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你说说看。”

    “整个东海商会,完全系于明公一身,高丽人未必能守信义,若是他们对明公有所不利,我当如何?”

    见周铨似乎有些不以为然,董长青又劝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明公,若是这点小事,都要明公亲自出马,那要我与白锐之有何用处?董某不才,愿为明公使者,赴高丽一行!”

    这可就上升到他二人存在的意义上来了,周铨原本还想着自己去,这样一来,反倒不好开口。

    但后来的使者与金富辙商议一番,金富辙求见周铨,苦劝道:“制置何须担忧,我主闻得制置英雄少年,故欲一见,陛下有言,若制置能至,则和约立订,若制置不至,则和约难成。制置若觉不妥,可领一队兵马入开京,如何?”

    开京距离海港仅仅是二十里,如果真允许周铨带一队兵马进入开京,若有什么不对,或者掩护周铨撤退,或者固守待援,二者皆可确保周铨的安全。

    董长青还待劝谏,但这一次周铨却同意了。

    “明公为何要答应他?”在金富辙带着喜色离开后,董长青顿足问道。

    “安危之事,既然许我带兵入开城,就不必担忧。高丽国王要请我前去,必是有所打算,这条约若能尽快签署,我们粮食危机就可解除,下一步可将精力集中到流求去。”周铨目光闪动:“此事在今年之内,必须准备好来!”

    董长青愣了一下:“明公何必如此急切?”

    周铨笑而不答。

    比起白先锋、董长青等,周铨要看得深远得多,他已经预见到即将发生的一场风暴。

    棉夺人田!

    因为这两年棉布盛行,将原先的麻布甚至绢帛都打得落花流水,故此,接下来两年中,棉花的种植将会极度扩大。那些权贵们已经在大规模兼变土地,其中以杨戬施力最甚,在京东东路和淮南路一带,特别是山东苏北等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夫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一场民变,正在酝酿之中,别人看不到,周铨岂会看不出来!

    但他无力阻止也不愿阻止这场变化,唯有更多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走出来,他才能拥有更多的劳动力,将之投入到工业与殖民扩张之中。

    只是周铨并没有意识到,看出这一点的远不只是他一人,还有别人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

    “明公若是欲去高丽,安全如何保障?”董长青见他不答,又问起第二个问题。

    “你与白先生、武叔、叶楚一起,拟个方略出来,到时执行就是,哦,对了,为避免意外,玄鸟号可以随我一起去高丽!”

    “若有玄鸟号,则无忧矣!”董长青听得这个,顿时舒了口气。

    玄鸟号与别的船不同,它是一艘炮舰,舰上经过改造,装有八门青铜舰炮!

    董长青曾见识过玄鸟号的威力,虽然严格来说,它只是一艘小炮舰,在海上面对敌人时,可能轰出数十甚至百炮,都未必能击中对手,但若是中近距离,轰中目标敌船,其破坏力远胜于一般的火攻船。

    而且它此次去,面对高丽人战船的可能性比较小,倒是面对高丽陆上兵卒的可能性大些。

    除了玄鸟号之外,还抽调了两千兵卒前往,其中五百人将作为周铨的卫队,随他到开京,另一千五百人则将在港口等着,一是保护战船,二是随时准备接应周铨。

    政和四年十月十九日,周铨带领着护卫船队动身,二十五日,船队抵达江华岛,驻于仁川。董长青作为使者,先行抵达开京,与高丽王国礼部商议周铨来开京所有礼仪事宜。

    因为周铨对礼仪并不看重,所以双方达成的协议很快,周铨无须对高丽国王行大礼,平揖即可。

    双方会面的地方,不在高丽开京,就放在江华岛高丽国王的行宫。

    高丽曾经险些被契丹灭国,那时高丽国君便避在江华岛,故此江华岛上,有高丽王之行宫。围绕着行宫,亦有堡寨城池,虽然不大,倒也算繁华。

    十一月十二日大早,周铨从营帐中起来之后,便看到白先锋、董长青二人守在门前。

    这两人神采奕奕,一副极为兴奋的模样,看得他们如此,周铨笑道:“二位为何如此不淡定?”

    “今日将见高丽国王,如何能不兴奋,我们这也算是扬威于异邦了吧?”董长青道。

    白先锋则是叹了口气:“可惜,未曾扬威于西贼。”

    按照约定,周铨今日便要去行宫里拜谒高丽国王,故此这二人如此兴奋。

    洗漱之后,略微吃了些早点,高丽国的接使便已经到了。

    使者正是金富辙。

    “周制置,车马已经备好,请制置上车。”他向周铨恭敬施礼道。

    周铨出来一看,见到一辆金碧辉煌的马车,他笑了笑,指着其中一匹高大的骏马道:“我不乘车,只乘马去。”

    金富辙没有意见,反正他来时既备了车也备了马,甚至轿子都备了一顶。

    周铨自己上了马,他的五百亲卫护拥在侧,离了港口,开始向着高丽国王行宫而去。

    这一路上,高丽人纷纷围观,有不少人甚至跟着队伍,若不是高丽军士驱赶,只怕要将周铨一行围得水泄不通。

    到行宫还有段距离,待到了中途,金富辙指着一座庙宇道:“周制置,鄙国在这庙中,聊备酒宴,请制置稍事休息。”

    周铨一笑,坦然下马。

    这庙宇中有座佛塔,塔上第六层,正有几人居高临下,向着这边望来。

    “不意区区一个宋国商会,竟然有如此精锐之军,李卿,你败得不冤!”说话者正是高丽国王王俣。

    李资谦面有愧色,在旁拱手:“陛下,臣无能……”

    “岂能说是你无能,你看这队护卫,唉,朕之近卫,亦不如远甚!”

    王俣面带欣羡之色,看着列阵将周铨护住的护卫们。这些可都是十六岁到二十四岁之间的青壮,短的也经过了大半年的训练,长的更是有一年练习,故此他们都能做到令行禁止。当他们列阵而行时,自带着一股排山倒海的威势。

    护卫们的甲衣也甚为齐整,看上去不象是商队的护卫,而象是大国的仪仗。

    若换了往常,王俣也拿得出几千这样的精锐来,但先经过济州之败,又被女真人袭击打得狼狈不堪,如今他想凑出几百这样的部队已经很难了。

    周铨所不知道的是,高丽朝廷请他来访,便是这位高丽国王的奇思妙想。因为前线不利,女真人距离开京只有不足百里,王俣一夕数惊,所以将周铨请来,一则想要利用一下周铨的兵威,二来则可以以同周铨会晤为借口,暂时离开开京,躲到江华岛来避难。

    同时,王俣还有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

    “王妹,你觉得如何?”他转过脸去,看着身边站着的女子。

    这女子十*岁的模样,身材高挑,有高丽人中比较普遍的鹅蛋脸,双眼如星,青丝似黛,闻得王俣之语,她含羞垂目,却是不言语。

    王俣幼妹,高丽宫主王福学。。

二四零、相会() 
当金福辙对王俣提到,这位大宋海州沿海制置使、东海商会会首周铨甚为年轻时,王俣还不以为意。但当前往辽国的使臣回来,得知周铨的事情,将周铨一手促成宋辽榷城盟约的旧事再提起时,王俣终于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什么人物了。

    此人在宋辽夏三个大国间纵横捭阖,仅合纵连横的本领,已经是古时苏秦、张仪之流。

    然后他还能赚钱,还会练兵,更会打仗……甚至有可能会道术妖法!

    出使辽国的使臣,还解释了为何辽国的皮室军会出现在耽罗,那不是辽国朝廷的意思,甚至那支皮室军甚至不是辽国天子的亲军,而是属于大辽蜀国公主。

    至于大辽蜀国公主为何会派私兵去助周铨……呵呵呵,且附耳过来。

    当然这位使臣立刻就被训斥了一番,不过当时王俣就动了心思。

    辽国有公主,他高丽也有啊!

    虽然王俣自己的女儿还年幼,但他老爹还给他留下了几位姐妹,其中最年幼者福学宫主,也不到二十岁,正要招一位驸马。

    辽国的公主,肯定是不能嫁给宋国的大臣的,但高丽不一样,高丽与宋国关系向来友好,所以周铨与大辽蜀国公主最终必然不了了之,而且周铨乃是气血充盈的年轻人,听闻大辽蜀国公主还只是少女,哪里比得上高丽福学宫主,已至妙龄,可堪折取?

    高丽王国献公主献美女与中原王朝,算不得什么丢脸的事情,当初唐时,长安城中新罗婢可不少!

    这个念头一旦浮起,就难以遏制。不过王俣只是听说周铨长得不错,未曾亲眼见到,他虽然有意献妹,却总得让自家妹子满意,不要把亲家变成冤家。

    故此,才有后面的使者追上金富辙,邀请周铨来开京一晤的事情。只不过情形变化得比较快,女真人离开京越来越近,王俣原本在开京见周铨的计划,改在了江华岛。

    在见之前,须得制造一个机会,让王妹王福学见一见周铨,明白她的心意为好。

    此时王福学正在偷眼望着周铨。

    她的心是怦怦直跳的,她知道兄长的用意,也明白,这等政治联姻,绝大多数都是不幸。

    但眼前的这少年郎……看上去似乎不是那种为了政治而不择手段的人。

    她心中浮起一句曾听人说过的话: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她虽然通一些汉文化,却不知那位被太史公称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平原君,可是个杀美人以其首取悦门客的家伙。

    越是偷看,福学宫主心中就越是喜悦。

    因为年纪渐长,她兄长从两三年前就在帮他务色驸马,但一直未有合适人选。今日看到周铨,翩翩少年,自然是远胜过那些留着胡须的老男人。

    正当她继续瞄着周铨时,眼角余光却发现一个不对的情形。

    周铨驻足的这座寺庙,算得上是高丽的一所王家寺庙,僧人颇多,信众也多。高丽人虽然略作清场,但跟着队伍围观的人仍然有非常多。

    正当周铨迈步走入围墙之时,人群之中,突然有人猛地冲了出来。

    “杀了你,你这个恶鬼……”

    那人怒吼着,用周铨听不懂的话语高叫,手中举着一柄镰刀,便扑向周铨。

    这一刻,周围之人都是变色,而被刺杀的对象周铨本人,却是面色如常。

    他只是淡淡地看着这个人,此人手中镰刀高举,眼见离周铨越来越近,他目光中除了仇恨之外,还多出几分兴奋。

    只不过在距离周铨还有五丈的地方,他就被拦住。

    不待周铨的护卫动手,仅仅是高丽人的兵卒,就将他架了起来,然后摁倒在地上。

    高丽兵卒的脸色都是青白色的,包括金富辙,同样如此。

    周铨此行非常关键,若是出了个什么意外,耽误了高丽国王的计划,那么他们这些人百死莫赎。

    果然,董长青已经青着脸走了出来,而白先锋更是直接对周铨道:“明公,你先回去,回到营地去!”

    佛塔之上,王衍面色难看至极,他此时对周铨极为满意,已经在想着如何制造机会,让周铨与自己幼妹相识。他深信,比起辽国的刁蛮公主,深受汉家文化熏陶的自己妹子,更容易得到周铨的欢喜。

    他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将耽罗作为妹妹的采邑,这样,周铨若是娶了福学,则耽罗的争议也可以放开,自己也算对臣民有所交待。

    但偏偏这时,竟然发生了刺杀事件!

    “大王……”左右不安地说道。

    王衍自己心中也极为不安,心中开始后悔。

    若周铨以此为借口,转身离去,兴兵来攻,凭着周铨手中的三千兵,没准就可以攻下他这徒有其表的行宫护卫,那个时候,他的安危都有问题!

    因此,王衍紧紧盯着周铨。

    周铨拨开挡着自己的白、董二人,迈步上前,武阳与李宝亦步亦趋,紧紧护卫着他。

    到得那刺客面前,看着掉在地上的镰刀,周铨微微一笑。

    “还请制置恕罪,我等安排不周,致使刺客出现……请制置责罚!”金富辙反应过来,跟在周铨身后,只不过这一次他再也近不得周铨身边,因此只能隔着好几个人,不停向周铨作揖。

    “刺客?手里拿着镰刀的怎么可能是刺客,不过是一个愤怒的农夫罢了,希望贵国勿要为责难于他。农乃国之根本,让他如此愤怒,应当是有什么原因,也请贵国能够详察。”

    金富辙身体一颤,瞪圆了眼睛。

    他印象中的周铨,绝对不是这样的人啊,什么时候这么宽容了?

    然后他看着周铨面对那些围观声,朗声说道:“诸位可懂汉话?”

    围观者中不少人都点头,高丽向来仰慕中国,以小中华自居,学习汉字汉话,对于富贵人家来说,都是平常的事情。

    “我今日来此,为贵国带来两件礼物,一件是诗书,一件是兵甲,请勿令我弃诗书而取兵甲。”

    说完之后,周铨不再理会那地上的刺客,继续向着寺庙内走去。

    留下那些高丽人在那儿发呆,好一会儿之后,有人低声赞道:“都说这位宋人是杀人魔王,如今看来,分明是慈悲胸怀,就连刺客都不曾追究!”

    “正是正是,****上国,仁义之邦,一手诗书,一手兵甲……是取诗书或是取兵甲,全要看大王啊!”

    这些话传到金富辙耳中,他身体又是一颤,然后面露苦笑。

    在场众人中,颇有些地位高者,高丽除非狠下心,否则根本不能将之全部拘禁。今日这边的事情传出去之后,只怕高丽民间,对周铨的态度会有极大改变。

    这样一个连试图刺杀自己的刺客都放过者,怎么可能是传闻中的杀人恶魔?

    但高丽王国真能放过那个刺客么?

    略带怜悯地看了地上那人一眼,金富辙收敛心神,赶紧追上了周铨。

    在这座护国真宗寺中呆了没多久,周铨再度起程,赶往高丽王行宫。这一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