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姑娘,要不?你就别干了吧”。
见穆一虹依旧不提香儿方才所说之事,仲逸决定直奔主题:“把这里的宅子卖掉,换个地方,换种活法”。
此举用意,再明白不过:即便将赵谨杀了,还会有阿猫阿狗盯着她不放,应付过这阵子,也难保日后太平。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彻底离开这处宅院,告别这种生活,才是长久之计。
“不干了,谁来养我?”。
穆一虹无奈的笑道:“京城的开销,很大的哦”。
“我来养你”。
见穆一虹接过这个话题,仲逸便直言道:“小门小院,一日三餐,我仲某人,还是能供得起的”。
这句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以穆一虹的身价,莫说小门小院、一日三餐,就是衣食无忧三辈子,也不成问题。
对于换一种活法,只是她愿不愿意的事儿。
“好,那我听你的,明日我便开始着手此事,这处宅子地段不错,环境优雅,早就有人想盘下”。
穆一虹转过身去,默默的说了一句:“要结束这样的生活,也不难?”。
相当初,她在杭州府时,有佟家护着,自然无人敢造次,毕竟佟家在当地势力相当了得,更通着当地衙门。
尽管如此,时有纨绔子弟蠢蠢欲动,而每次,穆一虹都是以死相抗。
随手一把剪刀,是她多年的习惯。既为防范别人,也为自己留了最后一步路。
后来,周旋与这些权贵间,她更懂得了人情世故,学会了借力打力、以柔克刚。
有了这两样东西,才有了她这么多年的‘安稳’生活。
不过这种安稳,她早就腻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人向她说出这句话。
只要有人当着她的面说出这句话,说明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意她。
“仲大人家大业大、心系天下,要管的人实在太多,我一个普通女子,岂能再叨扰于你?有这句话,虹儿此生足矣”。
穆一虹缓缓转过身来,声音有些哽咽,但还是微微笑道:“那你说,不干这个,我还能做什么?”。
看来,这次,她是认真的。
“置办一处小院,种花种草、养鱼养鸟,琴棋书画。有香儿陪着,也不会寂寞。有机会,我阿姐、筠儿她们,也会偶尔找你说说话”。
仲逸笑道:“这些年,你身边太热闹,也该为自己活着,享受这清静的乐趣”。
末了,他特意补充道:“只要有空,我会陪你到各处走走,既可打听你爹娘的下落,也能散散心”。
穆一虹再次转过身,热泪夺眶而出。
“京城外南山下,有个寺庙,香火很旺,过几日,我想去烧柱香,不知仲大人可否一起?”。
良久之后,穆一虹的神情终于缓和下来。
新的生活
第368章 土地公(上)()
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
相传,土地公本名张福德,自小聪明异常,又很孝顺,后来做了官,专司税赋。他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疾苦,做了很多善事,一百零二岁时辞世。
令人意外的是,他辞世三天后,其容貌仍不变,有一贫户便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过了不久,即由贫转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
由此,后世纷纷效仿,土地庙也就渐渐多了起来,多有民间自发建立,分布极广,用以祈求五谷丰登、多财多福。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民间信仰,大多造型简单,简陋于树下或路旁、山脚,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
俗称“磊“型土地庙。
数日后,穆一虹果真将那处宅院卖掉,仲逸请樊文予暗中协助,同时,他去若一当铺,让小地瓜前来帮忙。
小地瓜在京城一带混迹多年,自是熟门熟路,他跑前跑后,很快为穆一虹找了一处新宅院。
这个宅院便是小门小院:就是仲逸所说的,种花种草、养鱼养鸟的清静小院。
此处宅院,距离仲府还有些距离,但相比原先那处无名小院,已近了很多。
由此,穆一虹带着丫鬟香儿,开始另外一种生活。
这日午后,仲逸去找到翰林院掌院学士,他想腾出半天时间来,去找穆一虹。
上次见找穆一虹时,曾答应过她:陪她去城外南下那个寺庙上炷香。
仲逸不知道穆一虹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去烧香,但这个请求确实不算什么,当初去西北时,就没有带她,被她说成是言而无信,这次不能再食言了。
而在穆一虹看来,自己一向有烧香拜佛,并借此机会心中默默倾诉一番的习惯,现在她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么大的事儿,自然是要上柱香的。
除此之外,穆一虹一直祈祷早日能找到她的至亲。
这一层,仲逸也想到了。
很少为私事而外出,仲逸今日不用去面圣、不用去裕王府,掌院学士决定准许他先离开。
临走之时,他随意问了一句仲逸所为何事,仲逸也随意说了一句:今日晨起,有些头痛发热,还时有咳嗽。
咳咳,夸张了几声,他便缓缓退了出去。
头痛发热,还咳嗽?
这样的理由,亏他能想的出来。
两日前,宫里传出瘟疫。有人说后院枯井里发现一具尸体,是个太监,因为天气热的缘故,苍蝇病虫滋生,这才导致瘟疫。
也有人说,死的不是太监,而是个宫女,好像是犯了什么过错,被责骂几句,受不了,便跳入井中。
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
还有人说,死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而是阿猫阿狗之类,他亲眼所见,岂会有假?
传言这东西,一旦放开,只要没过新鲜劲,就会演化出无数个说法来。
不过,眼下人们已无暇顾及闲话,控制病情才是真的。
御医们忙得不可开交,先是建议打扫屋里院外,又是建议熬制汤药。
顿时,宫中走道,一股浓浓的药味飘来
这日午后,一名资历颇老的御医建议:应将疑似瘟疫患者隔离起来,免得传染他人。
何为疑似患者?不懂行医的人也能想到:头痛发热、咳嗽冒汗之类
御医的建议很快得到朝廷准许,锦衣卫立刻开始排查。
这下好了,仲逸回到府中,才换了身衣衫,一杯茶水还未喝完,却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叫喊声。
“仲侍读,既你头痛发热、还咳嗽,就先不用去翰林院当值,好好在家养着,等完全康复之后再当值”。
来人除了翰林院的传话人外,还有一名太监。
很明显,他是从翰林院知道仲逸‘有病’的消息,之后再奉命来传达。
这事闹的,原本想腾出半天时间都觉得难,现在倒好,想去也去不了了。
与仲逸一样,接到类似告知的,几乎每个衙门都有那么几个。
看样子,没个十天八天,甚至半月二十天的,怕是去不了衙门了。
这里边,有确实身体不适者,但也有想在家逍遥几天的‘偷懒’者。
说这话,确实有些冤枉了,仲逸苦笑道:“这,可真不是我的初衷啊”。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若明日突然回翰林院,说是完全康复了,恐怕没人信。
也罢,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在家陪陪师姐,权当外出办差了,过几天后,一切如常。
至于所谓的瘟疫,仲逸压根不必担心,当初在义中村时,就是因为一场瘟疫,才彻底告别了那里。
那个时候,小难难只是因为向同伴炫耀:眼前的‘野菜’可以食用,结果却误食草药。
当然,也是这些草药,使他免于遭灾。
后来,在凌云山时,师父曾教导医术,尤其师姐,对草药的熟悉和配制,恐怕不比那些普通的御医差。
有师姐在,万事无忧。
只是,今日陪穆一虹去上香,怕是来不及了,反正有的是时间。
次日清晨,城外山道。
“穆姑娘,难道?这就是你说的寺庙?我们要在这里上香?”。
仲逸指着不远处的土地庙,有些疑惑的向穆一虹问道。
“这里只是路过,我们要去烧香的地方,在南山,还隔着几座山呢”。
穆一虹笑道:“看来,你这位翰林院的仲大人,确实不常来这种地方”。
眼前这个土地庙确实简陋了些,两壁以石块垒起,一块长石为横顶,里边一张小石桌,桌上是一些贡品。
这不是一般的简易。
此时,还有人来拜,那怕是简单的吃食,也纷纷供了上去。
关于土地神,仲逸还是知道一些的。
“土地神,他是一方土地上的守护者,是与那方土地形成共存的神。故此,在那方土地上发生的事儿,土地公什么都知道”。
见穆一虹听的一脸入神,仲逸继续道:“作为土地守护神,民间供奉非常普遍,我们也去拜拜”。
不愧是翰林院的,什么都知道。
“既然有这么多人前来,却为何无人修葺一番呢?”。
仲逸笑道:“有些委屈土地公公了”。
“嗨,谁说不是呢?但来这里祭拜的,大多是种地耕农,大伙也没有那么多银子不是?”。
仲逸与穆一虹这么一说,却被一旁的村民听到,有人立刻攀谈起来。
“这位小哥,你说,修好一点,好工好料,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仲逸对眼前的年轻人说道:“无妨,你尽管说”。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名年长者,他上前说道:“方才听这位公子讲土地神的来历。只是,这位神仙,他深得百姓爱戴,不强求建筑华丽,心诚则灵”。
“老伯,话是这么说,但毕竟这里太简陋了些,就是刮风下雨,也没个遮挡,既然这位公子这么说了,修葺一下也是极好的”。
那年轻男子见老者微微点点头,便有些拘束的向仲逸说道:“修好一点,大概需要几十两银子”。
仲逸立刻取出一张银票:“这是一百两银票,你拿去,买些石料、木料,再找个匠人来。不够的话,我过几日再送来”。
现在被强制在家‘养病’,仲逸盘算着:反正有的是时间,过几日再来看看,到底能修成什么样子?
那老者却连连摆手:“用不了这么多银子,可是这银票找不开,多余的,我们如何才能还给你呢?”。
在他们看来,土地庙就是这样的建筑风格: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即便用好一点的料,方法却大致如此。
“多余的,你们干活路过时,就买些贡品、上几炷香吧”。
说完,仲逸便转身,准备离去。
“公子真是好人啊,看公子言行,定是个读书人,既然修葺了小庙,何不出一副对联来?”。
第369章 土地公(中)()
土地庙前,众人正说起对联之事。
那老者笑道:“土地庙的对联,民间流传不少,可惜我们也不识字,记得不完整”。
这个?仲逸确实也不太懂。
既然有流传,还是就按流传的吧。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在仲逸的提示下,老头终于想起这句完整的话,当即拿起一块碎石,仲逸在石板上工工整整‘落笔’。
“就是这几个字,告诉匠人,照着刻就行”。
人群中立刻一阵欢呼。
见仲逸与穆一虹正欲离去,众人这才想起了什么,急忙叫住他们。
“方才听这位姑娘说,你们要去静远寺?可千万不要去寺院后山那片神秘雾林”。
那老者好心说道:“那片神秘雾林,常年雾气弥漫,异常诡异,凡是进去的人,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出来”。
“活着出来?是压根就出不来了,呵呵”。
人群中,一名男子补充道:“都出不来了,还能活吗?”。
是是是
“既然如此可怕,不去就行了?为何还有人去冒这个险?”。
仲逸笑道:‘难道?林中有金银财宝不成?’。
对这种传的神乎其神的说法,仲逸大多是不信的:或许是那座后山底下有水源,加之高山密林,群山环绕,多一些雾气,也不是什么怪事。
至于说进去出不来,简直可笑:都说了是高山密林、云雾缭绕了,自然不好识路,偶有一两次意外,再正常不过。
按照他们说的,后山前面就是静远寺,这种地方,但凡发生一些意外,立刻传的神乎其神。
“这位公子不仅心善,见识也果真非凡,后山神秘雾林中,确实有宝物,有人曾试图找寻,结果”。
老者这么一说,其他人立刻添油加醋:‘我还听说,是静远寺有镇寺之宝,寺院前面,皆是一排排的石台阶,又有和尚守卫,他们这才从后山走的’。
不过,还有人对此有不同看法:“听说,正是静远寺高僧的法力,才镇住了后山的邪气,所以这么多年来,只要人们不去后山,便什么事儿都没有”。
这时,那名个年轻人却笑道:“大家不要担心,这位公子宅心仁厚,重修土地庙,一定会得到土地公公的庇佑,神秘雾林也奈何不了”。
哈哈哈
“多谢诸位好心相劝,我们只是去烧柱香而已,怎么会去后山呢?任它神秘雾林,不去便是”。
在众人道别声中,仲逸与穆一虹终于向前走去。
“穆姑娘,我是第一次来这里,可你已去过多次,关于静远寺后山那神秘雾林的事儿,你就没有听过吗?”。
仲逸边走边说道:“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山路不比平地,穆一虹平日里几乎足不出户,她只顾着赶路,不时的还要抓住丫鬟的手,生怕摔倒。
“管它神秘不神秘的,反正咱们也不去,怕什么?”。
穆一虹停了下来,有些气喘道:“平日里,我们都是低着头走路,来匆匆、去匆匆,怎么能知晓这些事儿?”。
“是啊,平日里,我们都不敢和别人说话,哪像你仲大人,又是修土地庙,又是给别人讲土地公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