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白马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 第4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他官吏们也都面带忧色,淮南军扰乱地方的事情他们可是见多了。

    公孙续岂能不知阎象等人的疑虑,微笑道:“诸位不必担心,本将军会派出亲信将领镇守寿春,一旦军队有扰民之举,定会严惩不贷!若是彼等互相包庇,诸位可以直接向本将军禀报,本将军一定会为淮南百姓做主!”

    阎象等人大喜,纷纷称赞公孙续此举英明。

    公孙续淡然一笑,心里却颇为无奈,手头没有可靠的文官,只有靠军队来监督各地官府,不但要在淮南驻扎一支军队,冀州、徐州、兖州和江东等地也会这么做,如此才能确保各地的安稳。而且他准备把这个制度一直延续下去,即使将来各地换了可靠的官员也不会废除,像后世的军分区一样长期存在。

第七百九十八章 袁本初庐江称帝(上)() 
    夕阳即将落山,庐江守将陈义站在城北的城头上,眺望着城外人迹寥寥的大路。他是淮南军大将陈兰的堂弟,陈兰战死后,袁术十分惋惜,于是越级提拔陈义为偏将军,令他镇守庐江。

    这是个很清闲的差事,庐江城内只有数千人马,又没有作战任务,陈义整天都无所事事,最多就是兴致来了在城内巡视一圈。不过近几日他勤快了很多,每天都会去城北的城墙上眺望远方——淮南军主力正在八公山和幽州军对峙,若是战事有什么进展,寿春那边肯定会派遣信使来通报一下,他希望能第一时间知道八公山的战况。

    陈义心里其实并不看好淮南军,也不像堂兄陈兰那样对袁术忠心耿耿,因此对谁胜谁负并不是特别在意。庐江地处后方,又不是粮草的囤积地,对八公山的战局没有半分影响,淮南军若是获胜那就继续忠于袁术,幽州军获胜,大不了开城投降公孙续,只要能保住性命和家产就行。

    过了不久,夕阳跳动了一下,彻底隐没在山脊背后。

    陈义打了个哈欠,正准备转身离去,忽然看到大路远处出现了一队人马,急忙驻足观看。

    不久之后,那队人马来到了数百步开外。

    陈义看清为首者的时候大吃一惊,赶紧揉了揉眼睛。

    旁边一人惊呼道:“将军,似乎是主公来了!”

    陈义心头一颤,看来自己并未看错,那人确实是袁术!对方忽然出现在庐江,而且只带了数百名随从,有极大可能淮南军已经战败,袁术一行是仓皇逃窜到庐江来的!想到这里,他心里顿时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八公山可是驻扎了六七万淮南军,又有孙策从旁相助,结果短短数日就战败,岂不意味着幽州军当真如传言中一样不可战胜?

    这时一名将领带着数十名随从策马奔上前来,大声喝道:“袁耀在此,陈义,速速打开城门!”

    陈义见果然是袁耀,更加确定了刚才的猜测,略微犹豫了一下,挥手喝令打开城门,自己快步走下城墙准备迎接。

    城门打开后,袁耀带着随从一拥而入,迅速抢占了城门。

    陈义眼中闪过一丝阴翳,心里冷笑一声,袁耀此举显然是不信任自己,不过若是自己真的想做点什么,区区数百人如何抵挡得住?他按捺住心头的不满,上前向袁耀行礼问安。

    袁耀沉着脸,低声喝道:“陈将军免礼,家父就在后面,陈将军去迎接一下吧。”

    “喏!”陈义答应一声,只身向城外走去。

    袁耀看了看陈义的背影,眼中的警惕减轻了大半。

    城外的袁术看到陈义独自一人出来迎接,轻轻点了点头,庐江是自己临死前唯一能够实现心愿的地方,还好陈义并没有叛变。他掸了掸身上的尘土,催动战马缓缓向前走去。

    身后众人急忙跟上,那些护卫们神色到还算正常,袁术的妻妾和侍女们却一脸慌张,直到现在她们都不知道袁术为何要来庐江。

    陈义大步上前,单膝跪地行礼,“末将陈义,参见主公!”

    袁术伸手虚扶:“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多谢主公!”陈义道谢后站起身来,故意向队伍后面望了望。

    袁术皱了皱眉,沉声道:“不必看了,后面没人了!”

    “啊?!”陈义‘大吃一惊’,急忙道:“末将斗胆请问主公,到底发生了何事?”

    袁术淡淡道:“孙策小儿阵前倒戈,我军惨败八公山,要不了几日,公孙小儿就会彻底占领淮南了。”

    “什么?!”陈义这次是真的震惊了,不过他震惊的并不是八公山惨败的事情,毕竟此事在意料之中,而是袁术为何能如此淡然?按照袁术的脾性,应该暴跳如雷,怨天尤人,再杀几个替罪羊才正常啊!而且阎象和袁胤等人怎么不见?

    “入城吧!”袁术挥了挥手,一提缰绳向城门走去。

    陈义向袁术的妻妾们行了一礼,快步跟上了袁术,心里充满了各种疑问,奈何却不敢开口询问。

    袁术一行入城的时候,城墙上和城门附近的淮南军只是默默地看着,他们都不是傻子,一想就知道大军肯定败了,否则袁术不可能只带了这点人就来到庐江,要知道袁术以前外出游猎的时候最少都会带上千人。

    袁耀见众人竟然不向父亲行礼,不禁大为恼怒,立即大声责骂陈义。

    陈义强忍着心头的不快,向袁术躬身请罪。

    “行了!”袁术挥手喝止了袁耀,对这个嫡长子的表现大为不满,现在自己手头才三百余人,若是惹恼了陈义,使得对方起了异心如何是好?他淡淡安慰了陈义几句,让其带路前往庐江县衙。

    陈义心里更加惊疑不定,趁着袁术等人没留意的时机,向自己的亲信副将使了个眼色,陪着袁术向县衙而去。

    前往县衙的途中,陈义一直忐忑不安,直到走进县衙大门的时候,看到那个亲信副将带着人从后赶来,这才勉强放下心来。

    来到县衙二堂,袁术走到主位坐下,吩咐道:“陈将军,派人给夫人她们安置一下住处。”

    陈义答应一声,大声喊来几名侍女,让她们带着袁术的妻妾去后院安置。

    “你们也坐吧!”袁术压了压手,让袁耀和陈义入座。

    袁耀也不明白父亲为何只带了三百多人就来庐江,知道父亲要说原因了,急忙走到袁术下首坐下。

    陈义精神一振,在袁耀旁边入座。

    袁术沉声道:“我军大势已去,已无一战之力,为了避免百姓无谓的伤亡,老夫让阎象和袁胤留在寿春,和公孙小儿商谈投降的事情。”

    陈义恍然大悟,难怪没看到阎象和袁胤等人!随即更加疑惑,既然都准备投降了,袁术还跑来庐江做什么?

    袁耀惊骇地看着袁术,身为袁术的嫡长子,他很清楚自家父亲一直都有僭越为帝的想法,甚至私下里都做好了龙袍和冠冕等物,那么父亲放弃寿春前来庐江的原因就很好猜了——父亲显然已经萌生死志,想在临死前登基为帝!若是换了淮南军处于巅峰时期,父亲称帝的话自己肯定会全力支持,毕竟自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然而现在已经是穷途末路,父亲称帝只会是死路一条,还会带着全家人陪葬!他心里焦灼万分,若是父亲当真提出称帝一事,自己该如何是好?

    果然不出袁耀所料,袁术接着就说出了称帝的事情,他肃然道:“老夫乃是袁氏一族的嫡子,岂能和袁本初那贪生怕死的竖子一样,向粗鄙武夫出身的公孙小儿投降?唉……汉室无道,天下大乱,老夫有传国玉玺在手,原本以为自己就是代汉而立的天眷之人,没想到公孙小儿横空出世,使得老夫沦落到现在这等窘迫的境地,若是不使用一下传国玉玺就去赴死,老夫会死不瞑目!”

    袁耀心里颤抖不停,父亲果然要称帝!早知如此,当时就不该跟着他前来庐江啊!

    陈义瞠目结舌,他的地位不高,并不知道传国玉玺在袁术手中,此时才知道袁术竟然拥有这天下第一至宝,而且还想在临死前僭越称帝,这简直是想遗臭万年啊!他立即就在心里下了决定,若是袁术逼迫自己做‘开国功臣’,无论如何都要推掉,哪怕为此和袁术翻脸也在所不惜!

    袁术把二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冷笑道:“耀儿,你是老夫的嫡长子,即便老夫把你留在寿春,公孙续也绝对不会放过你,与其默默无闻去死,还不如顶个皇太子的名头慷慨赴死!你意下如何啊?”

    袁耀额头冷汗直冒,急忙伏地叩头,低声劝道:“若是父亲僭越称帝,必定会遗臭……必定会败坏我袁氏家族的名声,将来在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啊?还请父亲三思而行!”

    袁术怒道:“老夫有传国玉玺在手,称帝乃是名正言顺,何来僭越之称?老夫称帝之后会立即追封列祖列宗,他们泉下有知,只会欣慰万分,岂会责怪老夫?休得再言,好好坐在一边,等着明日做皇太子吧!”

    袁耀叩头不止,急声道:“请父亲恕罪,孩儿万万不敢领命!二弟素来聪慧……”说到这里他忽然反应过来,这一路上都没看到袁潞,那厮去哪了?他霍然抬头看着袁术,眼中一片震惊。

    袁术冷笑道:“想明白了?老夫早已让潞儿乔装打扮逃出了寿春!这个皇太子必须你来做!”

    袁耀嚎啕大哭道:“请父亲高抬贵手,放孩儿一条生路吧!”

    袁术怒喝一声:“汝既然是嫡长子,就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岂能如此贪生怕死?来人,请大公子下去歇息,没有老夫的命令,不许离开房间半步!”

    几名亲信护卫应声而入,搀扶着叫嚷不休的袁耀向后院走去。

    陈义背心冷汗直冒,袁耀可是袁术的嫡长子,都要跟着一起去死,自己只怕也难以幸免!若是袁术逼迫太甚,今夜就反了算了!

    袁术摸着胡须,冷冷盯着陈义,心里有些犹豫不定。

第七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庐江称帝(下)() 
    袁术一直不说话,陈义也不敢贸然开口,屋内的气氛越来越凝重。

    隔壁的墙角边上,陈义的亲信副将也是一脸骇然,他做梦都没想到主公来庐江只是为了在临死前做一次皇帝!他用力握紧了拳头,若是主公强行逼迫陈义将军,说不得只好做一次叛逆了!

    过了好一会儿,陈义都快支持不住的时候,袁术终于淡淡开口,“陈将军,汝兄忠心耿耿,当初为了救援老夫力战而死,即使看在他的面子上,老夫也不会拉着你一起去死!不过登基为帝是老夫最后一个心愿,你无论如何都要鼎力相助才行!”

    袁术本来想让陈义做‘开国大将军’,只是现在庐江的兵权在对方手中,陈义看起来不赞同拥护自己为帝,若是强加逼迫很可能会发生内讧。与其那样,还不如让陈义置身事外,对方才对尽心尽力去做事。

    陈义顿时长出一口气,伏地叩头道:“请主公只管吩咐,末将定会尽全力去做!”

    袁术淡淡道:“如此甚好!你立即安排人在县衙门口搭建一个登天台,然后用上等绸布好生装饰一下,务必看起来富丽堂皇、雍容大气才行!”

    陈义沉声道:“请主公放心,末将立刻就去cao办此事,保证在明日辰时之前,按照主公的意思搭建好登天台!”

    袁术摸着胡须,满意地点点头:“陈将军果然是忠义之士,可惜啊,老夫应该早些提拔你为领兵大将!”

    陈义急忙谦逊几句,心里却冷笑不已,若是自己成为统兵大将,只怕现在已经是公孙续的俘虏了。

    袁术接着道:“除了登天台之外,你还要去办好两件事:其一,明日封锁四门,命令全城百姓前来观礼;其二,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要聚齐新朝廷的‘三公九卿’和骠骑大将军、羽林卫大将军、车骑大将军等文武大臣!‘三公九卿’和各‘大将军’的服饰老夫早已做好,稍后会交给你。”

    陈义躬身答应,心里却叫苦不迭,那些什么‘大将军’倒是好办,随便在军中找一些人就行,‘三公九卿’却不好找,就算把县衙的小吏们都抓出来凑数也不够用啊!不过现在的袁术显然是不可能听从自己的辩解,只好先答应下来,回头再去想法子了。

    袁术笑了笑,问道:“老夫准备把新朝名之为‘陈’,建元‘仲氏’,不知陈将军以为如何?”

    袁术坚信袁姓出自于舜帝的后人陈姓,因此之前和方士们商议的时候,就决定定国号为‘陈’,还谋划了盛大的登基典礼。奈何败的太快,根本就没有时间在寿春‘登基’,只好在庐江勉为其难的草创一个‘朝廷’了。

    陈义哪里知道袁术的用意,只是满口称赞,只盼望着袁术赶紧让自己离开。

    袁术见陈义神色茫然,笑骂道:“汝真是不学无术啊,以后要多读点书,免得被人笑话。”

    陈义唯唯诺诺,心里嗤之以鼻。

    袁术笑容一敛,肃然道:“老夫看陈将军也没几个得力手下,为了确保这次的事情不出纰漏,老夫会派几个人帮着陈将军做事,将军只管放心驱使他们就是。”

    陈义心头十分恼怒,不过还是捏着鼻子答应下来,反正只有大半天的时间,区区几个人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袁术拍了拍掌,换来四名亲信家将,吩咐他们协助陈义尽心做事,随后就挥手让他们退下。

    陈义带着那四人出了二堂大门,他的亲信偏将走上前来,随便找了个借口闲扯了几句。

    陈义已经决定最后再为袁术效劳一次,当下不着痕迹的表明了自己的意思,让那偏将赶紧征召民夫,按照袁术的吩咐去搭建登天台,他自己则召集县衙的小吏们,商讨委任‘三公九卿’的事情。

    袁术独自一人在二堂静坐了很久,摸了摸怀中装着传国玉玺的盒子,起身向后院走去。

    袁夫人早已等候多时了,看到袁术进来,立即拉着他进了屋子,小声询问为何要把袁耀关起来。

    袁术示意夫人把门关上,从怀中拿出那个盒子,小心地打开后,指着传国玉玺低声道:“夫人,老夫当时被刘备和曹cao那两个狗贼蛊惑,间接导致公孙瓒战死,公孙续绝对不会放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