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人主力之外,还有后续的接收辽东、攻击金国大本营黄龙府等任务,而负责接收辽东、剿灭女真的主官,就是辽东行军总管。

    韩世忠之意很明显,他要去东北屠灭女真全部。

    鲁琛可不知道这些细节,他只是惋惜,自己错过了大新闻,没有亲眼目睹擒获吴乞买的场景。

    “为何把我们和他关在一起,我们这是去哪?”

    “济州岛,送他去与阿骨打团聚去!”叶平笑道:“这个新闻,你想不想报道?”

    当然想!

    这还用问么,阿骨打、吴乞买再加斜也,女真人老一辈的几兄弟,几乎被护卫军捉齐了,这是多大的新闻,鲁琛如果能够记录下来,肯定会因此名垂青史!

    “按时间来算,阿骨打此时应当到了济州吧,也不知道,他身体能不有撑住,嘿嘿……”叶平又笑道。

    阿骨打撑住了。

    虽然他已经病重,但是护卫军找来的名医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判明他病体沉重的原因是水土不服后,便开始慢慢调理。那名医也直言,阿骨打好是休想完全好了,这种调理,也只是让他多活过半年一载罢了,但足以让他支撑到济州岛。

    而且阿骨打心里也很好奇。

    他想再见周铨一面,想去看看自己儿子兀术曾多次提到过的济州岛,想知道自己分明已经有了席卷天下之势、可是为何却转瞬间就沦为阶下囚。故此,对于护卫军安排的调理治疗,他也没有抗拒。

    当他被担架抬下船时,他终于可以看一看著名的五国城了。

    对于“五国城”这个地名,他很有些亲切,再看到这座规模不算太大却极为繁华、特殊的城市。

    震撼是不须多说的,阿骨打那浅薄的见识里,从未见过这样的城市。比城市本身更让他震撼的是这里的人,他们一个个抬着头走路,唯有在相互施礼之时才会弯腰垂眉,他们行动轻捷迅,仿佛有无形的声音在不停地催促“快点、快点、再快一点”。

    到了这里,阿骨打才意识到,自己对上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力量。

    码头处的小火车会将他一行送到济州岛的监牢——这座监狱如今被充当战俘营,关押着从燕京抓来的女真权贵。

    在监牢门口,阿骨打遇到了前来“欢迎”他的耶律延禧。

    “咦,这不是阿骨打么,你怎么来了这里,我还以为你如今仍然在燕京城我的御座之上呢。”

    耶律延禧心情非常之好。

    他红光满面,身体结实,仍然是辽国皇帝打扮——虽然仪仗侍从少了些,但也前呼后拥有几十号人。

    他逃到济州来可是早有准备,带了十几口大箱子的金银财物,到济州后又通过余里衍投资了几项产业,让他的财富不缩反增,支撑着他花天酒地的生活。不过他想纵情声色是不可能了,文妃时不时还会打上门来,让他不敢一直呆在济州岛。

    此次是听闻周铨玩了出声东击西,名义上对日本开战,实际上却是将矛头指向女真,于是他从流求跑回了济州,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要到这里来等待一些“老友”,好尽地主之谊。

    阿骨打瞅了耶律延禧一眼,白眼一翻,不想理会。

    耶律延禧却不会就此放过他,笑着道:“我说阿骨打啊,当初春捺钵之时,我就知道你必然会反,后来你果然反了。当初我对萧奉先说欲平女真,先要诛你,萧奉先……”

    他唠唠叨叨,象是对着一个老友一般说话,阿骨打实在受不住了,在担架上一抬脖子:“聒噪!”

    这还是他被俘以来第一次开口说话。

    耶律延禧哈哈大笑:“那又如何,如今我是座上客,你是阶下囚,便是嫌我聒噪,你能奈我何?”

    如果不是动不了身的话,阿骨打肯定要跃起将他狠揍一顿。

    “亡国之君,也有脸来笑我?”阿骨打道。

    “我是亡国之君不假,可你呢,也不是亡国之君么?”

    “我自败给的是周铨,与你何干?”

    “那是我女婿,我大辽驸马,怎么没有干系,嘿嘿嘿嘿!别的我不如你,但挑女婿的本领,你和宋国的皇帝加在一块儿,也抵不上我一半!”

    耶律延禧说到这又是大笑,这笑声当真畅快。

    笑了会儿,看到护卫军要将阿骨打送入监中,他又追上去喊了声:“阿骨打,好生活着,且看我女婿能做到何种地步吧,也许没多久,就会有不少人来与你作伴了!”

    护卫军都知道这位辽国末帝是有些不靠谱的,只是看在余里衍面上,大伙当面不笑他罢了。听得他这样喊,护卫军的人掩着嘴,倒是耶律延禧的随侍之中,有人实在看不过去了,拉住他道:“陛下,休要乱叫,给公主留些体面吧!”

    “哼哼,你们懂啥,我女婿这般本领,宋国的皇帝岂能容他?赵佶那厮当了太上皇倒还罢了,他那个儿子,什么玩意嘛,还不如赵佶这亡国昏君……我敢说,这五国城中,迟早有他们父子的位置,只不过是象我一样为座上客,还是象阿骨打一般成阶下囚,就看他们究竟能蠢到什么地步了。”

    耶律延禧在那里大肆评论别人是亡国昏君,可终究还是被随侍们拉走了。被他认定为亡国昏君的赵佶,此时却是心惊胆战,时不时向南而望。

    他回到了徐州。

    在镇江得知江南摩尼教反的消息之后,他二话不说,立刻宣布回京。带着亲信数千人,乘大小船只几十艘,他们顺运河北上,沿途听到的都是坏消息,这边失守,那边被围,甚至有一支摩尼教叛军,据说专门袭击了镇江,为的就是要俘获赵佶。

    才到徐州,赵佶就听到相州大捷的消息,不过好消息相伴而来的,却是另一个坏消息。

    李纲兵败,斡离不兵进汴京,兵部侍郎孙傅以骗徒郭京都守京师,结果惨败而回,将京中的最后护卫力量都葬送掉。这种情形之下,赵桓不顾京中呼请周铨之声,已经遣使求和!(。)

五一五、犯了中二病的皇帝赵桓() 


    赵桓的心态很奇怪。?

    李纲的失利,郭京的蠢行,这些都是他的责任,但他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这一切都怪周铨,没有周铨,这一切就都不会生。

    其实就是心理扭曲。

    所以当所有人对他召来周铨时,他偏偏不。

    不但不召来周铨,他宁可与女真人谈判!

    正好,耿南仲等也是一力主和,为此耿南仲甚至在暗中劝他说“宁与外贼,不与武夫,与外贼有夺回之时日,与武夫则天家易姓矣!”

    赵桓觉得此话说得好有道理,自己无言以对。

    于是他先是遣一位侍郎入斡离不营中,结果被赶了回来,斡离不自称自己乃大金王子,宋欲与之和谈,至少要派出一位亲王。

    这其实就是向赵桓索要人质。

    赵桓一听此言顿时高兴,毫不犹豫派出郓王赵楷。

    此时李纲已出,唯吴敏在朝,闻得此语大惊,当下前来见赵桓:“若是金人再度背盟,拥立郓王,陛下以为郓王会如何行事?”

    那还用问么?

    赵楷对于帝位的觊觎,从来没有终止过,虽然赵桓继位之后,他韬光养晦,以酒色自娱,可是赵桓相信,若是给他机会,他还是会出来争位。

    一想到这,他大惊失色,当即遣人前去追回赵楷。

    只不过此前他唯恐赵楷不同意冒险入金营,故此送赵楷去时催促甚急,赵楷一路大哭,等追来的人赶上时,已经出了京城,离金兵营盘只有里许,而且周围已经有金人游骑在“护送”。

    当赵楷闻得召他回京,立刻要求调头,可是原本只在外边监视的金人游骑见此情形,顿时围了上来,二话不说,将赵楷的护卫驱散大半,然后将赵楷与副使李棁擒住,包括赵桓派来追回赵楷之人,一起带到了金营之中。

    半日之后,李棁被放归,带回斡离不的条件:归还阿骨打、吴乞买等人,赔偿金国黄金五百万两,银圆五千万圆,牛马各万匹,绢帛百万匹……总之一大堆的条件。

    这个条件,让赵桓甚喜。

    “阿骨打等人还他就是,另外,先送金十万两去让金国消消气,两国原为友盟,如同夫妻,何必至此……朕这就下旨给济国公,责令其放还阿骨打,若他不听从,朕就……抄没东海商会!”赵桓杀气腾腾地道。

    他赵家人向来内残外忍,到赵桓身上,可谓集大成者。对上金人就摇尾乞怜,对上周铨却不知他是哪来的自信,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而且是在朝堂之上!

    这朝廷里早就千疮百孔,朝会上的消息第一时间都会传到周铨那里,赵桓敢在这儿说此话,不就是怕周铨不反么?

    那可是凭借数万人就打得金国连折了皇帝与皇储的人,赵桓竟然敢惹他?

    他们却不知赵桓的想法。

    赵桓觉得,以周铨的实力,若是想要造反,早就该造反了。可是直到现在,周铨仍然挂着大宋济国公的名头,在缴税、人员上,依然奉公守法。所以赵桓很自然地认为,周铨一定是出于什么原因而不能反。

    他身边的耿南仲之流帮他总结出周铨不能反不敢反的原因:周铨需要大宋这个广阔的市场。

    周铨手中控制的实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终归是要出售的。如今辽国已来,日本、高丽市场皆是有限,周铨唯一的大市场就是大宋。所以,大宋可以凭借自己广阔的市场影响周铨,甚至对东海商会施加压力,逼迫他在某些问题上做出让步。

    也只有耿南仲这类不通实务的蠢书生,才会得出如此结果,同样只有赵桓这满是幼稚病的蠢皇帝,才会将这种结果当真。

    “为何都不说话了?”见自己一语出来,群臣都闭口不语,赵桓讶然问道。

    “正是,事关重大,为何你们都不言不语?”耿南仲厉声道。

    连续失利并没有让耿南仲失宠,他如今已是宰相之位,不过还有白时中、李邦彦等人分制其权,特别是李邦彦,因为在赵桓登基之事上有策立之功,故此又站到了大宋权力的核心。见众人仍然沉默,李邦彦咳了一声,站出来道:“东海商会非济国公一人之产业,陛下切莫再作此言语。”

    李邦彦与周铨是对头,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今他却出面为东海商会说话,又让大殿中的诸人吃惊不小。

    而且他用的语气,几近训斥!

    若是李纲或者吴敏作此语,众人不意外,他们是所谓直臣么,甚至耿南仲作此语,众人也觉得应当,毕竟曾是皇帝老师,可是作此语者却是李邦彦!

    就是赵桓自己,也愣住了。

    然后他看到李邦彦对他施的眼色。

    赵桓先是一愣,然后大怒。虽然明知道李邦彦这眼色之中,还有别的含义,可是他还是忍不住。

    堂堂大宋天子,一国之君,在自己的朝堂之上说话,还需要遮遮掩掩?

    “李邦彦,有事你便直说,挤眉弄眼,群前失仪,成何体统?”

    这一次李邦彦震惊了。

    好吧,他知道这位新君不怎么靠谱,却没有想到,他能够不靠谱到这个地步。

    一种无力感浮现出来,李邦彦只能闭嘴,他还想缩一缩,却听得耿南仲挺身而出:“李邦彦君前失仪,对圣上大不敬,而且此人阿附小人,上皇之时便有六贼之名,不宜留之庙堂,臣请陛下,逐之出京!”

    那些积年官员此时都有些麻木了,李邦彦所为固然是出乎意料,而这位耿南仲,当真是为了争夺权势不顾一切啊。

    此前朝堂政争,哪怕是新旧两党恨不得把对方狗脑子都打出来时,也没有宰相当先锋直接上的事情,一般都是借那些御史、言官或者小官员之类的冲锋陷阵制造声势,等到关键时候,才由中高级别官员出来作为主力输出,至于宰执之辈出面时,都是大局已定的情形。

    可耿南仲就这样没有酝酿没有先兆,就直接对李邦彦开喷了!

    终究是沉不住气,哪里有宰相器量!

    群臣都在暗暗摇头,耿南仲却觉得自己抓住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耿南仲如今在朝中几大政敌,李纲被派出京与金人交战,失利后不知所终,即使知道到了哪儿,也不可能再在朝中为相,十有**是贬到南方哪个偏远州当知州。

    李邦彦是幸进之人,先天不足,当初在太上皇那边的经历,是他难以洗刷的污点。耿南仲原本不把他放在心中,但没有想到的是,李邦彦拍马讨好的功夫却出类拔萃,加之又是赵桓最困顿之时投靠来的,所以也讨得了赵桓欢心,短短时间内就升至宰执,位置仅次于耿南仲,因而在李纲被逐出之后,他与吴敏就成了耿南仲的心腹大敌。

    吴敏出于避讳,如今还跟着赵佶在外,李邦彦却在内,在耿南仲看来,这次李邦彦为周铨张目说话,就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李邦彦好一会儿之后,回过神来,勃然大怒,他倒是熟悉朝廷大佬们政争的规则,当即向着班列后端使了个眼色,顿时有人出来奏禀:“臣劾耿南仲咆哮大殿,无人臣体……”

    “臣劾耿南仲畏敌怯战,惑乱朝纲……”

    “臣劾耿南仲贪恋权势,迫害忠良,致使正人被逐……”

    “臣冒死上奏,朝廷如今被迫与金人订城下之盟,耿南仲身为宰执,罪不可恕。且金人能逼近京师,耿南仲迫李纲出战,乃其端也。李纲败绩,朝廷夺其职司,为何却放过耿南仲这祸罪魁?”

    “正是,不诛耿南仲,不足以安天下民心,以臣所见,耿南仲有十罪,罪罪当诛!”

    李邦彦的这一个眼色,就象是在粪坑里扔了一个石头,顿时惊起无数苍蝇,嗡嗡声一大片。不过这嗡嗡声却出奇地一致,所有人都认定,大宋如今的局面,耿南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故此,耿南仲不可留于朝堂,要么令其为使臣,出使金人,要么就将他远放至四川、江南,或者两广、雷州也行。

    群情沸沸,仿佛一记记耳光,抽打在耿南仲与赵桓的脸上。

    他们两人都懵了,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两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