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风启明-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瑞懒得搭理他,不过徐瑞也是见过部队里的工匠打铁,推测出来应该就是跟铁有关的东西。

    “这就是你弄出来的新项目?”孙毅点了点头,徐瑞继续说道:“我来之前,秦叔已经跟我说过了,你已经打算把水泥交给朝廷了。”

    徐瑞下午打算去安仁秦家去看一看,孙毅想了想确实也挺长时间没去过秦家了,毕竟是孙毅的大股东,跟着徐瑞去拜访一下也是应该的。

    其实孙毅最近一直把荣昌和山西羊毛纺织那边的生意混着来,资金也都弄混了,孙毅最近正打算让高强和张大小姐商量一下,把这两家的账给分出来。

    山西那边,是孙毅弄出来的轻工业代表,而安仁张家庄的水泥和高炉炼铁则是重工业的中心,孙毅早晚要把这两家给分开,与其等几年之后两家越做越大难分难舍的时候在分,还不如趁着现在刚刚进入正轨而规模又不是很大的时候把这两家给分清楚。

    徐瑞瞅着孙毅问道:“最近孙大老板又进账不少吧?”

    孙毅摇了摇头说道:“哪有什么进账,你的小金库倒是充裕了,这里上上下下哪里不需要钱。”

    其实这几个月因为产量确实有点不够,所以水泥厂的账并不算很好看,孙毅的一部分分红一直在填水泥厂的窟窿,这也是孙毅打算扩大生产和把技术卖给英国公的原因。

    徐瑞摇了摇头说道:“你要是缺钱告诉我,我的小金库,你只要说一句话我就能够全给你,毕竟你孙老板是肯定不会让我吃亏的吧。”

    孙毅叹了口气,说道:“对了,我把技术卖给你们,银子呢?”孙毅忽然就想起来,这厮只把工匠带来学技术,却没有给自己银子。

    徐瑞说道:“你急什么?我还能吞了你的银子?那么多银子我带不过来,都在那边的歩军大营里,过几天你去拿就是了”

第157章 孙毅被起诉了() 
“行了,明天我派人去取银子,然后明天我陪你去一趟秦家。”徐瑞点了点头,但是脸上的花痴表情还没下去。

    孙毅懒得搭理徐瑞,直接扭头回青云观睡觉了,等孙毅和徐瑞到了秦家之后,秦占山正无聊的待在家里。

    原本秦家就是老大老二在外面,而作为老三的秦占山在家里处理一些家事,到了秦家之后,跟秦占山这次来东南的事情,秦占山也是只是嘱咐徐瑞要注意好自己的安全,毕竟倭寇的动静最近是越闹越大。

    孙毅这次来,主要是问一下这个荣昌商会的筹备事宜,孙毅偷了个懒,而且秦占山刚好闲的无聊,所以孙毅就把这个事情交给秦占山了。

    秦占山带着安仁的几个大户,都在忙活着筹备商会的事情,孙毅提了一句主要就是按照之前山西的晋商山东的齐商之类的商帮的形式组建商会。

    “秦叔,商会的事情筹备的怎么样了?”秦占山一听到他问商会的事情,洋洋得意说道:“商会的事情已经弄得差不多了,城里的大户都打算加入商会在。”孙毅点了点头说道:“嗯,商会成立之后,主要就是统筹咱们商会成员各家的生意,然后拓展周边的市场。”孙毅说道。

    其实商会只是孙毅弄出来的一个商人组织,也就是等资本主义彻底诞生之后,这个商会才会爆发出其强大的影响力。

    现在商会的作用也不过就是方便各商户之间的统筹合作,在外面做生意的时候不会受到外地商人的排挤。

    安仁虽小,但毕竟五脏俱全,就是包含了各行各业的生意,虽然这个架子搭的有点大,但是还是有水泥琉璃之类的几乎垄断式的生意撑腰,真的是遇上恶意竞争的事情,整个安仁的商人还是能抱成团。

    紧紧是秦家一家,就有绸缎,镖局,钱庄,甚至还有食盐粮食等多达七八行的生意。

    徐瑞到了秦家之后,就被留下吃饭了,原本秦家还想留下孙毅的,但是孙毅还是坚决的没在秦家吃饭。

    因为张大小姐在山西回来准备筹建荣昌商会的事情了,而且现在张大小姐和刘小姐的绸缎生意已经算是整个安仁的后起之秀了,而且也算是一家比较大的生意,原本跟秦家是有不少的利益冲突,但是由于水泥生意的事情,所以两家没有闹的太僵,而这个荣昌商会,刚好能解决两家之间的矛盾。

    孙毅在路上闲逛着,正打算去找张大小姐,正溜达着,县衙的几个捕快正往外走着。

    孙毅见这几位都脸熟,打了个招呼道:“赵捕头,这是又有差事了?”孙毅打了个招呼,没想到这几位捕快一见到孙毅,赶紧勒住了马头,在马上跳下来对孙毅说道:“孙老板啊,快点跟我们去衙门吧,太热闹了。”

    孙毅一愣,合着这俩货是奔着找自己来的。

    这几个捕快对孙毅说道:“这是几个洋人,这洋人长得可太不像人了。”一路上这几个在安仁已经算是见多识广的捕快已经把孙毅印象里那些金发碧眼的高加索人给描绘成了地下冒出来的夜叉了。

    孙毅赶紧跟着这几个人到了衙门,张同海正瞅着下面的几个人焦头烂额的揉着脑门。

    孙毅对张同海说道:“张大人,草民孙毅到。”张同海一听孙毅来了,忽然就打起了精神,对孙毅一拍惊堂木,说道:“被告孙毅,这几位起诉你买卖琉璃器皿,什么东西的,你现在交代一下你那些东西是从哪弄来的吧。”

    孙毅对张同海说道:“启禀大人,草民是在跟随师父无意之间发现用矿石通过特殊的艺法提炼所得的。”

    听到孙毅这么说,那两个洋人猛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的说道:“你。。。。。。你胡说!”洋人的咬舌音听起来确实很不舒服,但是说起来这还是孙毅第一次跟外国友人打交道。

    “这是我们威尼斯独到的琉璃制法,你这是不道义的。”孙毅冷冷的瞅着那洋人说道:“这东西成本之低令人发指,你们洋人动辄几百两银子,买一堆沙子炼出来的东西,你真当我大明无人不成?”

    那两个洋人瞅着孙毅,说了一大顿孙毅听不懂的语言,不过孙毅确定那肯定不是英语。

    过了一会之后,两个洋人才结结巴巴的对张同海说道:“大。。。。。。大人,这件事孙必须赔偿我们的全部损失!否则。。。。。。否则。”

    张同海瞅着那两个洋人说道:“否则怎么样?”张同海原本就是传统的士人,连跟大明打了几百年的蒙古人都不怎么放在眼里,更何况是这些不知道在哪个岛上冒出来的洋人了。

    洋人一见张同海态度强硬瞬间就没了底气,他们知道这里是大明的腹地,而且离东南沿海有一段路,即便是张同海不把他们怎么样,现在就是让他们走,恐怕他们也走不了多远。

    孙毅来了之后就看出来是什么情况了,这俩洋人应该是赌上了所有的家当,想要来大明内地卖一批琉璃,然后大赚一笔,但是没想到刚到南昌,这个东西竟然就已经被孙毅卖到了几十文的价格。

    孙毅这个时候对张同海说道:“启禀大人,依照大明律,诬告反坐。。。。。。”这俩洋人虽然汉语说的不是很利索,但是还是能听懂的,一听说要反坐,虽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意思,但是也能猜出个大概,赶忙说道:“大人,我们不告了。。。。。。”两人洋人摆手,就要走。

    张同海一拍惊堂木,大喊道:“放肆,你当这公堂是什么地方?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来人把他们拿下!”

    这几个洋人虽然想要反抗,但是这个年代仅有的几个传教士因为不能进入大明传教也都被堵在了澳门,所以这俩洋人一时之间也没了办法。

    孙毅见状赶紧说道:“张大人,这两位仰慕我大明富饶不远万里而来,对我大名国情,不甚了解,草民请求大人法外开恩。”

第158章 两个洋人() 
张同海有点惊讶的看着孙毅说道:“吆,孙老板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张同海见当事人都不想追究了,也懒得判这两个洋人。

    张同海一拍惊堂木说道:“这次就算了,你们两个下不为例!退堂!”张同海退堂之后,就很嫌弃的走了,连看都不看一眼,应该是之前这俩洋人把这货给烦的够呛。

    张同海走了之后,孙毅过来对那两个洋人说了一句:“hello!”同时孙毅还对他们两个招了招手。

    两个洋人吓了一跳,欧洲语言都是同根同源的,这个年代能够来华的洋人,大部分都是教会派来传教,或者是社会顶层的人物,所以多少对英语有些了解。

    “你。。。。。。懂我们的语言?”其中一个洋人问道。

    孙毅带着两个洋人离开了衙门,在路上对洋人说道:“两位,这次肯能是要赔的血本无归了吧。”

    “什么乌龟?”洋人不解的问道,孙毅笑了笑说道:“算了,你们现在是不是没有住的地方了,不如来我这里住一段时间?”

    两个人用孙毅听不懂的语言,嘟囔了一大堆,最后对孙毅说道:“好的,那我们跟你走。”

    其实这俩洋人就是除了跟着孙毅走之外估计是没有别的选择了,孙毅猜这俩货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

    孙毅带着这俩洋人来到了高升楼,叫了一桌酒席,高升楼的掌柜见孙毅带了这么两个夜叉过来,吃了一惊,不过还是给孙毅安排了一个雅间。

    等菜上齐了,孙毅对着两个洋人说道:“两位是从哪里来的?”这两个洋人说道:“你们应该叫我们叫佛郎机人。”孙毅点了点头,这个时代能过来的人,应该不是西班牙就是葡萄牙的人,连荷兰人都还没开始崛起。

    这是大航海时代最早崛起的两个海上大帝国。

    孙毅说道:“我们大明讲究气节,这就是讲究个贫者不食嗟来之食,说白了也就是不干活不会凭空白拿别人的东西。”

    其中一个洋人对孙毅说道:“我们都是教会的传教士,我可以传教,传播上帝的福音。”

    孙毅淡定的说道:“传教,我可以让你们传教,我甚至可以让你们建一座教堂。”

    “真的?”两个洋人惊讶的看着孙毅,孙毅不知道的时候这两个洋人在整个东南沿海四处找地方,问了多少的地方官,每次一说要传教,几乎都是被赶出来了,所以这两个传教士一听孙毅说可以传教,都激动的不行了。

    孙毅点了点头说道:“对,没错,只要你们能做到我要求的事情。”

    两个洋人说道:“孙,你想让我们做什么?我们都会尽量做出来的。”

    孙毅是想问轴承和弹簧这两样东西的,但是弹簧和轴承是什么意思,连大明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更何况是这两个汉语还是三脚猫的洋人了。

    “好吧,两位先跟着我去我家,到了地方之后,我会把工作安排给你们的。”欧洲在中世纪的时候,文化素质最高的人就是教会的传教士。

    既然天上掉下来这两个大馅饼砸中了孙毅,孙毅当然不能放过,要赶紧把这俩货给忽悠到张家庄给养起来。

    孙毅也不打算去找张大小姐了,打算等着俩货吃完之后,就带他们回张家庄,不过这俩货也算是让孙毅开了眼界了。

    在后世自诩为绅士的欧洲人,见到了这些饭菜的时候的吃相实在是惊人,不过孙毅考虑到这两位不会用筷子,可以体谅,但是总不能连问都不问就直接下手了吧。

    看这个样子,孙毅也不知道这俩货已经饿了多久了,孙毅忽然问道:“两位会做钟表吗?”

    孙毅这么一问,其中的一个洋人猛地点头,说道:“路易是会做钟表的,只要有材料,绝对不是问题。”

    既然会做钟表,起码弹簧是可以做出来的,再有就是轴承,孙毅知道这个时代的欧洲,轴承是肯定已经运用了的,否则四轮的马车是不可能能跑起来的。

    这些见过的人,肯定是比大明的这些连见都没见听都没听说过的人要强的多。

    等着两位替高升楼用舌头刷完了最后一个盘子之后,孙毅总算是能拖着这两个货回张家庄了。

    看着有点手足无措的孙毅那个叫路易的洋人不好意思的说道:“孙,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已经很久没吃东西了,所以有点不绅士,请见谅。”

    孙毅摆摆手说道:“没事,两位先跟我回去吧。”

    孙毅叫了一辆马车,两人上了马车之后,问道:“你们的家乡,有四轮的马车吗?”

    两个人点了点头说道:“在佛郎机,只有四轮的马车,不过也确实没有你们这种两轮的马车轻便。”

    孙毅笑了笑说道:“那两位会造四轮的马车吗?”

    孙毅的这个问题一说出来,两人面露难色的瞅着孙毅,过了一会说道:“我们确实不会做,但是我们可以凭着记忆尽量做。”

    听到他们两个这么说,孙毅顿时是泄了气,因为四轮马车这种东西,如果在大明就有会造的人带过来,肯定在大明会广泛应用,因为限制大明商品经济发展的很大因素就是运输成本,将大明的资本给限制在了一个又一个狭小的区域里。

    孙毅带着两个人回到了张家庄,带他们到了铁匠的营地里,这里几乎汇聚了周围各个县城的名气最大的铁匠,孙毅对铁匠们说道:“各位请按照这俩洋人给的图纸打点东西,过几天我在把图纸送过来,今天把他们带过来给各位见个面。”

    孙毅把这俩洋人安排在了铁匠们的旁边,除此之外孙毅还安排人开始搜罗铜匠之类的人。

    毕竟这些西洋的东西,有了这些技术之后,孙毅的阻力会减少许多。

    孙毅找了几个学徒跟着那个路易专门的学习铸造铜表的工艺,孙毅要尽快的把这些技术给留在大明。

    这俩传教士倒是天天的在问孙毅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传教。

第159章 资金问题() 
孙毅哄着俩洋人说道:“你们两位还是先安心的在这里住下,等过一阵子我去县城附近帮你们找一块地。”

    路易无奈的说道:“好吧,孙,希望你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孙毅心里暗自说道:“我只承诺让你们传教建教堂,可没跟你承诺一定会有大明的人来信教。”

    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