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过震惊。

    哪怕是苏轼之子也一样,因此周铨只是微微一惊,然后施礼道:“原来如此,见过苏……苏先生。”

    如今苏过,并无官职在身,因此他只能以先生相称。

    苏过还了一礼,倒还谦逊。

    “我知道你来的意思,叔党正好在此,当初太尉曾为使节,出使辽国,叔党对此当有所知?”梁师成道。

    苏过点了点头,但旋即道:“吾弟伯充正在京中待选,他对叔父出使之事知之甚详,若是周小郎有意,我可请吾弟伯充为周小郎说说北国风物。”

    他们一番话虽是好意,但言下之意却已经很明确:周铨出使之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不可更改了。

七五、这次是坑侄()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米分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童贯?”

    梁师成的客厅之中,周铨失声惊呼道。

    “正是,此次你出使之事,乃是童贯的主意,至于童贯为何会如此,依我想来,至少有一个原因,是分担自己出使的争议。”梁师成缓缓道。

    蔡京、梁师成、童贯等人,相互之间既有合作,也有争斗,此时梁师成卖掉童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周铨琢磨了一会儿,才明白梁师成话中的含义。

    童贯想要出使辽国,为的是将来领兵北伐,获取封王之功。但他一个宦官,充任国使,实在是有坠大宋威风,因此,他用了一计,就是买通了辽国使臣萧志忠,说是辽国如今的皇帝耶律延禧欲见南国人物,点了童贯之名。

    即使这样,反对声仍众,于是童贯便又请萧志忠多点了几个名字,其中就有周铨。

    “他……他自家要出使就出使罢了,为何偏偏要给我找事!”

    周铨额头上汗都冒了出来,这是典型的无妄之灾吧,没有想到,刚刚挤走了一个李邦彦,这边就跳出了个童贯。

    心中忽然一动:童贯曾在西军,指挥过西军与夏贼的战斗,而周侗、周傥兄弟脱离军中职司,也就是在与夏贼的大战之后,莫非……自己那老子又坑自己了?

    “事已至此,周铨,你要做的其实是两件事情,一是立刻给郑允中送礼,他是正使,有他在,你便方便许多;二是去拜谒童贯,争取此次路上,能与童贯交好,免得他为难于你!”

    若不是看到雪糖带来的利润面上,梁师成绝对不会如此提点周铨。

    比如说,端明殿学士郑允中为正使之事,若无梁师成指点,周铨要打听出来,多少还会费些气力。

    “多谢梁公!”周铨站起身来,向梁师成行礼道。

    见他谦恭,梁师成心中受用,便又举起一根指头:“自然,若你能说动官家,免了这一趟苦差使,那是最好。”

    周铨苦笑起来,当初是杨介把他带到延福宫中,如今再想要去,可就难了。

    与苏过订下相见之时后,周铨回到家中,此时周傥也从窑场回来了,得到消息的周母,象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见得周铨回来,周傥脸色难看地道:“我打听过了,据说是辽国使臣萧志忠点的名,朝中的那些大员们也顺水推舟,竟然没有反对!”

    他说完之后,看着儿子,希望从儿子面上看出些什么,结果周铨古怪的神情,让他心底发慌:“怎么了?”

    “老爹,你实话实说,你是不是得罪过童贯,看是萧志忠点名,实际上却是童贯在暗中使力,故此我怀疑,是不是你得罪了童贯,结果坑到我这当儿子的了!”

    周铨的抱怨,让周傥顿时发怒,但生气之余,又有些心虚。

    看周傥竟然没有斥责自己,周铨就明白,自己只怕猜对了。

    “我说老爹,不带你这样坑儿子的!”他叫道。

    “莫喊,莫喊……”周傥喃喃道。

    周铨能不喊吗,他已经被坑过好几回了。不过正待再叫,却被周母一巴掌按了下去:“与你爹无关,这是你伯父的事情!”

    “大伯?”周铨讶然。

    周傥不好说,周母却不隐瞒,原来童贯征羌时,周侗便因为其用兵失误,而与童贯起过冲突,若不是当时西军将领庇护,周侗只怕要被童贯行军法。

    而当时在周侗帐下听用的周傥,当然与童贯关系不好了。

    “杀良冒功、轻贱将士、重用戎狄酋帅,故此你伯父与童贯不和。童贯此次害你,怕是与此也有关系……铨儿,至多就是为父这官职不要,咱们全家前往江南隐姓埋名就是,此次北国,你决不能去!”

    待周母将前因后果说清楚之后,周傥肃然道。

    他此前用尽心力,便是想要转一个文官,挂得文官散衔之后,便又想有实职,可如今为了儿子性命,他愿意将所有得到的一切都舍弃,哪怕自此成为钦犯,要隐姓埋名偷偷摸摸为生,也在所不惜。

    倒是周铨自己,却没有急着说什么,而是陷入深思之中。

    他在京中,刚刚小有基业,如果去逃到异乡,只想着隐姓埋名还简单些,但那样就别想做事业了。

    初来大宋,他确实只想着过点安稳的日子,可到现在,他心中又有所不甘。

    况且,别人或许以为此次出使,凶多吉少,但周铨自己知道,如今辽国内忧外患更胜于大宋,这次出使,正是一个机会!

    “爹,不急,我先去童贯那边探探口风,若他真是因为伯父之事,非要为难于我,那么我们逃走,倒正合他心意,只怕我们家外,已经布有他的眼线,我们休想走脱!”

    “铨儿说的是!”周母此时也冷静下来,她竖着眉:“一昧逃走,终会出事……你休要自作主张,一切听铨儿的!”

    “可我才是老子……”

    “你这当老子的,当大伯的,比不上当儿子当侄子的,就该乖乖将家主之位交出来!”周母蛮不讲理地道。

    当然,若是周侗在此,她可不敢说出这样的话,可对上周傥,她有的是底气,谁让她有一个出色的儿子呢。

    周铨紧接着便去求见童贯,但在童贯家中,他却吃了个闭门羹,甚至门子都不收他的门敬。

    “事情就是这样,看来果真是对咱们周家有旧怨了。”回到家中,周铨说道。

    “那该如何是好?”周母这下也急了。

    她心中都有些埋怨,当初周侗为何要与童贯起冲突,看不惯太监领兵的又不只是他一人,为何偏偏要出这个头。

    周傥也是一筹莫展,这可不比李邦彦,李邦彦在朝中根基很浅,说不客气些,能力还十分有限,但童贯则是经营多年,就算不凭借赵佶的信任,要碾死周铨也是轻而易举。

    “娘,不必担心,哥哥必有办法!”此时对周铨还有信心的,唯有师师了。

    周铨闭上眼,细细思忖了起来。

    他心中有些后悔,自己的水泥推出的太快了,正因为现在水泥已经基本可用,所以他对赵佶的重要性下降,赵佶才愿意让他出使辽国。

    但周铨相信,赵佶本意,恐怕是让他在出使辽国中混一混资历,回来时就可借此赐他一个官职,另外或许赵佶还有别的任务要交与他。因此,赵佶是不知道,也更不会同意童贯害他的。

    那些文臣们不反对他出使,多半是不乐意又出一个幸进之臣,或许其中,还有张商英的政敌们在推波助澜,毕竟他老爹身上打上了张商英的烙印。

    童贯本人拖他下水,一来是分担文臣们的攻讦。文臣既不反对周铨这一平民少年充当使者随行,那么就很难反对童贯这样在边疆立下战功的太监充任副使。或许童贯也打着主意,在途中借辽人之手,给周铨一点苦头,但要周铨性命倒还未必,毕竟他与周家的仇怨,还没有到这种地步,否则周侗、周傥早就被他弄死了。

    那位正使郑允中,对于他加入使团,则是无可无不可的,毕竟出使辽国少说也要一百余人,多的更是数百,加他一个,算不了什么。

    故此,这次辽国之行,看来是难以避免了。

    想来想去,周铨都没有想到万全之策。他抬头睁眼,叹了口气,目光看到屋顶的墙角,那边正好有一只蜘蛛在结网,落入他眼中,让他精神一振。

    网!

    若是能组成一张利益网,将赵佶、梁师成、杨戬乃至蔡京等人的利益,还有许许多多有力人士的利益都织成一张网,而网的中心,便是自己!

    要破此局,就得让童贯明白,他身上肩负着极大的干系,童贯不能动他,一动他,从赵佶到梁师成再到朝中的文官势力都会反对。

    甚至要将童贯此次出访的利益,与自己也绑在一起……那么,童贯不但不敢动他,还得保他,为他所用!

    想到这里,周铨霍地站起身来:“爹,你不能呆在家里了,须得去窑场,水泥是咱们家的根基之一,我们周家,要将水泥牢牢握在手中,现今的工艺无法保密,那就不停研究出新的来!”

    “啊,那你这边?”

    “我自有办法应对,如今我这就要去奔走,让蒯叔暂时跟着我!娘,你不必担忧,最好和师师一起搬到外边庄子里居住。师师,准备好二百贯钱的银子,我有用处!”

    周铨一一分派任务,仿佛又回到那日得知周傥被拿入狱史台之时,周傥还有些犹豫,待周母与师师去取钱时,他悄悄拍了拍周铨的肩膀。

    “铨儿。”他肃然说道。

    “爹还有何事?”

    “用钱用人,你只管说,大不了,我随你一起去辽国,若真有什么……凭着你爹这张弓、这杆枪,总能杀出条路来,送你回到大宋!”周傥道。

    周铨闻得此语,哑然一笑。

    不过周傥的话,却让他想到另一件事情:“爹,估计此次辽国之行是推不脱了,爹确实要给我安排几个人手随我一起北上。狗儿叔叔、蒯叔都须留在京中,我要一个身手好的,还要一个心眼灵活的,身手好的护我周全,心眼灵活的则供我奔走!”

七六、利益联盟()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米分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童贯得封校检太尉,在宫外自有自己的太尉府。

    这一日,他在自己府中,并未离开,因此,大约每半个时辰,就会有人赶来,将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入他耳中。

    “周家小儿拜访梁师成。”

    “周家小儿回家,召集家中亲友密商。”

    “周家小儿来到太尉府外求见,因未得见,狼狈回家。”

    “周家小儿又召集家人密商!”

    一份份消息呈在童贯面前,童贯笑了一笑。

    “这小儿,也就能欺负欺负李邦彦之类的幸进之臣!”他心中暗想,微微得意地抚着自己腮下之须。

    别的太监都没有胡须,可童贯不同,他的腮下竟然长出了数十茎胡须,这让童贯视若珍宝,一直都小心养护。

    他心底或许还有某种渴望,就是那活儿也能和这胡须一般长出来。

    周铨猜错了一件事情,就是童贯对他真起了杀心。

    若是换了往常,童贯根本不在乎周家,哪怕周侗、周傥知道他在西军中谎报军官、误送军士性命的罪名,他都不在乎。因为周家太卑微,根本不可能将这些罪名翻成大案。

    现在则不然,周家出了一个周铨,而周铨有可能成为赵佶的近臣!

    童贯自己就是赵佶近侍才得以位高权重的,他更清楚赵佶身边近臣的破坏力。故此,原本对他没有威胁的周家,现在有了。

    清除任何有可能威胁到他地位的人,是童贯的第一反应。

    “太尉,周家小儿再度拜访梁师成!”童贯正暗自思量之际,外头有人前来禀报。

    “再访梁师成?莫非是要献出自行车,来换取梁师成的支持?可惜,自行车却不是雪糖,能够秘方保密,一年两万贯的收益,也难以打动梁师成。”童贯对此不以为然。

    他很清楚,他、梁师成、杨戬等人,虽然在官家心目中地位稍有高低之分,平日也多次勾心斗角邀功争宠,但轻易不会撕破脸。

    所以梁师成就算是帮周铨,这手伸得也不会太长,更不可能全力相助。

    “等着吧,没多久,便有是儿灰溜溜回家的消息,或许……他还会再到我府前来,跪于我大门之外!”

    若是周铨真跪在童贯大门之外,再献上不逊于雪糖的产业,那么童贯倒可以考虑放他一马。

    此时,梁师成府中,梁师成的呼吸有些急促,神情非常激动。

    这种感觉,与当初算出雪糖一年收入时很相似。

    “果真如此?”他望着端立在自己身前的周铨道。

    “是真是假,梁公只须唤人一问即知!东珠之价,皮货之价,还有牛马之价,莫说别处,仅大名府到京师这两京之地,便可日进斗金!”

    “可是这等商贾之事,不好做吧?”良久,梁师成冷静下来问道。

    周铨一笑:“别人不好做,可若是梁公牵头,却没有什么不好做的。小民对此原是无计可施,但此次出使辽国,倒是可以试一试,若是能成,将梁公的雪糖贩至北国,再从北国换成东珠、皮货、人参、牛马,转手之间,收益翻上数倍,一年有一二次交易,便是数十万贯的获利!”

    几十万贯啊!

    梁师成会贪,会弄钱,但他花钱也大方,故此总是捉襟见肘,加上太监特有的不安全感,所以对钱,他有着永不满足的**。

    “你有把握?”咽了口口水之后,梁师成又问道。

    “没有十足把握,不过此行辽国,我进行调查之后,便有七八成的把握了!”周铨话语说得很谦逊,但梁师成分明从他的口气中,听出了十成的把握。

    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大宋与辽国之间开榷场,双方每年因榷场获利就不在少数,若是真能如同周铨说的那样,那么他每年从两国转手边贸中赚个几十万贯,有何难事?

    在这其中,周铨所求者,无非就是他出使过程来去平安罢了!

    “那你以为,须得如何去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