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略-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店小二不由的转转他那双小眼珠,而后一脸平静的说道:‘赌场问题不大,本镇的当地人嘛,昨晚我已经说过,若是公子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小的愿效劳’。

    末了,他一脸虔诚道:‘哎,谁让咱们投缘呢,知道吗?见到公子时,就觉得我们很有眼缘’。

    这话说的:怕是对每个愿意掏银子的人,都如此有缘吧?

    “那敢情好,人,倒是认识几个。不过,好久没有来往了,我看小二哥你,人也不错,又这么有缘,就你了”。

    仲逸郑重其事道:“不过,总不能让小二哥白跑一趟不是?去赌场不得耽误你干活吗?总得要补偿些不是?”。

    店小二一脸春风:公子果真讲究,那自是最不好不过了。

    “五两银子?”,这小子也真不客气:“别人,我还收过十两银子呢,咱俩对路子,就五两吧”。

    不说后面那句还好,仲逸已大概知道这里的行情:若掏三两银子,恐怕也会有大把的人,来做这个带路人。

    不过,不是随便一个人像这位店小二:这么能说、这么会说。

    “好,五两就五两,咱也不说三两、二两的,只要事情办的漂亮,银子无所谓”。

    仲逸随意点了一句,意在提醒他,自己确是商人:在商言商,那三两银子的行情,早就看出来了。

    “等我那小伙计回来,就给你银子”。

    仲逸指着桌上的酒肉:“这顿饭,记到今天的账上。不过,我吃不动,你可以带走”。

    “不不不,公子莫急”。

    店小二连连摆手:“今日不行,我已经问过了,马三爷明晚来三边镇,那就明晚把你带到赌场,再收银子,这是规矩”。

    规矩?仲逸重重点点头:“好,讲究。还需要准备什么?我姓荣,是浙江”。

    “不用,不用,我们三边镇的规矩:不问来头,不问姓名”。

    店小二意味深长道:“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敢做,马三爷就敢接,人家………不怕”。

    好大的来头。

    仲逸趁机问道:“那不知,这位马三爷,又是个什么来头?”。

    这时,店小二立刻站了起来,一脸严肃:“三边镇的规矩:能说的,说破天也无妨。不该说的只字不提”。

第340章 三边小镇(下)() 
“仲大人,我看的仔细,都转悠好几次了,根本没戏”。

    一个时辰后,程默总算回到房间。

    不过,他的脸色却是沮丧的,脑袋是耷拉着的。

    “大煤矿,这里人都这样叫,附近根本就没有什么村子。不过,昨晚那个店小二说的‘打手’,倒是不少,时不时就能遇到”。

    “咕咚咚”,干了一晚凉水,程默这才似乎有了气力:“怪不得昨天那砍柴的老头说:附近没村子,除了这个三边镇”。

    放下水碗,程默一脸严肃,他眉头紧锁,双手背抄,来回踱步,一脸沉思状。

    不用说,他这是要大谈特谈,分析一番眼下的形势了。

    片刻之后,程默终于停下脚步,缓缓上前道:且听我慢慢道来:

    “他们这样做,只是想达到一个目的:大煤矿附近,不想让外人靠近而已。

    靠山吃山,有了大煤矿,周围的人自然不会靠种地为生,况且,挖出一块块的空地,也种不好什么庄家。

    于是,这里活动最频繁的,就是那些下井的苦力,还有所谓的打手。

    当然,当地衙门的官差、外来做买卖的富商,也算是不可缺的。

    不用说,这些人的需求,一个三边镇,可以全部搞定:吃的、住的、玩儿的,应有尽有。

    那怕是最基本的需求,那怕是直白了点,但毕竟是解决了问题。

    现在看来,就连街上这些开客栈、酒楼、赌场、青楼的人,也皆是与那些官差的、打手,甚至本地商人有关:他们的家人、亲戚,或者熟人。

    至于街边摆小摊的,则与那些苦力有关,因为他们能量有限,所以只能做些更小的买卖。

    当然,也不排除附近的一些村民,想来此谋生,但不管怎么说,绝不会是外地人。

    昨晚客栈吃饭时,我只是随意一问街上的小吃,店小二便立刻冲门外喊了一声:“五哥,羊杂汤,送一份嘞,银子一块算”。

    这关系,熟的不能再熟。

    如此看来,这个三边镇,就是个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的地方。

    苦力赚工钱、打手赚看场费,街上酒楼、客栈、小摊等,既赚苦力的钱,也赚来这里来做买卖的人的钱。

    做买卖的商人赚了差价,自己的腰包也鼓了起来,而后继续倒腾煤块,赚下一笔。

    大家无非就是互相赚钱,互相依靠,共同谋生而已。

    而对于那位马三爷来说,几乎是通吃。

    当然,这姓马的,也就是在三边镇威风威风,和他身后的人比起来,他就是个……毛儿”。

    “分析完毕,请仲大人指教”。

    程默再次抓起水碗,说了这么多,嘴都干了。

    “好好好,不错,相当不错”。

    仲逸连连拍手称赞:“默大哥,你可以去顺天府做个推官了”。

    玩笑归玩笑,但程默说的绝大部分,还是很有道理的。

    看来,这么多年,在翰林院没有白混,只是文采没有见长,推理的本事,倒是长进不少。

    “可是,我们现在怎么办?三边镇,简直就是铁板一块,没地方下手啊”。

    程默没有沉浸在仲逸的夸赞中。

    说了半天,他眉头皱更紧:“前两次离京办差,都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石大人在协助你,两次办的都不错,这次只有我一人随护,我可不想把差事办砸了”。

    哦,原来如此。

    仲逸这才明白过来:“默大哥,怪不得你起这么早,原来是攒着劲儿呢”。

    看不出来,这个程默一旦不‘沉默’了,还是很厉害的。

    “即便如此,三边镇,也并非铁板一块”。

    仲逸继续道:“只是,打开这块铁板,到底能挖出多少东西?就不得而知了”。

    程默不由得挠挠头:这是怎么个说法?

    “哦,我明白了,打开铁板,还有一个口,就是…青楼”。

    这话说的没毛病:在青楼的女子,总不至于都是本地的吧?否则,还怎么露面?

    他继续道:“不过,即便是青楼,也只能打听到那个被称为马三爷的人,至于他身后之人,恐怕,那些青楼女子也无从得知。”。

    末了,程默却心有不甘的说道:“这个也不一定,没准,那马三爷醉酒后,或者经不住枕边风,自己说漏嘴呢”。

    “嗯,有这种可能,尽管希望不大,但也可以试试”。

    仲逸说道:“只是,我们还要弄清楚:姓马的,找的是那个女子?”。

    此话不假:即使再小心的男人,也会有疏忽。

    而最大的疏忽,往往就是来自:醉酒、枕边风。

    尤其在得意之时,完全不会在意一个青楼女子,再吹捧几句,就什么都说了。

    不过,目前而言,这些都是假设。

    要将此事做成:要么,姓马的疏忽大意,自己说漏嘴。要么,就是有个极力配合的人,主动‘套话’。

    这时,程默开始整整衣衫,摸摸脸庞,又拍拍肩膀。

    咳咳,他突然一本正经道:“仲大人,你觉得我长得怎么样?身材,各方面的”。

    说着,他张开双臂,又转了一圈。

    “仪表堂堂、一表人才”。

    仲逸微微皱皱眉头:‘默大哥,你这是怎么个说法?’。

    “你是翰林院侍读,朝廷命官,现在看来,也只能我出马了”。

    程默自告奋勇道:“就由我去青楼,打听清楚马三爷相好的,然后深入虎穴,看看他身后之人到底是谁?”。

    深入虎穴?这词用的。

    仲逸开始对程默佩服起来:这样的主意,都能想得出来,简直了。

    “默大哥,亏你想的出来,此举,虽有些不妥,但这里是三边镇,神仙也不知道”。

    仲逸笑道:“到底是为办差呢?还是,你早就自己想去了?”。

    程默一听这话,立刻就急了,连连摇头:“怎么可能呢?若真是我好那口儿,在京城就去了,为何还要来这偏远的三边镇呢?”。

    当初在博野县、大同府办差时,仲逸就以不拘一格而得到石成的赞赏,如今到了三边镇,恐怕又要:不按套路出牌了。

    鉴于师父叮嘱的:以退为进、以静制动,这次也没有钦差副使的头衔,贸然去大煤矿暂且不说,旁敲侧击倒是可以试试。

    “这个主意可行,但不能操之过急,你第一次去就打听马三爷的消息,势必会引起别人主意”。

    仲逸笑道:“今晚,你先去逛逛,摸清底细,过几日再说,反正不急于这一时”。

    “得嘞,你就瞧好吧”,程默简直开心的不行。

    仲逸随身取出几张银票:“这些都是数额不太大的。记住,在青楼这种地方:不花银子不行,但银子撒的太快,更不行”。

    末了,他特意叮嘱道:“这都是我自己家的银子,放心花吧”。

    “还是仲大人想的周到”,程默也就不客气,差点要热泪盈眶了。

    这差事办的,有花酒喝,还不用自己掏银子。

第341章 规矩真多() 
夜幕下,三边镇。

    “暖香楼?好特别的名字”。

    吃过晚饭后,程默便拐弯抹角来到了这条街上:三边镇开门最晚、关门最晚的一个地方。

    同时,也是最为灯红酒绿之处。

    “想必是西北荒漠一带气候干冷,所以才用这个‘暖’子,或许这就是叫暖香楼的缘故吧”。

    程默暗暗道:“要是仲大人在就好了,他一定能说出很多道道来”。

    哎,同在翰林院,差别大也属正常:仲大人是庶吉士出身的六品侍读,而自己呢,就是个杂役。

    “吆,这位小哥哥,看什么呢?这暖香楼的门头,能长出花花不成?”。

    门口两个女子缓缓向程默移了过来,走姿太过摇摆,差点要崴到脚。

    “暖香楼的门头没有长出花花,不过,二位妹妹就是花”。

    程默也算见多识广,举手投足间,毫无羞涩之意:“西北苦寒,一路劳顿,今晚,哥哥我,就在暖香楼好好两杯”。

    这两女子长得不错,至少比他想象的要标致些。

    不过再想想,若是站门口的长相太差,会把来人吓走的。

    他掏出两块碎银子:“这是给二位的,先陪我说说话,可好?”。

    “说话可以,不过让我们二人同时陪着,可不行,我们都走了,来了客人,你去接待啊?”。

    其中一名女子上前挽住他的衣袖:“姐姐把你送进去,伺候好茶水,就这样喽”。

    里屋中,一楼是宽敞的大厅,靠墙摆放着小桌凳,木梯直通二楼,至于有没有三楼,一下子还看不到。

    为何?要去三楼,得先上二楼,这里格局不是四方正正那种,一眼看不穿。

    至于那些镂空幔纱、飞花浮雕之类的,就只能凭想象了。

    没有就没有吧,毕竟是三边镇,能有这样一处地方,已不错了。

    “小哥哥,要说什么话,赶紧的,茶水马上就上,我还要去门口呢”。

    那女子不停的扇着手中的丝巾,柔声细语道:“先说说我们这里的姑娘吧,桂花、桃儿、香玲”。

    “等等等,咱先不说这个,待会儿,我一看便知”。

    程默凑上前去,低声问道:“这里边,那些姑娘,不能动?”。

    “不能动?什么意思?”,那女子笑道:“哥哥你真会说笑”。

    程默这句话,绝非随意一说,而那名女子也能听的出来,只是他没有表达清楚而已。

    “嗨,是这么回事,你们这里的规矩,大家都知道,但凡那些头牌,或者出彩的姑娘,都会被有钱有势的人罩着,其他人是不能动的”。

    程默极力的想表达清楚:“你方才说的那些姑娘,有没有这种情况?我可不想挨揍,来这里是找乐子的,不是找打的”。

    “哈哈哈”。

    “弄了半天,原来说的是这个呀,我还当是什么事儿呢,不过,你倒是个心细的人”。

    那女子笑的前俯后仰,半天才缓过神来:“我们这里啊,除了美莎姑娘外,其他的,随便挑”。

    美莎?

    好奇怪的名字。

    程默心中暗暗盘算:方才那些人的名字中,并没有她啊。

    “千万记住了,她可是三爷的人,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那女子接过茶水,放到桌上:“小哥哥,美莎姑娘你是动不了,不过,她有个关系不错的姐妹,就是香玲儿,那模样、那身段,也相当不赖”。

    美莎,她就是马三爷看上的人,方才没有她的名字,也不足为奇了。

    “这银子花得值,一盏茶的功夫,就问到了”。

    程默对自己的表现颇为满意:“仲大人知道后,一定会夸我”。

    美莎,就美莎吧。

    程默摸摸怀里的银票,轻轻向前挥挥手。

    刚过晚饭时间,街上还有人来回走动。虽在西北,但初春时节已至,没有了那层寒气,顶多只是一阵凉意。

    喝上一碗热热的羊汤,浑身立刻就暖和了。

    街上大部分小摊还未收拾,这里的人比较随意,吃饭也并非按时按点。

    尤其那些上赌场的,莫说吃饭,就是睡觉的时间,都没个准儿。

    听店小二说,曾有一个苦力,接连几日下井挖矿,来到三边镇后,又连赌两天,再次下井后,竟活活累死。

    不可思议。

    程默去了暖香楼,白天懒觉睡过头,闲来无事,仲逸也随意来到街上,边走边看,走走停停,俨然一副无事人的样子。

    要说这街上的小摊,几乎都是卖吃的,不过,花样确实也挺多。

    除羊杂汤,还有炸豆腐皮、烙饼、腌咸菜、干果、卤鸡蛋、素面、蒸肉

    仲逸想着,若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来到这里,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