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白马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必多礼!高将军,城中情况如何?”

    高顺沉声道:“启禀主公,在张槊头领的帮助之下,末将清除掉了一些不安分的家伙,如今城中已经安稳下来。只是人心惶惶,还请主公尽快做出对策。”

    “甚好!将军辛苦了!”公孙续点了点头,看着张槊笑道:“今夜张头领力挽狂澜,一举夺回了博陵,本将军万分感激!你可有什么请求,只要说出来,本将军无不应允!”

    张槊赶紧躬身道:“将军过誉了,小人愧不敢当啊!大帅对小人恩重如山,如今大帅不在了,请将军准许小人下半辈子都给大帅守墓!”

    公孙续叹道:“不愧是义父看重的忠义之士!你可能也知道,本将军曾经答应过义父,会带着黑山军上下过上好日子。如今博陵初定,黑山军上下人心惶惶,你和杜长将军就是安抚人心最好的人选,而且本将军对你还另有重用,因此本将军不能答应你的这个请求!”

    张槊有些失望,不过还是肃然道:“将军是大帅唯一指定的继承人,也就是小人的新主人,小人任凭将军差遣!”

    公孙续满意的点头道:“如此甚好!明日本将军会带上全体黑山军和家眷们前往幽州,回头会重新整编黑山军,到时候你去做副统领吧!”

    众人听了这话大吃一惊,如今黑山军虽然惨败,整编之后好歹也能凑个五六万人马,张槊之前只是张燕的护卫头领,顶了天也就是校尉级别,一下子成为统领万军的大将,这提拔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关靖妒恨的看着张槊,暗道这厮真是撞了大运,自己怎么没被公孙续如此青眼相加?

    陈宫本想开口劝解反对,见郭嘉都安坐不动,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张槊更是震惊得呆住了,回过神来赶紧推辞:“小人能力低下,实在是当不起啊!请将军另选他人吧!”

    公孙续笑道:“刚才还说任凭差遣,怎么转眼间就变卦了?你能成功鼓动城中众人起来反抗陶升,能力已经足够,忠心更是毋庸置疑!我意已决,此事就这么定了!张槊,你先下去歇着吧!”

    “喏!小人告退!”张槊悄悄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忐忑不安的退了出去。

    公孙续又分别看了看高顺和陈宫,神色郑重道:“伯平(高顺字),公台,明日某离开之后,会给二位留下三万白马营精锐步卒,还望二位能确保博陵不失!”

    高顺和陈宫震惊的对视一眼,心里都激动万分,颇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他俩可是刚投靠过来的新人,公孙续竟然把三万嫡系精锐和重要无比的博陵交给他们,这是何等的信任!二人都在心里发誓,哪怕自己粉身碎骨,也要确保博陵坚如磐石!

    一直神色漠然的吕布也讶然看了公孙续一眼,暗自思忖若是换了自己,是绝对不会盲目信任刚投靠过来的人。其实他又哪里明白,公孙续只是清楚的‘知道’陈宫和高顺二人的人品风格,确信他们不会做出背叛的事情,这才把这幅沉甸甸的信任交给了他们。

    陈宫和高顺同时跪倒在地,肃然道:“多谢主公器重,属下以项上人头担保博陵绝对不会有失!”

    “二位快快请起!”公孙续上前分别扶起二人,笑道:“某绝对信任你们!明天离开的时候,某会留下足够的粮草和兵器,若是遇见什么变故,二位可以便宜行事,某不会横加干涉!”

    “多谢将军!”二人再次诚挚的道谢,公孙续这是给了他们最大的自主权啊!

    公孙续回身坐下,沉声道:“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要伯平去做。”

    高顺立即躬身道:“请将军下令,末将万死不辞!”

    “袁绍很可能会率军前来,他并不知道博陵城的情况,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因此本将军听从公台的建议,准备提前在城东和城西外面布置一支伏兵,等到袁绍到来后一起杀出。本将军准备亲自率军去城东外埋伏,城西就交给伯平了!”

    高顺不假思索道:“谨遵将军号令!将军请放心,若是袁绍敢来,末将定要他有来无回!”

第五百五十九章 本初上当奔博陵() 
    月色清冷,袁绍策马站在界碑前面,看着上面那两个鲜红的大字‘博陵’,神色犹豫不定。他之前雄心勃勃决定亲自追击公孙续,试图在陶升的里应外合之下夺取博陵,然而此时再往前走二十几里就是博陵城,他反而患得患失起来,一会儿担心公孙续会半道伏击自己,一会儿又担心陶升那边出什么岔子。

    “主公,是否该继续赶路了?”一旁的郭图见袁绍半天不动弹,于是凑过来低声询问。

    沮授惨败而归,失去了袁绍的信任,审配和辛氏兄弟要留在清河郡城处理诸多杂事,于是就由郭图跟着袁绍北上。

    袁绍皱起眉头,答非所问:“公则,吾刚才思索再三,忽然觉得这次北上有些仓促了。”

    “主公何出此言?”郭图讶然询问,主公此前信心满满要来追击,为何忽然又犹豫起来?

    “公孙续的嫡系白马营损失很小,又大多是骑兵,正面交手吾等几无胜算,想要获胜的最大希望就是陶升。只是……”袁绍说到这里顿了顿,抬头向前方也就是北面看了看,语气忧虑道:“只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陶升身上,实在是太过冒险了!公则以为然否?”

    “主公英明。”郭图习惯性的拍了记马屁,随即试探着问道:“主公莫非想回转清河郡城?若是陶升那边已经发动,岂不是……”他并未把话说透彻,不过其中的意思已经很清楚,现在如果折返回去,陶升肯定是凶多吉少。

    袁绍听了这话更加犹豫不定,他在陶升这颗棋子身上花费了不少心思,也寄托了极大的希望,就这么轻易放弃的话实在是心有不甘。

    郭图低声道:“主公,不如让将士们藏进林中休息,派出更多的斥候前去博陵打探情况,打探到确切消息再做决定。”

    袁绍想了想,摇摇头道:“公则所言有理,只是此地距离博陵太远,斥候一来一回要一个时辰,就算打探到有用的消息也来不及做出应对。公则,传令全军向前再走十里,另外再派十支斥候队伍前往博陵打探消息。”

    “喏!”郭图应了一声,转身下去传令。

    过了一会儿,多支斥候队伍脱离大队,快马向前奔去。

    袁绍等到斥候队伍全都消失在视线中,又派出三千先锋在前开路,自己亲率中军继续向北赶路。

    半个多时辰后,袁绍的五万大军来到了一片开阔地带,前方三四里开外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密林,在月色下显得十分静谧。

    郭图指着前方,沉声道:“主公,若是属下没记错的话,这片密林是博陵以南数十里之内最适合埋伏的地方,尽管斥候并未示警,属下还是觉得应该派人进去探查一下。”

    “此言甚善!”袁绍从善如流,立即命令大军停下,派出数百人进入林中搜寻。

    片刻之后,林中惊鸟四起,扑棱着翅膀飞向远处。

    郭图语气轻松道:“主公,看来没问题!”

    袁绍脸上的紧张也松懈下来,命令大军立即潜入林中歇息进食,等待斥候传来的消息。

    来到林中一处视野良好的高处,袁绍眼睛直愣愣的盯着下方的大路,然而等了很久也没看到一名斥候回来。等待的过程让他心急难耐,只是现在除了等待也没别的选择,只好不停地来回踱步以便减缓心头的焦急。

    郭图走过来,把几个面饼和水囊递给袁绍,“主公,吃点干粮吧。”

    袁绍摆了摆手,没有半点胃口。

    郭图把手上的东西随手递给身后的护卫,轻声劝道:“主公无需担忧,此地既然没有埋伏,就不会被公孙续半道伏击,就算形势走到最坏的那一步,吾等全身而退肯定不成问题。”

    袁绍叹道:“吾也明白这一点,只是一旦错过这次机会,想要收复博陵谈何容易啊!但愿陶升不要让吾失望!”

    “主公,快看,前面有人过来了!”这时一名护卫忽然指着前方小声禀报。

    袁绍立即望了过去,只见几里开外的大路上飞奔过来几名骑士,从装束上看正是之前排出去的斥候。他迫不及待的吩咐道:“马上带他们过来!”

    “小人见过主公!”那几名斥候很快来到袁绍身后,就要跪地行礼。

    “免礼!”袁绍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沉声问道:“可是有所发现?”

    “启禀主公,前面的兄弟们传话回来,说抓到了一名陶升派来的信使,马上就会送来见主公。”

    袁绍握拳叫了声好,等了这么久总算是有消息了,而且从来人是陶升的信使来看,带来的应该是一个好消息。

    这一等又是一盏茶的时间,就在袁绍忍不住要发怒的时候,另外几名斥候终于带着陶升的信使赶了回来。

    “你是何人?”袁绍看着眼前这个方面阔耳的憨厚汉子,语气十分和善的询问。

    这汉子恭敬地答道:“小人陶大勇,奉我家大帅的命令来给袁使君送信。”

    “陶大勇……”袁绍念叨了一下,问道:“你也姓陶,莫非是陶大帅的亲属?”

    陶大勇低声道:“启禀袁使君,陶大帅是小人的嫡亲叔叔。”

    “哦?你竟然是陶大帅的亲侄子,回头本将军重重有赏。”袁绍的笑容更加灿烂,问道:“信件何在?”

    “请袁使君过目!”陶大勇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来,双手捧在头顶。

    一名护卫上去接过信件,发现火漆安好,打开后见没什么异常,这才递给袁绍。

    袁绍令人点起火折子,背过风先看了看字迹,发现确实是陶升的笔迹,又看了看后面的那个印章,也没发现什么异常,这才仔细看起了信上的内容。

    “卑下陶升敬上:今日戌时末,公孙小贼率领败军来到博陵,由于逆贼杜长牢牢把守着南门,卑下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假意恭顺迎接其入城……公孙小贼一到就解除了卑下的兵权,随后命令全体黑山军明日一早迁往幽州,同时令高顺和陈宫驻守博陵,他自己带着公孙瓒的尸体已经连夜赶往幽州……卑下虽然被褫夺了兵权,但是手头还有数千死士,而去卑下此前一直控制着城东和城西,有绝对把握夺取其中的一道城门。城东地势平缓,更有利于使君大军杀入城中,还请使君大军到达之后在城外举火为号,卑下会迅速夺取东门,迎接使君的大军入城……”

    看完信之后,袁绍随手把信递给郭图,让他也看看之后再做决定。

    郭图很快就看完了信,悄声问道:“主公,信没问题吧?”

    袁绍点了点头,他和陶升往来的密信也有数十封了,绝对不会看错字迹,更何况那个印章也毫无问题。他又哪里知道,陶升逃走的时候太过仓促,根本就没时间带走一些要紧的东西,虽然提前派了陶大猛回去做准备,但是那厮只顾着逃命,连书房都没进去就带上家人逃了。那面印章随后就落到了公孙续手中,又有擅长模仿他人字迹的郭嘉在场,伪造这样一封信十分简单。

    郭图立即提议道:“主公,公孙小贼已经连夜离开,又有陶大渠帅做内应,这可是个绝好的机会啊!请主公不要犹豫,速速发兵博陵吧!”

    袁绍不置可否,问道:“陶大勇,这封信你可曾看过?”

    陶大勇愕然道:“家叔写完信之后就封上了火漆,再三吩咐务必亲手交到袁使君手中,小人岂敢擅自观看。”

    “唔……”袁绍摸着胡须想了想,忽而道:“陶大帅信中说张燕的尸体也被公孙续带走了,是这样吗?”其实陶升的信中并无这一说法,他只是想试探一下陶大勇罢了。

    “没有啊……莫非是家叔手误写错了?”陶大勇立即摇了摇头,解释道:“公孙续召集众人商议之后,决定把大帅安葬在博陵城,明日天亮之后就会有人出城去寻找风水宝地。”

    “哈哈……可能是本将军看错了!”袁绍打个哈哈把此事忽略过去,肃然道:“还请陶壮士在前带路,等到顺利夺取博陵,本将军会赏赐陶壮士一万金,还会提议让你独领一军!”

    陶大勇欣喜地道了谢,犹犹豫豫的问道:“不知小人能否再提一个请求?”

    袁绍笑道:“且说来听听,只要本将军做得到,就一定会满足你的请求。”

    陶大勇嘿嘿笑道:“小人看上了崔氏家的大小姐,只是他们狗眼看人低,拒绝了小人的求婚,若是袁使君肯把崔家小姐赐给小人,小人这条命就是袁使君的了!”

    郭图哈哈一笑,看这陶大勇顺眼了不少,同道中人啊!

    袁绍也笑道:“此乃小事一桩,本将军准了!”

    “多谢将军恩典!小人这就在前带路!”陶大勇‘喜不自胜’的磕了个头,转过身的时候眼中迅速闪过一丝轻蔑之色。

    袁绍来到大路上的时候,又有几支斥候队伍赶了回来,都说博陵城外并无异常,如今城门紧闭,城内看起来十分平静。袁绍最后的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立即命令全军加速前进,直奔博陵城而去。

第五百六十章 袁诚中计误三军() 
    博陵城的东门外地势很平坦,不过开阔地带的区域却并不大,离城三四里的地方就是百多丈高的茂密山林,一直向北延伸到了很远的地方。

    正对东门的山林中段,公孙续站在一块大石头上,静静地望着远处的大路。尽管已经派遣陶大勇前去欺骗袁绍,那封信也伪造的毫无破绽,对于能否击杀袁绍他其实并不抱多大希望,且不说对方是否真的会来,就算来了,在这种地形下也有极大的机会逃跑。不过只要袁绍敢来,他无论如何也要重创冀州军,算是提前收回一点利息。

    过了许久,大路上都毫无动静,公孙续转头看向城内。此时居高临下,城内的情况一目了然,几乎每条街上都布满了白马营的精锐步卒。因为他之前已经下达了全城戒严令,不管是那些忠于张燕的人,还是那些跟着陶升逃出城又回来的人,都老老实实待在家中,谁也不敢擅自走出家门。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