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自己的部下去替高丽作战。

    得不偿失!

    对周铨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女真对高丽保持着巨大的压力,使得高丽不能集中精力来对付他,而且他可以在这其中,大发横财。自古以来,战争财总是最具暴利,等高丽在对抗女真的过程中消耗得差不多了,他自己的实力壮大得差不多了,那个时候,他完全可以去取想要的胜利果实。

    因为福学宫主的事情,周铨没有再在江华岛耽搁,次日等得合适的潮位,他和他的船队,就已经离开了江华岛。

    不过,他留下了孙诚等二十余人,在此筹办第一个租界——根据双方密约,东海商会将在江华岛西北隅租用一块不大于五百亩的地方,作为仓库、商铺所在位置。东海商会来的海商、水员,都可以自由出入这块地方,而高丽人,则需要获得东海商会发放的通行文书,也就是所谓的“朱印告身”,才可以进入租界。

    目送船队离去,孙诚回过脸来,看着自己身边的二十四个人,他们情绪似乎有些低落,孙诚笑道:“各位此时当高兴才是,从今日起,你们可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了!”

    众人愣了一下,原以为留在江华,是变相的发配冷落,却不知孙诚为何如此高兴。

    他们都是孙诚从利国监带来的,两年多前便跟随孙诚,此次被留下来,也是孙诚点名所致。

    “你们不都是羡慕我一个月能赚七十贯么,如今就是机会了,江华岛这里只是第一座,釜山那边还有一座租界,大郎的意思,是要在你们当中挑两个人,今后主持这两个租界事宜,每人的月薪,至少是七十贯,但这是少的,以租界主事的身份,随便做上一笔生意,几百几千贯也唾手可得!”

    “更重要的是,大伙不会一直呆在这,只要考评得好,短则三年,长则八载,便可以回大宋,那个时候,若你不是一个腰缠十万贯的巨富,都不好意思回去见人!”

    这些人想到如此前景,顿时兴奋了,方才的低落,也一扫而空。。

二四四、叶楚的野望(二百月票加更)() 
“大郎,将孙诚哥哥留在江华,大郎身边可就少了得用之人!”

    玄鸟号上,望着渐远去的江华岛,李宝有些担忧地道。

    高丽人以为白先锋、董长青是周铨的左膀右臂,实际上李宝他们才知道,孙诚、武阳才算是周铨的左膀右臂。

    孙诚这两年主要留在利国监,辅佐周傥统筹利国监的钢铁、水泥和玻璃三大工业,因此几乎没有参加这两年的战事。他本人对征战兴趣也不太大,故此专心于工业之事。

    这一次周铨将他留在高丽,实在是因为,孙诚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又拥有不弱的统筹能力,他能够树立一个榜样,以后在海外的租界地,都会以这个样板为模。

    “李宝,你们总不能一直呆在我身边,迟早要出去独当一面,至于我身边么,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呆在五国城,学堂里会一批批地给我培养出人手来!”周铨笑道。

    “我不离开你身边。”李宝瓮声答。

    “那可不成,接下来有件事情,我还要你效力,流求那边的海图已经探出,队伍也已经准备好,那边土人凶悍,远胜过济州,我需要你带着五百人前往,在那里建立一个据点。”

    “让别人去,我不想离开你身边!”李宝又道。

    “既是如此,那我就让叶楚去了。”

    “不,我去!”一听这个机会要落到叶楚身上,李宝心中顿时生出了斗志。

    叶楚瞧他不顺眼,他同样也瞧叶楚不顺眼。

    “那就好……你须得知,去了之后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练兵,土人顽劣,据闻还有食人部族,对食人部族,勿须留情,斩草除根,非食人族,则可以令其供我驱使。另一件事情,则是黄金!”

    李宝一愣,此事与黄金有何关系?

    周铨记得,自己在另籍,其中便提到,流求也就是台湾基隆附近,拥有大量的金矿,这是他必得之物,只有拥有了比较稳定的贵金属来源,他才能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进而控制大宋的经济命脉!

    若不是他分不开身,流求之行,他都想自己亲自前往。

    回到济州后没有多久,李宝便带着五百人前往流求,此时济州往流求的航线已经探出,借着北风,他们只用了六日时间,便抵达了流求。

    在他们之前,已经有数支探索队伍来到过,故此绘出了流求北部的海岸图,也尝试在海畔建立了一个据点,李宝此行就是将这据点变成基地,同时以此基地为中心,向四周探索,清剿食人土著,征服一般土著。

    将李宝派出之后,周铨将叶楚又召到面前来:“这些时日过得如何?”

    “憋闷得慌,大郎为何让李宝出去,却不让我出去立功!”叶楚讨好地笑道:“不如我去将李宝换来,保证做得比他好!”

    “你比他更知变通,所以我要留你去对付极为狡诈之人。”周铨道。

    “谁?”

    “日本……我要你去日本一趟,最好能以商人身份,行走于日本诸地,弄清楚它的金银铜等矿藏的分布地点,最重要的是,摸清日本国内政局,瞧瞧可否在其国中挑起内乱。”

    周铨一番话说得不紧不慢,叶楚听出了他的决心。

    显然,这是在为以后做准备,若是实力足够,又有机可乘,周铨是要对日本下手了。

    “大郎……”叶楚欲言又止。

    “有什么困难就说,我能解决,就替你解决!”

    “若是日本有官宦人家看中了我,欲许女儿为我作妾,我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这厮此言,让周铨鼻子都气歪了:“你这厮果然发春了……若真有这等好事,别的我不管,还是那句老话,他国女子不可为正妻!”

    为妾可以,为正妻不行。

    叶楚听得顿时脸上堆笑,知道周铨松了口。

    他家中无人,早就想着开枝散叶,就算今后会在战场之上有什么短长,也不至家中无人。

    且不说叶楚是如何在日本国枪挑一国的,就在他奉命出发的当日,大宋京师,身为高丽国使的李资谅鬼鬼祟祟地行到一座园子前。

    他给了守小门的小厮一个金锞子,那小厮掂了掂,低声道:“你要小心,万勿惹出事端来,若是牵连到我,弄不死你!”

    “放心放心。”李资谅道。

    但在李资谅心里,却已经管不了那许多了。

    不一会儿,他就听得围墙中热闹起来。

    这两年,大宋京师一到年关时分,就会特别热闹,足球赛更是接连不断,比如说今日之场球赛,由蔡家支持的“神武军”,对上某位亲王支持的“龙骧军”,双方正是京师足球大联盟中排名前二的队伍,这一战将决出京师第一,待上元时,与自徐州来的东海队再战一场。

    所以这一战极受关注,门票千金难求,更有甚者,传闻当今官家,到时也会亲临观战。

    李资谅知道这不是传闻,他现在所在的这座门,将是赵佶亲自来看球时所要经过的门,门内有夹墙,赵佶会自夹墙来到主宾席,在那里有专门的包厢,可供他与亲信们看球。

    他可是花费了许多力气,甚至找了高丽在太学的五名学生,这才打听到门路。

    “周铨,等着,我就不信,无法将你的事情传到赵官家耳中去!”李资谅恨恨地想。

    他被周铨送到京师后,苦苦寻找机会,想要见赵佶告状,可是大宋几处接待高丽使臣的地方,将他推来推去,那踢皮球的本领,完全不逊于神武军或者龙骧军。都在这里苦熬了小半年,李资谅仍然未能见到大宋天子,更别提递交国书的事情了。

    原本高丽欲与周铨联姻,令人来通知李资谅暂缓告状之事,不过周铨拒绝之后,这件事情又被高丽君臣提上日程。他们也不指望着告一状能获得什么,只想着借此向周铨施压,能够重新订一份协议罢了。

    事实上,若周铨答应了联姻,高丽君臣也会以亲情为理由,要周铨修改协议——总之,无论周铨答应不答应,他们总会有理由的。

    李资谅缩入那门中,寻了个隐蔽的地方呆着,此时天色尚早,要到下午,球赛才开始,官家大概也就是午后赶来,他只能提前在此等候,才能避免被清场的仪仗赶走。

    “那位周制置当真是权倾天下,他人还远隔千里,可对大宋京师的影响却仍在!”

    嘀咕了一声之后,李资谅躲在了假山石后。

    自从水泥在京师流行后,假山的成本就极低了,三五块丑石,两三袋水泥,七拼八凑,便可以堆成一座假山,招揽些附庸风雅之辈,吟几句打油歪讨,然后这破落玩艺就成了“风雅”,更有人称之为“文化”。李资谅缩在这“风雅”之后,雅是没有感觉到的,不过风倒是挺大,此时年末,寒风袭袭,吹得他鼻涕横流,时不时还要吸溜一下。

    但都得忍着。

    从一大早,忍到了中午,腹中已经饥肠漉漉,李资谅拿出包好了的胡饼,颇为得意地啃了几口:“幸好我早有先见之明,已经做了准备……快来了,应当快来了。”

    他却不知,在另外一座门前,赵佶笑吟吟地迈步而入。此时别的观众尚未抵达,赵佶一身普通人服饰,看上去象是个富贵人家的中年家主。

    在他身边相陪的,有蔡行,有杨戬,有梁师成……这群人即使不是东海商会的成员,也一定是棉布商会的成员。

    “诸卿,今年的球赛规模很大啊。”赵佶穿过院墙,进入真正的球场时随口说了一句。

    “官家垂拱而治,天下太平,百姓丰乐,故此才有这番景象。”立刻有随侍大拍起马屁。

    赵佶哈哈一笑,生受了这番恭维,然后微眯眼睛,向着球场望去。

    若放在另一世,这只是一个非常简陋的环状球场,阶梯状的座位往下伸展,一共是二十层,挤一挤可以容纳约六万观众。在此时,这是大宋京师甚至是全天下最大规模的球场,唯有国家级别的赛事或者仪式,才能动用之。

    这么一座球场,建起来花费了不知钱钞,不过赵佶对此并不关心,这是由棉布商会出面造的,至少表面上没有花费国库一文钱。

    最多就是将徐州运来的水泥截下三分之一,用在这座球场建造上。

    目前球场只建起了南北两座看台,因此也只有这两个看台算是有座位,别的地方,只能挤在一起站着看球了。饶是如此,当赵佶入内之后没多久,观众们开始入场,转眼之间,便已经有数千人入场了。

    “今年你们东海商会又大赚了?”赵佶看了看蔡行。

    若是当着朝廷的文官,自然不会这样说,身为大臣,参加什么商会,实在有失体面。

    不过附近都是近臣,大伙都清楚,这位官家可是能做不少荒唐事的,因此蔡行笑嘻嘻地道:“商会赚得不少,不过朝廷赚得可更多,朝廷今年进项里,金、银、铜有不少都是商会纳的税。”

    “听闻和高丽人起了些冲突?”赵佶慢悠悠又问道。

    他身边的气氛,顿时僵了一下!

二四五、金砖() 
杨戬皮笑肉不笑,看了蔡行一眼,想知道这小奸会如何应对。

    高丽使臣在京中上窜下跳了几个月,虽然东海商会一伙将消息封锁得很严,但怎么可能完全瞒过官家。

    别的不说,皇城司的暗探,就不是吃素的。

    “官家也知道此事?听闻是海位一座岛的岛民,原本向高丽称臣,但为海盗所迫,高丽无法保护,便又向我大宋求助。海州沿海制置使听闻此事,晓谕盗贼,盗贼当中有心向朝廷者,愿受招安。高丽人见盗贼已平,便又来讨要此岛,结果岛民不肯……”

    蔡行将事情始末说了一遍,赵佶听得笑了起来:“这些高丽人,不是心向仁义,还派了学生到大宋来学习么……此事周铨密奏与朕,土人献土纳图的使者,已经到了海州呢!”

    说到这里,赵佶声音里有些骄傲。

    身为一个皇帝,哪怕是一位很荒唐的皇帝,开疆拓土都是理想。海外岛国,纳土称臣,这等荣耀,可不常有。

    至于高丽对此的态度……

    赵佶毫不犹豫地忽略了,高丽这等国家,貌恭而内悖,朝廷此前想要通过它们与女真人取得联系,结果都被它拒绝。既然是土人自己献土,又不须要朝廷出兵出钱,赵佶当然生受了这份奉承。

    杨戬听到这里,顿时目瞪口呆。

    周铨在海外擅动刀兵,而且以一己之力,纠合武力能敌一国,这可以说是任何一位天子的大忌。可是赵佶就这样轻飘飘放掉,仿佛根本不在乎一般!

    “高丽贺春的使臣可曾来了?”赵佶又问了一句。

    “此事臣就不知了。”蔡行道。

    “扫兴之人,还是莫让他出现在朕面前吧。”赵佶道。

    众人连连点头,蔡行年轻,憋不住笑意:果然如周铨所说,官家听得有人献土称臣,绝对不会管高丽人怎么想,而是先收下再说。

    当然,也与东海商会的支持有关,今年东海商会缴纳的税收就高达一百五、六十万贯,除了三十万贯直接进入了官家的私库之外,其余部分,都折成铜进入了国库,让国库有充足的铜料再去铸造铜钱。

    大宋虽然是仁义立国,却不会蠢到不计较利益,只被高丽奉承几句,就将献土称臣的新领地推开!

    所以,可怜的李资谅,就只能在那座假山后慢慢地等,等待根本不可能从那条路经过的大宋官家赵佶。

    杨戬心中暗自称奇,他在赵佶宠信的诸人中,算是与周铨关系比较疏远的,哪怕有心递两句话,给周铨找些麻烦,现在也不敢轻易开口。

    因为赵佶身边的宠臣现在都明白,周铨的志向,不在于和他们一起争夺赵佶的宠信,而是在外赚钱!

    “是的,我们赚钱了,而且非常赚钱!”

    如同去年一般,在政和五年上元节来临前,周铨回到京师。

    在京师东水门外汴河畔的下土桥边,一幢挂着“东海商会”匾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