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白马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 第3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猗犹豫了一下,并未开口劝解。

    桥蕤从亲兵手中接过长弓,只拿了一支羽箭,搭在弦上冷冷看着高顺。

    高顺看到桥蕤竟然用弓箭对着自己,不禁皱了皱眉,继续策马向前走,不过右手却握住了架在马背上的长枪。到了距离城墙百步左右的时候,他轻提缰绳停了下来。

    桥蕤见高顺停下,立即大喝一声‘高顺,看箭!’,随即弓拉满月一箭飞射过去。

    桥蕤射术精湛,堪称宿迁城内第一神射手,他使用的是四石强弓,松开弓弦的时候‘绷’的一声闷响响彻城头,随即就见一道黑线闪电般直冲高顺而去。

    周围的将士们纷纷呐喊喝彩,这一箭若是射中了,高顺不死也会重伤。

    高顺怒哼一声,目光紧紧盯着那支箭,随即才发现这一箭的目标并非自己,而是胯下战马。他怒气稍减,等到羽箭到了近前,抓起长枪横着一扫!

    铛……枪尖砸在箭头上,响声清脆悠长。

    城上的淮南军和城外的幽州军都惊呼不已,高顺这一下挡的也太准了!

    桥蕤也暗赞一声,用弓耳指着高顺,大声喝道:“高伯平,废话少说,想要攻城就只管放马过来,老夫定让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城头上的淮南军见主将如此强势,纷纷欢呼附和。

    高顺的部下们却大为恼火,纷纷指着城头上大声怒骂。

    高顺其实并不是要劝降,而是准备下战书约战,结果桥蕤却玩了这一出。他素来不善言辞,即使心头恼怒,也懒得和桥蕤逞口舌之争,调头转身就走。

    黄猗遗憾地摇了摇头:“可惜未能激怒高顺!若是他一气之下下令攻城,咱们就能捡个大便宜了。”

    桥蕤微微一笑,高顺身经百战,岂会被这等小事激怒?他忽而叹了口气,吕布、赵云、高顺、张郃、高览、张济……还有威震西凉的马腾父子,这么多的猛将都投靠了公孙续,可见公孙续绝对有其过人之处,只可惜自家主公做出了错误的决策,竟然把这么强大的一个盟友变成了敌人。

    高顺回到队伍前面,把一万八千骑兵一分为三,东、西、北三道城门外分别驻留一军,他自己留在北门外,等待后继大军的到来。

    黄猗怒道:“区区数千人马就敢封锁城门,实在是太嚣张了!若是某有一万骑兵,定要出城去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桥蕤叹了口气,别说一万骑兵,若是手头有五千骑兵,自己就敢出城去冲杀一番。

    黄猗骂了几句,抬头向远处一望,顿时火冒三丈——三四百步开外铺了一张毯子,高顺盘膝而坐,面前摆着一壶酒和几盘肉,正拿着一个酒樽倒酒。他一拳砸在城墙上,恨恨道:“匹夫欺人太甚!”

    桥蕤淡淡道:“贤侄不必动怒,高顺显然想激怒咱们出城去交战,不理会就是!”

    黄猗闷哼一声,恶狠狠地瞪着高顺,若是眼光可以杀人,高顺早就千疮百孔了。

    桥蕤沉声道:“请贤侄在此监视敌军,老夫去各处转转,让将士们提高警觉,以防公孙续大军一到就开始攻城。”

    黄猗点点头:“小侄明白,叔父请便。”

    桥蕤带着数十名亲兵下了城墙,策马向其他几处城门奔去。

    黄猗实在不想再看到高顺,让几名心腹护卫在这里盯着,自己走上城楼准备喝点水歇息一下。

    高顺见城内的淮南军毫无动静,也懒得再做戏,唤来几名军侯,令其带着人去宿迁四周巡视一番,看看能否遇到赵云和吕布的人马。

    黄猗刚把一杯水喝完,忽然听得城外传来震天的欢呼声,赶紧凑到窗前一看,只见远处尘土飞扬,几乎遮挡住了大半个天空。他立即明白幽州军的主力大军到了,大步冲出城楼,让人速速去禀报桥蕤。

    片刻之后,城墙上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个淮南军将士伸长脖子,目瞪口呆地望着远处铺天盖地而来的幽州大军。

    黄猗双手扶在城墙上,一颗心怦怦狂跳,视线之内全都是幽州军的人马,极目远眺都望不到尽头,也不知后面的队伍到底有多长。

    一个校尉咽了口唾沫,颤声道:“这……这这……怕是有二三十万人吧?”

    周围的人都沉默不语,那可是二三十万敌军,而且十有八九都是百战精锐,仅凭城中这七万大军,真的能守住城池不失吗?

    这时幽州军的主力大军已经到了城外,最前面的依旧是骑兵,他们穿着崭新的铠甲,十六人为一排,队列足足排了三四里长。他们的速度并不快,战马的步伐十分齐整,就像是一堵堵钢铁城墙正在碾压过来。

    这六千骑兵是公孙续特意挑选出来的,战马装备也都刚刚换过,为的就是先声夺人。

    城头上的淮南军个个瞠目结舌,很多人都忍不住开始颤抖,就连黄猗都用力抓着城墙,以免被周围的将士们看出自己的胆怯。

    “大伙儿不必惧怕!”这时身后传来桥蕤的声音,他大踏步而来,指着那些盔甲鲜明的骑兵,大声吼道:“看清楚点,那些都是样子货,和天子驾前的执金吾一样,兵器和铠甲都从没用过,一看就是没上过战场的!”

    桥蕤威望极高,淮南军上下对他都很信任,听了他这番喊话,再仔细看那些外表光鲜的敌军骑兵,似乎……可能……确实是这样?

    黄猗暗自点了点头,自己根本不相信桥蕤这番话,那些骑兵孔武有力,身材高大结实,绝对不是什么样子货,不过自己不相信没关系,只要大多数人相信就好。

    桥蕤走到黄猗身边,指着远处的那面飞马大旗,低声道:“公孙续到了!”

    黄猗深深吸了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睁大双眼看着那面飞马大旗,想看看公孙续到底是何等模样。

    开路的六千骑兵在城外停了下来,很快就排列出了一个整齐的大方阵,方阵中留出了一个两三丈宽的通道。

    片刻之后,那面飞马大旗到了近前,一员黑甲大将带着旗手,从方阵中的通道走了出来。

    一直等在一边的高顺立即策马上前,抱拳向那黑甲大将行礼。

    城头上所有的人都看了过去,那人毫无疑问就是公孙续!

    公孙续走到方阵前面,打量了一下远处的城墙,挥手喝道:“立即四面围城!”

第七百五十三章 吕奉先欲往江东() 
    宿迁北门外的幽州军帅帐内,公孙续端着茶杯静坐不动,思考着是否强攻城池。刚才他已经绕城转了一大圈,发现东西北三面地形虽然平坦,但是地势很低,偏偏城墙又十分高大,想要强攻只怕伤亡很大。城南的地势倒是要高很多,然而那边距离淮水太近,大军根本施展不开。

    他喝了一口凉透了的茶水,喃喃道:“要不要分出一半兵力包围宿迁,其余人马渡过淮水直接攻击寿春呢?”

    他仔细想了想,认为这个想法完全可行,反正自己兵多粮足,即便分出一半人马,也足以围困住宿迁城内的淮南军。

    “来人!”他放下茶杯,对账外喊了一声。

    公孙乙快步而入,躬身等候吩咐。

    “再派几支斥候队伍去寻找子龙和奉先,让他们立即率军前来汇合。对了,让马铁丹来见我。”

    “喏!”公孙乙答应一声,急忙出去传令。

    片刻后,马铁丹报名而入,行礼之后用崇拜的目光看着公孙续。若非当初还是小侯爷的大将军慧眼识英才,让父亲马均掌管工匠营,现在自己父子恐怕还在蓟县做一个普通的小铁匠。现在工匠营已经有了近万名工匠,再加上学徒和杂役,加起来有三四万人之多,他们都要听从父亲的命令,这等威风父子二人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公孙续压压手让马铁丹坐下,问道:“在城南那边的河上架几座桥难不难?”

    “很难……”马铁丹摇了摇头,诚惶诚恐的解释道:“小的刚才去城南的河段看了看,顺便测量了一下河水,河水宽七八丈,深两三丈,而且水流很急,不是架桥的好地方。若想架桥,最好去上游河面狭窄的地方看看。”

    公孙续皱眉道:“城南河面上不是有一座大木桥吗?”

    马铁丹低声道:“启禀主公,小的仔细观察过,那座桥下的河水中有几个巨大的石头墩子……”

    “我明白了!”公孙续挥了挥手,打断了马铁丹的话,那座桥距离城墙很近,城上的淮南军弓箭手虎视眈眈,因此他刚才并未接近观看。

    马铁丹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公,要不要去安平把那些塔吊运过来?”

    当初夜渡漳水的时候,工匠们就是使用了木质塔吊,又利用河中的大石头,很快就在河面上搭建了几座桥,公孙续才得以出其不意击溃了袁绍的大军。后来公孙续挥师前往河内,那些塔吊就暂且留在了安平县城。

    公孙续犹豫了一下,摇摇头道:“暂且不用!糜子仲搜集了很多小木船,你立即带人去徐州城,全部运过来做浮桥。”

    “喏!”马铁丹答应一声,见公孙续摆了摆手,赶紧躬身退出账外。

    公孙续把半杯冷茶一饮而尽,从案几旁边的箱子里取出地图,打开后盯着地图南面的区域沉思起来。许久之后,他在地图某处用力敲了几下,似乎已经下定了某个决心。他正准备卷起地图,外面传来公孙乙的声音。

    “公子,赵将军和吕将军回来了。”

    公孙续站起身来,快步走到账外,只见赵云、吕布和高顺三人联袂而来,吕布一边挥动手臂一边大声说笑,赵云和高顺也跟着大笑。

    三人到了近前,齐齐向公孙续躬身行礼。

    “奉先兄,遇到什么好笑的事情了?”公孙续好奇地询问。

    吕布咧嘴笑道:“前日末将率军去攻打濉溪县,那县令提前得到了风声,畏惧我军的威势,于是带着一群人出城远迎,结果却走错了方向。末将率领一部兵马冲入城中才得知此事,只好派人去把他们找了回来。”

    公孙续闻听也笑了起来,看来吕布和赵云对宿迁周边的扫荡十分顺利,由此可见各地的抵抗力量十分微弱。不过这也是可以预料的事情,袁术的兵力集中布置在宿迁和寿春这两处,各地县城都是些老弱病残在镇守,岂敢对抗如狼似虎的吕布和赵云?

    进了大帐入座之后,吕布和赵云先后把近两天的战果说了一下,方圆百里之内的县城和大点的村镇基本都是望风而降,现在宿迁完全成了一座孤城。

    公孙续听完后夸赞了几句,拿出一张纸递给了赵云,“传看一下。”

    赵云接过一看,原来是一份江东兵力调动的情报,上面说孙策前日率领大军渡江,被袁术亲自接进了寿春城。他脸色并无多大变化,袁术和孙策之间的关系人尽皆知,前去寿春支援并不令人意外,他顺手把情报递给了吕布。

    吕布看完后又转交给高顺,冷笑道:“孙策竟敢在这个节骨眼上率军支援袁术,真是不知死活!主公,末将提议分兵出击,一部分兵力围攻宿迁,另一部分兵力直接南下攻击寿春!”

    公孙续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个想法!不过现在孙策既然插手战事,江东水师就不得不防!情报中只说孙策率领大军渡江到了寿春,但是却未提及江东水师的动向,我推测孙策可能另有图谋!可惜孙策把江东经营的铁桶一般,水师驻地更是戒备森严,咱们的人根本无法靠近。”

    赵云想了想,低声道:“主公所言极是,莫非孙策准备用水师做奇兵?只是他到底想做什么呢?”

    公孙续皱眉道:“正是因为想不明白,所以才不能忽略江东水师!我准备先发制人,让停靠在东莱海边的船队南下,顺江而上去攻击扬州!如此一来,江东水师自顾不暇,也就不必担心孙策有什么阴谋了!”

    赵云讶然道:“主公,东莱那边已经没有我军的兵马,仅仅是船队南下是否不妥?”

    “怎么会没人呢?”公孙续嘿嘿一笑,轻声道:“我离开清河之前已经下令整编青州黄巾,抽调出来几万青壮肯定不成问题,让他们随着船队南下即可。”

    赵云犹豫了一下,接着问道:“青州黄巾不懂水战,万一遇到了江东水师,岂不是白白送死?”

    公孙续点点头道:“子龙说的没错,青州黄巾确实不懂水战,不过他们说白了就是充人数的,一旦遇到江东水师,不与其交战,直接撤退便是,只要能唬住敌军就行了!其实此事是我的错,若是建造海船的时候就重点cao练一支水军,现在也不至于无人可用!”

    幽州水师号称水师,其实更像是个运输船队,除了少量作战人员之外,船上绝大多数都是船员和其他人员,真要遇到敌军的水师,逃走是唯一的选择。之前幽州水师从未遇到过敌军,公孙续也没有留意此事,现在有可能和江东水师交战,他准备下一道命令,水师以震慑敌人为主,不可和敌军水师正式交战。

    赵云笑道:“主要是主公崛起的太快,完全没有时间cao练水师。”

    公孙续点了点赵云,淡然道:“子龙也会拍马屁了!”

    吕布笑道:“某觉得子龙所言极是,短短两年时间就能横扫天下,除了主公又有几人?主公,要不末将带一支队伍去徐州东面的海边,等到船队到来之后上船,万一遇到江东水师,也不至于没有一战之力!”

    公孙续微微一怔,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吕布现在率领的兵马战斗力肯定远胜青州黄巾,再则也不需要去清河抽调青州黄巾,只需要一纸命令让船队南下,在徐州东面的海边接上吕布的人马即可。

    吕布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公孙续,毫无疑问,这次和淮南、江东的战役获胜之后,应该不会再有多少征战沙场的机会了。按照和公孙续的约定,他会渡海东征倭国,从此之后重新踏上中原大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极为珍稀每一次出战的机会,比如这次率军扫荡宿迁周边的那些县城和村镇,放在以前他绝对不屑一顾。他请命率军登船,其目的可不是为了公孙续所说的震慑敌军,而是准备找机会登上江东的土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