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略- 第3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实话,李时珍对仲逸并不熟悉,只因原礼部尚书袁炜的缘故,而他之所以答应前来,完全是因为仲逸的一片赤诚打动了他。

    程默异常欣喜,一路护送,二人很快来到了大理

    数日后,肖大可说老母亲的身体好转,渐渐地可以下床走路了。

    一月后,肖大可再次听到兄嫂的喜讯:老人食欲大增,说话也清晰了很多。

    这日午后,仲逸正与仲姝屋里说着话,却听门外一阵异动,像是程默的声音。

    ‘都给你说多少遍了,仲大人与夫人在说话,你再等一会儿吧’。

    程默挡住了欲进门的肖大可,一个劲儿的解释:我家大人忙于衙门事务,都没有说时间陪夫人,你听不懂我说的话吗?

    ‘我要见仲大人,就说一句话,绝不会打扰大人和夫人说话’。

    总算是没有拦住,肖大可进门就‘噗通’一声跪下。

    ‘仲大人,我娘的病全好了,我是来谢恩的’。

    肖大可二话不说,‘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边磕边说道:“大人,从今以后,我这条命就是你的了”。

    仲逸急忙扶住,大可却坚决要把话说完:“上次你留的银子,我日后一定还大人,那位李太医无以回报,年年为他祈福、祈受”。

    一旁的程默笑道:“要你命干什么?都是一个衙门的,咱们仲大人又不是为图你回报,快起来吧,你这都说了几句了”。

    肖大可这才憨憨的起身,再次施礼,而后毕恭毕敬的退了出去。

    这时,一名男子缓缓从房间走出,仲逸急忙迎了上去。

    ‘李太医,人家要见你一面,为何不见呢?’。

    仲逸请李时珍入座:“如今大可娘身体痊愈,人家是真心要感谢一番的”。

    李时珍说道:“医者,本就为救死扶伤,何来刻意要感谢一番?我也是觉得老人家所患之疾怪异,诊断也是为了更好的医治病人、类似的病人”。

    末了,他笑道:“大可是个孝顺的孩子,只要一家其乐融融就好,为何非要见我呢?”。

    仲逸连连点头:“李太医所言极是,是在下浅薄了”。

    一旁的仲姝说道:“都说李太医医术了得、妙手回春,看样子,心境高远、超凡脱俗才是真正令人难以企及的”。

    女眷一般不露面,不过李时珍来盐课提举司与仲姝交谈几次后发现她见识非凡,一些见识,甚至连仲逸这位昔日翰林院的侍读学士都不如。

    仲逸请他而来,正是为灶户们正得的一种怪病。

    李时珍欣然答应,一如当初为老人医治一样。

第648章 多事之夜(上)() 
夜幕下,天色一片漆黑,冷风伴随着微弱的月光丝丝略过,晚秋之季,大地即将迎来寒冬期。

    今日的盐课提举司衙门格外的热闹,新一月考核刚刚结束,有人再次从二等衙役升为一等,又恰逢同提举王核今日‘寿诞’,破例请衙门所有衙役庆贺。

    令人意外的是,王核今日一反常态,竟当众发话:除了值守的衙役外,其他所有人都有份儿,而且所有开支由他一人承担。

    ‘铁公鸡’也有拔毛的时候。

    此处并非山寨,无论那种方式的庆贺,绝不会弄出个‘酒肉管够’的局面来。

    饭菜倒是丰盛了许多、种类之多,超乎想象。

    仲逸早有规定:衙门里饮酒,最多不能超过三碗、限量的碗。

    若是再要超量,那就要追究伙房厨子、杂役的责任了。

    从午后开始准备,傍晚众人到齐后,此刻还在兴头上,看样子一时半会是不会结束的。

    对此,衙役们表面颇为感激,但人人心中却犯了嘀咕:王大人如此做,到底是为那般?

    仲逸初来提举司时,修葺衙门院落、大赏一等衙役、优异灶户等,被人视作是‘笼络人心’,好在有更多制度并举,才让人们心悦诚服:

    为盐课提举司好,仲大人是认真的。

    那么,王核此举又是为何呢?

    毋庸置疑,在提举司衙门中,除了仲逸这位提举大人外,就属同提举王核更令人瞩目,在这里,他有他的‘人马’,有他的‘地盘’,也有他多年的经营,这一点来说,仲逸甚至都不如他。

    仲逸的新举措吸引不少人,而王核此次‘大方’或许也是一种‘笼络人心’的意思,至少他从来都没有这么大方过。

    若抛开对衙门的各项举措来看,王核显然更多想树立自己的威信、既有的威信。

    所有衙役心知肚明:同提举与提举之间的较量,渐渐变得明朗起来。

    管他呢,有肉吃、有酒喝,想那么多干嘛?

    这样的场合,当然不会少了仲逸这位提举大人,但今日不比往常,更多的机会,就还是留给同提举王核吧。

    饭菜上的差不多了,王核带着两名随从,开始向众人敬酒:先是从仲逸开始,再到副提举姜军、吏目蔡一书,以此类推。

    “王大人如此破费,让我等有些过意不去,改日城外酒楼设宴,由下官与蔡大人做东,还请二位大人务必赏光啊”。

    落座后,副提举姜军与吏目蔡一书也向仲逸和王核发出‘邀请’。

    仲逸笑言:“非年非节、非寿非喜,设宴得要有个名目啊。否则,本官是断断不会去的”。

    王核似乎有些醉意:对对对,没有名目的酒席,我们是断断不会去的。

    姜军与蔡一书立刻起身应道:“既是如此,请二位大人容下官们回去想想,有了合适的‘名目’,再请二位大人”。

    二人对视一眼,略略有些尴尬

    隔壁大厅中,衙役们吃的正欢,说笑声也渐渐大了许多。

    经众人推举,库大使刘通、库副使肖大可走了进来,要向各位大人敬酒。

    “先向各位大人声明:我们二人在外边与弟兄们饮了一杯,剩余这两杯就在这里干了”。

    刘通本是想到王核那边的,但毕竟仲逸才是‘真提举’,所以他干脆来个‘大家一起来’、不再一一敬酒。

    “卑职先干了,仲大人、王大人、姜大人、蔡大人,你们随意”,话音未落,刘通的杯子已是空空如也。

    一旁的肖大可犹豫一下,也一饮而尽。

    衙门中的老人们都知道:这个肖大可平日里几乎是滴酒不沾的。起初大家以为是因他家中老娘常年卧病在床日子拮据的缘故,后来听肖大可自己说“身体缘故,真的是不能多饮”。

    王核很满意这个举动,竟然亲自端杯上前:“大可,你平日里滴酒不沾,来衙门这么长时间,很少见你端杯,今日破例给本官这个面子,够仗义”。

    王核这么一说,刘通下意识不由的也倒了一杯:“小的也陪一个”。

    肖大可望望众人,将最后一杯酒也饮的一干二净。

    好吧,三杯酒没有了,后面就只剩吃菜了。

    “王大人,以后还请你多多照顾才是”,肖大可竟然有话有些迟钝。

    这小子,难道就这么不胜酒力?

    姜军与蔡一书对视一眼,默默的夹起桌上的饭菜:大可今日有些反常,仲大人脸上能挂得住吗?

    “哈哈哈,大可好样的,兄弟们没的说,日后有事尽管开口便是”。

    王核只是象征性的抿一口,杯中还有剩余,他突然转身说道:“不过,本官觉得,你这杯酒,还是应该敬仲大人的,你娘的病,多亏仲大人啊”。

    大可傻眼:酒杯都空了,拿什么喝?

    啧啧,夸张的声音,王核拍拍脑门:“哎呦,怎么给忘了,仲大人限酒,你这那只能下次了”。

    肖大可没有言语,一旁的刘通拉着他便向外走:“大可,酒饮完了,我们该出去了”。

    仲逸并未抬头,盯着桌上的饭菜,微微说了一句:“大可,你就再没有什么说的了?”。

    姜军和蔡一书缓缓放下筷子,似乎要起身,王核上前轻轻摁住二人肩膀,自己也跟着坐了下来。

    ‘仲大人,我娘的病多谢大人帮忙了,欠你的那些银子,卑职会尽快还的’。

    众目睽睽之下,肖大可竟开口道:“一个月为限,一月之内,定给仲大人凑齐了”。

    “滚,你给我滚出去,今晚不要让本官再看到你”。

    仲逸将手中的酒杯摔掉,怒斥了一句:“算本官瞎了眼”。

    王核递个眼色,刘通立刻将肖大可拉了出去。

    蔡一书取来一个空杯子放到仲逸面前,王核似笑非笑道:“仲大人莫怪,大可就那直脾气”。

    不大会儿的功夫,程默从门外走了进来,他向仲逸微微点点头,而后站在原地。

    ‘程默,你带几名一等衙役,将肖大可给我看住了’。

    仲逸怒气未消道:“若是他要回家,也给我看住了,休要再胡言乱语”。

第649章 多事之夜(中)() 
夜幕下,盐课提举司衙门的热闹劲儿总算消停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微微的睡意和剩余的饭菜。

    不少人还未离去,围桌而坐,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不着调的话,声音小了许多。

    同提举王核提议:换个房间,再与仲逸、姜军、蔡一书等痛饮一番,过了此刻,也该不再受‘三杯为限’的规定了吧?

    仲逸笑道:今日是王大人的好日子,都随你

    城外十余里,有一条斜坡,顺着斜坡而上,坡下是一条江,江面还算平静,可见有船只、不大不小的船只。

    岸边木柱上挂着几盏灯笼、很大的灯笼,连同一旁的火把烧的正旺,生生腾出一条道来。

    伙计们正忙着向船上搬运东西、一个个的麻袋。

    ‘快点,抓紧了’。

    一名满脸胡须的中年男子向坡上喊了一句:“都给老子盯紧点,误了事儿,老子扒了你的皮”。

    “嗯,知道了”,山药间一个青年男子急忙应道:“鲁头儿,你就放心吧”。

    鲁大头,在这一带也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个能打的人物。此人之前占山落草,后来经过衙门劝阻,下山干起了‘正经买卖’,一种类似镖局的买卖。

    鲁大头手下养着百十号人马,大多是他在山寨时带的心腹,打家劫舍、坑蒙拐骗都是把好手。

    这些人什么都干:守家护院、保货运送,甚至于搬运货物、开店庆贺,几乎无所不能。

    不过,这样的人,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可以请的起的。

    从来都是‘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发横财难富’,鲁大头生性胆大残暴,这每次的‘收费’也是相当的惊人。

    岸边一木台上,盐商耿达正与身边的人说着什么,不时的望着四周一草一木,尽管除了火光外是漆黑一片,他似乎还是担心突然窜出个什么东西来。

    “耿东家,都搬得差不多了,就剩最后一木车了”。

    鲁大头走了过来,这次是耿达雇的他,该是要银子的时候了。

    “大头啊,这批货,还要靠你们一路护送啊,银子方面是不是?”,耿达说了一句,向左右随从望了望。

    ‘耿东家,护送那自不用说,可这贩私盐是掉脑袋的事儿,手下还有这么多兄弟要养’。

    鲁大头略作迟疑道:“还是老规矩,先付一半,等货到后,再付剩余那一半”。

    耿达笑着从随从手中接过银票:“好吧,既然鲁大当家的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将银票递上,他特意补充了一句:“告诉弟兄们,一定要万无一失,之后,孙大东家还有赏银”。

    这位孙大东家,就是那日在运发大楼摆宴款待仲逸的孙大发。

    当时在一起的,还有此刻正与鲁大头说话的耿达。

    鲁大头接过银票,一名手下立刻举着灯笼过来,细细看了一番。

    “耿东家尽管放下,回去告诉你们孙大东家:只要这东西给足了,没有兄弟么办不成的事儿”。

    鲁大头将手中的银票晃了晃,笑道:“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一行有一行的规矩,既然答应了诸位,绝不会食言的”。

    耿达连连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不远处,山坡上一阵异动,一名男子走的太急,没有看清脚下杂草,竟一下被绊倒,顺势从坡上滚了下来。

    果真是山匪出身,一番摸爬滚打之后,连句喊叫声都没有,气喘吁吁的来到鲁大头面前:“头儿,不好啦,有人来啦”。

    那名男子指着前方,众人立刻去望去,也是零星的火把。

    看样子也就五六人的样子,正从这边赶了过来。

    “我们是盐课提举司衙门的,有人来报:这里有人贩卖私盐,我们要上船检查”。

    靠近一看,为首之人正是盐课提举司库副使肖大可。

    鲁大头并未言语,稍稍向后退去几步,向肖大可来的方向望去。

    耿达一脸惊恐,腿脚竟有些颤抖,连说话的声音都有些支吾:‘鲁大当家的,这可怎么办呢?’。

    这耿达平日里酒量惊人,不过相比孙大发,他的胆子还是小了些。

    再望望岸边,众人已经停下手里活儿,几名年轻男子一脚还踩在船帮上。

    不大会儿的功夫,山坡上再次跑来两名男子。上前对鲁大头就是一阵嘀咕:“兄弟们都查看过了,再没有其他人跟来,就他们几人”,

    鲁大头挥挥手,那二人立刻退了下去。

    “吆,这不是肖大人嘛,这么晚了,是谁说的啊?那里有贩私盐的?”。

    鲁大头向耿达递个眼色,而后转身向肖大可说道:“肖大人一定是在盐课提举司衙门没有喝尽兴,正好我带了点好酒,咱们一醉方休?”。

    肖大可冷冷道:“肖某无品无阶,这声‘大人’还是当不起的,盐课提举司的兄弟都知道:肖某从不饮酒”。

    这时,耿达急忙上前道:“对对对,此事早就有所耳闻,大可兄弟不饮酒、不饮酒的”。

    从随从手中接过一个小布袋,耿达笑道:“这些点散碎银子,请大可兄弟们务必收下,酒虽不喝,但饭菜总是要吃的嘛,这些银子”。

    肖大可伸手推辞掉那所谓的‘散碎银子’,郑重其事的说了一句:“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