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

    “济王所用韩世忠,原本就是西军出身,可在西军之中,他只是一老卒罢了。”赵明诚道。

    赵佶哑然无语,韩世忠的名字,他同样听到了,在战场上僭越拿走周铨的兵权,最后指挥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将吴乞买的精锐尽数歼灭,其战果之大,仅次于岳飞。当然,他杀俘之事,也同样名传天下,只不过天下汉人,除了少数愚夫蠢祸还在叽歪两声,大多数都是一挑拇指,要赞一声杀得好的。

    只不过这等人才,在西军之中分明已崭露头角,却未得重用!

    “朕……我用人确实不及周铨,呵呵,赚钱不如周铨,治政不如周铨,军略不如周铨,用人也不如周铨,我看来今后要换个称号,就叫四不如吧。”

    赵佶苦中作乐,给自己取了一个绰号,赵明诚心里却暗暗说了一声,何只是四不如,不如的地方还多着呢!

    但赵明诚也没有弄明白一件事情,岳飞南下之事,被东海商报大张旗鼓地宣扬出来,远在杭州的方腊,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消息。

    “此天赐良机啊!”将手中的报纸放下,方腊长舒了一口气。

    “圣公,这是岳飞啊,就连阿骨打都不是对手,我们……当真要与之正面相争?”他身旁被任命为丞相的方肥面带忧色问道。

    “若是岳飞带他本部南下,我自不敢与之争锋,只有令前军退回江南,借长江天险与之抗衡,可是周铨兵力不足,所用者唯有新募的三万人马,这就是我的机会,若能击败岳飞,宋室必不安份,而我圣教声望,将节节登高,虽然不能彻底除去周铨这后患,却足以逼迫他坐下来与我们谈判了,毕竟周铨如今,还有数处强敌要面对呢!”

    说到这,方腊站起身来,目光炯炯:“传令,让裘道人、霍成富、郑魔王、吕师囊诸部尽皆渡江,令石生在扬州固守,勿让敌军南下,我们在扬州决战!”8

五三一、方腊的大手笔() 
扬州城并不是险城,因为大宋承平日久,扬州富庶,城防却有些失修,当初摩尼教起事,追击赵佶,苏州摩尼教香主石生为先锋,抢先夺取了扬州城,因此也就成了方腊所任命的扬州太守、两淮制置使。

    身为苏州人,石生更愿意回到家乡去耀武扬威,不过扬州亦是富庶,特别是两淮的盐商云集于此,南北商道交会在斯,哪怕仅仅是当了两个月的扬州太守,石生搜刮到的财富,已经比他此前最美的梦里梦到的财富还要多了。

    正是搜刮财富!

    虽然摩尼教举事之时,号召贫民的口号,就是反对大宋在江南的搜刮,特别是已经死了好几年的朱勔又被拿出来说事,还有朱勔之后接任应奉局者,再加上蔡京父子在金陵、杭州的盘剥,都成了方腊起义的理由。可是就象许多贫民暴动一般,若是没有一支高度觉悟、真正自律甚至近乎圣徒的队伍为骨干,那么很快就堕落成为比他们所憎恨者更为邪恶的存在。摩尼教也是如此,短短的两个月里,他们就完成了堕落的过程。

    方腊本人睡金榻用玉碗,这且不说,就是他手下的各处香主,也就是被他任命出去的各方太守,哪一个如今不囊中万贯奢侈淫逸!

    接到方腊的命令之后,原本对自己的使命没有多少把握的石生心定了下来。

    方腊在摩尼教中的号召力无与伦比,特别是他先隐忍再作,让摩尼教举事前就做了充足的准备,因此,石生虽然畏惧周铨,可毕竟双方还没有正式交手,这种畏惧没有变成恐惧,也没能让他闻风丧胆。

    所以,他还是有一战的决心和信心的。

    站在城头,看了看四周,石生满意地点了点头。半个扬州城的人,如今都被他驱赶来加固城防,城头上防守物资堆积如山,甚至还有六门火炮这种铜炮也是摩尼教花费了老大气力弄出来的,其中投到兀术身边的无面者起了关键作用。

    “周铨能够凭借火炮守住汴京,我就能凭借火炮守住扬州,反正我也不须守得太久,只要将岳飞的三万新军牵制在扬州城下,给圣教友军以围住其的机会……最多就是三五天功夫吧。”

    石生心中正琢磨着,然后就看到扬州城外,有一骑沿着运河狂奔而来。

    随他一起来的,还有远处滚滚的浓烟。

    石生虽然不是军旅出身,可是与官兵打了数仗,特别是手下不少就是从宋军厢军中的投靠来的,最起码的军事安排还是很清楚的。他知道岳飞部南下,必然是顺运河而来,因此在运河两岸都布有警哨,只要稍有异动,那么警哨就会燃起马粪,夜里则是火堆,同时派出快马向扬州示警。

    “咝这么近!”

    只不过虽然有所准备,石生还是倒吸了口冷气。

    他的警哨可是布出了四十余里,但是,现在燃起黑烟的地方,距离扬州城不足十里,这证明东海军来得极是迅!

    “不妙,制置使,不是说来的只是新招募的民壮么,怎么会这么快,莫非其中有什么问题?”石生旁边,一人扶着城垛,脸色也变了。

    这位是石生的谋主,原本就是扬州人士,姓林名鹤,因为与官府有仇怨,在摩尼教举事之后来投石生。他更不擅军事,因此见状心里便有些打鼓。

    “兵不厌诈,周铨在报纸上放出的风声,怎么能尽信,而且就算是三万民壮,安知岳飞不会带上三五百精锐亲兵?”石生强自镇定:“不必担心,如今城上防备已齐全,等探明消息,我立刻派人求援……我们的援军,就在身后,只要三五天功夫,他们就会截断运河,将岳飞包围于扬州城下!”

    石生对此是真有信心,毕竟摩尼教此时声势浩大,托赵佶、赵桓父子的福,来投靠他们的人特别多,仅石生手中的兵力,就多达十万。而被方腊点名前来支援他的诸将,兵力多的有近二十万,少的也有七八万,加起来足足是六十万大军!

    当然,这其中也有周铨的“功劳”,自从周铨动工业革命之后,原先的手工作坊许多都破产关门,大量的城市平民沦落至无业的地步,又不愿意离开自己生长的城市,他们同样也成了摩尼教的支持者。

    虽然石生明白,这所谓的六十万大军,大多都是刚扔了锄头的农夫、失了织机的织工,方腊也对他们进行了一些训练,可是没有合格的基层士官团,这种训练只会成为走过场。但是,毕竟是六十万人,六十万对三万,哪怕是六十万棵树,站在那里让对方砍,对方也得砍得精疲力竭。

    很快那骑飞奔而来的骑士,就来到了扬州城下,此时扬州城早已各门紧锁,就是水门,都已落关,那骑到了吊桥前,城上确认身后没有追兵,这才将他接了过来,再用绳索将之悬上城。

    “岳飞大军三万,已经在离城二十里处下营,其精锐游骑,四散巡狩,将我们的大多数警哨都拔除!”

    听得这位冒死前来报信的摩尼教死忠的话,石生心中一沉,勉励了对方几句,然后立刻派出使者,向已经移兵镇江的方腊告急。

    “敌军新至,立营不稳,要不先攻上一攻,挫一挫对方锐气?”定下神的林鹤建议道。

    石生犹豫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我此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能守住扬州,那便是奇功一件,至于别的事情……还是以求稳为好。”

    他这边没有出兵邀战,倒是让岳飞很有些不适应。

    此时已经是大宋宣和五年,也就是靖康元年的十二月了,自从七月宋金冲突爆,到如今正好半年,半年间风云变幻,岳飞也由北战到南。

    他对自己这次的任务其实不是很满意,在岳飞看来,摩尼教的大多数人都是被哄骗的百姓,杀戮这些人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功勋,因此应该以招抚为上。但对于摩尼教的上层,他则是深恶痛绝,在他看来,原本淳朴的百姓,就是被这些骗子与野心家们哄成了暴徒,若说百姓其情可悯,那么这些人就是其罪难恕了。

    岳飞更希望自己能够被派去开疆拓土,与外族而不是本族百姓交战。

    “将文告贴到附近,让百姓知道,我们是济王派来的队伍,是来护民的。”在确认石生没有动攻击的迹象之后,岳飞下令道。

    淮南、江南文风极盛,因此他不怕这些文告百姓不认识,岳飞相信,这文告里的内容,很快就会传到摩尼教的“圣军”中去,虽然最初时未必有什么作用,可是等到战局差不多定下时,其作用就会显现出来了。

    周铨曾不只一次对他说过,一次好的宣告,可以抵得过一场战役的胜利。

    次日,岳飞督师前进到扬州城下。

    经过加固后的扬州城,在南方算得上是一座雄城,若没有火炮,想要破城就必须付出很重的代价。当岳飞到得城下时,城头立刻响起了炮声,仿佛是在提醒他,摩尼教手中也有这种战场上威力最大的勇气。

    一枚炮丸甚至落到了岳飞身侧,溅起的尘土几乎都扑到了他的身上,但他眼皮都没有抬,只是举着望远镜看着城头的防备。

    “一群乌合之众,便是兄长……济王没有别的安排,我也可以在三日内破城。”看了一会儿之后,岳飞心中道。

    然后他看到城头升起了一面大旗。

    这面大旗是林鹤的杰作,见东海军不来攻城,只是在外头窥探虚实,他便让人将这面大旗升起。

    旗上绣着一行大字,隔得里许,也能看得清楚。

    “周铨死于扬州城下!”

    石生也看着这面旗,然后笑道:“也不知对面会不会上当,岳飞是周铨义弟,年轻气盛,而且刚刚在燕京赚得若大名声,或许能中你这激将法。”

    林鹤自己却没有这么高的自信,他苦笑道:“这点伎俩,恐怕瞒不过岳飞,不过他能看穿更好,制置使,咱们能拖延一日,就是一日。”

    “正是,若是他看不破,咱们就借着扬州城防之利,挫一挫他的锐气,若是他能够看破,咱们也可以多拖一天……想来圣公的命令,已经传到那些家伙那儿了吧。马上就要过年,若是他们赶得快,或许能边过年边与周铨谈判!”

    “若一切能顺利……那就好了!”林鹤喃喃道。

    进展不能说不顺利,此时大宋中枢虽然已经建立起了新的秩序,划归周铨的地界也已经人心思安,可是扬州左近,却是极度不稳。一来是担忧摩尼教,二来则是不知自己未来会如何,因此,当得知摩尼教悍将裘道人、霍成富、郑魔王、吕师囊四人分别攻打高邮军、滁州和盱眙,当地地方官纷纷弃城而走,短短五日之间,岳飞部就陷入重围之中,区区三万余人马,正面是扬州的坚城,四周则是三十万的摩尼教大军。

    而在此时,聚兵于镇江的方腊,终于亲自过江,领兵二十万,与石生会合,准备完成最后一步。

    方腊此时深信,自己终于胜了周铨一次,可以逼迫周铨坐下来谈判了。。8

五三二、莫非有变() 
“摩尼教的使者?”

    应天府,周铨放下手中的公文,有些惊讶地抬起头来。

    “是,摩尼教使者求见。”李宝瓮声瓮气地回道。

    在经过数个职务的轮转之后,李宝最终还是被调回了周铨身边,他也已经是有妻有儿的人了,但仍然和当初在汴京中一样,凡事不太愿意动脑,做事情比较暴躁冲动,故此虽然勇猛无彼,除了岳飞、韩世忠等悍将没有几个能够正面和他抗衡,但官却总是当不好。

    “让他走吧,不见。”

    “是!”李宝没有问为什么,直接转身回去。

    他更喜欢在周铨身边效力,这样他就可不用动脑筋,反正周铨会将所有问题都处理得妥当,也不需要他动什么脑筋。

    他走了之后,周铨摇了摇头,摩尼教会派使者来,也不意外。

    看来方腊虽然野心还在,却没有那么大,只是想着和自己划江而治,最多是划淮而治。

    若从战略局面来看,方腊确实占据了优势,六十万左右大军,切断了岳飞三万孤军的退路,而且还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岳飞部。若不是携带的粮草军资充份,岳飞部这个时候都要崩溃了。

    但是,方腊还是小看了周铨,也小看了岳飞。

    骄狂的金人都说撼山易、撼护卫军难,这个难,可不仅仅是因为护卫军训练有素,更是因为身为军胆的岳飞,拥有特殊的感染力。

    岳飞的三万人确实是新募的筑路工人,否则瞒不过摩尼教遍布天下的细作,但是,方腊没有意识到,产业工人与乡间农民的区别。乡间农夫,不经过长期训练,根本没有纪律可言,而产业工人则不然,他们的工作过程中,纪律便已经深深烙在了他们的心中。

    或许岳飞这三万人攻实不足,可是短时间内稳守营寨,却是绰绰有余。

    至于时间多短……

    周铨举眼望向东南,悠悠地道:“时机成熟,他们也该动了吧!”

    东南,隔着海峡,在金山港中,六艘巨大的运输帆船贴着码头一字排开。

    贺途抱着胳膊,站在青龙号的船首,望着正在登船的军士们,嘴角向上弯了一弯。

    与当初相比,贺途面上多了几分剽悍,一道长长的伤疤,从他的左眉一直延伸到了鼻翼,险些将他的一只眼睛都划开。

    而在他身边,陆海懒洋洋地望了李二宝一眼。

    这位名字也叫李宝只是因为与周铨身边的李宝区分改成二宝的,如今已经成了护卫军海军的重要将领,此次大行动,便是他负责。

    “我说了,半日时间,三万人可以尽数登船,你们看,这是最后一批了,我没说错吧?”李二宝年纪比起陆海贺途要大上十余岁,不过对这二位,他可不敢怠慢。

    这二位与半路投靠的他不同,乃是周铨最亲近的阵列少年出身,原籍都是汴京,后来随周铨去了狄丘,再后来历次作战,几乎都有参与。或许因为天资缘故,他们不象岳飞、韩世忠那样功勋卓著,也不如叶楚那般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但是这么多年历练下来,他们也已经成熟可靠了。

    特别是这两年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