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略- 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仲老弟’。

    樊文予走上前来,压低了声音,不由说了一句:“你看此事该如何收场?”。

    仲逸用手拍拍樊文予的一身颤抖,自己的声音也有些‘不同以往’道:“樊兄,你如今都察院的,同僚们在看着你,尤其文大人你可千万不能乱了手脚”。

    樊文予重重点点头,心里总算是有了几分底气。

    “想想咱们在蠡县时,牛头山那些山匪是多么的张狂?”。

    仲逸继续为樊文予打气:“黑山的铁老大厉害不?最后还不是被我们收拾掉了吗?”。

    这话说的没错,一下子将樊文予拉回到过去:当年在蠡县的事情历历在目,这才是最大的底气所在。

    ‘对啊,如今我都是都察院的正四品佥都御史,难道还不如当年的七品知县?’。

    樊文予心中暗暗道:“仲老弟说的没错,不能让别人看扁了”。

    走着走着,颤抖的腿脚总算是不再那么颤抖了。

    见仲逸走了进来,众人又将所有目光投在他的身上:关于这位昔日翰林院的侍读学士,无论几次奉旨出京,还是与两位皇帝的交情,大家早已不是那么的陌生。

    而方才樊文予与他的简短交谈,更是让这些人明白一个道理:仲逸才是我们的主心骨,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大理、他是这里盐课提举司的提举大人。

    “这?这是个什么大空寺,与山匪何异?与窃贼何异?”。

    仲逸走上前去,向众人说道:“方才的话,大家都听到了,这个寺院就是个幌子,所谓的抽签也都是幌子,只是某些揽银子的一个工具而已”。

    众人连连点头,没有一个不服仲大人的勇气:他站的位置最靠近佛像,与其他人的唯恐躲避不及不同,仲大人却丝毫不惧。

    “对,仲大人说的没错,就是这些个和尚,坏死了,神像都要发怒了,这些个假和尚”。

    跟班就是跟班,而一个‘最忠心的跟班’从来都不是浪得虚名,见到仲逸上前后,程默心里也是被打了十二分的胆气。

    这主仆二人,该要有多么的默契,才能配合的这么好?

    仲逸很满意的点点头:‘程默说的对,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某些人假借大空寺揽银子,与诸位大人无关,也与其他兄弟们无关,大家不必惊慌’。

    这一句,简直就是点睛之言,连同知府衙门的人在内,在场所有的差官总算是可以‘大胆’出口气了。

    要说最尴尬的还是曹春:要说他是这里的‘出家人’是断断不能,但若说他这个朝廷正四品的知府与这里一点干系都没有,那更是说不过去。

    就连知府衙门的人都站直了身子,毕竟是朝廷命官,脸面何在?

    “噔”一声响,铜钟厚重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这是寺院中特有的一种声响,但凡经常来这里的人,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真是应了那句话: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仲逸继续道:“假和尚的事儿,一会儿再说,现在我们该听听神像如何‘解读’签文了”。

    见二人还在发愣,程默便开口道:“冯三保、曹知府,你们二人的抽签呢?快放上来吧?”。

第703章 谁在说话?(下)() 
“仲大人,你看我们谁先来?”。

    曹知府拿着手中抽签,战战兢兢的说了一句,似乎比等待圣旨还要胆战心惊。

    仲逸不言语,程默却插了一句:“都这个时候了,还说什么谁先来不来的,这尊佛像法力无边,再来十个人抽签,也能给你化解了”。

    末了,他笑道:“当然,这也要看你们的诚意,方才那些假和尚没有诚意,现在就是下场”。

    冯三保还是明白人,他欲快速上前将抽签扔出去,如同方才那样洒脱的样子。

    谁知才迈出一只脚,这才发现浑身似乎被泄了气一样,只是微弱的挪动。

    这下好了,再也踢不动别人了。

    什么叫后怕?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曹春曹大人,你可真不是一个痛快的人”,好不容易上前几步,冯三保还是要数落他几句,为的就是给自己壮胆。

    “一起来吧,反正就是这支签,方才那些假和尚解读不了,真是扫兴”。

    冯三保立刻双手合一,毕恭毕敬向神像拜道:“心诚则灵,在下平日里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日后一定诚心补救,佛家讲究慈悲为怀,在下愿以一生来赎罪”。

    都察院的人相视一眼,不由感慨道:自从见了这个冯三保,还从未见过他这样恭敬的样子。

    那些躺在地上的和尚们如丧家犬一般:什么假和尚?我们的身份你冯三保不知道吗?这就开始卸磨杀驴、翻脸不认账了?

    “佛祖啊,快快将冯三保这个人带走吧,那怕雷劈死也行,这就是个祸害啊”。

    ‘住持’大师慢慢坐了起来,开始双腿盘坐在地,其他和尚也跟着坐了起来,一起开始祈祷、祈祷冯三保快点死去吧。

    ‘仲大人,可以开始了吗?’。

    之后,冯三保竟跪拜起来,只是向仲逸说了这么一句。

    仲逸微微笑道:“冯三保你说的什么话?是眼前这尊佛像在解读签文,你怎么问本官呢?”。

    冯三保意识到了自己的唐突,这便再没有说话,再次双手合一,默默的闭上了眼睛,如同在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曹知府见状立刻跪了下来,‘虔诚’的样子远超冯三保数倍。

    屋中一阵安静,众人的眼睛瞪得老大,既害怕又似乎在迫不及待的等着那个声音的出现。

    这种感觉,怕是这一辈子也没有了。

    不由的,那些人又相互靠近了些:当此之时,挤一挤还是更安全些。

    ‘噔’的一声,那厚重的铜钟声再次响起,声音传来,令人心碎。

    “曹春,你不是活腻了?明知都察院的人在,还派人来找我?”。

    “那些人围你知府衙门,多大的事儿?布政司、按察司,甚至京城,岂能坐视不理吗?这下好了,把我牵进来,还说到了盐务你死去吧”。

    “我也没有想到会有人跟着,再说了,樊大人那里,我本是准备好了的”。

    “说到”这里,众人又是一惊,只是涉事人之一的曹春突觉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上。

    “这这是我们才说过的话,怎么会原原本本重现在这里?”,颤颤巍巍说了这么一句,这位四品知府立刻晕了过去。

    “这怎么会这样?”。

    冯三保脸色苍白,先是程默不语,而后突然耸动着喉咙,腹中似乎有东西涌出,浑身不由的抽搐起来。

    ‘不要再说了,求求你了’。

    片刻之后,他这才反应过来,急忙磕头如捣蒜求道:“佛祖在上,求你不要再说了,不要再说了”。

    程默吩咐人端来一盆凉水,直接向曹春的身上泼了上去。

    “饶命,饶命啊我说,我什么都说”。

    曹春一把将冯三保推开,以膝代步,也不管满身的水渍,急忙拜道:“我该死,该死,求佛祖饶过一条性命吧”。

    众人如释重负,总算是有了个——结果。

    “你给我滚一边去,都是因为你,当初要不是你拉我下水,我这个知府当的好好的,这下好了,连老天都发怒了”。

    曹春嘴里说的很快,有的已听不太清,大约是:“冤有头债有主,要找就找冯三保”之类的话。

    仲逸向樊文予递个眼色,都察院的差官立刻端上来笔墨纸砚,开始记录。

    ‘我叫曹春,是大理府知府,因受冯三保的蛊惑,与盐课提举司同提举王核等人勾结,倒卖盐引、为贩私盐之徒行方便,这些年一共收了银两’。

    曹春说的很平静,此刻他不再抱有任何侥幸,连同之前围在衙门口的那些人所为何事也说了出来:“冯三保纵容手下胡作非为,我又枉法断案,断了多桩冤案,其中有”。

    说的很慢,记录的很准,之后都察院的一名御史宣读一遍,曹春连连点头,之后规规矩矩压了手印。

    “樊大人,仲大人,该说的我都说了,老天总该会放过我了吧?”。

    曹春哭诉道:“否则,我的心里不踏实啊,害怕”。

    差官离去后,樊文予上前道:“害怕?早干嘛去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曹春确实没有多少胆子,老老实实全部交代出来,平日里一向张狂的冯三保也再也没有力气骂他了、也骂不动了。

    ‘樊大人,我们我也说’。

    见曹春将冯三保拱了出来,假和尚们也终于看开了形势:冯三保完了,再也不能指望他了。

    ‘其实,我们是为冯三保做事的,他每个月给我们发银子,让我们欺骗香客’。

    “冯三保就是在这里谈事,什么人都有,贩卖私盐也是从这里开始”。

    “对了,寺院后院还藏有几个妇人”。

    “还有,我知道银子藏在什么地方”。

    假和尚们纷纷开始‘招供’,一个比一个积极,似乎生怕错过了立功的机会。

    樊文予命人一一记录,之后叫人带了出去。

    从此以后,不会再有大空寺,也不见假和尚。

    “冯三保,你呢?还有什么说的?”。

    仲逸这么一问,如同泼了一盆凉水,冯三保努力的从地上爬了起来。

    “樊大人,仲大人,曹春说的没错,那些事儿都是我干的,可是你们治不了我”。

    众目睽睽之下,冯三保使劲吐出几个字来:“我是李贵妃身边的人,你们谁也动不了我”。

第704章 该来的迟早会来() 
这一夜,注定怪事连连,只有想象不到的,没有不会发生的。

    一个假大空寺、一堆假和尚、一套假的不能再假的说辞,最后,眼前的神像竟然——开口了。

    如今到好,连当今的李贵妃都被搬出来了。

    “你把话说清楚,你到底是什么人?”。

    樊文予权衡半天,最后还是决定先问清楚再定夺。

    谁知他这么一说,冯三保又来劲了:“这个你问不着,等到了京城,自会有人来找你们的”。

    之前有人说这个冯三保在布政司、按察司,甚至于京城的关系,照这么说,也确非空穴来风,也是个有来头的主儿。

    渐渐地,冯三保竟然站了起来,他轻轻拍拍手,脸上的神情也渐渐地的恢复了些,嘴角又微微向上扬了起来。

    有一种人,叫做‘不死,就不得消停’。

    知府曹春招供后,知府衙门的其他衙役也纷纷低头认罪,这些人都被都察院的差官带向衙门,此刻已经离开大空寺。

    除都察院几名负责樊文予安全的差官外,就剩樊文予和仲逸,连同他的跟班程默了。

    “仲大人,你看”。

    有外人在时,樊文予依旧这样称呼仲逸,只是说话语气还是难以掩饰他们二人特殊的交情:“要不,我们到盐课衙门,去请示文大人?”。

    这种看似商量,实则并无半点用处的举措,让仲逸着实不敢苟同,只是毕竟是他多年的樊大哥,也就这么滴了。

    “你们几个到外边候着,没有樊大人的准许,任何人不得进来”。

    仲逸向左右吩咐了一句,而后又向程默递个眼色,众人便立刻退了出去。

    樊文予身边的近随对仲逸也并不陌生,之前两人出京办差时,他们是亲眼领略过仲大人的风格。

    “你们几个在那里守着,任何人不得靠近”。

    出门后,程默安排差官们各自站好,其余两名御史则被安排到别的房间

    “冯三保,你到底招还是不招?”。

    仲逸没有回答樊文予的话,转而向冯三保道:“实不相瞒,京城那边,早就有人打过招呼了”。

    这么一说,冯三保立刻瞪大眼睛,一番奇怪表情后,竟满脸笑意的走向仲逸,边走边说道:“仲大人,你说的是真的吗?”。

    樊文予微微一愣,以为他认错了眼前之人:这仲老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是的,宫里的冯公公派人说过”。

    仲逸很随意的说了一句:“想必你也知道,在来云南时,本官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当时就在裕王府侍读,也做小世子的师傅,倒是偶有见过李贵妃,那个时候,冯公公也在王府伺候着”。

    仲逸不知道这个冯三保和冯保是什么关系,只是下意识觉得这二人间有什么关联,而冯三保如今提到李贵妃,或许也是借此来引出冯保。

    李贵妃他攀不上,但冯保却不一定了。

    听这么一说,冯三保已完全没有所谓的担心,他频频眨眨眼,不由的望望一旁的樊文予:“此事,樊大人想必也是知道的?”。

    樊文予微微点点头:“嗯,仲大人倒是说过,可是,方才你也看到了,这么多人”。

    什么叫神默契?这就是最好的例子,樊文予和仲逸交情深人人皆知,但多年交情的结果,往往就是一个旁人无法替代的默契。

    “哎呀,二位大人早说嘛,早知道是这样,我们何必费这么大周折呢?”。

    冯三保感觉自己都要流泪了,喜极而泣道:“当然,这也不能怪两位大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文大人的脾气秉性也是人所皆知的,让二位大人为难了”。

    樊文予有些拿捏不住,只得继续向仲逸‘请示’道:“仲大人,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用不用就回盐课衙门?”。

    仲逸连连摇头:“那可不行,场面上的事儿还是要走的嘛,到时樊大人这里也要交差嘛,就是做做样子嘛,不然曹春一定会乱咬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桌上有纸笔,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不过冯三保还是谨慎的问了一句:‘二位大人,这就都写?’。

    樊文予没有言语,仲逸淡淡的说了一句:“写,你当然要写了,到时我们呈不呈的,你心里还没点数吗?到了京城,有冯公公在”。

    冯三保连连点头,顺手就开始写起来。

    此刻,在他的心里,看到的只有一马平川

    夜色渐深,天空的月色正浓,四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