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谋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最强谋士-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亲,事不宜迟,我们今日就走吧。”

    事不宜迟!正如陈修所说的那样,事不能迟,迟了就会产生变数。

    闻言,陈氏有些迟疑了,小心翼翼的瞧了一眼站在那里颇有一股风轻云淡的荀爽。

    不可轻怠贵人!

    陈氏脑海中闪过这几个字,便开始收拾了起来,见母亲开始收拾东西,陈修便上前帮忙了。

    只要母亲要收拾的,陈修都会帮忙收拾起来,从来不会多说一句,默默的收拾着,在一旁看的陈雨旋也上前帮忙。

    这东西越是收拾,就变得越多,可陈修从来没有说一句抱怨的话。

    荀爽见到这一幕,平静的脸上,先是微微一蹙眉,而后眉头松开,露出一抹笑容。

    赤子之心!

    荀爽心中突然冒出这四个字出来,随即欣慰的笑了笑,这样的弟子最好不过。

    等东西全部收拾完后,陈母才发现自己竟然把家中所有的东西都给收拾起来,堆积的跟小山一样,见荀爽风轻云淡丝毫没有介意的看着,陈氏老脸一红,觉得有些尴尬。

    突然陈氏想起什么,猛的回头一看,见儿子依旧在收拾着,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一瞬间,老泪纵横。

    “娘你这是怎么了。”

    听见母亲的哽咽声,陈修放下手中的活计,上前安慰着母亲。

    “儿。。。。”

    心中想要说出的千言万语,到了如今却化作这一声儿。。。。十五年的痴傻,一朝醒来,儿子变得乖巧懂事,十几年来,这陈氏想都不敢想这事。

    陈氏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胸口觉得有些发闷,总觉得心中似乎有什么压着似得,沉甸甸的。

    “娘,还有什么没有收拾的,您先休息,儿子去收拾。”

    突然,陈氏拉着陈修的手微微摇了摇头,儿子能这样,还有什么东西能比的上儿子的前途来的重要,陈氏这一刻明白了。

    “先生,让您看笑话了。”

    陈氏微微行了一个福礼,满是歉意的说道。

    “无碍。”

    荀爽淡然一笑,微微摇头,的确是无碍,反而见到这一幕,他更是觉得陈修有培养的价值。

    “儿,我们走吧。”

    陈氏开口的话,让陈修楞了一下,随即见到母亲脸上的神色便明白母亲心中的想法,突然双手紧紧的按在陈氏的肩膀,眼睛渐渐的变得微红起来:“娘,儿子这些年来,要不是你和爹的不舍的照顾,儿早就死在了荒郊野外,爹走了,儿子只能下娘和小妹两个亲人。

    母不嫌子愚!子怎可嫌母贫!

    娘你不用顾忌的我,真的不用顾忌,这些东西陪伴了你几十年,其中更有爹留给你的遗物,你带在身边好歹有个念想。”

    口中不停的说着,眼中的泪水却是不争气的哗哗的流了下来,一个人独自走到成堆的物件中,开始寻找了起来。

    一旁看的荀爽连连点头,谁也不愿意教出一个白眼狼出来,教授的学生必须是才德兼备。

    如荀爽这样的当世名士,更看重的则是德行,一个人若是德行不足,才华却是有余的话,荀爽不会去考虑选择这样的一个人为弟子,就算是收了,也不会传授他真实本领。

    良久后,陈修才收拾好情绪,带着母亲与小妹陈雨旋跟随着荀爽一同前往颍阴城。

    如荀爽这样的人,当然不会步行而来,自然有马车相送,坐在马车上,荀爽时不时考较陈修,从简单到困难,陈修的回答让荀爽感到颇为的满意。

    甚至,在他出某个极度有争议的问题的时候,眼前的这个少年,都能巧妙躲开争议的地方,然后弄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出来。

    不过在荀爽看来,这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恰恰才是最佳的答案,因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陷阱,无论是回答错还是对,其实都是错的。

    其中真正的核心,就是如何去避开对错的回答,这样的答案才是正确。

    师徒二人相谈甚欢,时间飞快流逝,没过多久,马车停了下来,荀爽掀开车帘,随即走了下来。

    而荀爽一到颍阴,便见到城门站着的一人,瞬间就明白了过来,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好你一个荀文若,不愧是荀家的麟儿,连你六叔都敢算计。”

    见到荀彧站在城门口,一向机智聪明的荀爽如何猜不出来,但他心中也是高兴,得此佳徒,就算是被自家侄儿个算计了,那又如何!

    “六叔这话严重了,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六叔名闻天下,岂是我这种小辈算计的了。侄儿,在此恭喜六叔喜得佳徒!”

    对于荀爽的话,荀彧听了温儒尔雅的一笑,随之向站在荀爽身后的陈修微微一眨眼。

    ps:求个收藏,求个推荐好不好。。。

第十四章 苍天无道,黄巾举旗(2)() 
冬去春来,秋杀冬藏春复生,到了春季,万物复生,冬雪融化,化作浇灌田地。

    春日暖暖,和风阵阵,九州的百姓们脸上个个都露出了笑脸,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一声惊雷过后,正式进入了春耕,此为惊蛰!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之前,就是到了立春,或者是雨水,动物都因为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

    站在门外,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陈修心中越变沉重,惊蛰醒,龙抬头!

    只不过,这一次却不是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这一次抬头的是一只妖龙,一只祸乱天下的妖龙!

    “敬之,今日似乎是有心事?”

    敬之,则是陈修的字,在小溪边虽然行了一个拜师礼,但太过简陋,不够正式荀爽回来后,又郑重的补上了这个仪式,随后便在这场拜师仪式上,为陈修题字。

    敬之!敬之!敬而畏之!

    荀爽为他题这样的字就是希望他能做事做人都要抱着敬畏的心态去做,如此便可处处小心,便可时时把持理智,才能立足这个世道。

    “文若,若是战火一燃,这天下将会是怎样的场景。”

    来人正是荀彧,不过陈修却没有回答荀彧的问题则是提出了一个让荀彧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荀彧闻言先是一愣,然后顺着陈修的话去想象着九州大地陷入一片战火中,无论是的百姓流离失所,尸体遍野,路有冻死骨,一个个人面上惊恐而有一抹解脱之色时,荀彧浑身打了一个冷颤。

    “敬之,这。。。这只存与文史记在中,天下已经承平数百年,今纵然帝君受小人蛊惑,行事颇违朝纲,但朝堂中之上,有诸多贤才能士,怎可能出现战火,敬之你是多虑了。”

    荀彧随即恢复了过来,指着陈修笑道,笑他杞人忧天。

    “哎。。。。”

    陈修一声轻叹,便不再言语,静静看着即将下起来的倾盆大雨,心中却是不禁在悲哀,的确如此荀彧说讲的那样,朝堂上是有诸多贤才能士,但正因如此,才国之危矣。

    两朝帝王!先后开启两次党锢!乡党之争的确会危害到朝廷的安危,就算在桓灵二帝再怎么愚昧,对此也是清楚的很。

    但他们万万想不到,先后的两次党锢,虽然让臣子心存畏惧,但同时也会产生怨恨。

    一旦党锢解开,那么天下将危矣。。。。

    “快了。。。快了。。。”

    陈修口中低语着,神色悲戚,眼中闪过一抹对于自己无能为力的怨恨。

    自从冬季拜荀爽为师,这几个月以来,陈修就一直跟随在荀爽左右,而荀爽不可能都呆在颍阴,颍阴虽是根基所在,但却不是办事之处,故此,数日荀爽才能回家一趟,荀爽多久回来一次,陈修自然也是多久回来一次。

    这几个月来,荀爽对于陈修的表现非常的满意,若要荀爽对于陈修给出一个确切的评价,那就是四个字——天资聪慧!

    别人怎么想,荀爽不知,荀爽只知他这个算是关门弟子的学生确实称得上天资聪慧。

    一学就会!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举一反三,起初的时候,荀爽还觉得是巧合,也许自己所考核的问题,或者是所教授的内容,恰好是他所擅长的,但接下来的日子里,荀爽才晓得自己错了。

    不过,对于荀爽而言,这还不是最让他感到欣赏或者是说骄傲的。

    陈修的那种知道就是知道,从来不会装作不懂,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也不会装作一副不懂装懂的样子。

    这在荀爽看来是难得可贵的!勇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就是一种好的品质。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荀爽觉得孔子此话可以赠送给其弟子陈修看,当然了荀爽并不觉得自己或者是陈修能与孔子或者是他的门生相媲美,只是简单的认为,其心性德行已经达到。

    对于荀爽这些人的的智慧,陈修从来是抱着敬畏的心态去听去看,与这些人相处的时候,陈修从来不会太过的展露锋芒,当然偶尔惊艳一下,也未曾不可。

    人!太过锋芒毕露!会招人厌恶,甚至产生一种必杀之的心态!

    当然了,太随和,太过的平庸,则会泯然众人矣!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是陈修所想要的,故而取其中,迎合了中庸之道。

    心中藏的事情,陈修会很好的掩饰,纵然也一个月后,战后燃起,他也不敢肆意和别人说,一个月后有人要造反,大家赶紧做好准备诸此之类。

    天下端倪未现,他说了谁会信,恐怕此话一出,就算是荀爽也保不了他的小命,直接送到牢狱中,等待着秋后问斩。

    难道要说自己生而知之?或者是说鬼神寄托?

    前者,纵然自己是生而知之,但恐会遭天下士人口诛笔伐!但若是说后者,纵然会有不少人接受,因为他十几年来的痴傻,一朝清醒,灵智大开,说是鬼神寄托也不为过。

    但若是后者,恐怕荀爽第一个不会放过,学的是圣人书,口中说的是圣人言!

    子不语怪力乱神!

    奇异怪事,鬼神之事,一向是他们这些儒家子弟最为忌讳的时候,纵然他们心中对于鬼神会有敬畏,会有畏惧,但他们心中依旧坚信,习读圣人书,心养浩然之气,一切鬼神妖魔皆不可近身。

    所以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结果都不会太过的理想,与其不如,还不如等待时间的验证,把事情藏在心里,自己稍微做一下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心中有了决定,陈修便不会在犹豫,即将转身回到房中的时候,天空一阵惊雷响起,猛地倾盆大雨下了起来。

    ps:求收藏与推荐,有推荐的,记得给,还有就是求会员点击了

第十五章 苍天无道,黄巾举旗(3)() 


    惊蛰一过,数日后,洛阳中,一人悄然的来到,顿时让大汉群臣努力粉饰出来的太平,在一瞬间被打破。

    “老师,洛阳城中,现在人人都在自危,生怕与太平教教主车上一丝一毫的关系。”

    洛阳城,荀府上,陈修见到原本平静安宁的洛阳城在一瞬间,人心变得浮动起来,不由的开口询问道。

    “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不过敬之当世名士可不是只有为师一人,你明日且去蔡伯喈家中拜访,蔡邕学富五车,光是在学问一方面,尤在为师之上,况且他家中藏书丰富,就连汉室四百余年来的收藏也不见得有他蔡邕来的多。”

    荀爽说到末尾的时候,眼中闪过一抹艳羡,他身为荀家人,荀氏一姓也算的是千年大姓,传承渊源,荀姓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姓苑所载,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七个儿子被封于郇,建立郇国,为伯爵,史称郇伯,又称郇叔。春秋时被晋国武公所灭,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姓。

    而且荀氏中,又出了一个极为有名的人物,此时乃是荀况荀子,荀况乃是战国时思想家,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著有荀子32篇就连百家争鸣时期的法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提出了“性恶”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迷信,是儒家学说的继续队和发展者。

    颍川荀家就是出自于此,千年来,荀家人的骄傲,就是来源于此,不过,也幸好荀家千年,时不时的会出现一些杰出的人才,率领荀家走向巅峰。

    不过也因此,荀家在藏书这一方面,也是极为恐怖,千年的收藏,不算是毁与战火中,千年的积蓄,也不容其他人小觑。

    不仅仅是荀家,就连其他的世家也亦是如此,故此,世家把持了天下几乎一半的知识。

    越是顶端的世家,家中的藏书越是恐怖,没有一人或者说是一家,家中的藏书是天下之多,就连皇室刘家也不敢这样口出狂言。

    但偏偏出了一个奇人,此人藏书之丰富,让不少世家为之眼热,就连荀爽这样的当世硕儒,也不禁眼热,但个个都碍于面子,没有动手去做那等粗鲁有辱斯文的事情。

    不仅仅如此蔡邕此人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可以说此人,是一个全才,全到让不少的大儒都显得黯然失色。

    当然了,荀爽自认不会逊色于他,天下人也不会认为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荀慈明会弱与任何的人。

    这十几年来,他为躲党锢,一直在汉水滨达隐居十数年,十几年来,一直研修着儒家经典,并著书立著,著有易传等人,世人称之硕儒,要不是为他这个关门弟子,他估计还会躲在汉水滨达永不出世。

    不过,在文学诗赋方面,荀爽自认不弱于人,但音画方面却与这蔡伯喈差了不少。

    况且,这半年来陈修的进步荀爽是看的到的,去蔡邕家中进修研读,一方面可以增长知识学问,另一方面,更是可以广交人才。

    无论今后的世道如何,对于陈修的来说,都是极为有好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