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铨骑着马,在一众卫士簇拥下,登在岗上,望着底下的人群,笑着回望了叶楚一眼。

    “还是君侯说的对,我们当初的计划,确实太过保守,如此看来,三十万人的目标,确实可以实现。”

    周铨笑着点了点头。

    耶律马哥只带一千人,就攻下了石城,有出奇不意的效果在里面,也有辽国人心尽失的原因。他在石城收编了原来的守军,然后将石城周边能找到的百姓,无论汉番,全部驱赶南下,赶往武清。根据他禀报来的消息,其人数当在三万左右。

    而被东海商会散布的流言所惊扰,又为南京道大举征兵之举所骇住,从固安、永清、安次、孙村等燕京东南各县逃往武清的百姓,这几日便有数千之多!

    经过数年经营,通过武清的榷城,东海商会已经渗透进入了燕京周边的各个县乡之中,他们齐齐散布流言,效果出奇的好。而武清这些年作为余里衍的封地,得到周铨的大力支持,因此武清百姓生活水准比起周围高出一截,这也使得人心归附。

    “所以,为了能够安稳地接收人口,我们必须要狠打一次,不但要打痛打怕耶律淳,还要将他拼凑出来的十万人给截下大半——这些可都是青壮,都是劳力!”

    周铨说到这个时,口水几乎都出来了。

    这十万青壮能留下一半就是五万人,比起耶律马哥费了老大力气弄来的三万人可抵用得多。而且都聚在一块,还不需要挨乡挨村去动员、驱赶,既省时又省力!

    说到这,周铨看着叶楚:“我就在这里,吸引耶律淳的主力,你有把握么?”

    “如何没有把握?”叶楚一笑:“君侯只管放心就是!”

    “那就出发!”周铨下令道。

    随着他的命令,叶楚敬了一礼,向李宝挤了挤眼,然后领着宋行风等,带着约是五千人马,迅速向东北而去。

    白先锋看了看周围,还剩余三千多人,正在带领民夫修建堡寨。

    这些人中,应当有辽国安插来的细作,他们会将虚实,尽快报与耶律淳吧。

    果然,叶楚带领五千人离开的消息,仅仅两日,便已经达到了辽营。

    虽然耶律淳大军出击,可是他为人谨慎,进军缓慢,一日前进也不过三十里,这让急于立功的萧嗣先心如火燎,他每日都盯着斥侯带来的消息,当得知周铨四处分兵,劫掠百姓,手中只剩余三千多人时,他再也按捺不住,又一次来到耶律淳面前。

    “魏王,周铨这汉贼身边只有三千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厮屡战屡胜,已经狂妄到不知死活了!现在我明白了,他此次根本不是为了余里衍而来,只是想要乘着我们大辽内乱劫掠人口,就如他在辽东做的一般!”

    “他有炮!”耶律淳却还是很冷静,不等萧嗣先说完便一句堵了回来。

    “炮那又如何,他只有三千人,又远离城池,只靠着结寨而守,他最厉害的是船上的大炮,这堡寨离海甚远,船上大炮支援不得,魏王,机不可失啊!”萧嗣先几乎都要哭出来了。。

四零五、全方位的优势() 
“原本一无所有的地方,想要建一筑堡寨,岂是那么容易,周铨太过自大,此时正该轻骑直入,若得机会,就直取周铨本人,若不得机会,也可以牵制周铨,吓跑他所用的百姓,令堡寨不得建成!”

    “魏王,若是因为放纵则致其堡寨建成,不知算何人之过,耽误国事之责,不知由何人当之!”

    萧嗣先的催促,特别是最后的一句威胁,让耶律淳不得不做决定。

    “既是如此,国舅可领蕃汉精骑五千,先行一步,不过,国舅,丑话我说在前头,若是事不可为,还请国舅万勿轻举妄动!”耶律淳道。

    萧嗣先大喜,耶律淳的警告与其说警告,倒不如说是暗示,告诉他如果事不可为,不会追究他的责任。

    成则有功,败则无过,这种事情,他如何不会抢着做?

    他离开之后,在耶律淳身边,耶律和尚奴有些不满地撇着嘴:“这败军之将,也能言勇?大王放他去,只怕又是一场输。”

    “所以我给他的都是蕃汉杂兵,他输不打紧,只要不让我军伤筋动骨就行了。”耶律淳也是冷笑了一下,然后又皱起了眉:“周铨行事,必有所因,他这次冒险,肯定是要诱我上钩!”

    “那大王还要出兵呢?”旁边一个幕僚不解地问道。

    明知道这是对方的诱饵,还要一口吞上去,岂不是太蠢了?

    “一来这诱饵足够,竟然是周铨自己……若得周铨,胜过千军万马,我大辽比起南朝,少的就是一个周铨罢了!天子为奸人所惑,若依我之意,早就将余里衍送与周铨了,如今落得两手空空!”耶律淳难得的发了几句耶律延禧的牢骚。

    众人连连点头,或许对周铨的军略,他们还不以为然,可对周铨赚钱的本领,全天下没有一个人不服气的。

    更何况还有船坚炮利!

    “二来陛下不会让我在燕京继续呆着,若我不出兵,陛下定然要治我之罪,你们知道我是谨慎,可陛下身边的亲贵们,却只会当我是畏敌如虎!”

    众人同样只有点头,这所谓的亲贵,就是萧奉先,只要此人还得耶律延禧信用,他们这些在外的人就只能束手束脚。

    “三么……也是形势所迫,周铨的目的是南京道人口,他令耶律马哥进军石城,分明就是告诉我,若我不出战,他就一个县一个县地搜刮人口,南京道人口都给他搜尽了,我便是夺回武清,也是罪状……”

    说到这,耶律淳话语里带着深深的无奈,不出战,必完蛋,出战了,至少还有点主动权,可以拼命搏上一把。

    听得他这样说,身边的诸将与众幕僚都是沉寂不语。耶律淳立刻惊觉,大战未开,自己先说这样的话,实在有伤己方士气。因此他沉声道:“诸位,以前我为南京留后之时,还是此次为帅,自问待诸位都是不薄。今日之战,胜则我可保矣,败则我必死之,诸位可愿为我奋战到底?”

    他这人在辽国的声望倒是不低,而且也曾险些当了皇帝,因此,众部下对他甚为信服。闻得此言,耶律和尚奴第一个叫道:“那还用问,我愿为大王死战!”

    “愿为大王死战!”众人都是大叫。

    这就是哀兵,所谓哀兵必胜,有此士气,应当可以同周铨一战吧。

    耶律淳想到这,盯着耶律和尚奴:“和尚奴,虽然我要与周铨一决死战,但这厮行事一向诡计多端,他令手下五千人离开之事,不可不妨。那五千人前往的方向是石城,看似去增援耶律马哥,但我料想,他们真正的目的,可能是我军后路!”

    “我军后路?”有人惊疑地道:“燕京?”

    “燕京城高,守备森严,我来时又再三有交待,他们若来攻燕京,那就好了……我真正担忧的,是他们截断我军粮道。十万大军,人吃马嚼,只要断粮一日,军心必定不稳,全军不战自溃!”

    他这是老成之言,耶律和尚奴顿时明白,自己被派到了最关键的位置之上。

    “请大王吩咐!”他恭声说道。

    “我与你一万精锐,你回去接应粮道,只要粮道不出事,此事之后,我保你大功!”

    他只给了萧奉先五千杂牌,却给了耶律和尚奴一万精锐,耶律和尚奴当即领命。

    若辽国此次用的是部族兵,那么随着大军前行的还有牲畜,可以部分解决粮食的问题。

    “倒是周铨这厮,不必担忧粮食,他虽远道而来,可那海船巨大,一艘船所载粮食,据说就有万石……”

    耶律淳对周铨的粮食补给极是羡慕,羡慕的远不只他本人。

    石城中,耶律马哥哈哈大笑:“你说你吃这个都吃厌了?这样的美食,怎么吃得厌?”

    叶楚摸了下鼻子,看着耶律马哥大口嚼着陶罐里的罐头肉,脸上露出嫌弃之色:“如果你也是一连一个月,除了这里面的肉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吃,自然会吃厌……何只吃厌,我现在是一嗅到它的味道,就什么都吃不下去!”

    “跟着驸马,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耶律马哥批了他一句。

    耶律马哥年纪较长,而且当初也是与周铨一起浴血奋战过的,加上又是余里衍的亲信,哪怕他是异族,地位也相当超然。他说叶楚两句,叶楚不会生气,只是笑了笑:“马哥老兄,你别吹早了,过一个月后,你还有这样好的胃口,我就服你。”

    将最后一块罐头肉吃掉,耶律马哥倒没有象周围那些士兵一般,连里面的汤汁都不放过,非要舔尽来。他扔下陶罐,叹了口气:“你是不知晓,这几年大辽情形不好,达官贵人倒是醉生梦死,南朝来的奢侈品一件又一件,可是这些普通士卒情形就惨了……我攻下石城,一来是早就在这里安了人手,二来么,他们都有好几个月都未见肉了!”

    畜牧业发达的辽国,士兵数月不知肉味,其国内状况可想而知。叶楚神情一肃:“果真如此,契丹兵要好些吧?”

    “契丹兵分属各自部帐,情形倒是要好些,但其余汉蕃各部兵,情形只会更可怜。最可怜的是日本兵……”

    耶律大石占据了日本一块地盘,往辽国运得多的除了财富,就是人口。其中不少日本精壮,甚至被编练成兵,但他们只能算是奴兵,连仆从国兵都不算。他们的待遇,也是最低的,就是给口饭吃,有时连饭都吃不起。

    耶律马哥说的事情比较有趣,有位日本兵的将官,同样是日本人,克扣军粮,致使日本兵鼓噪喧哗,说是无粮就要饿死了。那日本将官竟然振振有辞: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食草的,辽国到处都是牧场森林,食草的日本人怎么会饿着!

    后来事情闹大,辽将出面斩了那日本军官,事情才平息下来,但此事便成了笑谈,契丹人看到日本人,往往问他们吃什么草。

    听得耶律马哥说的这个笑话,叶楚啧了两声:“情形至此,那大辽国祚恐怕不久了!”

    军队是辽国的基石,连军队都受如此待遇,那么辽国还凭借什么来抵抗外敌,镇压内部反抗?

    耶律马哥点了点头,对此他不但不介意,反而有些幸灾乐祸:“他们既然如此对待蜀国公主,还不如早些亡国,最好将辽国当成嫁妆!”

    “辽国当不当嫁妆咱们不好说,但南京道的这些人口,却是蜀国公主的嫁妆,文妃娘娘亲自出面招徕人口,咱们得把事情办妥来!”叶楚说完之后,从地上站了起来,抖了抖身上的棉大衣,举起望远镜,向着远方望去。

    片刻之后,他沉声道:“来了!”

    在他的望远镜中,耶律和尚奴的一万辽国精锐,已经出现了。

    与刚刚饱餐了一顿的武清军不同,耶律和尚奴带的一万精锐,却是有些疲惫。

    此时寒风呼啸,已经有零星的雪花飘来,他们驱赶着运粮的民夫,无论是兵卒还是民夫,都饥寒交迫,怨声载道。

    然后他便收到了斥侯的急报。

    武清军由叶楚领的商会护卫和耶律马哥领的原来辽军共同组成,商会护卫五千,原来辽军则有七千——耶律马哥原本有三千人马,后来在石城又收编、招募了四千。

    耶律和尚奴手中有一万辽国精锐,还有两万余民夫,只不过打起仗来,民夫的作用就是修修工事,指望他们出战是不可能的。

    因此,耶律和尚奴接到斥侯禀报,有敌军在前方出没,他第一时间下令,民夫将粮车都聚拢过来,围成工事,另将鹿柴、铁蒺篱撒出去,避免敌军冲阵。

    他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但是武清军的动作,还是比他想象的更为迅速。

    确切地说,是五千商会护卫军的行动,比起以骑兵为主的辽军还要快,耶律和尚奴接到消息后才一刻钟,护卫军的军阵,就已经出现在他的视线之中。

    没有休息,攻击立刻展开,身着厚棉衣的护卫军,向着衣裳褴褛的辽军主动进攻,开路者,正是火炮!

    轻型步兵野战炮,射程虽然不远,威力也不算大,可当双方在野外相遇,辽人的简单工事,根本无法扛住这轻型步兵野战炮的轰击,特别是那些民夫,在炮声响的同时就乱了!。

四零六、夜扰() 
“好一座寨堡!”

    耶律淳大军抵达无名堡时,看到这座几乎是数夜间建起的寨堡,他吸了口冷气。

    原本在他看来,天寒地冻的情形下,要想在几日间建起一座堡寨,只能是胡乱凑合,可是今日他一看,却发现宋人的堡寨竟然当真成了!

    堡寨并不象宋人别的城池那样方方正正,而是一个突出来的六芒星状,堡寨的墙面并不高,不到人腰的土基,上面用泥土夹着木板的墙面,初看上去并不怎么难攻,但仔细一想,耶律淳就大感头痛。

    无论他选择哪一段墙面作为攻击的突破口,都意味着要受到另外两面的夹击。宋人别的不说,弩箭上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哪怕辽人善射,可在攻城之时,也是宋人占据了优势!

    更何况对手是东海商会护卫军!

    这些年来,辽国上下多方面打探东海商会护卫军的消息,有余里衍的关系在,特别是还有些契丹人归化,改汉姓穿汉服为周铨效力,除了火炮的秘密,周铨实在保护得太紧,至今只知道一个外型,别的秘密,多少探知了一点。

    不仅是辽国,其实金国、宋国、高丽,同样如此,济州岛就那么大的地方,加上时不时还要外出执行任务,想要彻底死守秘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护卫军除了火炮,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弩!

    齿轮和上好的钢材,庞大的财力和这个时代难以想象的工业力量,使得护卫军普遍装备各种机弩。大型的床弩、八牛弩,因为有火炮所以没必要,但单兵手执的弩几乎列装——实际上,单兵手弩因为制造比较复杂,所以其价格高昂,每一具价格就接近百贯。

    钱不是问题,周铨花得起!

    花大钱带来的是可怕的中距离杀伤力,弩相对弓,更容易掌握,而且在一定距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