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略-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哼,有那么好吃吗?腌菜,能好到那里?”,袁若筠一脸不屑,而后向莺儿吩咐道:‘把那盒铁球送到我的书房,什么雪里红的,就赏你了’。

    “谢过大小姐,谢过仲大人”,说着,莺儿缓缓走出屋门。

    “看你这钦差做的?冒如此大的风险,还立了功,怎么朝廷连个表示都没有?”,袁若筠这话倒不是戏谑之言。

    在她看来,她的‘师父’理应受到奖赏。

    “不对啊,按照以往,袁大人从不向你提起朝中之事,为何这次,你是如何得知?”,仲逸再明白不过:若非袁炜,袁若筠又如何能知晓这些朝中之事呢?

    “这话,你都能说的出口?真是世风日下、人心难测啊”。

    袁若筠顿时拉下个脸:“走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回到京城也不说一声,筠儿担心你,这才苦苦向爹爹打听”。

    “你?”,仲逸正欲训斥一番,却见袁若筠一脸委屈的样子,话到嘴边,却只得压低声音:“你如此多番打听,若是让你爹爹知晓我们之前早就相识,岂不是要坏事?”。

    “相识怎么了?你”,袁若筠正欲开口,却听门外传来莺儿的声音:“老爷回来了,请仲大人过去一起用饭”。

    “哼”,袁若筠一脸不悦的出了屋门。

    “仲大人莫怪,前些日子,老爷又提到小姐的婚事,说是什么镇国将军的公子,二人又为这事闹僵了”,一旁的莺儿向仲逸劝道:“其实,小姐的心里,只有一人”。

    “莺儿,快去看看你家小姐,我要见袁大人了”,仲逸急忙打断莺儿的话。

    “好吧”,莺儿望望仲逸,微微叹口气,匆匆走向院外。

    “袁大人,听说那日在议事之时,你一直在为学生说话,借贵府的美酒,学生自干一杯,略表谢意”,说着,仲逸一饮而尽。

    因师父凌云子与袁炜故交的缘故,况且仲逸通过国子监考入翰林院,袁炜又是礼部侍郎。

    故此,在私下里,他自称‘学生’,也能说的过去。

    “区区几句公道之言,不算什么。只是徐大人苦心部署,最后还是未将严氏扳倒,哎”。

    袁炜轻轻放下酒杯,微微叹道:“原本想着,等你在朝中站稳脚跟后,再介入朝中之事,但此次繆大柱夫妇一案,将你推向风口浪尖,恐日后有人要对你不利”。

    “袁大人多虑了,学生区区一个翰林院的庶吉士,无权无品,自无威胁,恐怕入不了某些人的法眼。如今,博野县的差事也结了,学生依旧在翰林院,当个闲差便是”,仲逸连连笑道。

    “总之,以后行事定要小心才是,袁某今日叫你来府上,是有一事嘱咐”。

    当此时机,袁炜请仲逸到府上,自然不是单单为吃顿晚饭而来。

    “如袁谋所料不错,不日,皇上定会召见你,到时”,袁炜压低声音:“到时,若问你对此案的看法,你千万不要提及背后的严氏”。

    原来如此,这才是袁炜请他来的重点。

    “哦?此案背后之人就是严士蕃,为何不能提?”。

    仲逸立刻起身道:“学生不解,还请袁大人示下”。

    “此案,从知县到知府,还有按察使,刑部的左侍郎等,都被问罪。三法司合议时,这些人中,有为立功抵罪的,便将之前与他人一起做过有违朝廷律法的事,全给检举出来。

    如此一来,又有十几位朝廷命官被罢官夺爵、押入大牢。小小一桩命案,竟有二十余名朝廷命官牵扯进来”。

    袁炜一字一句道:‘这些人,几乎全有严氏背景’。

    二十多人被查办?仲逸心中暗暗道:“怎么之前从未听过?如袁炜所说,定是三法司再次合议之后的事儿了”。

    “一桩小案,后来渐渐演变为严氏与倒严两方的较量,如今严氏折损的二十余人中,仅四品以上的就有七人。而倒严的徐大人这边……毫发无损,所以”。

    袁炜继续道:“所谓制衡之术,不可能让一方独大”。

    仲逸刚欲开口,却见袁炜叹道:“况且,此次即便揪出幕后之人,也只是严士蕃而已,只要严嵩不倒,还是伤不了元气”。

    制衡,又是制衡。

    从袁府出来后,仲逸的心情似乎好了些许:当此关口,袁炜依旧想着提醒自己,倒是难能可贵。

    “拿下几个三品四品,算什么?”,通过袁炜那番话,仲逸敏锐的察觉到:“严氏所做之事,皇上早有察觉,而此次之所以放过他们,或是因时机不成熟,或是另有深意”。

    若因查办严氏罪证不足,倒可在恰当的时候,再推一把火:一把可将其彻底覆灭的熊熊大火。

    “仲老弟,你可算回来了”,见仲逸回来,樊文予立刻迎了上去,急切的问道:“怎么样?朝廷封我为五品郎中,你呢?旨意里怎么说?”。

    “旨意?”,仲逸苦笑道:‘旨意里说了:翰林院庶吉士仲逸,依旧为…翰林院庶吉士’。

    “怎么会呢?”,樊文予一脸疑惑。

    “行了,进屋再说吧”,此刻,仲逸脸上竟有几分醉意。

第251章 紫水晶() 
一片阳光洒下,仲府小院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仲逸这才懒懒起床。

    今日,不用去翰林院当值。

    连日以来的辛劳,似乎要在这一晚全部驱走。

    昨晚听了袁炜的一席话后,仲逸决定暂时将那些烦心事儿抛于脑后,过几天舒心的日子,才是明智之举。

    “师姐”,仲逸一声高喊:“今日不用去翰林院,你想去哪里尽管说,一切听你安排”。

    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仲姝缓缓走了进来。

    她一脸笑意,两颊间微微泛起点点绯红,长长的睫毛频闪,红唇中,两排洁白的牙齿微微一动:“时节已快至中秋,我们当上街置办过节所用之物,师兄与阿嫂那里,也应该去拜会一下”。

    “那,外叔公呢?还有樊文予,是否也应该去见一下?”,仲逸立刻坐了起来:“对了,还有袁府,除了袁侍郎,还有我那不着调的徒儿袁若筠,是不是都要一一拜会?”。

    哈哈哈

    二人不约而同笑出声来:看来,这居家过日,也非想象中那般容易。

    说好的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呢?

    “师兄与文府自不用说,樊文予与你兄弟相称,也无须多虑。至于袁侍郎那里,以他的名望,到时想必去的门生故吏不会少,最好还是问问你的同僚,如今你在朝中做事,这种事情,也在所难免”。

    仲姝将一杯清水递到仲逸手中,她笑道:‘至于你那刁蛮任性的徒儿,就让她选个时间来咱们这里,反正也无外人,随意她怎么折腾’。

    说起袁若筠,仲逸昨日想起她的丫鬟莺儿说过的话。

    “她最近又在为婚事而烦恼,还是先不招惹她吧?”,仲逸连连摇头。

    “这位袁大小姐,你怕是躲不过去了”,仲姝笑道:‘你去博野县后,她倒是时常来找我,也说了些心事,你难道真不知?’。

    “不提这些”,仲逸已穿好衣衫,指着窗外道:“今日,不说别的,带你上街好好转转”。

    秋日之下,秋意浓浓,此刻,街上行人已多了起来。

    中秋团圆之日将至,不少人提前置办过节所需之物。也有人顺便买些新衣新帽,只为增添几分节日喜庆。

    如此一来,各家店铺前来光顾的人,比往日也多了起来,不少店铺门前也支起小摊,开始兜售吃食、家中摆设之物。

    “酱肉,卖酱肉嘞,上好的肉质,上好的刀功,团圆佳节,桌上必备哦”。

    “新到的布料,还是原先的师傅,中秋节到,一身新衣穿起哦”。

    “月饼,才出炉的月饼,今日只出三炉,抓紧喽”

    “月饼,还是月饼”。

    仲逸心中暗暗嘀咕:“这条街,来来回回,几乎每日都走,平时怎么就没发现:如此热闹呢?”。

    有心,山水闹市皆是景。

    无心,所有的景,也无非是黄土铺垫的一条路而已。

    前面,是一家很气派的店铺。

    “二位客官,要点什么?”,一名掌柜模样的老者立刻迎了上来:“本店各种金、银、玉饰,成色好,做工精巧,应有尽有”。

    “我要一只簪子”,仲逸端详半天,向老掌柜道:“非金、非银、非玉”。

    “这?”,老掌柜一脸疑惑:‘那公子是想要木制的,簪子吗?’。

    “不不不,东西我已备好”,说着,仲逸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

    紫水金。

    老掌柜立刻上前打量起来:颜色饱和浓艳,极为纯净,质地极为罕见,是水晶精品中的精品。

    “劳烦掌柜找一支白玉条,要一头尖尖,而后逐渐增厚那种,最后将紫水晶镶于其上”,仲逸叮嘱道:‘要上好的羊脂玉’。

    “好嘞,好嘞,公子尽管放心好,无论质地还是做工,本店说第二,其他店不敢说第一”,老掌柜急忙吩咐人上茶。

    上好茶。

    “姑娘,你好福气啊”,转身之际,老掌柜趁机向仲姝打声招呼。

    仲姝微微点点头,并不言语。

    此刻,她的眼前皆是一片水晶般明亮的世界。

    “仲少东家,仲姝姐”,若一当铺门口,罗英见到他们二人后,急忙迎了上来,老姜头与小地瓜也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

    “月饼,每人两盒,酱肉每人十斤,各自来取”,回到店铺后,仲逸吩咐送货的伙计将东西放到桌上。

    “多谢少东家,少东家万岁”。

    小地瓜不知哪里学来这么一句,他这是要‘大不敬了’。

    哈哈哈

    “这里有棵老山参,不过,没你们的份儿”,仲逸笑道:‘是给姜伯的’。

    “少东家偏心,我最近身子好虚,也要老参补补”,罗英与小地瓜立刻打趣道:“给根参须也行”。

    老姜头指着对面的茶馆:‘行,我这就让黑墩儿煮一锅水,将老参给炖了’。

    “姜伯暴殄天物啊”。

    仲姝看着仲逸与这些人打闹,心中颇为欣慰:关系能处得如此融洽,实属罕见,怪不得他一有空就来这若一当铺。

    “少东家,昨日店铺快打烊时,樊大人路过这里,他都升了五品郎中,姜伯说了,那个叫什么来着?”。

    小地瓜挠挠头,一时想不起来,一旁的罗英急忙插话道:“樊大人那是钦差副使,仲大哥才是钦差正使,连副使都升了,那正使”。

    这个樊文予,真是嘴快。

    “什么钦差正副使?就是朝廷临时所派,专门督办一桩命案而已”。

    见众人如此热情,仲逸也不想扫了大家的兴,只得试着转移话题。

    “对了,方才不是有人说我偏心吗?这样,改天,王家酒楼定一桌,好酒好菜尽管点,我这个少东家…做东,如何?”,仲逸立刻轻松起来。

    “好好好,我正想改善改善,最近嘴角都起泡了”,罗英和小地瓜立刻说笑起来。

    老姜头亦是笑而不语。

    他们三人心照不宣:再也不提钦差之事。

    罗英本就县衙差役出身,小地瓜之前在为罗龙文做事,对朝中之事也略知一二。老姜头虽未接触衙门,但在当铺经营多年,阅人无数。

    不用说,他们的少东家这个‘钦差’定是遇到什么事儿了。

    “师弟,你何时有得那块紫水晶?怎么从未听你说起过?”。

    出了若一当铺,二人正朝师兄宗武家中走去,仲姝这才问起方才之事。

    “这个?”,仲逸一脸笑意:“天机不可泄露”。

第252章 实话实说() 
傍晚时分,街上行人依旧。相比白日,此刻似乎更热闹些。那些因中秋佳节而回京走亲访友之人,自然要到四处游逛一番,家人也少不得一起陪着上街。

    大酒楼也好,小菜馆也罢,陈年佳酿自是待客之道,小店散酒也未尝不可。

    档次排场暂且不说,既有亲朋来访,下馆子定一桌,是必须的。

    多日不见,原本想与师兄宗武痛饮一番、不醉不归,不成想才碰几杯,他却被千户所的人叫去。

    说是有事。

    身为千户所的千户,宗武自要前往,军务不同于普通衙门的差务,刻不容缓。

    师兄走后,仲姝便与林姚姚随意说笑起来,当她看到那支白玉紫水晶的发簪时,惊讶不已。

    “这羊脂玉质地不错,紫水晶更是极为难得”。

    “是何人所赠,逸儿吧?”

    “你师兄整日忙于军务,上次倒是为我买了一支,不过是很常见的那种”。

    女人啊,总是这些事情。

    好在,师姐来自凌云山、

    而眼前这位阿嫂林姚姚,即便有个当指挥使的叔父,也算出自大户人家,但依旧不能超然物外。

    从师兄家中出来后,仲逸似乎意犹未尽。

    “师姐,咱们,去赏月吧?”。

    仲姝苦笑道:‘赏月?街上人来人往,再说了,今晚也不是中秋之夜啊?’。

    “我知道城中有个地儿,人少、也清静,风景也不错”仲逸笑道:“是夜景也不错”。

    走吧,反正难得外出一次,还是夜景。

    上次应该是在济南府,当时他们二人黑衣夜行,只为去驿站找那只蓝色的翡翠鸟。

    “师弟,我想回凌云山,师父年事渐高,需要人照顾,这么多年东奔西走的,还是凌云山最适合”。

    穿街过巷,避开来来往往的行人,此处确实安静许多。

    师姐的这个决定,倒是令仲逸有些吃惊。

    “当年,从义中村到凌云山时,我只有八岁,那个时候,师父五旬出头的年纪。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也才六旬之余。长命百岁之人虽不多见,但并非没有”。

    仲逸笑道:“凌云山仿若仙境,以师父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可比南山不老松”。

    “那穆大娘呢”。

    “穆大娘身在凌云山,无琐事烦心,她也会长命百岁。况且还有卫叔叔,他只比我们大十几岁而已”。

    仲姝摇摇头:“可我还是想回去,或者向师父一样:云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