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在京师中,自然是不忍也得忍,但如今并不是在京师之内。”周铨眼中闪动着凶悍的光芒,经过与腊山贼之战后,他就变得更加血性:“老爹,我和你说过不只一次,海外是我们的退路,也是我们的富贵之源,谁挡我开拓海外,谁就是我之死敌,朱勔若是识趣,就乖乖把这口气咽下去,否则的话,我就弄死他!”

    周傥瞠目看着自己儿子,好一会儿,才苦笑道:“我只是弄死一个京师小吏,前前后后还得花费大量气力,你这要弄使的,可是官家宠臣……他比徐处仁要难对付得多!”

    “故此才要借用那些叔伯们之力,老爹你就实话告诉他们,我要对朱勔下手,而且只带着几十人去朱勔老巢,此去就算成了,也可能挨官家责骂……老爹你别皱眉瞪眼,知人知面不知心,如今我们父子这里秘密的事情太多,这些叔伯们果真如此可靠么?”

    周傥心中一凛。

    若这些人真如此可靠,他父子出京之时,他们就应该一齐跟来才是。但当时他手中人手不足,多方相邀,总共也就是狄江、武阳等十余个老兄弟跟了出来。

    现在这十余个老兄弟要么补职为吏,要么就主管某项事务,手中有权有钱,而周家也现出蒸蒸日上的情形,消息传回京师,当初婉拒他的人,如今却又要来了。

    当他们周家是什么地方!

    莫说周铨心中有气,就是周傥,其实独自思忖时,也是非常不悦。只是他这个人太过讲究义气,也希望自己富贵之后,老兄弟们能够沾光,所以才揽下这事。

    现在来看,周铨说的办法,才是最好的。

    “那我就去问问……你当真要南下和朱勔较真?”

    “兵贵神速,我过去之后,将船工抢来就走,打朱勔一个措手不及就是。他若是不识趣……老爹,你想到我们的棉布商会么?”

    周傥点了点头,明白了周铨的意思。他匆匆离开,到得外边,便看到自己的那些老兄弟们围了一圈,正在和狄江高声谈笑。

    狄江声音很大,彭城之乱后,周铨发觉他心态的变化,想到两人曾经在辽国同行出生入死,便将纪春派来给他当助手。明面上他还主持着周铨在徐州的情报系统,实际上纪春已经渐渐接手过去。

    同时,周铨还让狄江主持水泥销售之事,迎来送往,正合他意,而且地位高、手中有权,又能分得不少钱,故此现在狄江在老兄弟中说话的声音都响亮了些。

    众人原本都围着他奉承的,不过见周傥出来,便又弃了他,向周傥围了过来。

    “周傥哥哥,如何,你老人家想得怎样了?”

    “嗨,那还用说,哥哥是铨侄的老子,怎么做还不是哥哥的一句话?”

    “就是就是,当初我们和哥哥一个勺儿舀水喝,铨郎君是咱们侄儿辈,赏咱们这些叔伯一口饭吃罢了,铨郎君赚大钱的人,如何会不舍得?”

    “总不能狄江都得了若大的富贵,咱们反而啥都没有吧?”

    原本与他们聊得投兴的狄江听到这话,心里也隐隐有些不舒服了。

    自己如今在周家势力内的地位富贵,可都是拼命拼来的,从辽国拼到徐州,哪一战少了自己!

    这些人只念着与周傥的旧情,就想与自己平起平座?

    他心里冷笑了一声:想得倒美,周傥哥哥倒是好唬弄的,可那侄儿是人精中的人精,自己现在都有些怕他,就凭这些三脚猫,也想着去占便宜?

一八四、名为朱勔() 
“咳咳……”

    周傥看着这些热切的老兄弟们,干咳了两声,到嘴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他实在不好意思说啊,都是老兄弟,就算他们想来讨点便宜,可总不曾坑过周家父子。

    但按照周铨的意思,却是要坑这些老兄弟一回……

    因此,他把话咽回去后,换了副笑脸:“诸位兄弟,这事情,还是让我那孩儿对大伙说吧。”

    说完之后,他又往层里小跑而去。

    老兄弟们有些莫明其妙,有人笑道:“这是啥跟啥啊,为何我觉得,周傥哥哥如今在家里,可有些父纲不振呢?”

    “他反正一惯夫纲不振的,如今再父纲不振,也属寻常!”

    听到这,狄江也听不下去了。

    这些家伙当真是不通事理,还是太惯着自己了,以为周傥还是当年的那个大头兵将?

    既然是来求周傥谋个富贵,总得有求人的样子,象当年一般称兄道弟没有关系,但若真把自己当成周傥的弟弟,看作周铨的叔父,那就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换了狄江是周家父子,也不会收容这些人!

    过了一会儿,带着一脸笑意的周铨走了出来。

    “铨哥儿!”

    “铨郎君!”

    众人纷纷和他打招呼,不过当着他的面,倒没有人叫他“铨侄儿”。

    “各位叔伯,我爹方才和我说了各位叔伯的意思……大伙都知道,我爹是实诚人,我也是各位叔伯看着长大的,故此,都是一家人。”

    “是,是,一家人,一家人!”

    众人满脸红光七嘴八舌地道,一个个笑逐颜开。

    周铨把他们当作一家人,当然是好事!

    “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各位叔伯,我这边遇上大麻烦,正需要人手相助!”

    听得周铨这样说,众人都叫道:“铨哥儿只管说!”

    “咱们这些人,别的没有,两膀子力气都在,有麻烦,这些叔伯兄弟们替你解决了!”

    周铨面上露出欢喜之色:“有诸位叔伯这句话就好了!”

    也有谨慎的问道:“究竟是什么麻烦,铨哥儿你且说与大伙听听。”

    “我在南边招了些船匠,他们正准备到咱们这来,结果半途中被人扣住了,那厮在南边有些势力,我想带人去给他个教训……不知哪些叔伯愿往?”

    众人一听都乐了。

    身为禁军中混迹过的,哪个没有在市井里与人打过架,又有哪个没有干过这种上门催债、背后敲人闷棍的勾当!

    这种事情,他们内行!

    “奶奶的,竟然惹到咱们头上了!”

    “不知是哪个不知死活的东西,铨哥儿,你说吧,啥时动身,目标在哪儿!”

    看得众人都捋起了袖子,周傥面色越发窘迫,而那边的狄江则捂着嘴,仿佛牙痛。

    “那人是个官儿,名叫朱勔。”周铨缓缓说道。

    被周铨点名的朱勔府邸里,今日有客人来访。

    虽然每日到朱勔这来的客人不计其数,但能让他真正相迎的不多,今日这位客人,就是其中之一。

    “李士美遣你来此,不知是有何事?”放下茶杯,朱勔淡淡地问道。

    “哦,我家主人最近得了一件宝贝,欲将之送与朱侯。”

    来人乃是何靖夫,他恭敬地拿出一个盒子,将盒子呈在朱勔面前。

    朱勔打开之后看了看,脸色微微一变。

    盒子里的,是一面镜子,只不过这不是铜镜,而是玻璃镜!

    这自然也是狄丘窑场的秘密产品,只不过产量极为稀少,周铨通过种种途径,使之流入市面,巴掌大的一个圆镜,就要卖到五百贯钱,其中暴利,就是周铨自己也为之咂舌。

    只不过其中一面圆镜,辗转到了李邦彦手中,李邦彦又用之为礼,将它送给朱勔。

    “李士美的好意,我收下了!”

    市面上卖是卖五百贯,但是因为数量稀少,所以有钱还没有地方去买。朱勔对这份礼物非常满意,他对着镜子顾盼了一番,还理了理胡须,然后笑着道。

    此时男子也好美仪容,对着镜子照绝对不是美人们的专利。收好镜子之后,朱勔又徐徐道:“李士美在镇江府可好?”

    当初李邦彦被周铨赶出了京师,被赶到徐州去监督花石纲,实际上就是给朱勔打下手。但后来周傥出知利国监,得到这消息后,李邦彦吓得屁滚尿流,立刻活动了一圈,于是又从徐州跑到了镇江,仍然是给朱勔打下手。

    “我家主人在镇江尚好,他遣小人来,是有事要禀报朱侯,我家主人将自镇江调走,返回京师去了。”何靖夫平静地道。

    “啊……哈,李士美终得苦尽甘来,我却还要呆在苏州,啧啧……当真是让人羡慕啊,不知回京之后,他要去何处高就?”

    “入吏部员外郎领议礼局。”

    在李邦彦离开京师两年之后,赵佶又想起了他,总觉得如今这日子过得,没有李邦彦这浪子在旁边,还是少了几分滋味。加上这几年里,李邦彦用自己搜刮来的钱财,毫不吝啬地往宫中送,从赵佶的亲信太监,到后宫的贵妃们,只要能说上话的,几乎都收过他的厚礼,所以也有人替他美言。

    若是周铨还在京中,赵佶考虑到他们二人的关系很僵,肯定还会犹豫一番,现在周铨不在京里,专心为他烧水泥,将李邦彦召回来,周铨想来不会路到京师来闹。

    至于周铨会不会为此心里恼怒,赵佶也不能完全不管,他正好找了个借口,给周铨升了一阶,为正七品上的朝请郎,同时挂在工部工部司为员外郎,正好与李邦彦这吏部司勋司员外郎一般大小。

    此事在京中才定夺不久,李邦彦就得到了消息。

    “如此要称李吏部了,哈哈哈哈,恭喜恭喜,入京之后,可莫忘了我这故人……”

    朱勔应付了两句,他相信,李邦彦遣何靖夫来,并不只是为了向自己通报这个消息的。

    果然,何靖夫徐徐说道:“在下来苏之时,听闻一件事情,还要向朱侯请教……听闻朱侯扣下了前往海州的船匠?”

    朱勔顿时笑了起来:“不算是扣,我这边纲船短缺,不少纲船都坏了,留这些船工将船修好便发放他们继续前行……这可不是我扣的,是为官家效力!”

    “朱侯说的是,只不过,有此夫不识大体,未必会这样想啊……朱侯,你可知在京师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情,一位酒监的小吏,被人所逼,不得不离开京师,可那人犹自不肯放过,乘夜在半途袭杀此吏全家?”何靖夫道。

    朱勔虽然不知道这件事情,却明白何靖夫所指是谁。

    对周家父子,他是看不起的,不过既然两家对上了,他也打听过周家父子发迹之前的一些事情。

    特别是周铨突袭腊山寨之事,更是让他心中颇为忌惮。若非如此,他对周家的报复,也不只是现在这般,而会更为狠厉了。

    “何先生说这个是何意思,莫非……得到了什么消息?”

    “只是以其一惯行事风格去推断,其人不是个能吃亏的,朱候身肩重任,富贵非凡,与一个无赖军汉子弟去较劲,完全没有必要。”

    何靖夫似是劝说实是挑唆,朱勔明知道他的意思,却不能不硬顶上周铨。原因很简单,水泥之事,实在对他的伤害太大。

    朱勔和他父亲朱冲,得入赵佶之眼,从商人变成天子宠臣,靠的就是两人调度之能和堆石为山的眼光。为赵佶建园子,可以说是他们的根本,但周铨推出水泥之后,那些太湖石之类的奇石,被废掉了一半!

    原本朱勔以为,官家修建艮岳,少不了要自己多献花木奇石,可是听了周铨“空中花园”的故事之后,赵佶对水泥建起的高楼更感兴趣了。

    故此,朱勔将周铨视为劲敌,以为周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和自己争宠。

    这可不是一般的仇恨,已经类似于文官们的党争,两者不可并存!

    “呵呵,何先生未免危言耸听了,那厮再胆大妄为,岂敢千里迢迢,到我这苏州来生事?”

    “敢入辽国,敢以三十人袭腊山贼寨,朱侯,不可大意啊……晚生与那人曾打过交道,要不,晚生当个中人,朱侯将船工还给他,两家罢手言和?”何靖夫道。

    朱勔面色顿时阴沉下来,他看了何靖夫好一会儿,然后道:“何先生,今日我倦了,好走,不送!”

    将何靖夫打发走后,朱勔招来管家:“从今日起,孙老桥这边,不准有眼生之人打量……若有眼生之人来,给我捉住,好生拷打!”

    孙老桥便是朱府所在之地,正是苏州城内交通要冲,他这里不准闲杂人等经过,别人就只有绕道而行。给别人造成麻烦,朱勔是不管的,只要自己方便就行了。

    不过这还不够。

    “从明日起,凡我出入,仪仗增加一倍……不,凡我出入,随侍护卫增加到三百人!”他又下令道。

    他手下可是有千余人的私兵!

    虽然这些私兵,也都是些市井无赖充任的乌合之众,但是有盔甲有兵刃,甚至军中的弩机也有,若非如此,朱勔在江南做了这么多的坏事,结了这么多的仇人,哪里敢轻易外出?

    朱勔所作所为,在苏州城中引起了一阵骚动,不过骚动很快平息了。一连近十日都是如此,苏州的百姓渐渐习惯,不习惯也没有办法,毕竟谁也不敢与这位硬扛上。

一八五、被捕() 
“这厮倒是谨慎,竟然带着这许多人!”

    一间脚店之中,隔着门板,有人望着经过的朱勔仪仗,啧啧了两声。

    来人正是周傥的老兄弟们。

    在得知要对付朱勔,那些想来这与他一起享福的“老兄弟”,顿时有十余人打了退堂鼓。

    不过还是有些愿意冒险,富贵险中求,人家狄江如今的富贵,还是去辽国跑了一遭才得到的,朱勔再凶再狠,难道能狠过辽狗?

    因此,武阳带着三十余人,便潜妆南下,来到了苏州。

    他们抵达苏州都已经三日了,这三天一直在窥探朱勔的行踪,想要寻找机会,但是朱勔只要出了孙老桥边的自家院子,少说也有三百人跟随,多的时间,甚至有五百余人,声势赫赫,在京师之中,就算是蔡京外出,都不会如此。

    “这狗贼倒是会享受,好大声威,咱们在军中时,就是将主出行,也不会如此……朝廷竟然许他有这么多的家丁,当真是不为人子!”

    “朝廷里官老爷们莫不如此,上回咸宁坊那边着伙,俺正好是铺兵,拖着水龙要去救火,偏偏一位侍郎仪仗经过,要我等回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