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略-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啊,平日里,我们都不敢和别人说话,哪像你仲大人,又是修土地庙,又是给别人讲土地公公的传说,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二人正说着,丫鬟香儿却打趣道:“既是这样,仲大人何不去问问这里的土地公公,后山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知道实情,就不用再害怕了”。

    咳咳,仲逸苦笑道:“你以为我是孙悟空,但凡找不到地方,就冲地上敲一棒,一个矮矮的白老头从地里冒出来,再大声问道:土地,快告诉我,这后山是何妨妖怪?”。

    哈哈哈

    午后,静远寺。

    上香拜佛后,穆一虹抽了一支竹签。

    “仲大人,你既是翰林院的侍读,能否破解这签文上的意思?”。

    来到院中,穆一虹将竹签拿在手里,微微笑道:“看到那个房间了吗?静远大师就在里边,你先说说看,我再去讨教大师,看你们二人说的,是否一样?”。

    毕竟年纪轻,都到这里了,穆一虹还玩心不减,竟想出这样一个主意来?

    “不可,不可,所谓山有高低不同,同一座山,南北东西又各有风格,文风亦如此,同一个字,因人不同,解释往往也不尽相同”。

    仲逸连连摆手:“况且这是签文,我真不懂这个”。

    原本以为,就这样可以应付过去,谁知穆一虹轻轻来了一句:“原来是这样啊,那我先找静远大师,之后再问你,看看你们说的一样不?”。

    哎,这不和刚才,还是一回事吗?

    这穆一虹,与袁若筠相比,简直半斤八两。

    “请问小师傅,后山那片山林,就是当地人说的那“神秘雾林”吧?”。

    穆一虹去求解签文,闲来无事,仲逸来到寺门口一棵大树底下,迎面遇到一个小和尚,便问起了神秘雾林的事儿。

    “后山就是后山,何来神秘一说?”。

    小和尚毕恭毕敬,但所说之话,足以语出惊人:“世上本无事,说的多了,就真成事儿了。看你还是个读书人,怎么也胡乱信这些无稽之谈?”。

    嗯?一个小小的和尚,教训起来人,却一套一套的。

    “小师傅所言极是,既是如此,你我现在就去后山一趟,如何?”。

    仲逸笑道:“我在前面带路”。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小和尚再次说道:“公子之言,大有打赌之意,恕小僧无能为力”。

    哎呀,这静远寺果真厉害,连一个小和尚,都如此语出惊人。那静远大师,定是得道高僧。

    只是他哪里知道,小和尚这几句话,都是静远大师教的,后山的事儿被问及多次,他每次都是这样作答。

    “敢问小师傅,静远大师讲解签文,一般需要多久?”。

    见穆一虹还未出来,仲逸便随意向小和尚问询。

    “师父的事儿,我怎么可能知晓?有可能三言两语,有可能一盏茶的功夫,当然,一个时辰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和尚指着前面:“那位施主前面还有一人呢,怕是一时不会完不了”。

    原来如此。

    “这位公子,既然闲来无事,你何不去后山看看,若是进去之后,能安全走出来,也是大功一件,当地的谣言便不攻自破”。

    小和尚见仲逸正欲辩解,急忙低头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小僧还有事,暂先告辞”。

    果真是个小和尚,方才还一套一套的,这会儿却说起风凉话来。

    “既然穆一虹一时半会出不来,何不?”。

    见来往之人都各自只顾低头走路,仲逸便趁机朝墙后一条小道走去。

    “这,大概就是那片神秘雾林了吧?”。

    静远寺后墙一侧,面对山后一片云雾缭绕,仲逸竟有些兴奋。

    “这地势,并未想象的那般陡峭”。

    仲逸笑道:“就让本大人去后山转转,那个小和尚说的对:若能安全走出来,谣言不攻自破,百姓再无恐惧之心,也算大功一件”。

    缓缓向后退去,他体内运气,双腿慢慢分开,与肩同宽,双唇频动,片刻之后,脚下一阵快风卷地而来。

    高山密林,雨雾间,一道身影腾空而起,攀岩附壁、扶摇而上,登与峰顶而稍稍驻足,而后,快速向林中飘去。

    只因云雾缭绕,别人也无法一堵他的风采了。

    一阵微微的叶动之声,仲逸双脚落于地。

    只因地面太滑,还未站稳,便再次向下滑去。

    坡度陡峭,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使轻功以来,仲逸从未遇过这样的地形。

    运气不足,脚下又无借力之物,慌乱间,他只得再次腾空而起。

    雾气更大,眼前只觉一阵模糊

第370章 土地公(下)() 
“这位公子,你终于醒了?”。

    不知过了多久,仲逸慢慢睁开双眼,只是用力过猛,腿脚还有些隐隐作痛。

    急忙低头看,腿脚受伤了。

    再抬头看,好像面前有人?

    咦???

    啊

    一个矮矮的老头儿,发须白白,笑意微微,穿的规规矩矩,一顶大帽子,一根弯弯曲曲的拐杖,上面还挂着奇怪的配饰。

    “土地公?福德正神?”。

    “你,你是何人?”,仲逸急忙向后退去,再次运气,却明显为伤势所拒,发挥不到三成。

    一个小小的土坡,这是他目前能‘飞’的最高之处。

    方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凌云山,我是在凌云山长大,深得师父教诲:无论何事,不得轻举妄动,更不能乱了分寸”。

    心中默念数遍,相比往常,尽管有些失态,但仲逸总算还是强压了下来。

    “嗖”的一声,那白胡子老头,轻轻已来到土坡上。

    仲逸看的清楚,老头几乎动也未动,如同被生生‘搬’上来的。

    “我是这里的土地,公子方才险些掉下悬崖”。

    老头笑道:“你腿脚受伤,暂时不能使力,我已为你服了神药,半个时辰就会好”。

    如此一说,反倒把话说开了。

    “这么说,是尊神救了在下”。

    仲逸急忙起身拜道:“多谢救命之恩”。

    土地公却依旧一脸笑意:“公子莫要言谢,你慷慨出资修土地庙,让本土地更享供奉,就当还了这个人情”。

    “不不不,修土地庙是当地百姓所愿,在下只是略尽绵薄之力,万不敢居功”。

    仲逸急忙说道:“既是如此,多有叨扰,在下告辞”。

    告辞?

    土地公摇摇头:“告辞,怕是不行,你看看周围,是否与你出事前相同?”。

    仲逸一脸疑惑,再抬头看看,此时正是黄昏时分,虽还在山上,但已丝毫没有半点雾气,

    不远处,也再无静远寺。

    更远处,确实一些花花绿绿的灯光。

    他看了很久,尽管离的非常远,但确信他从未见过这样亮的灯光。

    从未见过。

    “这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说来也怪,小神进出土地,如履平地,但每次进出,都是大明的土地”。

    土地公似乎看出了仲逸的疑惑,便先开口解释道:“唯独这次,在静远寺后山那片雾林落地,再出来后却到了这个世界”。

    咳咳,仲逸重重咽口气,喉结耸动的几乎要跳出来:师父啊,你在那里?能不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神试过了,从这儿进去,可直接到静远寺后山那片雾林,反过来也行”。

    土地公也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换个地方,就不行了”。

    “快,求尊神,赶紧带我回大明,我在家养病,用不了几日,还要去翰林院呢”。

    仲逸几乎就要跪拜了,他这是当面求真神啊。

    似乎向来如此,不慌不忙是土地公的一贯的秉性:“方才你昏迷时,我去看了看,这里很不错,与大明大不相同,你既是翰林院的,何不去看看,也可回去向大家讲讲”。

    这个?

    土地公继续道:“虽然从雾林与此处相通,但小神只能带你一次,因这次是个意外,所以还要将你带回,没有下次了”。

    末了,他补充道:“人神有别,各有各路,个体偶遇乃天意,但不可相互干预,回到翰林院,你一如既往,与今日之事…毫无关系”。

    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这次在雾林是意外,仲逸还可以回到大明,但只有一次机会。

    他可以在这里呆些日子,但必须要回去。

    否则,就永远回不去了。

    这个规矩,谁也不能破坏。

    这么一说,倒是激起了仲逸的兴趣:当初去西北各地时,就是为了解民意,如今到了这个全新的世界,岂有不去看看的道理?

    “请问尊神,在下可在这里呆多久?”。

    仲逸问道。

    土地公慢慢竖起三指:“最多一个月,三十日,最少嘛,你现在就可以回去”。

    末了,他还是不忘说那句话:“当然,无论这里,还是回到大明,你无论做什么,都与小神无关”。

    一个月?

    仲逸细细盘算一番:“如今,京城发生瘟疫,这种病情拖延半月二十很正常,朝廷更为谨慎,既然自己已经被列为疑似患病者,在家休养一个月,不是问题”。

    患了这种‘病’,别人躲还来不及,他的府中自然无人拜访。

    当然,根据以往的经历,医官们或许会上门复诊病情,不过,这个自然有师姐应付。

    以师姐的聪明才智,她见自己暂时不归,完全可以用易容术扮作自己。

    对付那些医官,绰绰有余。

    不就是在床上躺着装病嘛,谁会在意?

    “回尊神的话,那在下就在这里呆一个月,到时还请尊神”。

    仲逸的话未讲完,却被土地公打断。

    “一言为定,一月后,还在此处,你若不能前来,小神就只能自己回去了”。

    说完这句话,土地公轻轻一转,一阵类似云雾的东西飘过。

    不见人影了。

    仲逸四下看看,这座山坐北朝南,山下一条河,对岸是各种灯光。

    此时,他身处山腰,不远处有块巨石,上面还写着字,巨石下是一块平地,看样子,应是经常有人走动。

    “就这儿,记住了,一个月后再来”。

    仲逸再次细细打量一番,望望远处的灯光,缓缓朝山下走去。

    土地公说的没错,他的神药果真奏效,不到半个时辰,真恢复了体力。

    他甚至再次试试腾空而起:那身姿、那力度,与之前毫无差异。

    一路走去,不知为何,仲逸的心里却踏实许多。

    土地公的话毋庸置疑,这一点无须解释,那么,他一个月后回大明自然不成问题。

    同样,土地公说的清楚:除了一个月后带他会大明,这位大神,与自己再无任何关系。

    只要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安然度过一个月,才是自己要面对的。

    作为凌云子的弟子,仲逸对自己接下来的一个月,已开始周密部署。

    “既然不同于大明,无论这里的人如何说话,如何穿衣,如何用饭,甚至宅院、衙门、酒楼,必有不同”。

    仲逸暗暗笑道:“作为翰林院的侍读,本大人不会到处“哇”、“啊”随意惊讶,错误难免要犯,但同样的错误,绝不会犯两次”。

    而在这里经历的一切,回到京城后,要讲给师姐、师兄、阿嫂听,要讲给袁若筠听,讲给樊文予、李序南、石成听,还有若一当铺的罗英、老姜头、小地瓜、翰林院的同僚。

    当然,还有裕王,甚至皇帝朱厚熜。

    或许,此次经历,能为大明带来不可想象的变化。

    “这是什么灯,怎么会如此发亮?”。

    

第371章 唐小鸭?() 
夜幕,某市区。

    一个牛仔长发美女,刚与同学聚会结束,此刻正往家走。

    “ktv的酒太假,喝了七八瓶,一点醉意都没有,没劲”。

    看来,长发美女名的心情不太好。

    今日聚会,同学们个个显摆,又是车,又是房,还有人拿出个苹果叉,仿佛个个做老板,人人挣大钱。

    最后,弄得不欢而散,

    长发美女名叫唐小丫,今年大学刚毕业,目前正做网店,是个十足的宅女。

    宅是宅了点,收入也不怎地。

    “我虽然收入少,但我也没有骄傲啊”。

    从ktv到住的地方,也就三站路而已,我也没有打车啊。

    夜景不错,走走也挺好。

    前不久,她的男朋友去了国外,不过不是去旅游,而是跟别人结婚去了。

    唐小丫难受了一会儿,但很快便过去了。

    很快,她也适合了一个人的生活,每次夜行,都是独自回住处。

    要说她的住处,还得要感谢她的小姨。

    半年前,唐小丫的小姨去了国外,房子便留给了她,尽管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但无疑解决了她的大问题。

    否则,就凭她的那点收入,估计,也就能去城中村了。

    “修路?郁闷”。

    “前方施工,请绕行”,见到这个牌子,唐小丫只得向旁边一条巷子里拐去。

    穿过这条巷子,就是她住的小区门口了。

    “真的没有喝醉啊,这种啤酒向来如此,跟水差不多”。

    唐小丫的酒量确实不怎地,也只能去“欺负欺负”ktv的啤酒。

    她使劲揉揉眼睛,再跺跺脚,确信自己没醉。

    “美女?一个走夜路,不寂寞吗?陪哥哥们喝几杯如何?”。

    偏偏这该死的巷子,第一次走,第一次就倒霉。

    这种人见多了,无非闲来无事,开个伪豪车,弄个纹身,趁着夜色酒劲,找找自己的威风而已。

    “知道我是谁吗?也不打听打听,南大街这一片,谁不知道?识相的,快点滚去,本姑娘就当没看见”。

    唐小丫边说边找,好不容易摸到一板砖,还未打人,只因抓的太紧,纤纤手指,竟被硌得生疼。

    完了,这牛皮吹大了。

    嘿嘿,眼前几名墨镜男,缓缓围了上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