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白马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 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表点了点头,让蔡夫人把自己扶起来,又取来干净衣服换了,等待蒯越过来。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风尘仆仆的蒯越就出现在刘表面前。

    “属下参见主公!”

    “异度不必多礼!请起!”刘表摆了摆手,迫不及待地问道:“此行结果如何?”

    蒯越轻声道:“启禀主公,属下在江夏见到了公孙子民,经过一番商讨之后,他给出了自己的几个承诺。其一,宗正卿刘伯安先生年事已高,本身又有告老还乡之意,他会当朝举荐主公为宗正卿;其二,除了田产之外,主公可以带走其他一切家产;其三,二位公子若是想要出仕,他会亲自向天子举荐;其四,他会重新整编荆州军,保证公平对待每一个人,还将以荆州水师为基础,重新组建一支能纵横海上的水师船队。对了,他当众表示,准备任命蔡德珪为水师统领。”

    蔡夫人和刘琮闻听顿时心头大定,对于失败者来说,这几个条件已经很优厚了,更何况公孙续还让蔡瑁担任新水师的统领,这也算是给了刘表一个额外的保证。

    刘表仔细思索了一下,缓缓点了点头,公孙续的条件确实不错,若是换了自己处于胜利者的地位,肯定会开出比这苛刻数倍的条件。其实也由不得他不答应,公孙续既然已经到了江夏,一天时间就能杀到荆州城下,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反抗的可能。

    蒯越见刘表点头赞同,心里大为喜悦,他可是在公孙续面前拍胸脯做过保证,一定能说服刘表同意开城投降。

    刘表轻声道:“辛苦异度了!一事不烦二主,烦请你明日再去一趟江夏,就说老夫会恭候公孙子民的到来。”

    蒯越拱手道:“属下遵命!明日一早就出发前往江夏!”

    刘表挥了挥手,强笑道:“异度一路劳顿,先回去歇着吧,回头老夫另有重谢!”

    “属下告退!”蒯越行了一礼,快步退了出去。

    蒯越出去后,蔡夫人面有喜色,低声道:“老爷,这下子总算可以放心了!”

    刘表叹了口气,荆州是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基业,如今拱手让给他人,即便公孙续的条件十分优厚,他心里还是过不去那道坎。他小声道:“老夫准备回山阳老家(山东微山一带)隐居,夫人意下如何?”

    蔡夫人和刘琮脸色愕然,宗正卿地位高贵,又不会和公孙续起冲突,是最适合刘表的官职,为何却要回老家隐居呢?

    刘琮问道:“父亲,公孙子民既然答应举荐你为宗正卿,显然并无恶意,您为何反而要回老家隐居呢?”

    刘表叹道:“公孙子民权势滔天,野心勃勃,迟早会行谋逆之事,老夫若是去做宗正卿,将来难免不被殃及池鱼,与其如此,不如回老家做一富家翁!”

    蔡夫人皱了皱眉,又不好直接劝阻,于是小声道:“公孙子民既然想让老爷做宗正卿,肯定不会轻易改变主意,若是老爷执意要辞官回乡,一旦激怒了公孙子民如何是好?咱们夫妇倒是无所谓,就怕连累了子女啊!”

    刘表长叹一声,心里烦躁无比,挥挥手道:“此事等老夫见了公孙续再做决定!你们退下,老夫要歇息了!”

    蔡夫人和刘琮答应一声,一起出了屋子。

    刘表定定地望着房梁,心里回想着来到荆州后的诸般情景,许久都没眨一下眼睛。

    两天后的午后,荆州城东门外。

    刘表父子带着刺史府上下的官员站在距离城门一里开外的路上,等待着公孙续的到来。根据之前得到的消息,公孙续已经到了十里开外,想必很快就会抵达荆州城下。

    数万百姓站在刘表等人后面百步开外,伸长脖子眺望着东面的大路。荆州百姓对公孙续既无好感也无恶感,毕竟公孙续此前从未踏足荆州境内,现在刘表都主动投降了,他们更是没什么不满,争着出城来只想看看热闹罢了。

    几匹快马从东面的大路上飞奔而来,马上骑士大声叫道:“报……启禀主公,大将军已经到了五里开外!”

    刘表点了点头,正了正衣冠,目光投向远处的大路。

    片刻之后,一面飞马大旗最先出现在众人面前,随后是大队盔甲鲜明的骑兵,他们都骑着高头大马,十个人为一排,前进的速度不快不慢,队伍显得十分整齐。

    刘表轻轻叹了口气,久闻幽州铁骑冠绝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即便江夏现在还在自己手中,也很难挡住幽州军的攻击。

    蒯良和张允等人也暗自咂舌,荆州军以水师为主,最强悍的步卒队伍就是黄祖的江夏军,但是和眼前这支这支骑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据闻公孙续手头有十万铁骑,难怪可以横扫一切。

    那支骑兵队伍到了一里开外,缓缓停了下来。

    随后又开过来了更多的骑兵,随之而来的是公孙续的大将军仪仗——自从成为大将军之后,这还是公孙续第一次使用仪仗,目的就是在荆州百姓面前好好展示一下大将军的威严和气度。

    刘琮低声道:“父亲,那个穿着黄金铠甲的就是公孙子民吗?”

    刘表点了点头,不用想就知道,在今天这个场合,除了公孙续谁敢穿上这么炫目的铠甲?他心里冷笑一声,只是据说公孙续一向不是很看重仪表,今天却穿的这么郑重其事,看来是想震慑一下荆州上下啊!

    蒯良小声问道:“主公,是否上前迎接?”

    刘表点了点头,正了正衣冠,缓步向前走去。

    刘琮等人也都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刘表上前迎接。

    另一边,蒯越向公孙续介绍道:“大将军,为首那个穿着黑色锦袍的就是刘荆州。后面那个穿着灰色锦衣的就是二公子刘琮,旁边是家兄蒯良和庞季、张允二人。”

    公孙续点了点头,策马越过先锋队伍,立即就跳下马来,大步走上前去。

    蒯越匆忙下马,快步从后跟上。

    单猛挥了挥手,公孙丁立即带上护卫准备上前保护公孙续。

    公孙续听到脚步声,回头吩咐道:“尔等不必过来!”

    刘表等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再则他根本不相信对方敢起什么歹意,因此乐的故作大方。

    “小子公孙续,拜见景升公!”双方接近到六七步的时候,公孙续抢先作揖行礼。

    刘表有些惊讶,急忙拱手还礼:“大将军太客气了,老夫愧不敢当啊!”

第八百四十三章 刘表黯然离荆州() 
    太阳升起的时候,四十几辆宽大豪华的马车在千余名幽州骑兵的护送下,缓缓出了荆州北门。

    城门外人山人海,城中的百姓们一早就提前出城,准备恭送刘表前往幽州。

    公孙续和诸葛亮、蔡瑁、蒯氏兄弟等人站在吊桥附近,看到马车出来了,举步迎了上去。

    公孙续抵达荆州已经五天时间了,抵达的当天夜里他和刘表私下里商谈了一番,成功‘劝说’刘表答应去幽州面见天子,并且接受宗正卿的官职。随后刘表就开始向公孙续交接手头的事务,蔡夫人则忙着清点家产,直到昨天深夜才忙活完。

    今天天还没亮,刘表就派人去给公孙续打招呼,准备今天早晨就离开荆州北上。

    刘表本就胸无大志,现在又根基全无,根本就没什么威胁。因此公孙续才承诺举荐他为宗正卿,目的就是把刘表当做一面‘旗帜’,从而借助刘表来拉拢一些士林中真正的人才,同时也可以让刘表做自己和天子之间化解冲突的一道桥梁——毕竟现在汉室并未彻底失去民心,天下又尚未彻底平定,因此公孙续并不想和天子闹得太僵。

    公孙续既然想拉拢刘表,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即派人把消息通传全城,让百姓们早上去北门外给刘表送行。刘表在荆州的这几年,对百姓们确实很不错,因此消息传开之后,绝大多数的人都早早到了北门外等候。

    此时看到刘表的马车出来,人群顿时喧哗起来,很多人都潸然泪下。

    刘表听到外面的动静,立即让车夫停下,整整衣冠下了马车。

    公孙续上前几步,笑着拱手道:“景升公今日远行,某特意请德珪先生帮着准备了薄酒三杯,为景升公践行!”

    蔡瑁跟在公孙续身后,手中端着一个托盘,里面摆放着三杯酒。听到公孙续的话,他端着托盘走到刘表面前,躬身等候对方端起酒杯。

    刘表明白公孙续为何要说这三杯酒是‘蔡瑁帮着准备的’,他看了看蔡瑁,轻轻叹了口气,心里本来对蔡瑁颇为怨恨,此时见对方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怒气不知不觉就消散了大半。

    “多谢大将军!”刘表道了声谢,端起一杯酒之后,回头看着熟悉的城墙,脸上感慨万千,过了好一会儿,他浅浅饮了一口,把剩下的酒洒在地上,沉声道:“这第一杯酒,老夫和那些为了荆州安定而战死的将士英灵共饮,希望你们的在天之灵一直护佑着荆州!”

    刘表刚到荆州的时候,各地纷乱四起,他在蔡氏和蒯氏等本地豪族的帮助下,征召兵力平定了各处叛乱,使得荆州恢复了安定,不过麾下将士也死伤颇多。他话音刚落,人群中就响起一片哭声和感谢声,一些老人更是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刘表不要抛弃荆州百姓。

    刘表皱了皱眉,迅速看了一眼公孙续,发现对方笑容不变,似乎并不在意百姓所言,心里稍稍安定下来,他最担心的就是公孙续误解自己离开前还要收买民心。

    公孙续等到人群安静下来,感慨道:“百姓们如此拥戴景升公,真是让人钦佩万分啊!若是天下的官员都以景升公为榜样,又岂会天下大乱?”

    刘表叹道:“大将军谬赞了!老夫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想百姓们竟然对老夫如此厚爱!今日一别,只怕再也看不到这些淳朴的百姓了!”

    公孙续笑道:“景升公何出此言?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回来看看。”

    刘表点了点头,公孙续话说的客气,他却知道短期内自己绝对不会有回荆州的机会。他又端起一杯酒,还是先喝了一口,然后面向人群泼在地上,大声道:“这第二杯酒,老夫和诸位共饮,老夫即使离开了荆州,也会经常为大伙儿祈福,惟愿大家一直幸福安康!”

    “多谢刘使君!”十几万人一起行礼道谢,很多人都嚎啕大哭起来。

    公孙续脸色微微一变,暗自庆幸高顺和诸葛亮迅速夺下了江夏,一旦相持下去,刘表如此得民心,说不定会出现什么波折。

    诸葛亮面带微笑,心里却摇头不已,刘表如此得民心却毫无进取之心,只想着守住荆州这一亩三分地,结果还是没有保住基业。

    荆州刺史府的官吏们心头酸楚,刘表对待属下十分宽容,他们真有些舍不得这位好上司就此离去。

    这时刘表端起了最后一杯酒,朗声叫道:“这第三杯酒,老夫敬天地,希望荆州年年风调雨顺,百姓富足安乐!”

    此言一出,满场再度沸腾,人群跪了一地,纷纷向刘表大声道谢。

    公孙续神色淡然,若非早就知道刘表的为人,他肯定会认为对方心怀不甘。

    刘表走到人群前面,把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一一搀扶起来,又随意寒暄了几句,拱手向百姓们告别,再度引来一片挽留。他向百姓们挥了挥手,走到公孙续面前,低声道:“荆州百姓淳朴忠厚,还请大将军善待之!”

    公孙续肃然道:“景升公无需担忧,某会向天子举荐诸葛孔明为荆州刺史,举荐蒯异度为长史,景升公对他们肯定十分了解吧?”

    刘表大吃一惊:“异度做长史老夫十分赞成,只是诸葛孔明年不足弱冠,做荆州刺史是否有些欠妥?”

    公孙续沉声道:“景升公,孔明德才兼备,能力出众,又曾经在荆州居住过一段时间,对各方面都很了解,是担任荆州刺史的最佳人选。”

    刘表点了点头,反正现在荆州和自己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与其换一个不了解的人做接任刺史,还不如赞同诸葛亮上位,双方是货真价实的姻亲,对方肯定不会亏待自己的旧部。

    公孙续见刘表不再表示反对,于是对诸葛亮招了招手,

    诸葛亮快步过来,拱手道:“主公有何吩咐?”

    公孙续低声道:“某准备举荐你为荆州刺史,正好景升公还未离去,你可以向他多请教一下。”说罢,快步走向蔡瑁等人,给刘表和诸葛亮留下了说话的空间。

    诸葛亮脸色愕然,没想到公孙续竟然给了自己如此大的一个惊喜!不过他并未推辞,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完全担得起刺史的重任,做好这个荆州刺史,就是对公孙续的信任最好的回报。

    刘表仔细打量了一下诸葛亮,感叹道:“没想到大将军竟然如此信任孔明,真是慧眼识英才啊!”

    诸葛亮微笑道:“姨丈过奖了!临别在即,不知姨丈何以教我?”

    刘表摇了摇头,笑道:“你才华横溢,何须老夫赘言?唯有一条请你记住,无论何时都要善待百姓!”

    诸葛亮躬身道:“小侄一定牢记姨丈的这句话!”

    “多照顾一下老夫的那些旧部!老夫去也!”刘表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绕过对方向马车走去。

    诸葛亮在身后一揖到底:“小侄恭送姨丈!祝姨丈一路顺风!”

    刘表和公孙续、蒯越等人简单告别,却没有理会蔡瑁,随后就回到马车上,喝令车夫启程。

    蔡瑁扔掉托盘,跟着马车跑了几步,大声叫道:“姐夫,一路顺风啊!”

    刘表叹了口气,掀开车帘向蔡瑁挥了挥手。

    蔡瑁瞬间眼泪横流,跪在地上给刘表送行。

    百姓们也纷纷跪在地上,直到刘表的马车消失在视线中,他们才相继站了起来。

    公孙续低声叹道:“荆州民心如此可用,刘景升若是稍有志向,某岂能如此轻易就横扫天下?”

    诸葛亮微笑道:“景升公早些年锐气十足,等到荆州稳定之后就沉溺于醇酒美色,久而久之,又何来开拓之心呢?”

    公孙续哈哈笑道:“孔明啊孔明,你想劝谏就明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