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风启明-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351章 北窜(求收藏,求票票)() 
俺答的兵马损失越来越大,虽然如此,但是全军上下,没有一个人不想全歼鞑子,生擒俺答,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丝毫不亚于当年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功绩。

    徐瑞冲锋不成被王柱子给拉回来之后,被死死的按在了土墙的后面。

    “王柱子,你放开我!鞑子快冲上来了。”虽然无数的蒙古人一头扎进了明军的陷阱,但是后面的蒙古人仍然是义无反顾的朝着最后一道封锁线冲去。

    徐瑞猛地爬起来,对着王柱子说道:“去把把汉那吉给带来!”

    王柱子很快就把五花大绑的把汉那吉给弄回来了,徐瑞稍微探了探头,对着外面大喊道:“俺答!你看看这是谁?”

    徐瑞将把汉那吉给推了出来,在几千明军的簇拥下,掩护着徐瑞和把汉那吉往后退着,鞑子军营里认识把汉那吉的人不少,一见到自己大汗的亲孙子都被明军俘虏了,顿时军心大乱。

    “大汗,是把汉那吉,咱们怎么办啊?”

    把汉那吉现在真的是无地自容了,俺答也气的恨不能直接杀了把汉那吉,不过可惜的是俺答不是李云龙,没有二营长,更没有意大利炮,而最最关键的是这个把汉那吉明显没有那么有骨气。

    俺答无力的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部曲,几个月前还有近二十万人,此时的俺答身后不过五六万人马,看着自己身后这些灰头土脸的士兵,又看了看自己那个没出息的孙毅,俺答当即下令。

    “库蔑里,走!撤退!”俺答已经不想再关内纠缠了,一心只想回到草原上去。

    “帖木儿,你带着你的部曲在前面带路,过了黄河我们就能回家了。”

    “大汗,那把汉那吉怎么办?”库蔑里惊讶的问道。

    俺答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先由他去吧,回到草原我们在跟汉人商量,无非是用些牛羊,再把把汉那吉给换回来,走!”

    其实俺答心里也有些想要让把汉那吉做两天阶下囚,吃点苦头,起码长大一点,毕竟这个把汉那吉以后是要继承自己的汗位的,总不能一直这么无法无天的下去,早晚有一天得自己长大。

    俺答长叹了一口气,拨转马头直奔东北方向去了,徐瑞原本以为俺答得像疯了一样朝着这边冲过来,但是徐瑞等了半天发现俺答却朝着别的方向冲过去了。

    王柱子看着蒙古军往那个方向去了,猛地爬上了马。

    “将军,不好,俺答这老小子要跑。”徐瑞猛地一抬头,果然发现俺答竟然直接朝着北边的黄河边去了。

    徐瑞猛地踢了一脚被五花大绑的把汉那吉,质问道:“你不是说你这个爷爷最疼你了吗?怎么现在这个样子?”

    “我。。。。。。我也不知道啊。”

    徐瑞马上翻身上马,对着后面的人说道:“全军上马,不能让俺答这个老小子跑了!”

    三万明军骑兵,浩浩荡荡的跟着俺答朝着黄河边冲了过去。

    另一边的杨博见情况不对,也加紧了马力,没有一个人想要让俺答跑掉,两支骑兵加起来近十万人,对着蒙古骑兵却丝毫追不上,毕竟蒙古人是一人两马,而明军是一人一马,同样是骑兵,马力明显就差了一大截子。

    此时西北已经到了晚春,但是雨季还未到达,黄河水量比较小,看到水位尚浅的俺答大喜,也没有派人准备什么渡河的工具,六万人十几万匹马猛地就直接扎进了河里,可惜俺答不知道,这黄河里到处都是暗旋,而且到了这处河段之后,河里已经有了大量的泥沙,无数的蒙古骑兵被卷进了黄河里。

    蒙古人不知道可以冲进去,但是明军却在黄河边停住了脚步,看着眼前的这幅人间炼狱的惨状,被震惊的久久的说不出话来。

    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似乎就像是在教训自己不听话的孩子一样,将无数的蒙古骑兵拉下马来,失去了战马的蒙古骑兵,甚至连个浪花都没溅起来,马上就被吞噬了。

    徐瑞恨恨的看着零零星星过了河的蒙古人,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

    此时杨博也带着人来到了黄河边。

    “将军,大帅来了。”徐瑞回过头看着一身甲胄的杨博。

    “怎么俺答跑了?”杨博看着远处已经朝着北方逃窜的蒙古骑兵,当即掉转马头,对徐瑞说道:“俺答既然已经跑了,就不要管了,众将听令!”

    “徐瑞,徐文壁!”

    “末将在。”

    “你二人即刻出关,收复河套。”

    “诺!”

    “其余诸将,暂且休整三天,三天之后出关!”

    “诺!”

    在无数人羡慕的眼神中,徐瑞带着六万骑兵直驱延绥出关,河套平原早就空虚的不行了,这次拿下河套只是顺手办了的事情。

    杨博下了马,脱下甲胄,看着在一边脸色煞白的黄锦说道:“黄公公,这次本官可是真的要向朝廷报捷了啊,这个捷报,不妨就由黄公公带回去如何?”

    黄锦连连摇头,缓了一会对杨博说道:“杨大人这是说哪里话,万岁爷挂念着呢,还是八百里加急递送京城吧,咱家还得在这边待几天,犒赏一下将士嘛。”

    杨博笑道:“之前果真是小看了黄公公,招待不周,还请黄公公多多见谅啊。”

    黄锦一路上的毅力着实是吓了杨博一跳,原本过来的时候黄锦还是面色红润的,但是看到黄河里飘着的蒙古人的尸体的时候,脸色才变了,这一战之后,俺答剩下的兵马不过五六万,而两度黄河之后,恐怕这俺答又得折个一两万人,这次边疆祸患却是彻底解决了。

    黄锦此时也是着实的替嘉靖开心,九边没了战事,这朝廷每年能省出几百万两银子来,而且朝廷现在似乎是已经有了全面治理草原的机会,一旦得以实施,当年唐宗宋祖秦皇汉武比起嘉靖来,都会差了一截,嘉靖这个年号将会永远被史书铭记。

    俺答此时却是狼狈极了,完全都看不出天之骄子的模样。

第352章 奏凯(求收藏,求票票)() 
随着一匹匹的快马踏上官道,沿路的百姓,尤其是陕西境内的百姓,一听到西北大捷,整个西北沸腾了。

    延安府虽然往日里比不上西安府,但是延安府毕竟没怎么受到地震的影响,而且关键的是俺答在延安府没有顾得上怎么抢掠,大多数地方就当成是着了一次火,走了一次水,一听到捷报,陕西诸府,尤其是凤翔府,恨不能家家张灯结彩,无数人家如同过年一样,在家里包起了饺子,小孩子们也没有人管了,纷纷走上街头,夜里无数的烟花爆竹点缀了夜空。

    孙毅最近一直紧张的打听着前线的消息,每天都在城墙上向北瞭望,却什么也看不到。

    长安城往北再也没有商队往来,毕竟前面都已经受到了战争的影响,就在这个时候一匹快马像是疯了一样冲进了长安城。

    不过守城的官兵却没有阻拦,而这个人进了城之后,城里顿时像是烧开的水一样,沸腾了起来。

    曾贡激动的跑到了城下,对着城墙上的孙毅大喊道:“大人!大人,赢了!我们赢了!大明胜了!”

    曾贡此时高兴的跟街头上的孩子一样,整个长安城都洋溢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里,这个时候,连续跑了几个府城,这个驿卒虽然已经一天一夜没有睡了,但是却没有疲倦,直到现在驿卒还很亢奋。

    这是杨博特意安排的,一队驿卒直奔京城递送捷报,而另外一大队的驿卒则是负责通知整个陕西各个县城,没出几天整个陕西还有山西,四川,甘肃全都已经知道西北大捷,几乎全歼草原精锐的消息了。

    孙毅知道了西北大捷之后,兴冲冲的跑下了城墙,曾贡赶紧拿出了一堆东西,对孙毅说道:“大人,咱们城墙的修缮还有官署等地的条子您先批一下。”

    还处在亢奋状态的孙毅,被曾贡猛地就泼了一盆冷水,瞬间清醒了过来,看着这账目上的数字,孙毅不由得觉得头大,指着其中一个账目说道:“为什么城墙的花费这么大?”

    曾贡接过账本来一看,对孙毅说道:“大人,这城里被毁坏的城墙有好几处,除此之外咸宁渭南的城墙也受到了不轻的损坏,而且我大明此次全歼鞑掳,恐怕要有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了,所以属下擅作主张,将城西,城东,还有城南几块地全都要划在城内,所以这城墙的费用才如此之高,不过大人放心,这也都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情,银子都花的值啊。”

    孙毅将账本一放,对着曾贡说道:“行了曾大人,只需要修长安的城墙就可以了,其余的城墙,先留着,等过阵子衙门手头宽松了,就直接拆了。”

    曾贡彻底傻眼了,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问道:“大人,这是为什么啊?”

    “没有为什么,城墙只会区分城内和城外,在本官看来大明未来不会再有强敌南侵,而此时最关键的是,我们没钱。”

    “没有银子,朝廷会拨款,但是城墙如果不建的话。。。。。。”曾贡还没说完,孙毅就快步走下了城墙。

    “朝廷拨的款,本官一文银子都没打算花在扩建城墙上,曾大人,麻烦你跑一趟召集全城的商人,我有点事情要说。”

    没有了俺答和天灾,而且随着美洲作物在西安府的种植推广,农业问题也不是很大,粮食已经解决了,那么下一步就是工业和商业,孙毅神清气爽的回到了衙门,城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

    衙门里已经有人在等着孙毅了。

    “嘿嘿,小道长回来了。”王柱子此时正在府衙里憨憨的看着孙毅,孙毅吓了一跳,赶紧对王柱子问道:“你怎么回来了?”

    “小公爷带兵去收复河套了,我之前受了点伤,所以小公爷让我先回西安府养几天。”

    孙毅赶紧看着王柱子,却没有发现王柱子哪里伤了,于是诧异的问道:“你哪伤了?要不要紧?”

    王柱子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说道:“没啥,就是腿上被射了一箭,不能骑马,所以留在那边没什么用,我就直接回来了。”

    孙毅这才发现王柱子一直在坐着。

    孙毅也坐下,对王柱子说道:“行了,这个时候了,既然都撤下来了,就别想着河套的那一点军功了。”

    “我本来也没想啊。”王柱子嘿嘿一笑,确实,那么惨烈的战斗,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军功不军功的其实没多大所谓。

    孙毅无语的看着王柱子,就在这个时候,王柱子又拿出了一些文书,给孙毅说道:“小道长,这个是大帅让我给你拿过来的,另外黄公公说等过几天犒赏完部队,就要来西安府在待几天了。”

    孙毅接过了杨博的那些文书,这些文书是之前跟俺答战斗的伤亡情况,以及新的战利品名单。

    这次明军死伤一点不比俺答少,孙毅粗略的算了一下,前后差不多死伤了十万人,仅仅杨博手下的士兵战死的加起来就足足有八万人,还有十余万人负伤,其中有三万人是重伤。

    不过这些对于大明来说,还承受的起,但是俺答却受不了,最多是财政吃紧一些,过不了今年,又会有一批更骁勇善战的士兵重新来到边疆,而草原,却几十年内恐怕难以凑出二十万勇士南下“打草谷”了。

    原本看着伤亡的数目,孙毅心里不由得有些沉重,但是当看到战利品的时候,孙毅才稍稍的松了口气。

    前后已经缴获了十五万匹战马,如果按照八十两到一百两的银子出售的话,起码户部要有一千五百万两银子进账,到时候抚恤和陕西的灾后重建,银子就都够了,而且还有可能会有富裕的。

    此时侯大悄悄的走了进来,对孙毅说道:“孙大人,应天致远商行的何掌柜要见您,您看?”

    孙毅一愣,问道:“我不是让曾大人去告诉他们什么时候我请他们吃饭了吗?怎么还过来了?”

第353章 何胖子 (求收藏,求票票)() 
不过有人来拜访,孙毅藏在后衙不见,也不是个道理,所以孙毅整了整衣服,来到了前面。

    这个致远商行,孙毅好像是之前在哪听过,但是孙毅想不起来,应该就是之前水泥代理招标的时候,孙毅估计这个何胖子恐怕也跟江南的盐商有些关系。

    “草民何乾贯叩见大人。”何胖子作势要行礼,孙毅自然是不能让何胖子真的跪下去,赶紧扶起了何胖子。

    “何掌柜,您这是干甚啊,今天来衙门可是有事?”孙毅让侯大过来送上了一盏茶。

    “孙大人,这小的也是有些事情想来问问您。”孙毅看着何胖子问道:“那就说吧,在这西安府不用这么客气,你们富了老百姓也能赚到钱,本官绝对不会为难你们商人的。”

    何胖子笑着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小的就是想问问,朝廷这次出售战马的话,每匹价格大概是多少,而且量有多大,孙大人心里可有底?”

    孙毅心里暗想果然猜对了,这老小子就是奔着那些战马来的,东南富商如云,孙毅估计到时候荣昌连个汤都喝不上,但是好在孙毅负责军需统计,必须拉荣昌一把,让荣昌起码能跟盐帮平起平坐,这样以后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资金问题,影响了以后的发展。

    一旦战马出售的巨大战争红利被朝廷看到之后,估计整个朝廷都得疯了,放眼大明周边,恐怕没几个国家能抵挡得了大明的脚步,中南半岛的稻米,草原的马匹,日本的白银,都是足够吃饱大明好几代人的了。

    “这个何掌柜有所不知,其实这两个问题本官其实也不清楚,莫不要说本官了,其实现在朝廷里,户部想要拿这笔银子,兵部也想要这笔银子,现在就是内阁的阁老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孙毅说的也确实是真的,自打俺答被围在西北之后,朝廷里就吵翻了,户部一边哭穷一边跟嘉靖要着银子,而兵部这次是真的出了大力气,两边谁也不肯松嘴,非得要这笔款子,而嘉靖何尝没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内帑里面也出了点银子,总得补贴一点,而且嘉靖还要修道宫,这些都是要花出去的都是白花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