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倒是知道大宋的礼仪,不敢缠着小姑娘问,只能来问周铨了。

    “哦,这是玫瑰露香。”周铨应道。

    “公子,不知此香自何处来,小人愿以此换取此香来历!”那大食人拿出一块亮闪闪的石头。

    却是蓝宝石。

    大食人经海路来到大宋,要过锡兰,故此那大食人带了些锡兰特产的蓝宝石来。仅他手中的一块,在大宋可值百贯,他拿此来给周铨看,算得上是豪爽。

    周铨却对蓝宝石噗之以鼻。

    他对奢侈品的兴趣一贯不大,除非是能让他赚钱的,否则要他自己去使用,实在想不出蓝宝石和蓝玻璃有什么区别。

    见周铨只是瞄了一眼,就看都不看那蓝宝石,大食商人心中一惊。他这种跨洋番商,一双眼睛极毒,自然能够判断出,周铨这种不屑绝非做作,而是真不将蓝宝石放在心中。

    他倒没想到,周铨是对这种寒不可食饥不可衣又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玩意不感兴趣,只是猜想,眼前这少年郎肯定是出自大富大贵之家,否则不会如此。

    “公子……”

    “你是大食人?”周铨问道。

    海州来过一位大食商人,但那商人看上去不太靠谱,周铨只是向他打听了一些大食的情形。但眼前这位大食商人,既然能拿出宝石,应当是有些实力。

    “是,小人来自大食,船行二载,方至大宋,先是在广州府,为辛押陀罗效力,在东家死后,小人自己单干,倒是小赚了些家当。”那大食人说话很老实:“忘了禀报公子,小人姓蒲,名为麻勿。”

    他虽然老实,周铨如何不明白这等蕃人的心态,貌似恭顺,实际上却是暗藏机心。

    “你做香水生意?”周铨又问。

    “是,小人什么生意都做,香料、宝石,只要大宋有需,小人便运来。”

    “我要马。”周铨道。

    “什么?”

    “我要上好的良种马,若是你能给我弄来,我便将香料来源告诉你!”

    周铨一直在琢磨如何在济州培养出好马来,靠着高丽、辽国来的马种,也不知成还是不成,他记得中一世中,阿拉伯马一直是良种马的来源,因此向这个蒲麻勿提出要马。

    蒲麻勿愕然,大食便是有良马,也限制出境,想要远渡重洋,运到大宋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但生为商人,可不能对自己可能的顾客说“办不到”!

    “小人可以一试,不过其中花费巨大……”

    “那我不管,你若能运来好的种马,自然少不得你的好处,若运不来,或者拿些假货来哄骗我……能否活着离开大宋就成问题了。对了,我姓周,叫周铨,你若能运来好的大食种马,便报这个名字寻我。”

    周铨一报名字,这个蒲麻勿整个儿就呆在那里。

    在大食商人界,周铨这个名字,绝对是一个传奇!

    蒲麻勿等人从广州大老远跑到大宋京师来,其间仅是打发官府的费用,就不知花去了多少,他们之所以会投入这么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名字!

    商人逐利,大食商人远渡重洋来大宋,更是将利字看得比什么都重,蒲麻勿双足一软,直接就拜跪在周铨面前:“原来官人就是周财神……求官人救命!”

    “求我救命?”周铨一愣。

    “小人自大食万里而来,就是因为得了一病……缺钱病,求官人赐个方子,为小人续命!”

    这厮在广州呆得时间久了,一口官话说得极顺溜,甚至还可以和周铨耍耍嘴皮。

    周铨笑了两声,心中微微一动。

    大食虽然物产没有什么他看得上眼的,但这群大食商人满世界游走,至少在航海技术上,颇有独到之处,另外,他们对于地理的了解,也在此时的宋人之上。

    更重要的是,从大食到大宋,要经过天竺——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印度国,只有天竺与注辇和一大堆土邦小国。大食没有物产,南亚次大陆物产却不少,比如说棉花,当然,还有人口。

    周铨想到流求,流求的开拓,他最初只想到北面的金矿,但若有充足的人力,那么其上各处荒地,完全可以开发成粮田。

    他原本没有这个打算的,但此时,心念浮动,便开口问道:“我若要用鬼奴,你能否帮我运来?”

    “公子是何意?”跪在地上的蒲麻勿愣了一下。

    所谓鬼奴,便是黑奴。此时宋人朱彧便曾在其笔记《萍江可谈》中记载,广州富人多蓄鬼奴,绝有力,可负百斤。周铨不认识朱彧,但在关注泉州、明州和广州之事时,也得知此事,知晓广州鬼奴数量颇众。

    “一个鬼奴,我给五十贯,你运一百个来,就是五千贯——而且我可以给你东海商会的会子,你可用会子购买东海商会货物,任何东海商会的货物都可以,然后你将这些货物再运到天竺、大食乃至更西的诸国去,甚至欧罗巴的大秦那边都可以,比如说,香水,我相信大秦那边的人一定会喜欢的。”

    周铨说到这,目光闪动,仿佛是一个魔鬼在诱惑着别人。

    他抛出了一个饵。

    现在土耳其人尚未崛起,东西方交通并未完全断绝,故此大食人可以在欧亚之间左右逢源,进行转手贸易。象蒲麻勿这样的大食商人,不可能拒绝他抛出的饵来。

    毕竟他们的宗教与习俗中,原本就不反对将异教之人沦为奴隶。

    果然,蒲麻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很清楚,大宋的货物有多受欢迎。

    传统的瓷器、丝绸不说,这两年新兴的雪糖,还有利国监新的铁器,甚至还有钢具,都是极受欢迎的物品。不用运回大食,他只要将这些东西运到三佛齐,再发卖南海诸国,就可以换来大量的金银!

    “果真?”他忍不住问道。

    “当然是真的,不过,你若能给我运来良种马,可能一匹的价值,就超过一船鬼奴了。”周铨笑道。

    他笑容还未落,便听得那边,方才肉饼铺子处,又传来争吵之声!

二四九、换衣() 
卖猪肉饼子的武植此时捋袖叉腰,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

    只不过他穿的衣服,却是大食圣教师尊长者的衣裳,因此这副模样,显得不伦不类。

    与他争吵的,仍然是那伙大食人。

    蒲麻勿探头一望,忙爬起来靠罪一声,奔了过去。又过了会儿,他脸上讪讪地跑回来,苦笑着对周铨道:“周官人,这事情,这事情还是得您出面。”

    周铨不满地道:“方才不是说了,事情了结么?”

    “可是,可是,可是……”

    周铨当然知道他可是的是什么,这根本就是周铨安排的。

    原来武植得了那大食人衣裳后,便将之穿在了自己身上,他这一打扮,又有满脸腮须,看起来倒有几分象是一位大食师尊长者。

    宋人对大食圣教并不陌生,事实上,京师之中,因为有回鹘有大食人居住,特别是大食商人冒充使臣,隔三岔五就跑来“朝贡”,所以设有大食庙。

    如《萍州可谈》中所言,大食人“但不食猪肉而已”,故此开封城中不少人都知此事。如今看到一个“大食师尊长者”在卖猪肉馅饼,围观者颇众,不少人都嘻笑而买,武植的生意倒是好了不少。

    偏偏那些大食人转了一圈,又转回来寻找蒲麻勿,看到这一幕,气愤至极,少不得又争吵起来。

    “诸位听我一言,对外族之人,当少违其俗少逆其意,当宽厚……”

    那个胡姓矮子不知何时又探出头来大叫大嚷,再次兜售起他那一套来,这一次不是周铨,而是武植直接一面杖过去,将他敲翻在地。

    周铨踱了过去,果然,武植与大食人见他来了,都视作救星一般,围着他嚷了起来。

    “莫争莫争,方才不是说了,此事就此了结么?”周铨板着脸道。

    蒲麻勿低声将周铨的话译给别的大食人听,那别的大食人瞠目结舌,欲要从他们经书所言动用蛮力,可旁边宋人多,打起来恐怕不是对手。

    那位首领嘀嘀咕咕,所言当是訾骂之句,蒲麻勿满脸苦涩,向周铨拱手道:“这位师尊长者,在我国内颇有地位,周公子,若得他助,良马不难,但今日之事……”

    “今日之事,总不能出尔反尔,那衣裳既然给了卖饼的,可不就是该卖饼者穿,你们拿了钱,自去再做一身就是!”周铨佯作不解。

    “我大食人不食那浊物,亦不得售卖,穿此师尊长者之衣……咳咳,总之公子,求你好生调停。”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那些宋人听到事情经过之后,一个个都为武植抱不平,叫叫嚷嚷的,连大相国寺的僧人都惊动了,蒲麻勿连连向周铨作揖。

    若是这些僧人发觉是大食人惹事生非,坏了他们的生意,没准就一顿僧棍打将出来!

    要知道,每年仅仅是将这些摊子租出去,大相国寺就能收得一二十万贯的香油钱。

    周铨咳了一声:“我倒有一个法子,总教你们双方都同意为好。”

    “公子请说,请说。”蒲麻勿道。

    “简单,你们再将这衣裳买回去就是。”周铨慢吞吞道。

    大食人一听,确实是这个理,只要将衣裳买回去了,这卖肉饼的不就没戏唱了么。

    于是大食人掏出五百文钱来,递给武植,却被武植甩手拨开:“不要!”

    “什么?”

    “俺不卖,穿了这身衣裳,俺得了你们神灵护佑,生意好了一倍,俺如何会卖得?”武植振振有词。

    大食神灵护佑他卖猪肉馅饼……

    就算是出了这个主意的周铨,这个时候都有些感觉风中零乱了。

    大食人可都是商人,如何不知道这是此人找个借口坐地起价罢了。

    于是蒲麻勿一咬牙,拿出一吊钱来:“我出一吊钱,你将衣裳还与师尊!”

    “你这是老鼠钻酒坛!”武植叫道。

    “啥意思?”蒲麻勿虽然精通汉话,却不知这俚语俗言,因此愣住,这和老鼠、酒坛子有啥关系?

    “休想嗅香)啊休想!”

    这大食教便是如此,你软他就硬,你越发怕他,他就越蛮横,但若你刀比他利,力比他大,他就不敢无理取闹了。听得武植话语,大食人更是气愤,可面对如此多的宋人,他们也心中生惧,只能再加钱。

    从五百文,加到了十贯钱,武植看了周铨一眼,见周铨微微点头,他当即伸出五根手指头:“我还要倚仗你们大食神灵护佑,不可能轻易卖了这衣裳,念你们心诚,我出一个价,你们同意就行,不同意一拍两散,莫在这耽搁我卖肉了!”

    “多少?”大食人问道。

    “五十贯!”

    旁边围观人哗的一声,然后纷纷笑了起来。

    大食人如今可是骑虎难下,若他们一开始没闹,装作不知道便没事,现在已经闹起,围观者甚众,半途而废的话,他们实在没有脸面。

    故此,大食人略一犹豫,真拿出了一块金饼,剪了一块称好,然后交给了武植。

    武植将身上的衣裳脱下,交还给大食人。虽然那衣裳上已经沾了更多的猪油,但大食人也只得生生接过去。

    “今日赚得一笔,诸位,我这铺子里的肉饼尽数半价了!”

    武植一边唤,一边亲自包了一包肉饼,将之恭敬地递给周铨:“多谢官人仲裁。”

    周铨摆了摆手,哈哈一笑,带着众人继续去逛大相国寺。那边大食人则小小地争执了两句,蒲麻勿说了几句话,似乎将众人都说服了,然后他们跟着周铨过来。

    才想靠近,立刻被阵列少年推开,急得蒲麻勿在后直唤:“周公子,周财神!”

    “货运来了再找我,一句话,多多益善!”周铨摆了摆手,人就已经远去了。

    他需要鬼奴,主要是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想要大规模获得汉人劳力有些困难,二是流求如今是瘴疬之地,鬼奴更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即使不适应而死,也不会对周铨造成太大影响。当然,华夏乃是仁义之邦,与西洋鬼畜不把黑奴当人看不同,周铨还是会尽可能为这些奴工安排好点的条件,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与损失。

    第三个原因则是南洋。

    这些鬼奴开拓流求三五年后,生地渐成熟地,瘴疬得到治理,那时周铨就可以迁汉民去取代他们,而他们则继续南迁,前往南洋,继续为华夏先驱。

    逛了一圈大相国寺,师师手中空空,阵列少年们却是每人手中都拿满了东西,师师这才是心满意足,蹦蹦跳跳跟着周铨返回家中。但才到家门前,却看到一小队人马在那边候着。

    这队人马的服饰,都是契丹人。

    周铨心中一动,上前去看,发觉其中有人自己认识,正是耶律余里衍的亲卫之一。

    “见过周郎!”

    一看周铨回来,那些契丹人纷纷施礼,态度甚是恭敬。

    那是自然的,且不说周铨在平定耶律章奴之乱时表现出来的勇气,单说周铨这个名字代表的财运,就足以让这些汉化了不少的契丹人恭敬了。

    “你们怎么来大宋了?”周铨问道。

    “是奉公主之命,随国使一起来的……蒙大宋官家恩许,给郎君送一封信。”那亲卫首领上前来,将一封信递到了周铨手中。

    师师小娘子一看到契丹人,当时就撇了嘴,现在再一听是奉余里衍之命来的,立刻就松开了抓住周铨衣袖的手。

    周铨苦笑着拍了拍她的胳膊,示意她自己先进宅中去,师师小娘子只觉得一天的兴致被扫了大半。她此时年方十四,正是叛逆心重的,本欲赌气,但心念一转,那位莲姐姐的话浮在心中。

    “既然在一起的时间不多,那更当珍惜在一直的机会,莫将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变成在一起的争吵记忆。”

    这让师师的心平静了许多,她笑着向周铨行了礼,然后离开。周铨有些讶然,觉得就在那么一瞬,师师似乎长大了些。

    他又将注意力转到了信件上,若不是要事,余里衍不会通过国使寄信来。

    信并未封,若是封了,只怕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