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风华-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心里也好奇,将府城都烧掉了的大乱,竟然不足十天就被平定,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少,大宋的那些所谓名臣们,用嘴喷人倒是厉害,用嘴喷贼……战绩实在有些羞于见人。

    难怪天子今日心情不错,原来不仅仅是可以建艮岳,也是因为彭城之乱迅速消弥。

    “哦……周铨在此事上立了功?⑩dǐng⑩点⑩小⑩说,。2♂3。o¢s_;”赵佶好奇地道。

    “周铨以二十余人,夜袭贼寨,斩贼数十,尽焚贼寨而去。贼众得知消息,又为周傥所围,只能散去。”

    蔡京没有隐瞒周铨的功劳,而且,他话语间,还毫不掩饰自己对周铨的欣赏。

    “是儿真虎胆也!”

    赵佶从皇城司得到的消息里,并没有事情的细节,只是知道彭城贼乱已平。此刻听了蔡京的详细解释,他抚掌赞道。

    “仰赖官家圣明,才有此少年英才为我皇宋效命。”蔡京道。

    “当赏,当赏……依太师之见,当如何赏赐?”

    蔡京听到这,微笑了起来:“周铨年方十六,已是七品之禄,官家欲赏,多赐钱财即可,至于官爵,官家赏赐其父就是。”

    只赏其父,不赏其子,以周铨所立功劳,似乎有些过了。杨戬不明白,蔡京为何会这样,一方面不掩周铨之功,另一方面又不予相应的封赏。

    虽然想不明白,但杨戬可以肯定,蔡京这样做,周铨反而不会吃亏。

    大宋一朝,武人可都是饱受猜忌的,周铨在出使辽国之时,还有现在平定彭城之乱,都立有奇功,若是按照此前的惯例,在封赏之后,紧接着就该是那些文臣们潮水般的弹劾吧。

    赵佶略略有些犹豫:“若是如此,恐有伤功臣之心,失志士之望……”

    大宋虽然重文轻武,可是赵佶有志于边事,自然希望人人勇于战阵立功。蔡京听得一笑:“陛下何恼,太祖当初多赐田宅之智,如今亦可用之。”

    “在京师中给周铨赐宅第?这倒是一个主意,不过这恐怕不放在他心上吧?”

    “陛下请看这个。”蔡京从袖中抽出一封信来,信却不是写给他或赵佶的,而是写给蔡行。

    “令孙……周铨写与令孙的?”

    “小孙喜好足球之戏,故此与周铨多有联络,双方约定,各赞助一支球队,待新春之时,于京师之中展开一场义赛,他们还说此赛冠名为‘皇宋杯’,比赛之时,还向观者募集善款,一半用于京师养济院,一半用于此次彭城之乱中失去家园之百姓。”

    “嗯?”赵佶听得顿时兴趣大升。

    自从周铨向他推销足球之后,他便喜欢上了这种蹴鞠的变种,在他的宫中,因为踢球踢得好而被封以官职的供奉,已经有二十余个,都可以凑成两支完整球队比赛了。

    也正是因此,他将募款赈济彭城灾民的事情忘了。

    但蔡京却提醒他道:“官家,如今天气转凉,彭城一万余户百姓已无遮风避雨之所,臣只恐他们等不到募款之时。可若待朝廷拨款,迁延时日,亦会坐失赈济良机,故此臣有一策,官家看成还是不成。”

    “大师且说来听听。”

    “彭城虽遭乱,但利国监却完好,官家可免利国监三年铁课之税,令利国监诸冶主以此课税,充为赈济之用,如此恩赏自上而下,而地方又可便利行事。”

    “太师果然足智多谋,就依了太师!”赵佶对此事兴趣真的不大,他更感兴趣的还是球赛。

    蔡京却继续道:“待球赛募款之后,再以所募之款,补足三年铁课税缺,如此诸方皆便,上下咸宜。”

    他一板一眼地上奏,赵佶只能叹口气道:“是,是,太师还有别的事情么?”

    “官家还没看完信呢。”蔡京展颜一笑:“周铨封赏之事,尚未定下。”

    旁边杨戬暗自好奇,也不知周铨许了蔡京什么好处,今日蔡京是处处为周铨使力。

    赵佶恍然大悟,然后又看那信。

    不一会儿,他失声笑了起来:“有趣,他想要前往海外,寻找那位传他雪糖之法的海商……听闻那海商还有许多妙法,许多妙法?”

    说到这里,赵佶面上露出恍然大悟之色,同时心里暗生出一个念头。

    哪怕他是富甲天下的皇帝,也总是觉得钱财不够用。一个雪糖,其间带来的巨额利润,让他这位官家都眼红,梁师成若不是乖巧,将其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收益暗中献与内库,只怕他都会疏远梁师成,让童贯、杨戬等人将之活活吞掉!

    若还有可与雪糖相提并论的财源……

    “他所言之事,想要在海州建船场,制造海船,募集大胆之徒,远赴海外,寻求海外物产之利,依卿所见,成算几何?”赵佶向蔡京问道。

    蔡京笑了起来。

    这位官家,终究还是如周铨所料,产生了兴趣啊。

    能够让蔡京这老奸出力,周铨当然抛出了大香饵,这大香饵就是海外之利。

    蔡京恐怕是这个时代,最为精通经济的人,否则也不能将一个冗官冗兵的大宋,撑得这么久,同时还在全天下广建福泽园等福利机构。

    所以,周铨只要稍加提点,蔡京就知道,海外之利能有多大!

    在广州,每年都有大量海船进出,朝廷甚至设市舶司,到得当今天子,更是将市舶司从广州一地,扩大到杭、明、温、密、秀等诸州。大宋内外海商,若非有暴利,谁会愿意冒风波之险,前往万里之外的异域,往返一趟甚至需要数年!

    在雄州新设的榷城,海外来的香药,大宋仅仅转个手,便可以赚取一倍甚至数倍的利润,仅上回贸易,将皇家积储多年甚至都开始霉变的香料转售给辽人,便得了近三十万贯的收益,若是每年都能如此,不仅售予辽人,还有高丽、倭国等等,仅此一物,大宋一年再入个七八十万贯,岂非轻而易举?

    “老臣愚昧,敢问此事朝廷可曾有花费?”

    “只是从明州将当年造神舟的匠人调至海州,此事易耳,一纸公文之事。”赵佶道。

    “若是此事不成,朝廷声望可是有损,国库可是有损?”

    “信中所言,朝廷只须给予便宜行事之权,并不直接介入,既然如此,朝廷声望岂有损伤,国库……最多是多开支几名官员胥吏之薪俸罢了。”

    “若此事能成,朝廷声望可是有增,国库可是有盈?”

    “扬国威于海外,聚异邦财富于大宋……朕明白太师之意了!”

    蔡京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几个问题,却让赵佶看清楚此事可能的发展趋势。

    无论如何发展,对大宋朝廷来说,都没有半点损失,可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至于害怕周铨开展海外贸易,会将大宋内情泄露给别有用心的外邦,这一点赵佶与蔡京都毫无顾忌。

    现在经营海贸的人那么多,甚至有大食人定居于大宋,若真有什么消息走漏,哪里轮得到周铨来做!

    “不过,要成此事,如今海州知州,就要调上一调了,此次彭城之变,首乱者为海州贼。”蔡京慢慢地又道。

    “除了海州,还有徐州,朕总不能让周傥去知徐州,恐怕只能升他品秩爵位了。”赵佶点头表示对此认可。

    说到这,蔡京就没有继续此题,而是又转回到艮岳的设置上来。虽然赵佶与他讨论得兴致勃勃,旁边的赵福金却听得昏昏欲睡。

    “还是方才提及周小郎的事情有趣,新春之时,要办一场球赛?可真盼着新春早日到来,那时就可以见到他,要他给我新的玩具了。”赵福金心中暗暗想道。

一六二、海州() 
“苏维康罢嘉禾令,迁知海州……”

    从京师传来的消息,让周铨很是吃了一惊,周傥倒是有些不以为然:“这苏维康是什么人,你好象认识他?”

    “苏轼长子苏迈,也不知张叔是否会和他一起来……对了,张叔精擅水性,我们正合需要这等英杰相助,只是不知他是否愿意。”

    “当初我就与他说过,请他来京师帮我,彼时他说家中尚有老少要安顿,彼时我们尚无基业,我也不好说什么,如今不然,为他安家于狄丘就是!”周傥倒是信心十足。

    “老爹,我想去一趟海州看看,家中这边,唯请老爹你留心了。”周铨沉吟了会儿忽然道。

    “你又到处跑做啥,年前你娘和师师就要来此,到时见不着你人,加上这回事情,少不得二罪并罚!”

    “所以才要老爹你多担待啊,我先去海州躲一躲。”周铨说到这一笑,然后正色道:“老爹,我看那东西差不多了。”

    “嗯,什么东西?”

    周铨伸出一只手,在他的手掌之中,一块近乎透明的玻璃片明晃晃的。

    周傥忙拿来看:“这……就是你所说的玻璃?”

    “正是!”

    周铨让周傥会集朝廷里的名匠大师,一起研究窑炉,岂是只为了烧水泥!

    钢铁、玻璃、水泥,可以说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三者虽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也有相通之处,那就是都需要窑炉。

    耐火材料、如何提高燃料效能、高炉炉温提升等等材料上工艺上的难题,都有相通之处,故此名义上周铨从冶场招募了几十名工人在炼钢,实际上,他是在造玻璃!

    在京师时,他们花了大半年时间研究高炉结构,到这里,又花了大半年时间研究玻璃的配料,如今终于初见端霓。

    周铨手中的这一块玻璃,严格来说是失败的产物,但已经让周铨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到这个时候,正确的研究方向已经出来了,剩余的就是继续深入。

    ※⑤dǐng※⑤点※⑤小※⑤说,。→。o◇s_;

    不过周铨并不想太早将玻璃的秘密公布出来,因此他需要一个隐密些的地方,最好能与世隔绝,如同威尼斯人保持玻璃的秘密,将所有工匠都关在穆拉诺岛一样。

    这座岛不必太大,但也不能离大陆太近,而且附近港口,须得有运河与徐州相通连,方便原料与物资的补给运输。

    “我看也不怎么样啊。”将那片玻璃在手中把玩了一会儿,周傥随口说道。

    这玩意与琉璃比,就是更透明一些,或许可以冒充玉石,但周傥并不觉得,冒充的玉石能够有多大的销路市场,值得周铨如此重视,甚至毫不逊色于水泥。

    “老爹你拭目以待,我们只要能把持它五年到十年时间,便足以积累下富可敌国的财富!”周铨笑道。

    对儿子这方面的才能,周傥深信不疑,他只是再三告诫,要周铨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再做奇袭腊山寨那样的冒险之举。

    “苏迈既然成了海州知州,想来是梁师成发力,他应当许以蔡京不少好处,故此蔡京才会解苏轼文禁,又升了苏迈官职。可惜我们手中无人可用,蒯叔要留着京师,看着自行车场,要不然,我倒是有心争一争这新设的海州市舶司大使之职!”

    “你自己去任亦可啊。”

    “我,我要留在这里,这里才是根本,钢铁才是根本!”周铨道。

    两人议定之后,周铨在龙川别院又呆了十日,布置好准备工作,他与武阳、王启年、李宝等十余人出发,乘船赶往海州。

    通过运河和淮河,从徐州到海州极速,三百余里的路程,不过是三天功夫就到了。

    海州是上州,全州主客户五万余户,人口近二十万。如今治所所在乃是朐山县,其东北距离大海仅十五里。周铨到这里时,苏迈尚未就任,城内倒算繁华,周铨以其规模估算,海州城内应该也有万余户,三四万人之众。

    若以此来算,整个海州如同徐州一样,人口户数远多于登记在册的正式户籍数。

    此时整个大宋皆是如此,有地的主户、失地的客户,再加上未曾入籍的隐户,实际人口数量比起实际在册数要多得多。

    “老丈,不知这海州附近,可有大些的岛屿?”他们一路游玩,倒是很轻松,直到到了海边,周铨向一垂钓老翁问道。

    那老翁抬眼看了看他:“小郎何必问,眼前不就是?”

    周铨闻言向东北方向望去,只见一山横于碧波之中。

    他原先以为这不是岛,而是一座延伸出去的半岛,可听老渔翁的口气,这应该是一座岛?

    “此为莺游岛,跟陆十里,若是小郎欲上岛游玩,小老儿倒是可以渡小郎过去。”那老渔翁笑嘻嘻地指了指自己身前。

    原来这莺游岛乃是附近一名胜之所,方圆亦有十余里,岛上有山有泉有井,风光颇为不俗,故此不少文人墨客来此,都欲上岛一游。

    周铨眯眼看着莺游岛,这岛其余都好,唯一不合适之处,就是离大陆太近。

    “岛上可有居民?”

    “有百余户渔民,住在岛西。”

    这又是一个不好之处,百余户渔民,若真占岛,还必须将他们驱走。

    但是紧接着,周铨听那老渔翁说道:“不过近日里,岛上渔民日子有些不好过,朝廷水师巡检甚急,说是要缉拿海州贼人的余党。”

    这老人甚是健谈,他说到此事,周铨心中一动,这是个机会!

    如果没有别的岛更合适充当玻璃生产基地,倒是可以借用海州贼之事,将岛上渔民搬出,只要自己适当安置,不使其失了生计,甚至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即可。

    又问了问,那老渔翁倒是熟悉地理海况,自这莺游岛再往东,确实还有些小岛,只不过这些小岛不仅面积有限,离陆地太远,而且淡水匮乏,不宜充作玻璃生产基地。

    说来说去,还是这莺游岛最合适。

    “老人家,你便载我们上岛……”

    “不可!”

    “大郎,还是让我替你去吧。”

    周铨才想着要上岛一游,亲眼见到岛上情形,立刻遭到了反对。

    武阳是直接说不可,这是周傥再三交待,不能让周铨以身犯险。而王启年对周铨的心意更明确些,故此提出,要由自己替代周铨上岛。

    周铨身边最重要的二人都是坚决反对,让他也没了办法,只能作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