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略- 第4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打了三碗汤,陶朔特意叮嘱:汤要辣、要酸,之后又要了一个食盒,四下转悠转悠,确定没有人盯着,这边绕到诚信堂分店来。

    ‘十个烧饼、一碗汤,剩下的全是你的’。

    进了诚信堂里边的独立房间,打开食盒,陶朔便招呼罗英过来:“快点,一会儿就不鲜了”。

    罗英大喜,不由的摸摸肚子:‘我这上顿可真没饱,这下好了,一顿顶两顿’。

    每人一碗热汤,几块烧饼下肚,满头大汗。

    “你这样做,对的起你家小妾吗?”,罗英简单收拾一番,为陶朔倒上茶水。

    陶朔立刻瞪大了眼睛:“罗大哥,什么叫我家小妾?人家现在可没有婚娶呢,这话可不要乱说”。

    哈哈哈

    闲话几句,吃饭也耽误了些功夫,虽说陶朔这才上街还要置办些小玩意儿可以走街串巷的,但时间久了总归是不合适的。

    “你要的这些小玩意都备好了,咱们诚信堂要什么有什么”,罗英将东西放在桌上,这才说到了正事。

    “你最近要盯紧陈覃和那个管家的动向,据可靠消息:他们最近可能有所行动,仲大人让你格外留意,有什么情况,随时禀告”。

    罗英说道:“此外,你放出消息,就说陈覃卸磨杀驴,要将这个管家除掉,进而离间他们二人,让陈府先乱起来;这个管家在陈府多年,也有不少心腹,还有那个小妾的亲戚,够他们忙一阵子了”。

    陶朔点点头:“这个倒不难,我如今在陈府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这个一点都不难办道,不就是花点银子嘛,请那些人喝些好酒什么的,保证神配合”。

    说到这里,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但我毕竟是个家丁,若是得到什么消息,恐一时难以脱身,该如何向你们传递出来呢?”。

    罗英笑道:“放心吧,这个仲大人早有准备:我们会在陈府对面的巷子口设一个小摊,就是卖一些小杂耍的。还有一个走街串巷卖药的江湖郎中,隔一段时间就会路过陈府门口”。

    罗英特意叮嘱:“那个小摊前会有固定的人,那个流动的江湖郎中可解不时之需,你只需记住,他每次到门口时会喊:祖传膏药,专治跌打损伤放心,这两个人你都认识,现在就在我们诚信堂店里”。

    陶朔连连点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简直太神奇了,闹得好像说书一样,还是仲大人有办法啊”。

    说话间就要走,陶朔一时着急,倒把食盒给忘了。

    罗英吩咐伙计将食盒拿了过来,向陶朔叮嘱道:‘刚热了一遍,回去就当是——刚出锅的吧’。

    陶朔匆匆上了街,沿路见到盐课衙门的衙役经过,不由的细细看了一遍,确定仲大人不在里边,这才有些失望的走了。

    再不走,这汤就真要凉了。

    盐课衙门的事务最近确实多了些,盐田筑好后,仲逸一直忙着与盐户们尝试改进提炼盐的方法,加之才发生的黑金山之事,简直要分身无术了。

    至于那份告示确实是与知府姜飞越商议过的,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各自想各自的:知府衙门为了改进农桑、提高各方面收成不假,但确实没有银子赏这些人。

    而仲逸想借此机会招揽一些‘能人异士’,倒是正好不谋而合,至于那点银子,对这位昔日的仲少东家来说,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告示才贴出去几日,又有老头儿的细心讲解,不少人便按耐不住,有些蠢蠢欲动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叫毛遂自荐。

    对,这就去盐课衙门‘自荐’去

第736章 毛遂自荐(中)() 
数日后,盐课衙门一派热闹,简直炸开了锅。

    除盐课提举司官吏外,知府姜飞越也带着一干属下前来,如此,围观之人就更多了。

    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场面人物,这一下子几乎全到齐了。

    还是当初操练的那个大院,同提举杨尽洺与副提举姜军、吏目蔡一书等早就命人收拾的干干净净,同时容纳这么多人毫无半点压力。

    “仲大人,还是你治理有方啊,看看衙役们,别的不说,仅是这站姿、精气神,我们知府衙门一大半儿的人就做不到”。

    知府姜飞越从进了盐课衙门大院就是这番话,简直让他的随从无地自容。

    “你们再看看,看看人家这院子、这屋子,连同那屋脊、窗户,连同门口那两只大狮子,是不是让我们眼前一亮呢?”,姜飞越继续羡慕着。

    他的随从急忙附和道:“是是是,知府大人,下官们失职,回去就整顿,回去就整顿”。

    如同当初陈府招募家丁一样,院中也摆了一排桌椅,知府姜飞越、提举仲逸,同提举杨尽洺刚刚入座,副提举姜军和吏目蔡一书立刻上前来。

    这二人,一个负责维持现场,一个负责记录,十分的尽职。

    “开始吧,知府大人一会儿还要出城公干,抓紧时间”,同提举望望仲逸,随意说了这么一句。

    蔡一书面露难色,看看这人群人头攒动,怕是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吧?

    “我们尽量啊”,姜军摆摆手,二人急忙走上台前。

    “大家伙儿都听好了,挨个排队,一个一个来”。

    姜军指着院里的一大堆工具大声说道:“需要的东西,我们都准备好了,你们可直接上手”。

    好吧,这一大堆东西,都是库大使肖大可和程默向街上的铁匠铺、玉器店,甚至向诚信堂花银子借的。

    这位知府大人还真会当甩手掌柜,怪不得能将这个场面全部留在盐课衙门,省事了呗。

    居中的位置,左右两侧还有两排桌椅,坐的皆是老资历的铁匠、铜匠、玉器师傅、雕木师傅,都是行业老手。

    作为诚信堂掌柜之一,罗英也被请了过来,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这样的场面,应是若一当铺的老姜头来才合适,自己在这位老匠工面前,顶多算个学徒而已。

    “大家听好了,马上就开始,诸位大人”。

    程默得到仲逸准许后,再次提高他的嗓门:“我先说说规则,此次评比总共十票,知府大人和仲大人各一票,那个”。

    是个新词儿,陶朔听仲逸说了好几次了,还是恍惚了一下。

    ‘对了,左右两侧的‘评委’们,总共占三票,最终得四票或四票以上者通过’,

    程默觉得自己说这话都太费劲了。

    ‘什么是票啊?怎么还弄出个评评委啊?’,人群中又不淡定了。

    程默使劲摸摸脑门,感觉头都大了:“好啦,这个评委就是左右两侧的工匠掌柜们,至于票嘛你们看看,他们手里拿的绿牌就是通过,红牌就算了吧”。

    这么一说,众人终于好像明白了:工匠们懂行,让他们做评论,这才可以心服口服嘛。

    当初,与唐小丫在一起时,仲逸不知道看了多少这种类似的节目,那个时候他觉得没意思,现在终于能理解她为何熬夜看了。

    “你来说说,会什么一技之长?”,这个主持还得要靠程默,才刚一会儿,姜军就嗓子冒烟了。

    这时,一名年青男子上前道:“在下会胸口碎大石”。

    “去你的”,众人喊道:“当这里是什么?杂耍场了?”。

    那人却振振有词道:“告示上不是说了吗?但凡有一技之长者我这也算是一技之长啊?”。

    还真是,就连负责解读告示的老头儿也这样附和道:“对的,就是这样,告示是这么说的”。

    “仲大人,你看”,知府将脸凑过来。

    仲逸笑道:“一切听知府大人安排”。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过来试试,让大伙儿看看眼界”。

    看来,这位知府大人并不着急离去,看热闹倒是真的。

    程默摆摆手,肖大可立刻命两个衙役抬上来两块大青石,很重的样子。

    那年轻男子急忙说道:“不不不,不用你们的石头,我自己带了”。

    这么一说,人群中立刻有人让出道,同样的四块大青石依次放到了中间。

    天气够热的,那年轻人也不避讳,光着膀子就躺在地上,方才那两人抬起一块石板放到了他的胸口。

    “各位大人,你们都看清楚了,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众人瞪大了眼睛,等待着那个奇迹的出现。

    ‘不行不行,这怎么可以呢?就一块石板,是不是显得太弱了?’,石板下的男子冲左右喊道:“再加一块”。

    程默急忙从台阶上跳了下来,匆匆凑到跟前:这场面,比说书要带劲啊。

    “举锤了,你们快来看,举起大铁锤了”。

    压在底下那小伙是瘦了些,两块巨石的厚度远远超过他的身板。

    这一锤子下去,不就骨肉横飞了吗?

    “仲大人,这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要不,还是算了吧?”,程默急忙跑过来请示,仲逸看看知府,得到的是一个连连点头。

    仲逸只得亲自上前,围着石板细细转了一圈,再摸摸石板和大铁锤,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继续”,仲逸回到座位上,随意摆摆手。这表情,似乎比砸一个鸡蛋还‘不屑一顾’。

    “哎呦,我的天哪”,手起锤落那一瞬间,有人竟吓得闭上了眼睛。

    “如果大家觉得好,就拍拍手吧”。

    那年轻男子满面红光,只顾向众人挥手示意,没有半点受伤的迹象。

    “那,我就绿牌吧”。

    见知府举起了绿牌,评委们也纷纷举起自己手中的绿牌。

    “一票、两票”,程默认真的统计着。

    仲逸见状急忙起身道:“程默,先不着急统计,这个不算——一技之长”。

    众人纷纷摇头,表示不解:这?都巨石铁锤了,还不算一技之长?

    围观的人可以随意表露自己的惊讶之情,但朝廷命官却绝不能喜怒于色,知府姜飞越也面露难色道:“仲大人,你看”。

    仲逸低声回了一句:“知府大人稍安勿躁,就等着看好戏吧”。

    见仲逸示意,蔡一书立刻跑了过来:“仲大人,您叫下官有何吩咐?”。

    仲逸缓缓来头台前,向众人说道:“诸位,这位蔡大人是我们盐课提举司最年长者,读书人出身,更是手无缚鸡之力,不过”。

    众目睽睽之下,他竟轻松道:“不过,就方才那个绝活儿,蔡大人也可以来一遍”。

    蔡一书一听,连连摇头摆手道:“使不得,仲大人,这可万万使不得的,有辱有辱斯文啊”。

    听到后半句,仲逸明白了:这个蔡一书向来中规中矩,那怕是从九品的吏目,但毕竟也是朝廷命官,这种类似三教九流之类的杂耍,他自然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露脸。

    “放心吧,蔡大人,你无须躺在地上,更不必光着膀子,只需配合一下程默即可”。

    说完这句,再检查一遍大青石、大铁锤。

    仲逸回到自己的位置,心中却想到了另外一层:平时不是给我表忠心吗?现在正好可以试试。

    ‘仲大人今儿个这是怎么了?他平日里可不是这样的啊,做事那叫一个谨慎’。

    人群中的这种声音,想必不仅来自围观之人,连衙役们都要犯嘀咕了。

    还好,这种观望很快可以兑现,不会造成什么大的误解。

    “程默,来吧”。

    这绝对是一个意外,只见蔡一书稳稳坐在木椅之上,立刻吩咐将石板压在双腿上。

    ‘这个胸口碎大石算什么?但如今是奉仲大人之命,这是两码事儿’。

    蔡一书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还不停的催促着程默。

    “得罪了,蔡大人,若是有半点闪失,小的愿将自己的这双腿,外加这颗脑袋奉上”,陶朔更是来的干脆。

    什么叫信任?眼前这一幕就是。

    这样的场面,怎么能少的了副提举姜军呢?他也走上前来:“算我一份,蔡大人之后,便是姜某上”。

    台上的同提举杨尽洺动动身子,却被仲逸拉住:“杨大人不必了,这就是个把戏,两位大人不会有事儿的”。

    两块大青石、所用大铁锤,依旧是方才那名男子备好的,他总共备了四块,想必是想演两回的?

    可惜,他没有这个机会了。

    “碎大石,大伙看好了”。

    程默大喊一声,不少人又闭上双眼,衙役们的心几乎要跳了出来,为两位大人那叫一个提心吊胆。

    “小心,这个一般人不能试的,后果真的严重”。

    方才上台的那年轻男子离开上前道:“仲大人,实话告诉你,若是真出了什么事儿,小的我可担不起这个责”。

    ‘唏嘘’,只听见身后一阵叫喊声,那年轻男子立刻转过身,蔡一书已稳稳站在地上。

    台上的知府向仲逸侧耳道:“仲大人,厉害啊,有此属下,你盐课衙门,何愁大事不成啊?”。

    仲逸笑道:“知府大人言重了,如若愿意,你我也可日后如此坦诚相待,文大人早就叮嘱过”。

    姜飞越立刻点点头:“明白,明白”。

    “还真别说,这石头真不错,没有石粉,裂口就像刀切开一样,干净的很哪”。

    蔡一书拍拍衣衫,不由的向那名男子道:“你这是在豆腐外边涂了一层灰吧?算什么一技之长?”。

    那年轻男子有些颤抖,低头不语,台下的人完全看的明白,有种想扔鸡蛋、吐口水的冲动。

    “你,若是真有胸口碎大石的本事,就用这个”。

    程默举起手中的铁锤,指着旁边的两块大青石:“这是我们备好的石头,原本是用来考核石匠手艺的,要不,你来一试试?”。

    “仲大人饶命啊,真的不管小的事儿,是刘二说只要帮他完成这个把戏,就请我们喝一顿酒的”,那两个帮腔的家伙首先跪地求饶。

    那年轻男子面色苍白道:“仲大人,早就听说你宽宏大量,今日这事儿就饶过小的吧”。

    仲逸不屑,知府不语,蔡一书却按耐不住:“说,平日里靠这个把戏,骗了大家多少银子?赏钱没少得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