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清照则是气急,猛然起身,掀帘子出来:“你看我是谁”

五一、从早到晚() 
当李清照出来的时候,周铨完全呆住了。

    他确实有点面部识别困难,记不得人的脸,但是李清照不同,两人见过二面,还听师师说过,李清照曾在贾达手中救过她,所以,周铨对李清照印象深刻。

    当认出是李清照来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念头竟然是“还好我没有说她的诗是我写的”,紧接着第二个念头却是“我为什么要说那诗是她写的”!

    上次在街上偶遇,周铨已经推断出,李清照此时还没有给自己取“易安居士”这个号,也没有写下“生当做人杰”的诗句,现在的她,大约还是在写“莫道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大胆狂徒,竟然敢……敢……”

    李清照本来准备斥骂周铨的,可一开口,她也呆住了。

    怎么个骂法,骂对方将一首肯定可以千古扬名的诗说成是自己所作么?

    或者骂对方假冒自己的名字作诗?

    无论怎么骂,都有些不对劲!

    “呵呵……没有想到,竟然在此遇见赵夫人……”周铨见李清照呆了,他倒是回过神来,打了个哈哈,将自己的尴尬藏了起来。

    面对女人,你越心虚,她越嚣张,倒不如死鸭子嘴硬。

    “你方才说,那首诗是我所作,我为何不记得?你如此行事,究竟是何用心?”李清照也缓过神,开口问道。

    “这个,我方才不是说了么,曾听得一人在汴河中乘舟吟诗,当时听到他吟此诗,便追问此诗何人所作,那人说是赵夫人之作……故此上回我卖冰棍之时,拿此诗向夫人请教,便是想知道,夫人是否真是此诗作者。”

    周铨绕口令般的说法,让李清照头昏脑涨,还想再问,却注意到周铨现在身上仍然是**的。夏天衣物较少,**的贴在身上极是不雅,故此李清照又退回到船舱之中,放下了帘子。

    隔着帘子,李清照才又问道:“那人究竟是谁!”

    “我还想向赵夫人请教呢,那人会是谁。”周铨装得一脸无辜模样。

    李清照将信将疑,可是对周铨的怀疑还是多些,她正沉吟着如何逼问出那人身份来,就在这时,她身边的仆妇低咳了一声。

    这仆妇是从李家陪嫁过来的,最是熟悉李清照的性格,李清照一惊,顺仆妇示意望去,只见郭太夫人的脸色,已经阴沉如水了。

    李清照自己不认这首诗是自己所作,可郭太夫人却觉得,若是这世上有女子能写出这样的诗来,非自己这位儿媳莫属。

    李清照才气高,即使赵明诚也算是才子,却仍然被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这一直是郭太夫人心中的隐忧。偏偏赵明诚又无子嗣,然后喜欢离家游玩,就是此前,赵明诚就有长达半年时间不在家中。

    若是真有那么什么人,暗中与李清照书信往来,因此得了李清照的诗……

    老太太想像力倒是挺丰富的,立刻就在心中编了一部曲折反复的评话出来,她有所怀疑,面上神情自然不好。

    李清照此时也反应过来,退了几步,到了郭太夫人身后。

    “怎么,不问了?”郭太夫人斜睨了她一眼。

    “全凭君姑作主。”李清照道。

    郭太夫人咧了一下嘴,勉强露出一个笑意,然后道:“让船靠岸,打发他下去!”

    周铨原本有些惊骇的,没有想到又遇上李清照,不过李清照回船舱之后,船就开始靠岸。周铨此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恐怕有些唐突,但话既说出,就无法挽回了。

    好在李清照身边的仆妇出来,告诉他马上送他上岸。他低声向那仆妇道:“大娘,请问舱中尚有何人?”

    那仆妇见他嘴甜有礼,白了他一眼,低声道:“太夫人也在,你这小厮,太过冒失!”

    周铨心中一动,李清照与她的婆婆两个女人入京,会是为了什么事情?

    不过他只是将此事记在心里,上岸之后长揖道:“谢过太夫人、赵夫人,在下告辞了。”

    船上没有回声,周铨看着这客船缓缓而去,他估计了一下行程,觉得这船会在杞县停泊,当即回程。

    他人乖嘴甜,很快就搭上了一辆大车,坐在大车上堆起的货物上,向着汴京而去。

    周铨离开之后,李清照所乘船中陷入了沉默,郭太夫人良久才道:“清照。”

    “儿媳在。”李清照行礼。

    然后郭太夫人又是沉默,李清照胸中悲闷,此时隐隐有些后悔,不该救方才那小子的。

    “那诗果真不是你所作?”郭太夫人又问。

    “这是儿媳第二次听到那首诗,上次便是在京师中,遇得他卖冰棍那回,他撞着了我的轿子,彼时秋姑与福伯也在。”李清照道。

    秋姑就是那仆妇,她上前为李清照作证,紧接着在船舱外的福伯也说了此事。虽然郭太夫人心底的疑问还没有彻底解决,但她面上松了口气,笑了起来:“当真是一个狡黠的小厮!”

    此后郭太夫人不再提此事,只是说要写信,将赵明诚召回家中,令他与李清照夫妻团聚。

    她们的座船果然停到了杞县,准备在此过夜,待次日再出发。不过到了次日凌晨时分,船夫正要启锚之时,突然间有两个人出现在泊船的码头上。

    “请问,赵清宪公家太夫人座船,可在此处?”其中一人高声叫道。

    郭太夫人听得呼唤,眉头微皱。

    “清宪”是她丈夫赵挺之的谥号,她其实很不喜欢这个谥号,当初赵挺之去世之时,天子亲临其家,郭太夫人求天子赐予一个带“文”字的谥号,结果天子不允,那个时候,郭太夫人就明白,赵挺之的政敌绝对不会因为他死去而放过赵家。

    “怎么回事,去问一问。”虽然不喜欢,但是郭太夫人还是沉声道。

    这一打听,那两人就走了过来:“我们奉周大哥之命,特来拜谢太夫人救了我们小郎君,些许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太夫人收下!”

    他说完之后,就将一个锦盒递了过来,自有仆妇接过去。

    郭太夫人在船舱中,神情有些惊讶,周铨回到京师,再遣人来致谢,岂不意味着这两人是连夜赶路?

    “辛苦二位了,二位这是连夜赶来的?”她徐徐说道。

    “周傥哥哥说,报仇可以十年不晚,谢恩便是耽搁片刻也嫌晚了。”来人恭敬地道。

    “那周小郎君可安好?”郭太夫人又问道。

    两人对望了一眼:“安好,谢太夫人过问。”

    他们可是知道,周铨回城途中还被人追着,只是因为周傥得了李三姑的报信,出城接应,这才脱身。

    打发走这两个来道谢的人,郭太夫人看了李清照一眼,想到李清照提起,或许能够借助周铨来帮助赵家,神情微微一缓,然后笑道:“这周家倒是有些意思。”

    “君姑说得是,周家父子看来都是市井中的奇人。”李清照淡淡地回应道。

    “且看看周家送来的礼物,莫非是冰棍?”望着对方送来的那个大木盒,郭太夫人又道。

    赵家毕竟是官宦之家,哪怕如今落魄,眼光还在,但郭太夫人还是猜不到这个木盒里装的是什么。

    打开木盒之后,发现里面是两对小陶罐,底下还有一张纸。

    “小陶罐只算平常……”郭太夫人与李清照心中都是如此想,那么重要的是陶罐中的东西。

    李清照拿起那张纸,递给郭太夫人,她原本以为那张纸是张礼单,可是郭太夫人将之摊开后,眯着眼睛,才讶然道:“这是……什么物什?”

    李清照凑上去,只见纸上写着“凭此至京师雪糖馆兑取雪糖两石整”的字样。

    她们忙于奔走,只是听说了雪糖,却还没有见到,婆媳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看向那两陶罐。

    李清照揭开其中一个陶罐盖子,借助早晨的阳光,她看到了里面的晶体,洁白似雪,晶莹如玉,隐隐散发着甜香味。

    “这就是雪糖?”郭太夫人虽然曾是宰相之妻,此刻也不禁呆住。

    此物只凭卖相,就可知价格不匪!

    周家送来这样的礼物,算是极有诚意了。

    李清照举目向岸上望去,那两个连夜飞奔来的人,此时牵着马,缓缓行向码头边的脚店。

    “那个小子……真是报恩片刻不缓,报仇十年不晚么?”李清照心中暗想。

    “报恩片刻不缓,报仇从早到晚!”

    汴京城中,周铨咬牙切齿,看着自己的父亲。

    “我已经派人去送上礼物了,你还想怎么样?”周傥有些恼火。

    “我要贾家父子的性命。”周铨道。

    周傥吸了口冷气,目光也变得严厉起来:“你……果真?”

    “今日他能招来亡命伏击我,明日就可以让凶徒袭击娘亲与师师!此等隐患,不可不除!我要借力,将他们父子赶出京师,然后在途中结果了他们!”周铨发狠。

    原本向梁师成提出的条件中,就有取贾奕父子性命一条。但是梁师成是何等人物,哪里会轻易答应,既然如此,周铨决定退而求其次,原本准备借刀杀人的,现在自己动手!

    “你说的是,本当如此,我会准备好人手,盯着贾家一举一动!”周傥也不是心慈手软的,当初对摩尼教徒时,他可是果决得紧。

    但是,如何借势将贾家逼出去,是个让周傥为难的问题。

    贾家不是当初的摩尼教,若用旧法,杀入贾宅去,必然会引发京师大索,周家肯定会与贾家同归于尽,故此,只有先将贾家驱出京师,才能再做下一步行动。

五二、真是官逼民反() 
贾奕脸上带着笑容,来到了都商税务。

    他在东京都商税务中任小吏,正式的吏职称呼为拦头,因此这一路行来,不停有人和他打招呼。

    虽然拦头只是微末小吏,与周傥以前的书手差不多,但却是美差,有许多上下其手的机会,若非如此,贾奕也积不下如此丰厚的家财。

    只是他面上虽笑,心里却是极度不安。

    东京都商税务隶属于太府寺,但因为处在京师,所以象他这样的小吏,实际上是受到都商税务和开封府的双重管辖。平时他都在街市之上收取算税,今日太府寺丞却突然召他来,这让他有些不妙的感觉。

    “老爷唤小人来,不知有何吩咐。”见到寺丞之后,他规规矩矩地行礼。

    那寺丞睨了他一眼,没有理会。贾奕站在阳光之下,只觉得浑身躁热,汗珠滚滚而下。

    他原本想要乘着寺丞没注意偷偷溜走的,所谓官清如水吏滑如油,象他这样的胥吏,只要不被抓现,有的是办法应付上头。但那寺丞却精明得紧,只要他一有动作,便斜睥过来,让他只能站着。

    此时正值秋老虎极盛的时节,站在太阳底下的滋味可不好受,贾奕又是文人出身,身体并不是很好。他被晒得整个人昏昏沉沉,偶尔看到有同僚经过,便使劲使眼色,希望同僚能替他求情。

    但他那些同僚与他一般,都是胥吏,别的不行,见风使舵最是厉害,没有一个开口出声,只作没有看到。

    “这位寺丞上任不久,我又不曾得罪他,为何他要为难我?”贾奕心念电转,立刻猜出原因:“莫非是……周家?”

    单凭周傥,显然是没有这种能力的,可是贾奕对周家的那小子,实在看不透,毕竟那小子的大名,可是传到过官家耳中,就连他倚为靠山的李邦彦,也曾经尝试招徕此人。

    “难道说是消息走漏了……熊大熊二这两个废物,至今尚未回来,定然是出事了!”

    想到自己安排的杀局,贾奕身上的汗冒得更多了。

    他本来想挟持周铨,引出周傥,先将这两父子除掉,然后为除后患,再伏击周侗,彻底了结掉周家。为此他不惜许下五千贯的赏钱,甚至直接给了五百贯的订金,请来太行山中的亡命之徒!

    但事情露是走漏,周家必然不会放过他!

    “不行,我得回去,赶紧派人去寻熊大熊二,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还须和那位姓卢的联系上,实在不行,也只能硬上!”

    想到这里,贾奕双腿一软,口吐白沫,直接扑倒在地。

    他看起来象是中暑昏了过去,那原本晾着他的寺丞见状也吓了一跳,虽然奉命为难贾奕,可若真把贾奕折腾死了,他也要担上干系。

    “拖走拖走,给他些水,让他回去休息!”那寺丞下令道。

    有差役上前来,七手八脚将贾奕拖走,待把他拖到树荫下后,贾奕微微张眼,发觉寺丞已经离开,他一跟头翻了起来。

    “贾拦头,你这是……”

    “中暑,我家中有药,这就去吃点,不碍事。”贾奕一边搪塞,一边出了衙门。

    当他回到家中时,却看到一个人满脸惶急地在他家门前徘徊。

    “那个……郑建?”贾奕记得这个少年的名字,原本是跟着周铨搞猜谜的,后来被他儿子收买,成了他儿子的跟班。

    只不过周傥的儿子太过狡猾,借着郑建把他们都耍了。后来贾奕夺来了冰棍的作坊,让郑建当了个小头目,专门带着一群市井少年,满京师卖冰棍。

    虽然利润已经极为微薄,却总有些收入。

    “大官人,贾大官人,不好了!”郑建看到他回来,立刻上前叫道。

    “又有什么不好?”

    “他们不准我们卖冰棍了……还有,作坊也被周家夺回去了!”郑建叫道。

    所谓作坊,其实是周家的宅院,只是在查封之后,贾奕想法子弄了过来。听得这个,贾奕哪里还不明白,这一切,都是周家的反击!

    汗水又涔涔地冒出来,家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他将郑建召入宅内,在亭子里的荫凉下细问详情。

    原来各处军巡铺的军卒,借口替贾家卖冰棍的少年有可能携带违禁之物,翻开他们的箱子进行查验,而且一查验就是一个多时辰,弄得冰棍尽数融化,这些卖冰棍的少年们苦不堪言。

    这种手段,正是贾奕这些拦头们所擅长的,如今军巡铺的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