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白马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 第4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启禀主公,想必在我军冲进敌军大营的时候,前来攻山的敌军已经出发了,因此才来得如此突然迅速!”

    袁术浑身颤抖不停,嘴唇青白如纸,嘶声叫道:“那还等什么?快撤!快撤啊!”

    “遵命!”黄猗躬身答应,问道:“主公,是否让之前集结好的那一万人留下来阻击敌军?”

    袁术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黄猗立即命令一名袁术的护卫头领前去监督那一万人马阻击敌军,自己则搀扶着袁术出了大帐,带上其余的人马仓皇而逃。

第六百八十七章 淮南军一夜崩溃(下)() 
    再一次进攻受阻之后,单猛勃然大怒,用力扯下身上的铠甲,打着赤膊就准备向上冲,这时身后忽然传来阵阵欢呼。

    “大将军到了!”

    单猛回头一看,只见大队人马打着火把出现在二三百步开外,火光下那面飞马大旗清晰可见。他懊恼地挥了挥拳头,如此大好局面都没攻破山上敌军的防线,实在有些无颜面对主公啊!

    公孙续很快就到了近前,看到单猛尚未突破敌军的防线,心里颇为不快,若是能及时抓住袁术,淮南就可不攻而下,一旦让对方逃回寿春,难免又要多费一番手脚了。

    单猛快步上前,躬身道:“末将无能,请主公降罪!”

    “罢了!”公孙续挥了挥手,向前走了几步,对着上方厉声喝道:“某乃公孙续!尔等听着,桥蕤和孙策都已归降,袁术也已经仓皇而逃,尔等却还在负隅顽抗,想要白白送死吗?”

    上面的淮南军听到公孙续的喊声,纷纷望向山下幽州军的大营,发现里面的厮杀声果然已经停息下来,立即明白公孙续说的是真的,否则桥蕤的三万大军不可能这么快就全军覆没了。也有很多人回头望去,果然见袁术的大帐一片安静,那些守在外面的护卫们也不见了踪影,顿时知道自己这些人被袁术抛弃了,当即就有人扔下兵器转身逃跑,很快就带动更多的人跟着逃走。

    几名将领挥舞兵器高声喝止,只可惜收效甚微。

    之前被黄猗派来的那个护卫头领怒不可遏,接连挥刀斩杀了好几个从身边逃跑的人,结果不但没有阻止其他人逃跑,自己反而被人群撞倒在地,随即就被无数双脚从身上踩过。

    恰好单猛派出去的那三千人也从旁边爬了上来,顿时引起了更大的恐慌。

    其他几名将领见大势已去,也都跟着转身逃跑。

    转眼之间,近万人逃了个一干二净。

    单猛的那个家将楞了一下,立即带着人追杀过去。

    下方单猛见敌军逃了,急忙挥手高呼:“快冲上去!快点!别让袁术跑了!”

    公孙续跟着大喊一声:“生擒袁术者,官升三级,赏赐土地千亩!”

    数万人高声呐喊,争先恐后冲了上去。

    幽州军的大营内,桥蕤看着山上淮南军瞬间崩溃的防线,黯然长叹一声,随即又苦涩的笑了笑,这样也好,可以少造很多杀戮。

    孙策和太史慈也看到这一幕,孙策低声道:“若是早知道淮南军如此不堪一击,某早就……”

    “主公!”太史慈低喝一声阻止孙策接下来的话,向旁边那些幽州军看了一眼,虽然只是一句感慨,但是万一传到公孙续耳中,误会孙策心有不甘就麻烦了。

    孙策尴尬的笑了笑,看着山上呼啸着发起追击的幽州大军,心里一阵痒痒,恨不得立即参与进去。他犹豫了一下,对旁边一名姓陈的幽州军偏将招了招手。

    陈偏将快步过来,抱拳问道:“不知孙将军有何吩咐?”

    孙策期待地问道:“某想上山去看看,不知是否可行?”

    陈偏将毫不犹豫地答道:“将军是我家主公最尊贵的客人,当然想去哪就去哪!”

    孙策大喜,急忙抱拳道谢:“如此甚好!多谢陈将军了!来人,快去把战马牵过来!”

    太史慈也大为振奋,他对袁术没有半分好感,准备稍后和公孙续说一声,看看对方是否答应让自己也去追击袁术。

    片刻后,孙策和太史慈带着一百名江东骑兵,在陈偏将和五百幽州骑兵的陪同下,向着山上飞奔而去。

    此时在八公山南坡的某条路上,黄猗正护送着昏迷中的袁术仓皇而逃,身后跟着两三万残兵败将,为了跑得更快一些,为了把铠甲和兵器都扔掉了,看起来狼狈不堪,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队伍沉默而行,偶尔有人低语几句,气氛压抑无比,谁都不知道敌军什么时候会追上来。

    黄猗披头散发,左脚的靴子已经不知去向,脚底板血流不止,他却顾不得停下来包扎一下伤口。从这条路下山最快,只要到了山下,就可以快马加鞭赶回寿春,只希望断后的那一万人能支撑的时间更长一些。

    “咳……咳咳……”被一名高大护卫背着的袁术咳嗽着醒了过来,茫然望了望四周。

    黄猗大喜:“岳父大人,您醒了!”

    周围的人看到袁术醒来,神色并无多大变化,大伙儿根本不相信袁术能扭转乾坤。

    袁术嘶声问道:“贤婿,此乃何地啊?”

    黄猗低声道:“启禀岳父大人,此乃八公山南坡,咱们正在撤退!”

    袁术身子一颤,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桥蕤回来了吗?”

    黄猗摇了摇头:“未曾!桥将军……桥蕤应该率军向敌军投降了!”

    袁术顿时潸然泪下,喃喃道:“只恨老夫有眼无珠,错误的信任了孙策和桥蕤那两个奸贼,以至于遭此惨败啊!”

    周围的人闻听无不心头冷笑,若非你袁术做事苛刻,孙策岂会忽然背叛?

    黄猗暗叹一声,沉声道:“还请岳父大人上马,咱们必须尽快下山!”

    袁术急忙回头望了望山顶,问道:“莫非敌军追来了?”

    黄猗摇头道:“有一万将士断后,应该能支撑一阵子。”

    袁术心头稍安,让那护卫把自己放下来。

    黄猗亲自把袁术的战马牵过来,准备扶着对方上马。

    袁术一只脚刚跨上马背,山顶上忽然亮起无数火把,随即传来震天的叫喊声。

    “别让袁术逃了!”

    “活捉袁术!”

    “大将军有令,活捉袁术者,官升三级,赏赐土地千亩!”

    袁术大惊失色,身子一软就从马上摔了下来。

    黄猗急忙一把扶住,和两个护卫一起把袁术扶上马背,自己也翻身上马,让亲兵牵着战马迅速前行。

    走出一段距离之后,黄猗回头望了望,只见追兵顺着各条山路正快速追来,不禁心惊胆颤,急忙向袁术请示是否派兵阻拦。

    袁术只管自己能否逃跑,哪会管其他人的死活,立即命令一名偏将断后,自己和黄猗只带了几百骑兵加速逃命。

    在这兵败如山倒的恶劣形势下,那偏将即便想为袁术尽忠,其他的人也不会答应,纷纷四散奔逃。

    这偏将喊破了嗓子,也只有寥寥数百人愿意跟着他阻拦追兵。

    这偏将长叹一声,索性也脱下盔甲,带着几个亲信从一条小岔路逃了。

    其余人哪还会有半点斗志,争相恐后向山下逃跑。山路崎岖难行,人又很多,不时有人惨叫着滚落下去,闻之令人心惊胆战。

    “他娘的,俺不跑了!反正也跑不掉!”一个校尉忽然扔下兵器,靠在路旁的一棵树上大口喘着粗气。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有的跟着放下兵器就地等待追兵,有的却继续向前逃跑,场面混乱不堪,更多的人被推搡着向山坡下滚落,凄厉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听到那些同伴的惨叫声,很多还在逃跑的人都心头一颤,不知不觉停了下来,扔掉兵器站在原地不动。短短一会儿时间,两三万人就分崩离析,除了数千人铁了心跟着袁术逃跑之外,绝大多数的人都抛掉兵器准备向敌军投降。

    幽州军顺着各条山路分头追来,原本以为会遇到一些抵抗,结果一路而来只顾着收拢俘虏了。

    单猛带着数百人正好顺着袁术逃跑的这条路追了过来,见到那名断后的偏将,立即喝问袁术的去向。

    “启禀将军,我家……啊不,袁公路刚刚从此逃走,应该还没走远。”这偏将犹豫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反正这里这么多人,就算自己不说,也肯定有很多人供出袁术逃跑的方向。

    单猛大喜,总算是咬住袁术的尾巴了,他也不去理会这些俘虏,让这偏将带路,迅速从后追了上去。

    山顶上,公孙续望着漫山遍野的火把,脸上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不管袁术是否能逃走,今夜过后,淮南都已不成威胁,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让大军休整一下,然后再考虑是一鼓作气攻打荆州,还是先撤回幽州。

    身后一名护卫飞奔过来,躬身道:“大将军,孙将军和太史将军到了!”

    公孙续有些惊讶,沉声道:“让他们过来!”

    须臾,孙策和太史慈联袂而来,向公孙续抱拳行礼。

    “二位将军为何忽然来了?”公孙续纳闷的询问。

    孙策笑道:“启禀大将军,子义想参与到追击之中,还望大将军准许!”

    “子义即有此意,某岂会不允?”公孙续笑着点头答应,问道:“伯符兄可有兴趣去追击一番?”

    太史慈躬身道谢,牵着战马就准备下山。

    孙策摇摇头:“某就不去了!子义,若是遇到了袁公路,尽量将其生擒!”

    公孙续笑道:“伯符兄所言极是,最好还是能生擒袁公路!”

    “末将明白!”太史慈翻身上马,打起一支火把顺着山路追了下去。

第七百八十八章 太史慈追袁公路() 
    袁术和黄猗逃到半山腰的时候,发现追兵漫山遍野而来,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追来,翁婿二人都是心惊肉跳,两股战战。

    黄猗急声道:“岳父大人,咱们不能继续顺着这条大路走,否则必定会被追兵追上!”

    袁术此时已经失了方寸,颤声问道:“贤婿有何提议?”

    “咱们只带数十人抄小路下山,让剩下的人打着岳父大人的大旗继续前进!”

    袁术立即点头答应,让一名姓李的护卫头领带上大队人马继续沿着这条路逃跑。

    “且慢!”黄猗忽然拍着额头喊了一声,低声道:“请岳父大人除下盔甲和披风给李护卫换上!”

    袁术喜欢奢华,特意令人打造了一身黄金铠甲,除此之外还有一袭镶嵌着金线的披风,做工十分精细,深得他的喜爱,但有上阵的机会就会披挂起来,看起来确实威风凛凛。然而此时是在逃命途中,那黄金甲和金丝披风被火把光一照,简直就像是个人形火把,在很远的地方都看得很清楚,不换下来的话简直就是在给追兵指路。

    袁术恍然大悟,难怪追兵一直朝着这个方向追,原来是铠甲和披风惹的祸!他二话不说就把平时视若珍宝的黄金甲和披风脱了下来,交给了李护卫。

    那李护卫倒也忠心耿耿,明知道穿着这一身肯定逃不掉,还是迅速穿在身上,带着两百多人继续顺着这条路向山下逃。

    袁术和黄猗则带着百余名亲信护卫,迅速踏上了旁边的一条小路。

    走出数百步之后,黄猗回头一看,发现追兵果然朝着那个方向去了,顿时心头稍安,催促牵着战马的护卫速度再快一点。

    单猛追击的速度最快,到了半山腰的时候,他一眼就看到那个穿着黄金甲的身影,毫不犹豫就带人追了过去。然而此时山路上到处都是俘虏,即使他们纷纷向两侧的林中躲避,一时之间也无法腾出路来。

    单猛又气又急,抄起马鞭一边呵斥一边胡乱抽打。堵在他面前的那些俘虏躲避不及,只好拼命向路两边的树丛攀爬,不时有人失足跌落,惨叫着向山下滚去。

    等到单猛好不容易牵着战马挤开人群的时候,袁术早已不见踪影,他气得破口大骂几句,翻身上马就追了过去。

    跟在单猛身后的百余名骑兵也纷纷上马,跟随单猛顺着那条路追了过去。

    随后赶来的大批幽州军分出一部分继续追击,其余的人开始收拢俘虏,并且押着他们向山上走去。

    片刻之后,太史慈带着几个亲兵也赶了过来,喊来一个幽州军小头目问了一句,就准备跟在单猛身后追赶。

    一名俘虏忽然叫道:“太史将军且慢!”

    太史慈停了下来,望着那人冷冷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叫住本将军?”

    那人躬身道:“启禀太史将军,小的周平,是乌程侯(孙坚)的旧部,有要事禀报将军。”

    太史慈听得此人果然是江东口音,神色顿时缓和下来,既然是孙坚的旧部,肯定不会有什么恶意。他摆了摆手,示意对方有话快说。

    周平略微向前凑了凑,指着旁边那条小路,低声道:“太史将军,袁公路并未从那条路走,而是从那边走了……”

    太史慈略一思索,点点头道:“多谢指点!张五,护送这位兄弟去见主公,想必主公会很高兴见到他。”

    一名亲兵答应一声,对那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多谢太史将军!”周平大喜,向太史慈躬身道谢,跟着张五向山上而去。

    太史慈和几名亲兵牵着战马,顺着周平所指的小路追了过去。追出一阵之后,果然见到前面有一群人正匆匆而逃,顿时大喜过望,急忙加快脚步追了过去。

    前面那些人正是袁术和黄猗一行,听到后方有人追来,惊惶地回头张望。当他们发现只有几个人打着火把追过来的时候,顿时心头大定,袁术立即让二十名护卫去阻拦那几个追兵。

    黄猗忽然惊呼道:“岳父大人,那人是太史慈!”

    “太史慈?”袁术顿时惊慌失措,太史慈有万夫不当之勇,只怕那二十几个护卫阻挡不住,急忙喝道:“再去五十个人,务必要挡住太史慈!”

    若是换了普通的淮南军士卒,得知是太史慈追来十有八九不敢去应战,不过现在跟着袁术的都是他的亲信护卫,还是很靠得住的,后方的五十几人立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