叙,自然就清楚了!”

    甄乾顺着男子手指的方向望去,小楼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正朝着自己挥了挥手,距离太远看不清容貌,让甄乾的心不由得一沉,“难道是他!”

    沂州费县王家,自己的母家,记忆中已经过去了五六年,那个身影早已经淡忘,现在想起不由得浮现出一丝玩味的弧度,“竟然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那就会会吧!”。

    (本章完)

第225章 青楼() 
扬州官驿中四个身影面对面盘坐在床榻上,面前摆放着精致的酒菜,一位长着模样的老者头发有些发白,干枯的手掌抓着一双筷子,夹起盘中的菜肴在口中细细的品尝,少许之后,又夹起另外一盘菜肴,脸上的表情变得越来越丰富,眸子里异样的光芒闪动。

    “不错!这醉仙楼的菜肴果真有特色,色香味俱全,烹饪手法独特,没想到来大唐这些年,竟然差点错过如此美味!”

    一面容清秀的男子微微笑道:“吉备副使,这醉仙楼的名声已经在河北享誉美名,这些佳肴正是出自鹿泉县甄乾之手!”

    “哦!藤原君口中的甄乾可是那写‘爱莲说’之人?”

    说话两人中,一人正是和甄乾一起返回扬州的藤原刷雄,而另外一名老者便是这次遣唐使副使吉备真备,两人的对话引起了其他两人的目光。

    一名身材中等,面容有些憔悴的老者缓缓道:“大唐人才辈出,没想到这首绝妙好辞竟然出自一位年轻人之口,倭国何时才能有这样的年轻俊杰出现?”

    老者话一出,其他三人脸色都有些黯然,坐在上首的一位老者将面孔转向藤原刷雄道:“你这次去鹿泉县拜会甄乾可有收获?”

    见上首老者说话,藤原刷雄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的恭谨,身体也微微的屈身道:“回藤原正使,这次去鹿泉县幸不辱命,正要向正使汇报此事”,说着从怀里取出几张书卷,双手举过了头顶缓缓的放在了老者的面前,“这次遇见甄乾,没想到又偶得几首佳作,请正使过目!”。

    老者脸上闪过异样的神采,藤原刷雄口中的藤原正使正是这次遣唐使使节藤原清河,藤原清河心中有些愕然,对于自己这个旁族中的晚辈了解颇深,藤原刷雄虽说不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在倭国也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可是听他的口气,对这个还未成见面的大唐才子已经是佩服尤佳,而这种心态就是在大唐长安也很少见到。

    藤原清河接过藤原刷雄手中的书卷缓慢的展开,一旁两人脸色也带着稍许期待,目光都停留在了藤原清河的手中。

    一抹异样的神采从藤原清河脸上浮现,紧握着书卷的双手微微的颤抖了起来,能够感受到藤原清河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面颊红润,眼眸中闪过一丝的精光,口中突然道:“妙哉……好词,没想到今日能得到如此佳作,平生无憾耶!”

    说完藤原清河用颤抖的手抓起面前的一杯酒一口饮下,这才稍微平息了胸中波澜起伏的情绪,表情有些凝重的将手中的书卷递给了另外两人,看样子有些不舍。

    见藤原清河如此的失态,另外两人心中大奇,连忙接过书卷展开,不多时脸颊上的表情也变得和藤原清河一般。

    这时藤原清河才慢慢的开口道:“阿倍仲麻吕,你在大唐学习多年,可曾见过如此佳作,恐怕此人已经可以和李太白比肩了吧!”

    藤原清河口中的阿倍仲麻吕是遣唐使中最为杰出之人,出生于奈良一贵族家庭,父船守,官拜中务大辅,位至正五品上,跟随遣唐使来大唐留学,取了一个汉名:朝衡(又作晁衡),字巨卿。开元年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

    阿倍仲麻吕天资聪敏,自幼勤奋好学,尤其酷爱汉文学。开元四年跟随第八次遣唐船来到大唐,当时才十九岁,同行的还有比他大三岁的吉备真备。

    到达长安后不久,阿倍仲麻吕就入了国子监太学,这是教育贵族子弟的高等学府。学生攻读的重点是礼记、周礼、礼仪、诗经、左传等经典。毕业后参加科举,只有少数优胜者才能出仕任官。阿倍仲麻吕聪敏勤备,成绩优异。太学毕业后参加科试,一举考中进士。进士是高等文官仕补,它要求深通天下大政,长于诗文,是当时最受尊重的荣誉,因而也是学士们拼力争夺的目标。阿倍仲麻吕作为一个外国人,取得进士的桂冠,说明他的学识确是出类拔萃的。

    阿倍仲麻吕在长安学习期间和著名诗人王维、李白、储光羲等都有过亲密交往。储光羲对他十分赞赏,曾写诗《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相赠,储光羲的诗名在当时也因晁衡而远播于东瀛,并被供奉于倭国京都的诗仙祠中。晁衡曾经送给李白一件倭国裘,李白很受感动。

    酷爱中国文化的阿倍仲麻吕,不以自己的成就为满足。为了继续深造,他决心留在长安而暂不回国。阿倍仲麻吕的才华很快得到朝廷的赏识。不久他被任命为左春坊司经局校书(正九品下),职掌校理刊正经史子集四库之图书,辅佐太子李瑛研习学问。左春坊司经局校书,这是一个被人羡慕、很有前途的职务。监察御史储光羲曾用“朝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的诗句赞美他。开元十九年,擢任门下省左补阙(从七品上),职掌供俸、讽谏、扈从、乘舆等事。阿倍仲麻吕担任这个职务,使他在宫廷中经常有接触唐玄宗的机会,因而他的学识进一步得到器重,以后不断升官晋爵。

    阿倍仲麻吕不仅学识渊博,才华过人,而且感情丰富,性格豪爽,是一位天才诗人。他和著名诗人名士,如李白、王维、储光羲、赵晔、包佶等人都有密切交往。

    当阿倍仲麻吕归国前夕,王维赠给他的送行诗《送秘书晁监还日该国》,充分表达了他们两人的深厚友谊: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长空。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王维还专为此诗写了很长的序文,热情歌颂两国友好的历史以及阿倍仲麻吕的过人才华和高尚品德。

    学业成就之后,阿倍仲麻吕眷恋乡士之情未尝稍减。开元二十一年,仲麻吕曾以双亲年迈,请求归国。因唐玄宗皇帝挽留,未能实现宿愿。

    这次以藤原清河大使为首的倭国第十一次遣唐使到达长安。其副使吉备真备是和阿倍仲麻吕同时入唐留学的好友,久别重逢,自然不胜感慨,于是阿倍仲麻吕又动思归之念。翌年,遣唐使事毕将归时,阿倍仲麻吕请求同归。这时阿倍仲麻吕入唐已经三十七年,是五十六岁的老人了。

    唐玄宗感念他仕唐几十年,功勋卓著,家有年迈高堂,割爱允求,并任命他为唐朝回聘倭国使节。任命一个外国人为大唐使节,历史上是罕见的,这说明阿倍仲麻吕是如何得到朝廷的器重和信任。

    阿倍仲麻吕获准回国的消息传出以后,长安朝野人士,纷纷送别,依依不舍。素与阿倍仲麻吕交好的诗友们,怀着惜别的激情,挥笔作诗赠别。诗境深远,亲切感人。阿倍仲麻吕也以十分激动的心情写了《衔命还国作》的动人诗篇,赠答友人: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阿倍仲麻吕在诗中抒发了他留恋大唐,惜别故人和对唐玄宗的感戴心情,意境深远,感人至深。

    PS:历史上阿倍仲麻吕回国的时候应该在十月,不过书中的情节需要稍微提前了一些,并不影响阅读历史的真实性。

    (本章完)

第226章 舞女月容(一)() 
阿倍仲麻吕感慨道:“大唐物尽天华人杰地灵,出现如此才俊也不奇怪,只怕这几首佳作流传之后,甄乾的名声便可享誉海内,要是能与此人见上一面把酒畅谈也是一件快事!”

    藤原刷雄脸上闪过一丝的兴奋:“此人已到扬州!”

    三人随即望向藤原刷雄:“你说什么?”

    “甄乾已随我到扬州,在我劝说之下,准备随遣唐使一起回国!”

    藤原清河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凝重起来,知道藤原刷雄的话并非妄语,但也知道此事恐怕并不简单:“你把这次去鹿泉县之事细细说来,大唐才俊士子虽与我们交好,但都畏惧路途艰险不曾答应去倭国之事,其中恐怕另有隐情?”

    “正使说的不错”,藤原刷雄便将自己去鹿泉县之事娓娓道来,几人听完藤原刷雄述说之后暗暗的摇头,事情果真一波三折。

    “如此说来,甄乾也并非出自自愿,想那安禄山不会轻易放过甄乾,这次甄乾之所以和你来扬州,其中有避祸之意……。”

    藤原刷雄点头道:“副使说的不错,我一开始邀请甄乾前往倭国,被甄乾一口拒绝了,但自从安禄山出现之后,甄乾才有所动摇,在我多次劝说之下才勉强答应和我们一起回国,但甄乾身份不同,恐怕正式加入遣唐使回国不易,这件事情还要和海商帮忙?”

    阿倍仲麻吕虽然是倭人,但得到唐玄宗的器重,被授予送遣唐使使节,算是遣唐使返回倭国的唐朝官员,手中有些权力,可甄乾身份不同,也不能聘用甄乾作为自己的属官一起回倭国。

    “没想到甄乾还是官身,这有点难办了?”

    “难道利用海商身份掩护也不成吗?”

    阿倍仲麻吕毕竟在大唐生活了三十多年,对大唐的制度了如指掌,叹气道:“利用海商掩护不是不行,但就是有点委屈了甄乾!”

    “委屈了甄乾……?”

    藤原清河抬起头看着阿倍仲麻吕道:“阿倍!你难道有其他的办法吗?”

    阿倍仲麻吕摇了摇头,如果这次不是遣唐使拒绝了李隆基派遣道士去倭国,自己在李隆基面前还可以保举甄乾为送遣唐迎送使副使,正是因为了解李隆基,阿倍仲麻吕才知道这个想法根本不可行。

    藤原刷雄见三人沉默下来,淡淡的笑道:“其实这件事情对倭国有利,如果甄乾真的被授予送遣唐迎送副使的话,反而让我们无法把甄乾留下来……”。

    “这话如何说起?”

    三人不解的看着藤原刷雄,后者脸上闪过一抹阴冷的笑意:“难道三位不觉得甄乾是奇才吗?”

    三人都点点头,刚才听藤原刷雄所说,甄乾不仅文才出众,而且经商手段老练,虽然还未正式的做官,但可以看出来行政能力不弱,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藤原刷雄好整以暇道:“三位想过把甄乾永远留在倭国吗?”

    三人眼睛都是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来,这根本不可能,甄乾到倭国不如说是避祸,等过了一二年自然是要回国的,那里会一直留在倭国。

    “事在人为!刚才我说甄乾去倭国全是因为安禄山,如果甄乾背上了一个叛国的名声,你们认为甄乾还有回国的希望吗?”

    三人倒吸了一口冷气,望着藤原刷雄好像不认识一样,这招太阴狠了,至少这三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

    “倭国不如大唐,原因就是没有大唐的才俊,这么多年很少有大唐才俊前往倭国,就算我们再派多少批遣唐使,也不能真正如唐人一样了解如何让一个国家强大,还不如请几个大唐才俊去倭国,只要他们能将所学用在倭国,倭国不出几十年必然可以赶超大唐,难道这不是一个最佳的办法吗?”

    藤原清河和吉备真备对视了一眼,刚要说话,阿倍仲麻吕厉声喝到:“胡闹!大唐才俊始终是大唐才俊,我们来大唐学习文化、法律……,正是因为看见了大唐的强盛,但你这种卑鄙的做法为人不齿,以后休要再提起!”

    藤原刷雄正要辩驳,藤原清河把眼睛一瞪道:“阿倍说的没错,就算这次甄乾跟着我们回国,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倭国的贵客,你这种想法还是趁早不要再想,下去吧!”

    藤原刷雄还想继续争辩,突然看见藤原清河一道隐晦的目光,心中一惊,立即点头称是,缓缓的退了出去。

    离开后的藤原刷雄脸上没有丝毫的沮丧,眼眸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嘴角还挂着一丝嘲讽的冷笑,心中暗道:“真是愚不可及,在大唐待了三十多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