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商议已定,大宋政和四年五月二日,李资谦大军进至涯月寨前,与拓俊京会合一处。

    五月三日,在李资谦严令之下,耽罗星主督率近两万土人,亦兵临涯月,只不过他驻军在涯月之东偏北,而李资谦驻军在涯月之南。

    对此,周铨的应对,如同计划中的一般,令契丹人在一条无名河川这边堵住土人星主,双方只是略一交手,土人星主便率众不前,等待时机。

    哪怕李资谦严令催促,土人星主也是不动,交战之中,李资谦也不好太过。

    情形至此,决战已经一触即发了。

    “我观涯月山上的寨子,经过宋人经营这许多时日,已经极难攻击,哪怕我军人多,若要强攻,也必是死伤甚众……诸位可有妙计?”

    这日军议,李资谦向众人问道。

    拓俊京开口道:“我军势众,只要分兵一支,绕道去劫宋人后路,或者抄取耽津,当可胜之!”

    他这些时日心中总是惴惴不安,觉得涯月山这边是宋人预设的战场,真打起来恐有不利。因此,他将目光移到了宋人的后路,觉得那边更有可乘之机。

    李资谦怦然心动,也觉得此策不错,但立刻有人跳出来:“拓俊京,你不过是败军之将,还敢进此妄言?你莫非是欺郡伯不成?”

    “我策若是不对,你直说就是,何必如此?”拓俊京认识此人,姓郑名克永,乃是李资谦亲信,他不敢与之争,只能如此分辩道。

    郑克永见他畏了自己,颇为得意,冷笑了一声道:“枉你还是多年宿将,这也算是知兵?难道你不知宋人经营耽津日久,还改了个名字叫五国城?如今耽津周围城墙高耸,又有各种守城器械,只比涯月山这寨子更难攻破。难得宋人弃险而不守,主动出来寻死,不在涯月灭了宋人,还要放虎归山不成?”

    他说的也有些道理,宋人在涯月山据险而守没错,但论及军械物资肯定是比不上五国城里充足。而且经过小半年经营,五国城的城墙已经坚实太多,算得上是一座坚城,高丽人渡海而来,攻城器械不足,一时间确实难攻下。

    “那就围而不攻,将涯月山围住,切断他的退路……”

    “这样只会将宋人逼回耽津,拓俊京,你是两番败给宋人,都被打没了胆子了!”郑克永毫不留情地讥讽。

    拓俊京心中大怒,一气之下,干脆闭嘴不语,只听着这些人说话。他们争来争去,无非就是争夺兵权罢了,拓俊京心中那种不安的感觉越发严重,他心中暗暗决定,若有机会,一定要从这是非之地中抽身。

    众人七嘴八舌,就在这时,突然听得外边有人跑来道:“宋军中射来一封书信!”

    “一封书信,快呈上来!”本来被吵得头昏脑涨的李资谦道。

    信和箭矢都被送了上来,李资谦拆开信,却见一手漂亮的行草。他自己是文人出身,也通书法,看了之后叹道:“宋国连山贼中都有这等人物!”

    拓俊京只觉得心中烦闷,这个时候,该关注的不是对方的书法,而应该是信中内容吧?

二二六、仙术妙法() 
“高丽人可会上当?”白先锋拿着手中的望远镜,实在有些爱不释手。

    “由不得他们不上当,虽然此前他们受了些小挫,但实际上并未损害实力,故此他们心中,还有倚多为胜的骄意。”董长青道。

    董长青的话语声中,多少有些傲然,因为此计正是他向周铨所献,甚至连那封射出的书信,也是他亲手所写。

    比他在太学里做的那些文章,可是过瘾得多!

    通过望远镜,他们可以在山岗上清楚地看到,有军士将信件送入了高丽人的中军大帐。

    高丽人的中军大帐之中,李资谦看完书信,将信传给众人,面上露出哂笑:“莫非是欺我不懂史么,竟然想仿佛淝水故技,要我先退兵,让出决战之地来!”

    这封信是一封邀战信,文辞飞扬,但核心只有一件事情,让高丽人的大军后退两里,腾出战场空间,双方进行决战。

    过了好一会儿,信才传到拓俊京手中,看了信中内容之后,他断然道:“绝然不可,郡伯说的不错,这就是东晋在淝水的故技,苻坚上当,乃有惨败之事,我们可不能犯此错!”

    他话才说完,心里就登的一跳。

    环视四周,发现那些文官们,都用一种莫名的目光看着他。

    高丽人对于华夏的文学历史有着某种异样的崇拜,故此,象他们这些上层人物,多能读华夏史书,对淝水之战并不陌生。

    淝水之战前秦战败的原因,苻坚的骄傲是一方面,但当前秦军队后撤时,若不是混杂在其后军的朱序等扯后腿,东晋未必能胜得如此快。

    朱序曾是俘虏。

    拓俊京也曾是俘虏。

    虽然朱序原是晋人,被前秦所俘,而拓俊京则本来就是高丽人,但两人毕竟都曾是俘虏。

    谁知道,拓俊京在被宋人俘虏时做过什么事情呢,毕竟传闻说,当时他投降得非常干脆。

    此时拓俊京心里直骂娘,自己为何就忍不住,非要多嘴。

    胜负之事,与他何干!

    “看来宋人已经技穷了,只会用这种手段,宋人有一寓言,刻舟求剑,想必诸位都知道。他虽然想以东晋故伎对我,我却不是前秦苻坚!”大帐中沉默了会儿,有人出来说道,算是给拓俊京解了围。

    “这厮是郡伯心腹,最惯常揣摩郡伯心意,他这样说,大约郡伯是想允了宋人的建议?”拓俊京心中一凛。

    “郑克永,你仔细说说。”李资谦道。

    郑克永揣摩李资谦心意,知道他既受不得耽罗岛上荒僻冷清,又担心朝廷中出现问题,因此急于速战。他开口道:“前秦号称八十万,实际上却是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哪里比得上我们上下同心?前秦苻坚之下,人人都欲其败亡,哪里比得上郡伯尽得军心?苻坚骄纵,故有所失,有其前车之鉴,郡伯又怎么会犯同样错误?”

    这一番话说出来,众人连连点头。

    郑克永又道:“而且贼在寨中,攻之甚难,出来野战,胜之极易。贼人欲施东晋故伎,却被我们看破,此正是他自取灭亡之道也!以卑职所见,我军可退一里之地,但要明告诸军,此非败退,而是蓄力待发,与敌野战!”

    这番话,甚和李资谦之意。

    他又仔细想了想,觉得郑克永说的并没有什么破绽,不过郑克永也是文官,他终究有几分担心,因此再向帐中武将询问。

    也问了拓俊京,拓俊京默然无语,说真心话,他觉得郑克永虽然不通军事,但这番说辞,却也头头是道。

    “来人,将我的信射到宋人寨中去!”

    既是商议已定,李资谦亲自写了一篇檄文,约定战期,然后令人将之射回宋寨之中。

    片刻之后,高丽人军阵后撤了。

    其实高丽人答应后撤,也是因为这种后撤对其没有什么影响,他们的大营在离涯月寨三里远处,只是将前军军阵向后挪挪,连大营都不会动。

    就在高丽人撤退的同时,涯月寨中,宋军也开始鱼贯而出。

    得知这个消息,李资谦亲领着诸军将领,来到阵前,举目而望。

    当他看到出来的宋军穿着统一的制服时,脸色就微微一变:“这不象是山贼啊!”

    若是山贼,其服饰肯定是五花八门,但宋人的军服却是统一制式,都为棉布所织。李资谦并不知道,这支军队背后的东海商会,拥有海外棉布的专卖权,以周铨如今的财力,给全军添上几套制式棉布衣裳,根本不算什么。

    紧接着,李资谦又注意到,这支宋军行阵之时,令行禁止,所有人的动作,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塑出的一般。

    当数千统一制服、动作如一的青壮,举着如林的长矛,扛着如城的盾牌,向着自己推进之时,那种压迫感,几乎让人窒息。

    哪怕高丽人布出五个方阵,每阵足足六千人,后面中军大营中尚有两万机动兵力,人数几乎十倍于宋人,但这个时刻,他们也为之动容、紧张。

    “这绝对不可能是山贼,这分明就是宋国官兵精锐!”

    有人喃喃自语,而高丽人的脸色都变得非常难看。

    哪怕早有猜没,但如果事情真演变成高丽与宋两国交的战争,高丽人还是会觉得恐惧。

    “慌什么,****,上回你攻寨失利,此次我准你戴罪立功,你带一阵人马,去攻下左边高坡,动摇宋军之阵!”

    李资谦口中喝斥部下,心里其实也有些害怕,因此,他并未选择正面强攻宋军军阵,而是对着左面高坡上宋军的一处营寨。

    左右两处高坡,各有一座宋军营寨,互成犄角之势,与主寨正好形成一个三角。若是高丽人直接攻击宋军主力,这两处营寨中的宋角斜里杀下,对高丽极为不利。

    攻击此寨,正好可以调动宋人,让宋人原本整齐的阵型发生混乱。

    李资谦这一选择,和那日拓俊京进攻灰岩寨的选择如出一辙。

    他才下令,突然听得惊呼声响起。

    几乎所有高丽人都注意到,涯月山上突然光芒大盛!

    此时正值下午,太阳西斜,宋军面对太阳,而高丽人背对太阳,这样的情形对高丽人极有利。但是山顶上不知为何,却多出了数道金光,和太阳一般耀眼,看上去声势骇人。

    但实际上,却是宋人在山顶上放了几面大镜子,将阳光反射到高丽人面上。

    这等伎俩,其实没有什么用处,但却让高丽人心中生疑,总觉得有什么不对。

    在涯月山上,周铨笑着向林灵素拱手:“道长精擅五雷玉书,请道长登台作法!”

    林灵素这个时候脸上几乎没有多少血色。

    就在方才,周铨将他带到说是要为他造道观的高处,然后向他请求,要他用五雷之法助宋人破敌!

    林灵素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他的所谓五雷之法,不过是一些幻术把戏,杀只老鼠都勉强,何况破敌?

    若周铨一开始就是打着这个主意,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那么今日之战,有百败而无一胜!

    “贫道……贫道……”

    在京师之中,他可是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但这一刻,他却不知该说什么了。

    难道和周铨说,自己只会幻术与骗人,根本不通五雷之法?

    “三日前起,我就斋戒沐浴,想来诚心足够感动上天,又有林道长妙法仙术,请雷部诸神替我破敌,应当能成吧。”周铨笑道。

    林灵素咽了一下口水,正待拒绝,却见周铨身边卫士以手按刀,虎视眈眈。

    其实未必真是对林灵素不怀好意,但这道人装神弄鬼多了,免不了疑心病重。

    当下他苦笑道:“贫道勉强一试,若不能成,制置亦勿着恼。”

    他解下头上道冠,披头散发,拔出腰间装饰的剑,口中念念有辞。

    其实他心中却是在想着,应当如何脱身。

    就在林灵素开始念咒之时,周铨向下做了个手势,然后,两个热汽球缓缓腾空。

    这热汽球上,绘着五彩斑阑的怪兽,它从宋人军阵后升起时,高丽人微微有些骚动。

    孔明灯他们见过,但巨大的热汽球却没有见过,就是李资谦,在那一瞬间也满心犹豫:“宋人究竟在弄什么鬼?”

    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大热汽球上,很少有人发觉,那两处高坡之上,宋人营寨之中,四具军械已经就位。

    段铜满脸都是兴奋之色。

    不过他还是按捺住自己的心情,严格按照操典,开始下达命令。

    在他面前,是两门青铜铸炮。

    既然有了大量的铅,周铨如何会放过火炮这工艺相对简单、威力却极大的武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火炮都将是战争之王,也将是周铨手中最有威力的武器之一。他在到利国监之后,立刻就组织利国监的铁匠进行攻关,花费了一年左右时间,终于铸成可用的青铜炮。

    这一次带到济州来的,就是他的全部青铜炮,一共八门。它们都是同样的标准,长四尺五寸,重五百余斤,可以发射五斤重的铁球,将之推送到两里之外!

二二七、漫山土鸡() 
周铨留了四门炮在五国城,如果敌方分兵去袭五国城,也不会讨得好。另外还带了四门炮,将之预先放在突出的两座营寨中,为它们还修了专门的炮台。

    要练出好的炮兵自然不易,周铨自己也只是外行,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一点知识来编操典。不过段铜等人,被挑选出来专门练炮,虽然还不能算是精于火炮,但严格按操典来不犯低级错误,还是能做到的。

    因此,当高丽人的目光被那热汽球吸引时,轰的震天巨响响起。

    周铨在涯月山上,原本是看着林灵素装神弄鬼的,听得炮响,他霍然转身,举起望远镜,开始观察战果。

    巨大的炮声,让高丽人完全呆住了。为了便于野战攻击,他们原本都布好阵型,周铨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高丽人的两座军阵之中,出现了严重的混乱。

    “距离一里左右,高丽人又如此密集,故此四发中二。”周铨心中暗想。

    望远镜中展示出来的是极为恐怖的一幕,五斤重的铁球落在人群之中,弹起来跳了跳,然后又滚出去五六丈。

    在它的攻击范围之内,身体迸裂者、断臂折腿者,还有受其惊吓而跌倒在地者,足足躺下了十几号人。

    更可怕的是这从天而降的杀戮所带来的恐惧。

    直到现在,高丽人仍然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本能地将这个与方才奇怪的闪光、震耳欲聋的响声和火光联系在一起。

    原本准备攻击坡塞的****部,这个时候也停止前进。

    他们在那里犹豫不决时,段铜领着炮兵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清理炮膛,然后重新装药、放入炮弹。

    整个过程,段铜按照操演时的规则,大声报着数字,每一门炮六人合作,共用一百一十下,完成了新一轮发射的准备。

    紧接着,就是用火绳发炮。

    几乎与他们这里同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